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决定火力全开!
如果说文案写两句煽情的话,或是巧妙运用了排比之类的技巧,我认为那还称不上走心,走心的文案背后,一定有一个牛逼的洞察。
洞察,这个词就很精妙,就像隔洞窥视,发现消费者心底的秘密。2011年,参加过台北奥美的一个培训,很精彩,我还记得讲师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纸,他对洞察(insight)的描述是我听过最精妙的。他说,一个牛逼的洞察能激发消费者的3重反应。
“啊!你怎么会知道!”(惊讶)
“我也有这种感觉啊!”(强烈的共鸣)
强烈的情绪平复后,TA会对你刮目相看。
“这么多牌子,只有你懂我。”
碰到g点才算赢,其他都输。按这个标准,90%的情感诉求广告都没洞察。不是吗?卖车,就豪华尊贵成功人士,卖鞋,挑战极限永不服输,卖化妆品,就我更美啦我好自信,面对这种广告,观众只能玩手机上厕所剪指甲。而有洞察的广告,能吸住你的眼球,让你陷入思考。
那么,如何写出洞察犀利的文案呢?很多书会告诉你,去做消费者调研。当然很重要,但不意味你就能写出杰作。你了解消费者,不代表你能打动他。你很了解你爸,可是你考了43分,你没给出一个好理由,他照样会打扁你。收集经典广告时,我不断思考它们背后的运作原理,慢慢总结出6个洞察消费者的方法,并附上案例。
一、用消费者“错误”的思维去思考。
现在社会很多元化,消费者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营销人应该放下偏见,充分尊重。就算顾客喜欢臭豆腐味的牙膏,你也要理解他。消费者觉得你和他on the same side,情感诉求才可能成功。
一个杰出的案例是《我害怕阅读的人》。当时是天下文化出版社25周年庆,请台湾奥美来做推广,动员目标受众多读书。当时台湾经济发展很快,每天都有很多创富故事刺激眼球,大家都急着往上爬,工作、应酬、交际,却静不下心读书。一种很常规的营销诉求会是“追求名利太疲惫,在书里找回自己”,或是“富有的不该只是钱包,还有头脑,”类似这样的劝服。但是台湾奥美不这样做。受众不是追求名利吗?我理解你。你做生意,免不了应酬交际,总有一些博学的人侃侃而谈,谈到生意,他们能聊国际最新的创业理念,聊到茶杯,他能说出茶叶的发展历史,他们总是充满魅力,主导话题,当然更容易赢得尊敬和订单,如果你脑袋空空,陪太子读书,岂不是难受?所以兄弟,读点书吧,别被淘汰啦。大家品味下,是这样诉求好,还是劝服好?
摘抄: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
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
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的支持着阅读的人。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
结尾部分平静叙述,但是也掩盖不了作者的才华。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阅读的人,
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网络上针对这篇文案的评论都是讲他文采如何好,其实他背后的策略才是真正牛逼的,这就是大师和新手的差距。
二、描述发烧友的“神奇”举动
无论是玩什么产品,总有一群发烧友,他们非同寻常的痴迷,也非同寻常的专业。营销人可以描述他们的特质,打动发烧友,继而通过这群意见领袖去影响小白用户。
我喜欢耳机。有一次逛数码店,我试听了beat耳机,我不喜欢它的音质,放下耳机我看到包装盒,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Dr.Dre写的,people aren't hearing all the music。全文看图。
对于不玩耳机的人来说,耳机发烧友就是神经病。一首歌能听就行,什么三频,女声,解析力,有那么讲究吗?真的有!而且很重要!发烧友不但听得出声音细节,还特欣赏制作人置入的“彩蛋”,我记得第一次听8 Miles And Running这首歌前奏,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马达声从左耳冲到右耳,感觉身临其境,第一次听Without Me,时不时插入的怪叫、电锯声、钢琴快弹,非常的欢乐,我把这些告诉朋友,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有趣,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孤独,Dre说的没错,people aren't hearing all the music。
另一个非常棒的作品是佳能相机的TVC。先是描述摄影爱好者为了拍照做的各种“蠢事”。
然后打出这些摄影作品
Shoot my best!就是这种精神!看完广告我就想起堂叔。他是报社记者,非常喜欢摄影,一次凌晨去拍车祸现场,他看到两辆车翻倒,还在着火,他第一个念头是这个画面太棒了,冲上去各种角度一通咔嚓,完了还欣赏自己作品,完了才惊醒,靠,这车会不会爆炸啊。这就是发烧友级别的热爱,相信很多摄影师看完这支广告会尖叫啊,啊!这种傻事我也干过!他和品牌这么建立起共鸣。
在社交网络上,品牌玩洞察,甚至可以不用扯上产品。杜蕾斯今年情人节的稿子就是这样,我个人非常喜欢。
三、把需要转换成恐惧。
没错,“我害怕阅读”也运用了这个方法。更出名的是另一句台湾90年代钢琴培训学校的广告语: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家长或许不想叫孩子去学琴,但他肯定不希望孩子变坏。
人类是一种非常害怕失去的动物。地上捡到100块,发现是假钞,你不会太难过,捡钱时候口袋里100块被小偷顺走了,就会气的半死。仔细想想挺好玩的,同样是100块的损失,没得到我们无所谓,失去我们很难受,我们可以把这个心理运作在营销中。我不说买我的产品会多幸福,我告诉你不买会难过。
愉景湾就是这么卖光的。
愉景湾是香港大屿山的一个楼盘,像个世外桃园——里面规定不能开车,空气非常好,有海滩,有大量的绿化带,自成一景,因此吸引了很多老外入住。
但由于位置很偏,升值潜力不大,对大部分争分夺秒和重视投资的香港人来说,愉景湾的不是首选。大环境让营销更难做,1997年经济危机后,香港经济一直下滑,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失业率7%,40000户人有“负资产”,人们对前景非常悲观,对楼市甚至有股恐惧感。
愉景湾的销售对象是香港一家三口的中上层家庭。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诉求户型,环境,低利率都没用,消费者在等,等经济好到让他们安心。
逆向思考,什么他们等不了呢?小孩。童年只有几年,过得快乐还是艰难,对一生都有很大影响。父母亲心里都知道,而且这是父母可控的。父母和小孩最密切的时间段,也只有童年。到了中学叛逆期,自然会疏离,以后会独立,开展自己的生活。父母也是这样走来,他们知道。
所以营销的诉求点成了:“童年是短暂的,现在就要给孩子最好的”。
在电视广告“父子篇”里,看到的是大多数爸爸们都会为小朋友拍摄的成长记录,同时你听到一个爸爸给小孩的信。
就在这几年,只是这几年
多谢你,令我改变
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好重要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很中意笑
有时好傻地想,真是不想你大得那么快
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只知道今天,我要给你一个最好的童年
愉景湾,海澄湖畔一段
在这里可以到全系列的视频:http://show.adkungfu.com/fangchan/2046
第一波广告出去,一期住房三个星期卖完。本来定好打第二波广告的,因此被迫取消。
好洞察是能创造真金白银的。
四、共谋。
这个概念来自Neil Strauss的书《The Game》。这是一本教男人泡妞的书。共谋,是指双方做一件只有你们两个才理解的事情,其他人都不懂。这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secret pleasure。比如你办了一张假学生证,请女孩去餐厅吃饭,点份学生特惠套餐,告诉她“咱俩得装得像大学生,别露馅”,于是你们两带着马克思课本,背着书包就去了,还故意在店员面前讨论微积分,你俩内心会特欢乐,两人关系迅速拉近。
这两哥们的表情特像在共谋一件事情
纸尿片最早就是靠共谋营销出去的。刚在美国销售时,广告当然是主打方便啦,不用像尿布那样一天洗好几回嘛!但很奇怪,广告打了,销量没见增长。于是,公司找来一群妇女做焦点小组访谈,调查员问“纸尿片怎么样?”都答:“方便。”“什么情况下最常用呢?”有人想了一会儿说:“婆婆不在时会用”。问“为什么?”答:“因为婆婆看不惯。”原来老美的婆婆和咱们脾气很像,在很多婆婆看来,媳妇用纸尿片,那是懒惰,尿布不花钱干嘛不用?多浪费钱啊!
当公司发现这一点后,立刻改变了营销诉求,改强调柔软,透气,预防小孩红PP。这下给媳妇一特棒的理由,我买纸尿片是为了孩子好啊!公司和媳妇共谋,瞒过婆婆,纸尿片很快迎来销售增长。所以洞察,不一定要把顾客心里话说出来,有时你要帮他藏着。
感谢 @任河 补充,小霸王学习机的营销也利用了共谋,妈妈,我买来是练打字的!是学习的!嗯嗯!
五、说出消费者难以启齿的痛苦。
尤其是女人。情感诉求特别容易打动女人,首先女人是感性动物,这一点我不打算啰嗦,第二,中国女人在18到30岁,在传统社会的观念要求下,要快速完成【好学生——有好男人追不愁嫁的女孩——好妻子——好妈妈】的身份转变,女人真的很不容易,这几年她们会密集地品尝酸甜苦辣,情绪波动比较大,对情感诉求当然会更敏感。
多芬可能是全世界最会洞察女人的品牌。Dove找来美国罪犯肖像艺术家Gil Zamora,在完全看不见彼此的隔离状态下,找来7位女性描述自己外形,Gil根据描述画出画像A。之后,找来7个陌生人,也来描述这7位女性,画出画像B。
画像A的描述往往很悲观,“我的脸颊很肥,”“我觉得自己鼻梁很塌。”
画像B的描述乐观得多,“她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她的脸型很标致。”
画像。左A右B。
可以看到,女人总在低估自己。
为什么觉得自己丑?因为这个世界一直在售卖美丽。整形医院打双眼皮手术广告,相比之下自己的单眼皮似乎无精打采,维多利亚的秘密超模甚至瘦出腹肌,自己的小腹面目可憎。这个世界不管女人怎么想,他们就是要卖,就是要刺激你。就算你变美,总是有比你更年轻,更漂亮的model出现。女人,背负了太大的压力。Dove要送上一碗热汤,Dove把画像交给这7位女士,打出这句广告语。
当你感动你的目标顾客,他们的表情会是这样。
2013戛纳国际创意节钛狮全场大奖,当之无愧。
六,说他最不爱听的。
大概没有一本营销书敢这么提吧。
不知是模仿,还是巧合,去年华语广告圈有2个品牌这么干。
先出来的应该是陌陌,我不用说哪一支了,大家都知道。一个压抑沉闷的女声,复述着家长式的唠叨,这些话我们从小听到大,但是第一次在卫视上听还是很震撼。我过了参加陌陌兴趣小组的年龄,但我相信能引起8090后的共鸣。
我更喜欢阿迪达斯“太不巧”TVC。
他们说:“太粉了。” “太粗放。” “太放肆。” “太浮夸。” “太假。” “太快。” “太呆。” “太娘。” “太man。” “太完美。” “太幼稚。” “太狂热。” “太懒。” “太怪。” “太晚。”……
这支广告每一秒都打动我。 “太”字句我从小听到大。打个耳钉,“太像女孩子”,大学志愿填广告学,“太冷门,”最受不了这些话从自以为是的长辈口里说出,一脸“你好幼稚不听等着吃亏”的世故。
这些“太”字辈才有能量。拿我朋友来说,有健身20多年,练出“太粗”胳膊的女瑜伽教练,49岁,穿着“太暴露”的服装,拿了全国中老年钢管舞第4名;有个“太傻”的移动中层主管,辞掉好工作去开餐馆;还有“太执着”的职业电竞选手,25岁还在天天打游戏,但往往就是这群狂热的人,成为了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人生如果没有肾上腺素迸发的时刻,活着还有什么劲呢?
所以只需要回一句:太不巧,这就是我。
全文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v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健明 公众号【创意很关键】
★ 10万册畅销书《爆款文案》作者
★ 前奥美广告人
★ 《销售与管理》杂志特邀专栏作家
★ 斑马精酿啤酒文案合伙人,60天月销破100万
如何写出走心的文案?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个世界没有“切了小鸡鸡”就能成为武林高手的葵花宝典,如果有,那一定是想骗你钱。
写文案好比女娲造人,得形神俱备,先有魂,再有骨肉,最后配以一副好皮囊。若空有一副好皮囊,缺了灵与肉,皮将焉附?
一、文案的魂是表达你眼中世界的样子
一个人创作水准的区间,我想是在视野的上限、表达能力的下限,胸中无丘壑,创作人没有够深够广的阅历和阅读量背书,终究是出不来好活计的,胸中这份丘壑的广袤程度,我想并太关乎年龄,更多的是关乎有无探究世界的“好奇心”、“上进心”。
如何探索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庄子的逍遥、老子的无为、孔子的中庸、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但我想行到深处,殊途同归。笔者的文案之“道”取意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分之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1、见自己是独立人格的建立
判定一个现代人有无建立起独立人格,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扪心自问下:一旦没人安排我的时间,我是否就染了“无聊”这一病症,且久治不愈?
而要解决“无聊”这一亘古难题,也有一剂万金油式的膏药,再扪心自问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为此又做过什么尝试?
推荐书籍《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路。
2、见天地是探索世间的真理正道
我们对世间真理的认知,从脸谱化的正邪对立,到理解这世界是处于亦正亦邪的混沌状态,太多事情处于光明与罪恶的交融处,情与法,家与国,有些时候,难断对错。对这个莫衷一是的世界,笔者理解的正道: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是个动态变化着的答案。以儒家为例,儒家一生守护的真理正义为何?笔者的个人解读就几经修正。从最初的“为国为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如今的“非为皇帝办事,非为百姓办事,什么民为本君为轻,狗屁统统是狗屁,一个高乎这世间的东西,这三纲五常里的人性。”
推荐节目《奇葩说》-真理越辩越明、多元价值观的包容;
推荐武侠小说《英雄志》-“观海云远”人物设定极其出彩,后期立意极高,不乏哲学思辨。
3、见众生是找到作品的时代定位
在这个“梦想”被讲出耳茧的年代,我钦佩这般谈论理想的时代型创作者:不卖惨不倾诉为梦想付出几何,极有远见,不局限于个人的一生,拉长时间跨度,洞察其作品在整个时代的定位,聚焦其作品的时代影响力,换言之,创作者和其作品,“是奔着写进到历史教科书的”。
罗大佑就是典型的时代型歌者。致香港回归的《皇后大道东》、致台湾的《亚细亚孤儿》;致城市化过程中文明断层的《鹿港小镇》;还有风格迥异富有野趣的《童年》;思考年轻人与为人师者关系的《之乎者也》……他能走于时代的前头记录下整个时代。
推荐小说《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学,科幻作品,取意于“罗马帝国”的兴衰;
推荐书籍《乌合之众》-群体的无理性;
推荐罗大佑的词曲,歌词颇值得解构考究;
推荐电影《一代宗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推荐影评集《刀与星辰》-角度刁钻,鞭辟入里.
二、洞察是文案的骨肉
走心的文案背后必是洞察
何谓洞察?我们来谈谈。
谈起衣服上的污渍,在定势的思维里,往往意味着“脏”这类不好的词汇,所以一般营销人员给清洁类快消品提炼卖点,往往会强调“强力去污”的功效。
但在能“洞察”的创作者看来,会绕过同质化点,躲开注意力的红海区域。他会另辟蹊径,想“污渍”一定是不好的吗?如果这“污渍”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蘸了七彩的颜料后,在洁白T恤上印下的一个个七彩手印呢?这种充满了“童趣”的涂鸦又怎能扼杀?我们需要的只是清洁类品牌作为衣物的强有力后盾。清洁类快消品围绕这一洞察,即可出一系列campaign。
同理啤酒肚一定是没有美感的么?亦有啤酒品牌推出“爱的酿造”主题平面,大叔们如怀胎多月的妈妈们,抚摸着圆润的肚子,沐浴着圣洁的光辉。
笔者亦有耳闻台湾奥美前辈们的一些趣闻。他们在平日生活的闲聊交谈中,就会洞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再以一句话提炼背后心理动因,作为消遣。比如会去思考“小三现象”,小三之所以愿意做小三,在社会施压下必有她们自身的精神支柱,支撑她们的这部分心理动因会是什么?或许是“不被爱的才是爱情的小三”。
所谓高手出民间,这市井之中,更是不乏有着尖锐洞察的走心文案:
“老乡,参加红军可以拿到土地”-征兵广告
“内裤挑的好,老公回家早”-大卖场的内裤广告
“甜过初恋”-橘子广告
“怨天尤人 不如挺胸做人”-大卖场的胸罩广告
所谓洞察,笔者的理解,是对人性对社会有着深刻理解的创作人,找到直击目标消费者内心的尖锐角度这一过程。这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读几本书,扯几篇方法论就能get的能力。是有了够深够广的阅历和阅读量背书,见了自己、见了天地、见了众生,有朝一日或许会“顿悟”的。
推荐书籍《吾国吾民》-中国人的国民性究竟是什么?
如何洞察?
1、一切逃不过mix:复制转化结合
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复制特打动你的文案,无论其来源于电影小说话剧生活等任何地方(Copy),总结其洞察点并以自己的语言表达(Transform),再结合你的产品卖点、消费者属性、生活阅历等任何你能联想到的,搅拌一下(Mix),新的绝妙创意就出炉了。
笔者曾给一款重PK的手游写过这么一句广告语“将人生所有的不如意PK殆尽”,创作历程就无非“复制转化结合”,笔者的创意篮子中有一套红星二锅头文案,极其打动自己,其中一句是“将所有的一言难尽一饮而尽”(Copy),笔者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就是“能通过某一种方式将所有不如意的情绪消解掉”(Transform),结合产品的PK卖点,搅拌一下(Mix),很容易就得出了这句“将人生所有的不如意PK殆尽”。
推荐记录片《创作的本源:一切都是混搭》。
2、收集打动你的的无用之物,编织自己的创意篮子
没有足够想表达的东西,不要轻易动笔。文案作品是创作人员对目标消费者的倾诉,在你未足够了解目标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内容想和其促膝长谈前,先将精力花在资料搜集、寻觅尖锐的洞察之上。这就让平时就收集无用之物,编织自己的创意篮子显得尤为重要。那些无用却打动你的东西,无论其是生活观察、影视剧金句、书摘等任何形式,以你自己的语言转化后,收录在你的“创意篮子”中,迟早会派上用场的。文案其实就是经由语言的催化,将这些内容(收录的洞察)融汇于产品与潜在消费者之中。
3、擅用潜意识
国内多数一线文案创作人员的出活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逼急了,关小黑屋”。这种短时间内高压催化创意的方式,我想并非那么有效,不少圈内人亦有调侃,其绝妙的创意并非绞尽脑汁憋出来的,而是冲澡、蹲坑时,一不留神捡起来、抑或拉出来的。这话糙理不糙,其中不乏洞见。在密集思考后松懈下来,放空大脑,大脑不会停止工作,而是调用潜意识,所以在休闲中灵光一闪蹦出绝妙洞见,绝非不可思议之事,亦有科学依据。
对创作人而言,这种短时间关小黑屋催发创意大法,劳心劳力,我想也非唯一路径。“积累素材-创作-放空大脑(潜意识工作)-创作”,以此往复,我想更是上策。
推荐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全球32位顶尖广告文案的写作之道》;
推荐纪录片《寿司之神》。
4、头脑风暴
我想你一定参加过国内的头脑风暴会议,多数情况下其都能在七嘴八舌、或者集体沉默中完美诠释何谓“乌合之众”。但这真的是头脑风暴的正确打开方式么?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头脑风暴”会议,其实有颇多可取之处。核心之一在于,其先做创意加法再做创意减法的方式,先让与会人员踊跃提出想法,任何人不可抨击,只可在此基础补充或者另想角度。穷尽思绪去想尽可能多元的角度之后,今天打住,再找一天重启头脑风暴会,将上次会议列出的创意list挨个抨击,举出其风险性,然后今天就可以打住了。再找一天重启头脑风暴会,重新提出创意,这一天只做加法,过段时间再找时间开头脑风暴会只做减法,至少这么来回三次。
推荐书籍《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三、好文案也要一身好皮囊 画面感是最好的化妆品
1、将你在生活中感染的情绪带入文案创作
创作者要试着将自己放在作品里,拿生活去活化你的文案。
“翻箱倒柜的心情”
“现实中的麻烦总是免费还包邮”
“灯灭了,幸好还有满天关不掉的星星”
“画出母亲安详的姿势,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
取意生活中的具象场景去表达情绪,打动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往往是不可多得的文案素材。
推荐文案大家冯唐、吴梦知;
推荐赵雷的民谣作品《画》-歌词意向极好诠释了何谓画面感。
2、带着视觉化影像去勾勒文案
模仿罗大佑的演唱和舞姿,你多半会语言和肢体语言并用,有时零文案才是最好的文案。在免不了要一身“匠气”地撰写文案之时,那就撰写有画面感的文案。如何写出画面感?笔者通常是带着视觉化的思考去想象某一场景,再以文字勾勒出它的轮廓、细节。曾写过一段祭奠游戏青春的视频脚本,当时就是想像着有个不服输的死小孩,攥着拳头恶狠狠地瞪坐在电脑屏幕前,然后逐笔勾勒的文案,一些小细节的描述,尤其能增加画面感,比如“攥着拳头暗暗发狠”、“死小孩”。
最后附上这几句文案:
青春是什么?
是你还热着的血
是你心里真的有团火在烧
是你明明特别清楚
社会多现实 你的力量多渺小
可你心里就是有种种不甘
哪怕把你的血烧热烧干了
你还是会不服气地攥着拳头暗暗发狠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啊
我们都曾是游戏里不服输的死小孩
祭奠我们的友情岁月
将人生所有不如意PK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