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生儿自带三天口粮」的说法科学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eliohs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反感母乳神教的,正是小儿科医生;这个议题上,儿科和产科根本就达不成共识;

每年有多少孩子回家后因为喂养不当(母乳不足还没给添奶粉)导致低血糖返院啊,幸运的来的及时一支葡萄糖点滴救回来了,不幸运的呢,新生儿低血糖的伤害可是不可逆啊,就母乳那点无法被对照组证实的免疫球蛋白优势,值得冒这个伤害不可逆的风险吗?还有全靠多吃多排的生理性黄疸呢,不给吃饱拖着算什么事儿?

母乳神教有罪,罪在于它无视了个体差异,它强行要求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能力正确衔乳并吮吸,它强行默认所有的妈妈正确刺激就能有奶没奶的都是不努力;最后甚至到了标题里这种默认宝宝只要喂了别管吸没吸到都不会死,然而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敢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没见过一个原本健康的新生儿被活生生饿到濒死的场面。我亲身经历过,送去医院的时候,那种恐惧,至今仍不敢回顾。

而我还没被母乳神教洗脑呢,都差点把娃给饿死,何况那些中毒的妈妈们呢?

我,顺产,40周足月,产房里做了皮肤接触和宝宝第一口开奶,在哺乳顾问的指导下按摩后,手挤可以看得到一滴粘稠的初乳,硬件没啥不满足,身体状况好到生完24小时就出院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原本也就想得开,一开始就决定要混合喂养,毕竟我只拿了9周的产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这里不跑题了),所以生完第一晚,护士来协助哺乳的时候看到宝宝吸吮状况不理想,问要不要给喂配方奶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让护士用小勺子喂了水奶。

出院当晚就买了奶粉继续了,毕竟我头两天是真的没有奶,黄色的初乳用泵的那是以滴计的,刚回家第一天是勺喂,第二天开始她不肯了,小勺子,注射器都喂不进去,换了奶瓶总算吃了,行吧,肯吃就行;第三天开始下奶了,欣喜若狂终于能给娃正儿八经的吃上母乳了,然而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前两天有自己没奶的自觉,没怎么舍得折腾娃,让她稍微吸个两分钟就放开她了,吸不到就大哭,怎么忍心继续折磨她;第三天开始,倒是不大哭了,可是一个假装在喂,一个假装在吃,两个人居然也可以认真的演一小时,我倒是有补授的意识,亲喂过后就拿了奶瓶给她补充,然而娃并不吃,正常人这时候都以为是她已经吃饱了,之后就能睡上几小时,一副岁月静好的假象,她吃完我泵个一次还能有个2,30毫升我还挺得意,她吃饱了我还有剩的哇。

两天之后我终于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夜奶实在是累的不行,没有亲喂,直接给了奶瓶,明明看见她嘴巴一直在动,可是都半个小时过去了,瓶里的奶量完全没下去,该是多少刻度还是多少刻度!

离上一顿已经好几小时了,这是不可能不饿的,那如果亲喂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假吃呢?那她这两天到底吃了多少?我突然就恐慌起来了

喊了娃爹起来赶紧送医院,果然已经脱水加低血糖,黄疸指数飙高,紧急住院,插上滞留针挂着葡萄糖续命,因为有拒绝吃奶的症状还被医生怀疑脑膜炎被要求抽脊髓液(因为太小还抽失败了,白白被扎一针受了罪,心都碎了)住院三天,在她愿意恢复吃奶瓶之后医生才敢放她出院,最后诊断书上的结论也是Poor Feeding,而让她重新接受吃奶的方法是给一个6月龄的大号奶嘴(肯吃之后下一顿就可以换回小奶嘴了)

为什么两天才发现呢,你没有观察大小便吗?这就是母乳神教的另外一个大坑了,什么新生儿胃只有5-7ML之类的,喂多了会把胃撑大,千万别信,儿科医生为什么会建议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第一天就让每三小时喂25ML之后每天加5ML呢,因为能维持一个新生儿一天健康水分代谢的液体摄入量是200ML,低于这个就属于低代谢状态,头几天靠那几口初乳的宝宝,那就是勉强维生而已,母乳神教告诉你这样没问题,没错是没毛病,但是它会让新手父母对一个正常代谢的新生儿该有多大的排尿量才算正常这一知识点产生巨大误解的好嘛,把低代谢状态当作正常,然后等你都觉得不正常的时候那早就已经脱水了啊!

出院后遵医嘱严格执行瓶喂,详细记录每天吃了多少,一周后复诊,体重已经回升见长,黄疸也终于降下来了。主治大夫一提起哺乳部门的那群复读机就一脸没好气,“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新生儿低血糖返院太普遍了,幸亏发现的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出院之后在月子里我又试了几次,果然,每次只要我亲喂,之后她必然绝食,然后昏睡,醒来饿的哇哇直哭,拼命吃手,但是给奶又不肯吃,得想尽办法给她强灌,一旦灌成功就能恢复正常瓶喂。所以对她来说,母乳亲喂=有生命危险,但只要我不喂她,她就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在性命攸关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吃得上几口母乳,能不能亲喂,怕不怕乳头混淆,这些都TMD根本不是事儿!

差不多一个半月之后,娃才成功兼容亲喂和瓶喂,事后再回头看,之前就是她力气小吸不动啊,亲喂的时候她就不停的含舔指望着刺激来的溢出的那几毫升过日子呢,这样折腾上一小时,然后因为累和低血糖而呼呼大睡你却以为她很满足

我非常确定,我家闺女没有乳头混淆,这是当时竹脚妇幼医院整个儿科做了一下午测试得出的结论,给她什么吃什么她都不排斥,但是她也什么都吃不到,她的问题在吞咽,如果她连续10分钟以上的干吃(不管是乳头,还是安抚奶嘴,乃至吃手),她就忘记了吸完还要吞这件事了,再饿也不管用,一屋子儿科医生都哭笑不得,最后跟我说你别让她再有机会干吃就行了

所以这个题目我必须要答,如果我信了母乳神教那套没有补授呢,如果那天晚上我不是一念之差就想偷个懒而放弃了母乳了呢?想都不敢想,任何一个如果,我都无法及时察觉危险,大概已经天人永隔了吧,这世上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孩子的生命在你的细心照顾下逐渐流失

我反母乳神教,我并不反对母乳,就这样我还坚持着泵奶出来瓶喂,而且活生生用泵奶器从月子里一天40-80的奶量追到了现在一天350(虽然还是草牛,就够娃吃的一半,但也足够驳斥吸奶器会让母乳越来越少的说法了),维持奶量全靠哺乳顾问建议的葫芦巴胶囊和医生给开的多潘立酮,不过多潘立酮不能长期吃,医生已经拒绝再给我开了,再吃下去我心脏就该出问题了,停药之后再看吧,到时候多少奶量我都随缘。葫芦巴会一直吃下去(有多少用我不知道,但是吧,我也不敢停,试不起),只要还有奶就会一直坚持泵下去的(月子里最惨一边就能泵出5毫升的时候都没放弃,现在自然更加没有理由放弃)

-----------------------------

4个月没上知乎(生产之前把知乎卸载了,就是怕万一手贱没忍住上知乎看到些啥不该看的瞎生气),回归第一答明明就政治不正确,竟然一夜之间就收获了百赞,真是万万没想到,看来天下苦母乳神教久矣

既然已经不正确了,那索性政治不正确到底,再彻底捋一捋吧(来知乎本就是探讨各种不同观点的,想看复读机的前方出门左转XX树,XX看点,走好不送)

复读机们会告诉你“新生儿胃口很小只有5毫升,初乳量很少珍贵足够吃饱”,可是她们完全不理会有些人的初乳是一顿5-10毫升,有些人的初乳是一天加起来也只有5滴,“很少”和“很少”之间也是有巨大的不同的好嘛,这能一样吗?还有人说新生儿每次吮吸吃到1-2ml都算正常,好吧,是死不了,但是黄疸呢?因为吃的太少代谢率不足,黄疸超标不得不住院照蓝光的后果谁负责?催奶是催出来了,但是娃住院了,还有人在这期间因为母婴分离而乳腺炎,严重到不得不治疗被迫打回奶针的呢,再好的奶娃吃不上两口就得断奶那妈妈该有多痛苦?后续下奶了如果只是够个每顿七分饱还坚持不加奶粉长期挂喂,那娃还用不用睡了?满月的时候那黄疸指数能正常吗?疫苗能准时吗?1-6月龄的疫苗接种时间表那么满,接种时间间隔还得遵守,一环误环环误。事物皆有两面,要辩证的看啊!

更有甚者会告诉你“新生儿吃超过胃容量会把胃撑大”,恨不得就这一顿奶粉就能害娃终身肥胖似的,这说法有一定依据但是纯属刻舟求剑。儿科对这个说法是嗤之以鼻的,新生儿的胃在头几天本来就是飞速增长的,然后就稳定下来,这期间每个孩子的起点和速度都不尽相同,孩子会长大的啊,胃又不是跟着身体锁定比例成长的。只要不是持续性的过度喂养,早走几步晚走几步并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龟兔赛跑的事儿罢了,我家闺女出生第三天就要吃70ml, 但后续加量并不多啊,现在四个半月一顿的奶量也就125ml,所以真的没有必要为了一两天的差异性纠结。

某崔姓专家鼓吹的“宝宝第一口一定要吃到母乳”,带菌喂养帮助肠道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道理符合逻辑但是没必要。产科医生会告诉你,对顺产的新生儿的肠道来说,宝宝吃到的第一口永远是产道黏液,这才是宝宝的新手首充大礼包,益生菌,益生元,培养基大全套自带,比第一口母乳不知道多出多少倍啊。如果第一口没吃上母乳就是坑娃的话,那剖宫产的妈妈们是不是都要去死一死赎罪啊(额,你别说,还真有顺产邪教,但这个政治不正确,只能是邪教)当然,无论如何都要让宝宝先吸这是对的,为了开奶也是为了避免乳头混淆。但是肠道菌落这回事,有和宝宝协作开奶就行了,成不成功,吃没吃到都没有关系的,这不是你不让宝宝饿着也不给吃配方奶的理由。

复读机会给你洗脑说“每个妈妈都有奶,只要让宝宝多吸,奶粉吃饱了宝宝就不愿意吸了”,但她们全然无视了宝宝如果吸不到会怎么样,有些宝宝就是力气小吸不动黏稠的初乳啊。宝宝们并不傻,如果他的吸吮并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馈的话,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不会继续吸,会哭闹会挣扎会躲避,这个体验对宝宝本身都很痛苦,在宝宝看来这时候的妈妈就是一个施暴者。很多没奶的妈妈都有过这种体验,只要不喂奶就是母慈子孝,一旦想喂宝宝立刻翻脸,没下奶的时间如果再长一点,你会发现任何人抱宝宝都行,唯独你不行,你一抱宝宝就哭的不行,宝宝已经从心理上排斥你了,这种精神打击,没有几个妈妈能承受的住的,没有抑郁算你命大,说好的母乳是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呢,可省省吧。

人类是哺乳动物”,最后这个说法是最令我感到生理性不适的,说的就好像没奶的妈妈都不应该活得到今时今日似的。你要说演化,那我就同你说演化。人类是群居动物啊,想过为什么一个宿舍的女生大姨妈会慢慢同步吗?一个部落的女性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怀孕生产,在分娩高风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了部落新生儿的存活率,不管是母体死亡还是幼崽死亡,留下的抚养资源都不会被浪费,所以人类没有在产后立刻奶水充盈,因为并不必要,原始社会部落里产后最虚弱的一两天是自然会有其他妈妈代为照顾你的孩子的。演化给群居动物提供了另外一套完全不同于独居动物的方案,个体身体素质的强大并不是存活的关键。进入私有制社会之后,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婴儿的高死亡率使得富裕阶级主动放弃哺乳以交换更多的生育次数,而富裕阶级也拥有更多生育资源(媵,妾,通房,外室等等),现代的我们绝大多数在基因上都是非哺乳阶级的后代,何况人类还拥有两样独占资源呢,农业(米糊)和畜牧业(牛羊马奶),这都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超大外挂,有没有奶这个基因在过去几千年根本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过啊,产奶能力在个体间存在差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国际母乳协会现在已经完全走偏了,作为非营利组织,世卫和各国卫生机构对它明显缺乏约束力。不断的跟孕妇灌输母乳无可取代,你一定能做到纯母乳喂养的观念,美其名曰要为你建立自信,但实际上却强行扭转了因果律去成全它的强盗逻辑,明明就是“因为奶水不足才会添加奶粉”,但是到了母乳协会这里就变成了“因为添加了奶粉所以才会奶水不足”,这世界上就是有的人哪怕新生儿夭折也能连续产奶一年的啊(真实案例,我这边的母乳银行最大的那个捐献者妈妈就是孩子一出生就进保温箱最后也没能救回来,她连续捐了一年的奶给早逝的孩子祈福),有的人就是方法用尽什么苦都吃了也一个多月都还没下奶啊(人生导师苍老师真乃黑夜里的指路明灯,最绝望的时候是她那条微博治愈了我),对于绝对大多普通人来说,头几天奶水不足添点奶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并不影响你后续达成供需平衡的母乳喂养,为了这点添不添奶粉的事情弄出家庭矛盾来那才叫搞事情

因为相信母乳是更好的食物,所以就以爱之名让宝宝先饿着么,为了以后没准能吃的饱?(这不是还有“就算现在饿着,以后也不一定能吃饱”的可能性吗?)这难道不是典型的父母对孩子说“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吗?对刚出生一天的孩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你自己琢磨琢磨你是不是傻?

纯母乳喂养或许是最优解,但绝对不是唯一解,产前做好“我可能奶水不足”的心理准备,对产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放宝宝一条生路,也放自己一条生路

————————————

没想到短短三天就千赞了,感谢大家,养儿不易,共勉之




  

相关话题

  2 岁男宝宝,不顺他心时就发脾气哭闹,用头撞地/凳子,还用手塞进嘴里扯,有时扯出血来,什么原因导致的? 
  宝妈在家都干什么? 
  假如孩子不幸因为婆婆的喂食而过敏身亡,婆婆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传宗接代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哪些话是你生完孩子之后最不愿意听到的? 
  如何看待北京地铁上哺乳孩子在微博上被曝光并被抨击一事? 
  养一对双胞胎宝宝是什么样的体验? 
  既然 1 岁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那么带 1 岁孩子出去旅游是浪费吗? 
  生养一个孩子,到底值不值? 
  有哪些爸爸带宝宝的视频瞬间,让你觉得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前一个讨论
孩子生一个好还是两个好?
下一个讨论
怀孕的时候,孕妇很痛苦,我知道。那胎儿呢?胎儿痛苦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