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对成吉思汗的功绩感到骄傲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un-hai-shang-d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应该啊,成吉思汗和其子孙对天朝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历史角度证明了从多瑙河下游开始均可以使用自古以来做擦边球。。。。

但那时候蒙古不是华夏的,成吉思汗也不是汉族。所以外蒙那国看着难受,只要外蒙古自治区成立,解决了成吉思汗的身份问题。接下来就是实力问题了。

咬牙切齿,外蒙,唐努乌梁海,贝加尔湖,葱岭,碎叶城,你们一个都别想跑掉。。。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为中国汉族,你会为王健林,马化腾的成绩感到骄傲么?讲道理,一句“关你屁事”放在这里相当好用。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又四方征伐,为蒙古人打下一片江山,你说他牛逼不牛逼?那肯定是牛逼啊。

但是你说要不要骄傲?不说民族认同感这个事。我一介平民为什么要为了你一个大汗的功绩骄傲?

不仅成吉思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从个人对个人这个角度,你做的挺好为什么要我骄傲?

我这样的一介布衣,和这些生在帝王将相家的人找不到共鸣。真要我去找值得骄傲的,那我肯定首选陈胜吴广,真要是有一天我搞事,怕也是遵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条起事。当然,退而求其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不是不行。实在不行,学学梁山泊上的“替天行道”也凑合了。咱和成吉思汗啥的不是一个阶层,犯不着为他们的个人功绩骄傲。

当然,说到中国人应该为什么骄傲,中国人民在古代创造的灿烂文化咱是可以骄傲的。中国人民在古代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也是可以骄傲的。但是,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今天各族人民所创造的成绩,我认为这个比那些千百年前的老黄历更值得骄傲。

正所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user avatar   yang-ai-ho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督公

@马前卒

的回答把重点放在了“中国人”上,我打算把重点放在“一个”上,即,作为一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当然如果运气够好或够坏的话可能赶得上脑后插管)的个体的态度。

我认为,我只能对我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对我自己干过的好事感到骄傲,为我自己干过的坏事感到羞愧;不贪他人之功,也不受他人之过;哪怕当了狄克推多,也顶多只允许给自己立像、不准给爹妈拍电视剧。

用毛的话来港就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哪怕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样的top5,都是俱往矣罢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但这样的好东西,在中国现有的书里,却不容易得到。我回忆自己的得到一点知识,真是苦得可怜。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7〕。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8〕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9〕,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过去了,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也许正有着大关系,而且无论如何,总是说些真实的好。所以我想,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但如果他专讲天王星,或海王星,虾蟆的神经细胞,或只咏梅花,叫妹妹,不发关于社会的议论,那么,自然,不看也可以的。


〔7〕“我大清”旧时学塾初级读物《三字经》中的句子。满族统治者建立清朝政权后,一般汉族官吏对新王朝也称之为“我大清”;鲁迅在这里不说“清朝”,含有讽刺的意味。

〔8〕成吉思汗(1162—1227)名铁木真,古代蒙古族领袖。一二○六年统一蒙古族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拥戴为王,称成吉思汗。他的继承者灭南宋建立元朝后,追尊他为元太祖。他在一二一九年至一二二三年率军西征,占领中亚和南俄。以后他的孙子拔都又于一二三五年至一二四四年第二次西征,征服俄罗斯并侵入匈、奥、波等欧洲国家。以上事件都发生在一二七九年忽必烈(即元世祖)灭宋之前。

〔9〕“斡罗思”即俄罗斯。见清代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六。《新元史·外国列传》作“斡罗斯”。


《随便翻翻》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集》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问“作为一个中国人”,那么“中国人”的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今天大多数自居“中国人”的居民来说,这个概念形成也就几十年。我妈妈70年代在山村教课,挨家挨户给小孩子科普“你是中国人”,几百万基层教师用一辈子时间把新概念变成常识。 @邓铂鋆 回忆过,解放军打到他的家乡,读过书的祖辈参军的时候被政委一句“你是哪国人”问懵。而古代的统治者,无论是皇帝、大帅、摄政王还是可汗、九千岁,都不愿意普通人拥有国民意识,更不在乎普通人是否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法国大革命告诉科西嘉人什么是国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国家概念也来自20世纪的革命时代,我们的国家比美国还要年轻。

至于之前的历史,用梁启超的话概括一下就是: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六品举人梁任公说的没错,自古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与军事贵族共天下,甚至与太监共天下,就是不和老百姓、贼配军共天下,这一点哪朝哪代都一样。汉家永乐皇帝先南征再扫北,回来封赏指挥使,奖励鞑官,你猜会不会也给强制放弃长城外土地的农民一点好处?表扬一下那些子孙还要当几百年贱民的军户?朱元璋建庙祭祀三皇五帝关羽张飞,也祭忽必烈木华黎,感谢他们授予自己“正统”身份,有没有想过给历代普通军民上点香火?

所以,在谈到“为历史骄傲”之前,先要考虑一下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绝大多数人的历史。我读书的历史课本还有很强的革命时代色彩,把每个时代的内容都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族各姓上层人士主导的军政事件,也就是传统上的“正史”;第二部分是人民的苦难和反抗,从陈胜吴广讲到太平天国义和团,即正史里的“逆贼”;第三部分是科技文化经济,即“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与智慧”。在我看来,第三部分的成就值得骄傲,第二部分的苦难值得感叹,第一部分虽然好看,但我时刻记得未庄乡贤的名言:

你也配姓赵?

革命把普通人和历史融合起来,这并不是最近一二百年的偶然现象。实际上,古代中国人极少数考虑个人和国家关系的时候,就是统治者最紧张的时候,就是“正史”作者眼中最“黑暗”的时候。70年代的中学课本有一段著名的古文演讲稿,我认为值得中国平民子弟世代铭记(也值得所有宣传工作者学习):

酒数行,腊起曰:“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至死弗恤,于汝甘乎?”

皆曰:“不能!”

腊曰:“靡荡之余,又悉举而奉之仇雠。仇雠赖我之资益以富实,反见侵侮,则使子弟应之。子弟力弗能支,则谴责无所不至。然岁奉仇雠之物初不以侵侮废也,于汝安乎?”

皆曰:“安有此理?”

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夫天生烝民,树之司牧,本以养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二虏得此,益轻中国,岁岁侵扰不已。朝廷奉之不敢废,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

皆愤愤曰:“惟命!”

所以,成吉思汗的战绩也好,秦皇汉武的武功也罢,21世纪的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但没必要附加额外的感情——化学课上你不会爱某个元素,物理课上你不会表白特别的公式,历史课就不要太特殊化了。读史书还是要学习毛主席的态度: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相关回答:

“中国人”概念的故事看这篇:

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结果上来看,皇汉是应该感谢乃至跪拜成吉思汗的。

没有成吉思汗领导的纯洁民族成分行动,现在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个越南,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现在皇汉的相当一部分,搞不好就是“却在城头骂汉人”的异国异族。。。。。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是汉族人口绝对优势的奠基者,也是汉文明绝对优势的奠基者。。。。。

成吉思汗杀得汉人虽多,没把汉人杀绝。杀得少数民族虽没有汉人多,却实打实把不少民族杀绝了。其结果是唐末以来的少数民族渗透和边疆胡化问题,就此得到了最彻底、最根本、最一劳永逸的解决。随着之后元明时期边疆的再汉化,奠定了现代汉人的基本盘。

也就是说,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孛儿只斤、铁木真。是汉人人口绝对优势的奠基人,汉文明绝对优势的奠基人,现代汉人基本盘的奠基人。。。。。

自东汉起威胁中原近千年的羌系和肃慎系,可以说是直接被成吉思汗从DNA层面杀出历史舞台。而游牧的蒙古和商业的伊斯兰,在文明层面对中原的威胁是远没有农耕的羌系和肃慎系大的。

罗马没有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没有出现一个成吉思汗把日耳曼蛮子和突厥蛮子杀光。。。。。

成吉思汗实现了东汉以来无数汉人嘴炮帝打了一千年的嘴炮。。。。。。

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阎锡山说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都杀人。。。

杀人,是不好的。但比之黄巢等基本只杀汉人的屠夫,成吉思汗杀人的正面意义显然要更大。。。。

而忽必烈最大的罪过,就是受了汉人虚伪文化的影响,打越南时没有继承祖先的传统。。。。。。

历史证明,背典忘祖者无百年之运。。。。。


user avatar   886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所有为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斗争的人都值得钦佩。

可是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形势而变化。成吉思汗前期是整合一盘散沙的蒙古各部反抗金国压迫的英雄,是值得肯定的一代天骄;后期为了狭隘的蒙古贵族利益征伐杀戮,是令人不齿的独夫民贼。

勇士有一天也变成了恶龙,当我们面对新的恶龙时,还是需要当年勇士的勇气。


user avatar   huang-hong-47-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为凯撒大帝的功绩感到骄傲。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李陵这个人物? 
  圣经记载的耶稣复活是纯属虚构还是真实事件改编加工? 
  如何评价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 
  大家都被哪些留学中介坑过? 
  你的行业里有哪些奇奇怪怪且容易被外行误会的缩写? 
  为什么部分国人追捧资本主义? 
  三国蜀汉为何而灭亡?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是不是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毁灭? 
  白登之围到底是哪个输了? 
  如何看待刘邦多次「推堕孝惠、鲁元车下」一事? 

前一个讨论
越南的先进武器对我军有多大威胁?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这几天知乎关于「芯片」上的悲观氛围?





© 2024-1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