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M14步枪在西欧的表现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yao-fe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在哪里,M14步枪性能都不能算是好了……跟自己的前辈相比,详情如下:

带弹匣的M1……发展了那么久就这性能。

跟自己的老前辈BAR相比,除了重量轻了一些,也没有突破


user avatar   cai-yun-58-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与其说M14是为了西欧战场的环境设计的,不如说是美国军方高层顽固不化、抱着旧思维不放的结果。

从三个方面讨论:

1、7.62x51mm步枪弹适不适合作为单兵自动武器弹药?

2、欧洲战场需要那么远射程的单兵自动武器吗?

3、在同时期,和发射7.62x51mm弹的其他北约国家步枪相比,M14是个什么水平?


1、7.62x51mm步枪弹适不适合作为单兵自动武器弹药?

在全威力步枪弹的基础上谋取能够连发射击的单兵自动武器,这种想法很早就有了,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了,美国的勃朗宁M1918也就是BAR,初衷就是给单兵使用的、能够连发的全自动步枪。但是全威力步枪弹弹药体积大威力过剩,围绕全威力步枪弹设计的“自动步枪”也很大很重,最后BAR又大又重,没法作为单兵武器,只能当做班组支援武器用。

其实二战的经验也表明,单兵使用的步枪绝大多数交战距离不大于400m,甚至更近,那么大的弹药威力其实是严重过剩的。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好几个国家都有研制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努力,但是修成正果的不多,最后全面列装的还就只有苏联7.62x39mmM43步枪弹一种。北约国家也进行过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研究和探索,也有英国.280步枪弹的宝贵成果,但是在美国一言堂的大环境下,最终成为北约标准步枪弹的还是美国T65步枪弹,7.62x51mm,虽然比二战时美军使用的30-06步枪弹(7.62x63mm)药筒长度有所缩短,尺寸紧凑了一些,但是还是一种全威力步枪弹。围绕着这种步枪弹,比利时设计了FN FAL,德国设计了HK G3,成为北约国家当中使用很广泛的自动步枪。这些步枪几乎都存在全枪重量偏大、连发射击枪口跳动猛烈等缺点。整个北约因为美国的一家独大一意孤行,走了很大的弯路。


2、欧洲战场需要那么远射程的单兵自动武器吗?

有这种说法,估计就是题主听到的说法,说在越南的丛林环境里全威力步枪弹的射程优势体现不出来,到了欧洲平原上,射程就很重要了。结合最近十几年来没完没了的治安战菜鸡互啄大家拿着枪互相突突突,以及美军当中一些对5.56x45mm步枪弹的批评意见,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全威力就是好,射程是王道。

其实,越是高强度的战场,步兵武器的作用越是小。题主不是说以西欧的战场环境设计”吗?那么冷战时期预想的欧洲战场是什么样子的?题主想过没有?

如果冷战真的在某一天变热了,北约和华约之间打起来了,那必然是一场双方地面部队全力投入的超高强度的战争,其规模、火力强度将大大超过二战的欧洲战场,双方交战的主力是坦克、炮兵、机械化步兵、航空兵,还有很大可能要动用战术核武器。在这样火力强大的战场上,步兵手中的枪械承担的任务将是很次要的,根本就不是地面战的核心。

北约的对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预想的战场也是欧洲战场,按照题主听到的这种说法, 那么他们是不是应当装备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枪械啊?恰恰相反,正因为苏联认识到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战场的主角不是枪械,所以枪械的“射程”被放在非常低的地位上,相反枪械轻便、适合做战术动作、近距离内火力猛烈才是最重要的。苏联从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开始列装AK47突击步枪,到BMP步兵战车和有14.5mm机枪炮塔的BTR-60PB装甲输送车装备部队后,甚至把摩托化步兵分队中的中口径通用机枪PK都撤装了,下车战斗的步兵枪械只有AK和RPK,原因很简单——徒步步兵不是单独战斗的,不用和对手比手中武器的“射程”,单兵和班组自动武器突出400m甚至更近距离内的火力就行了,更远距离上的目标由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上的滑膛炮、机关炮、大口径机枪和并列机枪解决,而且摩托化步兵冲击时必然伴随有坦克,还有坦克炮火力呢,要那么大射程的自动步枪干什么?

如果说“全威力步枪弹适合西欧战场”,那么就不能解释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步兵武器的选择,也不能解释70-80年代北约的小口径步枪弹选型。


3、在同时期,和发射7.62x51mm弹的其他北约国家步枪相比,M14是个什么水平?

及时不说全威力步枪弹合不合适的问题,就同级比较,M14和北约另外两个全威力自动步枪——比利时的FN FAL和西德的HK G3比,其基本设计总体布局也是很落后的。

FAL也好,G3也好,都使用上下机匣的基本结构,只要分解开机匣就能轻松取出自动机,击发机构也是一个整体,可以取下,全枪分解成几大块,维护和保养都非常容易。

FAL和G3都有小握把,持枪射击稳固舒适,整个结构都比较合理。

而M14步枪,虽然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基本结构居然和M1半自动步枪没有什么进步,就是老式栓动步枪上加一根导气管一个活塞推着枪机动,这种设计其实是二战之前的早期试验型半自动步枪经常使用的,M1在二战前夕设计,二战中凭借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大量投产装备部队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到了50年代还在用这种30年代的设计就太落后了。

分解M14步枪时,不能简单地分解上下机匣,因为它没有这种结构,而是要像分解老式栓动步枪那样,取下上下护木之间的固定件,拆开上下护木,拆下导气管和活塞,把枪管和枪机从护木里拿出来,再把枪机分解取出,要做大分解,非常繁琐。

最后放一个M14步枪的军教片,里面有分解结合M14步枪的过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相关话题

  1962 年 10 月 27 日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真的是离热核战争下的普遍灭绝,只有几个小时吗? 
  冷战中产生过什么疯狂的武器? 
  假设当年社会主义阵营(华约+中朝越)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进行一种内部自由贸易的“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评价苏联解体的原因? 
  五六半的子弹用拴动步枪发射有什么优缺点? 
  在栓动式步枪诞生前世界上的主流步枪有哪些? 
  冲锋枪和步枪的区别是什么? 
  假如美国像苏联一样崩溃,中国普通人如何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俄罗斯军事相比苏联退步了? 
  冷战留下一个强大的苏联好还是一个强大的美国好? 

前一个讨论
98k 莫辛纳甘 三八式 春田 这些二战枪的综合性能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韩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历史认知、体育精神)与世界上其他民族那么格格不入?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