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宋朝以来非科举出身的官员最高做到什么官位?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zhao-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宋代说几句:

宋代分的不是科举和杂途,而是“有出身”和“杂出身(无出身、余人)”。

以文官而言,“有出身”与“杂出身(无出身、余人)”[1]这两者在可以出任的职务、升迁速度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别。部分时期,甚至连其所拥有的具体“本官/寄禄官”,都会有明显差别[2]

一、有出身

指的是该名官员通过“获得进士或类似功名”的途径入仕,抑或在通过某种途径入仕后又获得了“进士或类似功名”,具体包括了:

(一)“通过进士科考试合格者”。即通过“发解试、省试、殿试”这三级考试考取进士者,以及南宋时通过“发解试、类省试[3]”这两级考试者。

(二)“特赐进士功名者”。即因种种原因,被特别赐予进士功名的人。他们包括“一部分特奏名[4]进士高名次者”“一部分考中童子举(童子科)者”“一部分上书献言献策者”“一部分怀才不遇的名士”“一部分杂出身(无出身)的宰执高官”“一部分归明、归正[5]的官员或士人”“一部分以身殉国官员的子弟”“一部分宰执大臣的子弟”“一部分外戚及子弟”“一部分先贤后代”等等……

(三)“通过制科(制举)考试合格者”。宋代的制科(制举)包括“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书判拔萃”“茂才异等”等科……制科的难度很大,且时行时罢。整个宋代,考中制科者仅有49人。

(四)“通过九经科考试合格者”。“九经”乃是“诸科”里最难的一科,其待遇与其他诸科不同,而与进士科相仿。在该科(于神宗朝)停罢前,曾考取者的人数相对很少。

(五)“通过明经科考试合格者”。唐代的“明经”是对“经”“礼”“传”诸科的总称。而宋代的“明经”[6]则是诸科以外的单独一科,创设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明经科,并试三经,谓大经、中经、小经各一也。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谷梁传》《公羊传》为小经。其习《礼记》为大经者,许以《周礼》《仪礼》为中小经;习《春秋左氏传》者,许以《谷梁传》《公羊传》为小经。每经试墨义、大义各十道,仍帖《论语》《孝经》十道,分八场,以六道为合格。又试时务策三道,以文词典雅者为通。其出身与进士同。

——《宋会要辑稿·选举三》

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明经科与诸科一同被废罢。其存在不过14年,考取者的人数可想而知。

(六)“依太学三舍法考选合格者”。这是(神宗朝)王安石变法的成果之一,是从太学里直接考选文官的途径,即依“三舍(外舍、内舍、上舍)法”考选太学上舍学生为官。在北宋神宗、哲宗等朝,以及南宋孝宗、光宗等朝时,通过该途径出仕的官员,普遍较受宠遇。“舍选(三舍考选)”第一名的待遇与地位,有时甚至比进士科的状元还要来得更高。但就人数上来看,除了(舍选完全取代科举取士的)徽宗朝部分时期外,大多数实行舍选的时期,经此途径入仕者往往相对很少。

(七)“通过词科考试合格者”。宋代的“词科”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创设后,先后名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词学科”。该科地位更是特殊。只在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后至理宗朝之间,允许杂出身(无出身)者报考,其它时间则仅允许有出身者报考。考取者自然相对也很少。

二、杂出身(无出身、余人)

不属于有出身者的,即为杂出身(无出身)者。其中入仕为文官的途径主要有:

(一)“恩荫(门荫)补官者”。根据文武官员、宗室、外戚的官职、地位,而为其子孙、亲属,乃至门客、仆从补授官职的“恩荫(门荫)”制度,在两宋时为宋朝的官僚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官员。虽然宋代中、高级文官的位置,绝大多数都被“有出身者”,尤其是“进士出身者”占据了。但倘若单纯从人数占比上来看的话,基层文官里却是以恩荫出身的官员占比更高的。

(二)“通过(除“九经”外的)诸科考试合格者”。宋代的诸科包括“九经”“五经”“明法”“学究”“三史”“三传”“三礼”“开元礼”等科……其中考取“九经”以外科目者,属于杂出身者。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诸科废罢后,只有“明法科”改头换面成为了“新科明法科”,并存续了下去,直到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彻底废罢。

(三)“流外入仕者”。宋代各级衙门里的胥吏各有一套升迁系统。吏人在未犯过错的情况下,通过积累年资和功劳,便可“出职”,从流外入仕,成为流内官员。

(四)“摄官转正者”。主要推行于两广(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摄官”制度。宋代两广地区的多数地方,生产力有限、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导致了——一方面本地人很难考上科举,另一方面外地官员普遍不愿意到两广来出任基层职务。宋廷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便在两广地区于当地“因特恩补授无品散官之人”或“落第士子”中考选“摄官”。这些“摄官”,在基层任职3至6年后,才有机会转正,成为正式官员。

(五)“进纳(献纳、纳粟、纳赀)补官者”。即通过买官途径入仕者。两宋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买官的价码,以及能买到的官衔往往有很大不同。

三、杂出身(无出身)的宰相

宋代官员所谓“最高”,无非宰相了。

宋代的杂出身(无出身)者,想要做到宰相这样的位置,往往需要身处特殊的时期,或遭逢特殊的机缘。

两宋宰相里(严格意义上的)的杂出身(无出身)者,据我所知仅有以下6人:

魏仁浦,吏人流外入仕。其本为后周宰相,太祖初留用。

赵普、沈伦(沈义伦),皆是节镇幕府征辟入仕。后又同为赵匡胤幕府的僚佐,一起成为北宋开国功臣,并先后拜相。

吕端、陈执中、韩侂胄,都是恩荫出身。吕端因“大事不糊涂”,而受太宗重用;陈执中因“推动真宗立储”,而受仁宗重用;韩侂胄因参与“绍熙内禅”,拥立宁宗即位,而受宁宗重用[7]


另,针对本问题下另几位的回答中,对某些宋代宰相或平章军国事的出身的误解,再多几句嘴:

富弼是制科出身(即有出身者中的第三类),朱胜非、万俟卨、陈康伯是太学上舍出身(即有出身者中的第六类),他们都是有出身者。

而贾似道,虽是恩荫入仕,但他很快就于嘉熙二年(1238年)中了进士,更是立派(りっぱ)的有出身者了……

还有,某些读史料不认真的学者老喜欢拿理宗朝的另一宰相赵葵说事儿。然而他于淳祐二年(1242年)二月当上执政(具体为“同知枢密院事”)时,已获赐进士出身了(即有出身者中的第二类)。

参考

  1. ^ 制度上虽分“有出身”“杂出身(无出身、余人)”,但在许多宋代人的心目中,其实只分“进士”“余人(杂出身、无出身)”。譬如(通过制举入仕的)张方平。他作为制度上的“有出身者”,却曾被同僚王拱辰骂为“杂出身”。
  2. ^ 如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至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文臣寄禄官每阶分三等,有出身者的寄禄官冠“左”字,杂出身(无出身)者冠“右字”,犯有赃罪者不冠字——例如“承议郎”这一阶,当时就分为“左承议郎”“右承议郎”“承议郎”。
  3. ^ “类省试”,最初是在南宋初短暂实行的一种(在各地分别举办的)“省试”,是为了应对宋金战争特殊状态下道路不通而采取的办法。在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停罢“类省试”后,川陕地区的类省试很快恢复,并持续了下去,直到宋亡。
  4. ^ “特奏名”是相对于“正奏名”的概念。“正奏名”即正常考取进士或诸科者。“特奏名”则指的是——在省试、殿试中落第的举子,在符合了“落第次数多”“高龄”等条件的情况下,被允许参加(殿试次日举行的)殿试附试,再根据该考试的名次,授予各种功名。
  5. ^ “归明”指外族人归附宋朝,“归正”指外族政权统治下的汉人归附宋朝。
  6. ^ 宋人有时也会用“明经”总称“经”“礼”“传”诸科,一如唐代。需注意区分。
  7. ^ 韩侂胄并未担任过一般意义上(或者说狭义上)的“宰相”,而只担任过“平章军国事”。宋代的“宰辅”(或谓“两府大臣”),大约包括三类,即“平章军国事”“宰相”“执政官”。其中“平章军国事”(含“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事”“同平章军国事”“三日一至都堂议事”),相较“宰相”地位更高(多数时候权力也更大),但本质上依然可算是宰相之任。



  

相关话题

  为什么同样是缺乏逻辑的观点,人们对中华文明西来似乎显得更宽容,而对古希腊史虚构则嗤之以鼻? 
  为什么在西汉后再也没有朝代使用邑陵制度了? 
  于赓哲老师认为中国网民强行把所谓唐代高丽规定为高句丽的说法有道理吗? 
  古代记载中有哪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有哪些《明朝那些事儿》没有写但是实际很重要的事情? 
  魏晋南北朝时宦官都去哪了? 
  渤海国灭亡之后,文明倒退回原始社会型态了吗?后续的文明延续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清朝君主追尊的世系那么多? 
  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吗? 
  有人对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感到惋惜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孙可望?
下一个讨论
志愿军的士兵都是『志愿』参加的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