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想到的是环形或者桶形,基本上高中物理不是一直划水的,都会直观的想到这种结构。科幻作品里出现的往往也是类似的形状。
环形结构的环本身即是承载结构,这导致高强度材料的利用效率不够高。
想到一种链球结构,姑且当作抛砖引玉吧。
简单画个图示意二者的区别,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左侧链球结构以绳缆作为主要的受力结构,而右侧的环形结构,受力结构在环内。承载结构的不同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链球式结构扩展后形成轮辐式结构形状上可以类似环状,环形结构也可以在轴心布置推进器并以绳缆进行锚定。但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用以提供向心力的结构沿直径方向还是圆周方向受力。
链球结构即使衍生为环状外形,也会有一个极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大量密集的绳缆(可参考斜拉索桥),而不是用几根梁锚定。
设绳缆长度为R,负荷质量为M,以角速度ω旋转,在圆环上产生人造重力g=Rω²
绳缆截面积S不变,材料比强度为σ=T/Sρ,则绳缆能够提供的最大拉力为σSρ
长度为dr的绳缆质量m=ρSdr ,需要的向心力F=ρSω² R²/2
结构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M=(T-F)/g=ρS(σ/g-R/2),此时,圆环需要的材料总质量为M0=RSρ
负载质量与材料用量的比值为M/M0=σ/Rg-0.5
(其中σ为材料比强度,R为旋转半径,g为人造重力的大小)
而对于环形结构:
在中心角2θ的一段上,质量m=2ρSRθ,负载为2Mθ/2π,
向心力F=(m+M)Rω²=2ρSRθg+2Mθg/2π,
在结构中产生的张力T=Fctgθ/2=(ρSRg+Mg/2π)θctgθ
当θ→0,得到 T=ρSRg+Mg/2π
材料比强度为σ=T/Sρ,环结构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M=2πρS(σ/g-R)
圆环需要的材料总质量为M0=2πRSρ,
负载质量与材料用量的比值为M/M0=σ/Rg-1。
同样多的材料,链球结构可以负担更多的载荷。
同时,链球结构的绳缆还可以采用由中心到末端逐渐变细的设计(这在桥梁中应用很普遍)进一步减少材料的用量。
如果只有第一条,还有同学会把链球结构当成环状结构的过渡方案的话,第二三四条,我想已经说明了,即使上到一定规模,链球结构仍然具备优势。就像人类并不会因为桥建得越来越大,就舍弃斜拉索结构一样。
安全性方面,数毫米的轻质护套可以抵御微型颗粒以及宇宙射线的侵蚀,同时可采用2-3根独立绳缆的冗余设计提高安全性。
对于最糟糕的情况——所有受力结构全部断裂,按照之前的数值,居住舱以100米/秒的速度远离。居住舱可以借助小型推进器,回到主体附近伴飞,绳缆重新连接后再次绕转以恢复人造重力。
而环形结构一旦发生断裂,整个环结构脱离,推动柔性的条形居住舱回到正确的位置上……想想都头疼。
人员和物资运输方面,沿绳缆运行的小型缆车无论从速度还是能效方面都足以满足需求。一公里的路程,出门上车,一路无堵车无红灯无限速,可以算相当便利了。
在太空居住早期,一个内部10米x10米x10米的小型居住舱,一层食堂+健身房,两层宿舍,每层宿舍放5个8人间+1个公共浴室,最多可以容纳80人。两个对称的居住舱可以住下一百多人。居住条件不能说好,但是应该比很多舰上人员强多了。这对于早期的太阳系内航行,比如说前往火星,单程长达大半年的航程,应该是有一定应用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