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zha-dian-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921”工程在92年开始后,只能用快60岁的戚发轫?已经60岁的王永志?年轻人哪里去了?

因为根本没有年轻人。

我在航天研究所工作了六七年,整个系统内的单位不敢说跑遍了,但算跑了不少了。

怎么有时候能见到返聘的六七十的人,正在工作的绝大部分是二三十的,有一部分是三四十的。

但基本没见过五十多岁的。本部门曾有一个我觉得是五十来岁的老技术,一问,是92年毕业进航天的,其他人都能算他的徒弟。

这整个八十年代的毕业生去哪里了呢?都辞职了?都在秘密单位呢?

原来就没有,现在哪里能看到!

去看看中央台拍的《撼天记》,十年前拍的十几集纪录片。(B站有,十八个小时长。)

讲八十年代的以前,那是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吸取东风二号的失败经验,纠正培养科学观念。

(此处按要求删除一部分921工程内容,有兴趣的自己去看纪录片,很感人的。)

后来,《撼天记》里说我们航天事业走向国际,简单来说就是出去赚钱,和美国老大讨价还价,要了一些国际卫星发射名额,赚了一些钱。

然后,没了。

内部什么情况?我师傅曾给我讲过一些。那就是穷到工资都发不起,特技技能大师去街上卖西红柿,高级技师开空调商店给人高空安装。车间主任跑北京去买服装,打了一年工回来结的婚,然后继续在单位干。

集团公司召集三线的研究所去北京开会,议题就是这么多所,养不活了,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大家讨论讨论谁破产吧。

当时开会的时候,没开完就把某单位的女所长气哭了,站起来直接走了。

为什么航天八院里有个明显5开头作番号的研究所?因为养不活啊。

有个搬迁某地的研究所,过年发了三斤韭菜让职工包饺子,现在这个研究所是我国卫星和载人遥测系统核心研究所。

多惨啊,直到有了载人航天工程,各个单位分到订单,情况才慢慢好转。

不过现在的待遇明显不如十几年前,前几天一问,总部设计跑了不少人。


user avatar   canjianduan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想不想有这么神奇的动力?

好简单的,照我说的做,你也行。

首先,把你全家的财产都给我。

然后,我用你的财产来雇佣你。

这样你为了挣钱养全家,就会有无穷的动力来工作。

而我呢,当然也就有了无穷的动力来鞭策你工作了。

你看,你我都有了无穷的动力,简直双赢,这个社会又和谐了。

所以改革开放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啊。

少年,还不赶快跟我一起来改革开放?


user avatar   tu-lun-jia-l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改革的对象是啥?

毛泽东时代留下来的遗产,

开放的对象是啥?

毛泽东时代留下的遗产。

所有的改革的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增量改革。就是把毛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成果给货币化,投入市场,

开放呢,就是把毛时代的政治经济领域对资本开放。

说到底,吃存量,分蛋糕。不够分了就释放出来一些,医改,教改,房改,都是这样。

不过这也不奇怪,冷战结束以后,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吃存量的经济模式,不搞增量的。


user avatar   zhao-xin-yu-91-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人吃了十个馒头吃饱了,前九个馒头是面粉捏的,第十个馒头也是面粉捏的,但是里面加了明矾和漂白剂。然后这个人说:我真傻,直接吃第十个馒头不就饱了么,第十个馒头还长得好看。

后来这人吃了这个有毒的馒头,饱是饱了,但是进了医院,差点没了,吃了一堆药才救回来。吃了这么多药,命是捡回来了,副作用又得慢慢治。


user avatar   li-de-she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由得想起读书时代。

当年学这部分历史的时候,提及这四个字的意义,标准答案都是指向制度问题,是制度促使人民焕发了生产热情所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云云。问老师,老师说过去吃大锅饭,做了吃这么多不做也吃这么多,自然就没效率了,要改革。所以不搞公社大队了,国企也要裁撤掉,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发展,私有制意味着活力和多元。(课本上写的叫“非公有制经济”,只是,如果不是公有或私有,那会是什么“有”,“火星人有”?)

讲到开放,向西方国家打开大门引进外资,所以崛起一座座城市经济迅速繁荣了,仿佛前三十年就只有瞎折腾,啥都没干成。老一版的历史书好歹大批WG之余还列举了一下那十年工农业生产以及科研灵域取得的成就,到我读书的时代历史书里早就没有这些了,取而代之的只有从制度层面各种批判。在我和我的同学的认知里认为前三十年的中国就真的如同今天的北朝鲜那样彻底的闭关锁国不问世事。以至于当我知道“广交会”这个词的时候还大大的震惊了一番,仿佛满清政府搞了趟郑和下西洋。

那年十六十七的我,内心不由得咕哝了一下。

按照以上的逻辑,那常凯申时代的中华民国才是最改革开放嘛。私有制一直都有,农民公社生产大队那是后来的,论开放海关都开到武汉重庆都有了,国门一直向西方打开,西方资本按道理还不是源源不绝嘛。那怎么他就失败了被推翻了而今天我们反而欣欣向荣了?

然后,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啥也不说就是最好的。


user avatar   lijingpu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某些原因,

所有成就不立即收益就不算成就,

所有恶果不立即暴露就不算恶果。

所以那十几年里,

分光吃光的前人老本一律叫烂摊子,

留给后人的烂摊子一律叫巨大成就。


user avatar   xiang-ji-xuan-zhi-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反对改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左派。无非是改开让社会不平等了,出现两极分化了,改革开放没有达成当初的目标。要是人人都能看得到未来,贫富差距没这么巨大,谁会一天到晚批判这,批判那。对社会不满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吗?总想着为什么这么多人怎么这么蠢,成了毛左,却不想为什么这个社会产生了这么多毛左。

现在知乎上火的问题都是什么阶级固化,什么阶级跨越。社会主义国家里,青年人不想着建设祖国,实现人生价值,想着怎么年收入百万,这算什么?

有人不满意了,就说明有了问题了,有了问题不是想想为什么出现了问题,接下来怎么干,而是要让你看现在的发展,说你忘了当年饿的时候了?你反对肯定是你想过当时的苦日子。 要靠着这些转移话题,蒙住自己眼睛,堵住别人嘴巴。

我倒是要问那些得利了,成了人上人的人,你们看看现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你们是不是忘了说好的共同富裕,你们是不是想着阶级跨越太忙了忘了咱们国家还有一大群贫苦人民?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发展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自发结果,就如同大江大河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奔腾入海一样,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动力,遇到阻碍它会寻找曲折的路径前进,但终究不可阻挡。

什么情况下需要动力呢?当有人要逆流而上的时候,它就得找一台发动机,当然发动机是得烧油的,一旦油烧光了,它还得被水流冲回去。

某些人喜欢用一堆似是而非的数据证明XX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可以用一堆数据证明完全相反的观点,或者证明其与增长缺乏相关性)。但这种空对空缺乏实质感。

我就问问你们觉得40年前1块钱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多少?40年前30块钱工资相当于今天多少?40年间,XX宣称的经济增长了多少倍,实际工资的购买力增长的多少倍?别给我扯虚的。

=======================================================

对9102年还迷信补课论的菲拉,我也懒得多说什么,搬一下之前的回答

社会主义补课论该如何评价?


user avatar   zhu-qing-20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上面 @机械工艺师 的回答一样,我司机械厂一线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有极其明显的年龄断层。

16年到18年退休100+技工和工程师后,45至55岁之间的将寥寥无几,有一个明显的超过十年的断层。

回头推算,这批退休的技术人员大概是WG刚结束到80年代初走上工作岗位,然后的十余年几乎没有收获。

我退一步说,就算那春天般的十余年里,也同样招募了100+的工程技术人员,那么到现在留下的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

我充满善意的推测,这些离开的人一定都是去下海挣大钱去了。


但是这样推测就有个问题,整个90年代正是学习新技术的高峰期,要跳槽去合资企业也应该是有十余年工作经验不到四十岁的这批工程师,你这些刚上班没几年的技术人员跑光了是什么情况?

好吧,可能当时的年轻人脑子活络都去拥抱春天了吧。


给你们看个天涯的老帖子,注意时间线。

中国机械制造业--我心中永远的痛!

生长学习在80年代,应该在90年代初走上工作岗位的机械人,基本没留住(更可能是压根就没多少)。

要是这样的春天再持续个十年,嘿嘿……


这两年工厂陆陆续续在搬迁,有时候我到老区去检查(我不是领导我不是我不是),能看到车间里有一些德国机床设备,因为缺乏养护,坏了,就扔那当废铁,已经锈的不能看了。

什么时候进口的呢,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买来就没用过。

等到一切走上正轨了,没法用了。

反而是一些5、60年代的日本机床(疑似二手货)因为一直在工作,反而保养的很好,只是这次搬迁后因为方向调整,再也用不到了。

我有建议搬移一些最古老的车床过去作为纪念,奈何人微言轻……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马斯克、扎克伯格、雷军、马化腾等企业家他们是不是资本家,他们的钱是不是都是滴着血、肮脏的、掠夺回来的?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有哪些化悲剧为幸运的历史事件? 
  专制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海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为什么有些人说中国20年后农业发展必火? 
  近几年你见证了哪些乡村新变化?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你曾做出过哪些微小但有力量的贡献? 
  应该怎样对待剥削? 
  知乎有些人认为只有工人劳动才产生价值,别的要素顶多只转移价值,请问是如何论证的? 
  关于中国的未来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超额剩余价值是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者创造的? 

前一个讨论
你经历过最幸运的事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奥斯曼在一战中除了加里波利还有什么胜仗?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