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心理治疗时,医生说的「全部想起来」为什么有利于治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1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碰巧由于答主曾经是回忆杀重度患者,所以还真研究过这个问题:究竟要“忘记过去”还是“直面回忆”?


答主喜欢从根儿上剖析感兴趣的问题,请看官耐心。


1 “过去”和“回忆”的相爱相杀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是桥梁

核心信念:CBT(认知行为疗法)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意即主导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并且往往不被个体觉知的信念。这个信念就像是你的颜值和身高,可以被微调,不能被改写。它与生俱来,已经成为你基因中的一个序列,正是这段不为人知的基因片段,从你出生到死亡,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地影响着你生活的点点滴滴。简单提一句,目前认为的心理健康失调个体所普遍存在的三种不适应核心信念有:Worthlessness(无价值感),Helplessness (无助感)和Unloveability(不可被爱)。


在个体形成之时,核心信念已经初具雏形,这个幼雏信念就是你从今往后主导你行为和情绪的基础信念,而上述提到的微调也往往是在个体成长初期发生,成长后期或者成年之后个体的核心信念已经牢不可破,除非发生重大创伤性事件才有动摇的可能,如失恋,丧亲,破产,身体重大伤害等等。这就对应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反复提到的由于童年创伤造成的潜意识的压抑对个体人格和行为的巨大影响。


简而言之,回忆之所以会对人产生高强且持久的影响是因为回忆的组成部分是过去发生的重要经历,而这些重要的经历本身并不是影响的关键,而是它们已经变成你核心信念的资源被吸收了,成为了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是一台电脑,那你一直纠结的不能释怀的“过去“就已经作为你的主机的一部分组成成分开始操控你的人生。


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某些回忆之所以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反而阴魂不散,愈加强烈,其实是因为你正在纠结的种种就是你当下存在于你身上的一部分。


2 “直面回忆”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结果

我们经常会面临在“忘记过去”和“直面回忆”之间做出选择的困境,但其实,我们真的在这件事情上有选择的主动权么?


学习心理的人想必都熟悉“白熊效应”,大家可自行度娘。这个实验说明人们越是不去想一件事,这件事跃然脑海的次数就越是频繁。所以即便你选择忘记,结果也还是记得更深。那么何必被动地接受一个必然的结果,不如拿出勇气,直面它,把曾经所有的不齿都拿出来决斗!胜算更大。


3 在咨询中的意义

答主的咨询风格是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向,也就是对来访者自身所具备的自知能力有一定的信心。我向来觉得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救不是看他/她遇到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看其自知能力的高低。佛说:“人类啊,你不是真的恶毒,淫荡,吝啬,邪恶,你只是太蠢罢了,只要你肯用用脑子那还是有救的。”( @谢妖 )我觉得这句话概括的佛教精髓很普适,意思就是你身上的很多不堪不是你本性都多恶,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那自知能力是什么?是一个人对自身的问题以及对自身与周遭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还未得的需求的认识。我虽然相信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来访者发现,能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能力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强大的自知能力是我的首要目标,一旦这个概念得以建立,之后的治疗都是在可控可预测的范围内顺利进行。遗憾的是,确实有些来访者的自知能力水平特别低,所以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适用范围是对那些非常insightful(这个单词很难准确翻译成中文,大概接近“特别有洞察力“)的个体,而insight水平比较低的就要尝试别的风格的疗法。


而“回忆”在这个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能力的过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你忽视的过去和你费劲隐藏的过去都是帮助认识你自己非常好也是非常必要的资源。所以我们甚至没必要去讨论到底该不该揭来访者的伤疤,因为答案是肯定的,讨论过去的经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必要讨论的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引导来访者进入这个环节,这就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了。


4答题主问

1)咨询师就是可以帮助咨询者使”微调”发生最大最优的改变的那位?

在我第一次回答时提到的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引入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剖析的更深层了,也就是我上述提到的自知能力。我主张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我们生活的宇宙本没有什么意义,价值是我们自己去创造的,也就是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全凭你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极端积极的态度,我将其内化成了我的价值观。


所以我认为的优秀的咨询师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了真实的自己的那位,来访者最终实现的状态是,以真实的自己并能感到无比舒适地存活于这个世界上。


2)这个人无论怎么积极暗示自己,努力生活,也不可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彻底改变自己的悲观或者抑郁?

1)中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其实是非常积极的,那不会存在题中提到的这种情况。但是如果极端一些,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就是“不去给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创造任何意义和价值,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是我存在的意义”的话,“不负责任”地说,我持支持的态度。


因为如果一个人有活下去的渴望,只是苦于找不到方法,那我们就帮助他们找到;但如果一个人自身没有活下去的任何动力,来接受咨询也是家人的逼迫和威胁,那我认为这个咨询没有任何意义,无非是更确定了来访者的真实自我。


这个观点目前是抵触我所在的州的法律和咨询师相关条款的,所以我现在选择拒绝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如果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我会转移来访者到其他的咨询师。我也知道这个观点同时也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仍旧认为,一个自由的个体有选择结束生命的权利,如果他/她已生无所恋。我经历过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症状,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绝望的感觉,但即便在如此境况下,由于我自知到我自身强大的resilience(面对困境绝地反弹的能力),我也没有选择结束生命。


所以自知能力是一切的关键,而这种能力每个人都有,别怕。你说你真的没有,但你遇到困难,跑到知乎来求助了,这不就是么?


(写在最后:大家对同样内容的理解总还是有偏差的,最近看到一些误解某些观点的回复,在这里有必要重复确认一下。关于核心信念只能“微调”,不能“改写”,有些知友似乎以为这就是宣布死刑了,请一定别往这想,如果这是我观点的核心,我就不是“极端积极”了。举个例子也许更清晰:记得以前家里使的老电视么,信号不好的时候得使用遥控器上的“微调”按钮,左右稍微移动一下下,瞬间清晰了。这种感觉就是我说的“微调”,虽然你可以改变的只有一点点,但是威力无穷。“清晰”和“有点模糊”差得不多,但是一直“有点模糊”是有多难受不用我告诉你吧?)


「更多心理学解读,多一点掌控感的人生,欢迎关注公众号:Clarifymind」




  

相关话题

  我从小一见别人比我优秀就不愿意,包括见我现在的表弟表妹也是,但道理我都懂,我该怎么办?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梦见没有联系的高中时期的初恋,持续快十几年了!?求解!? 
  感觉自己现在心理特阴暗,有事情总往最坏的方向去想,又特别容易着急,该咋办。。? 
  被人带的话越来越多了怎么办? 
  为什么我无法讲出鼓励别人的语言,反而总是看到事情的黑暗面,而且喜欢泼冷水? 
  发小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并且越来越依赖我,我该怎么办?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造成的人格缺陷? 
  与一个强势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对成年后的性格有何影响? 
  初中弟弟三天三夜在网吧不回家怎么教育? 
  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青少年却动不动就抑郁?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小孩子会干出很残忍的事情,长大了却不会了?
下一个讨论
《刺客信条》玩家中支持阿萨辛的多还是圣殿骑士的多?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