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英剿匪不力,路易十六是非不明,致使北美反贼种族灭绝政权独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

1840年,英国—毛利《怀唐伊条约》:

第一章

新西兰部落联盟中酋长及各独立酋长,必须毫无保留地将其视作为现有及待行使之统治权移交与英国女王陛下。

第二章

对于各酋长及其家室现有之土地、庄园、林区及渔场,并其它要求保留之产业,女王陛下特此确认及保障其专门所有权,且该权利不受任何干涉。若上述产业需要转让,则女王陛下为第一受让人,并须在与女王陛下之代表关于价格达成一致后进行转让。

第三章

英国女王陛下特此给予所有新西兰土著居民保护,并授予其一切英国臣民之民权及特权。


北美奴隶主种族灭绝政权: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章较长,请收起小桌板,调整好座椅靠背,我们马上启程:


贾雷德·戴蒙德有一本书,叫《枪炮、病菌与钢铁》,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和思考,贾老师分析了整个人类社会权力和财富格局的演变过程。而书名中提到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都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本文题目中的茶叶、面子与自由亦是如此,虽然咖位不及上述三位,谈不上对整个人类有什么影响,但却也联手缔造了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


现在,让我们重新介绍一下本文的三位主角,它们分别是:武夷山的茶叶,不列颠的面子,以及美利坚的自由。


在200多年前的十八世纪,它们横跨三大洋,串联起了整个世界,并顺便目送大英帝国走下了神坛。



1

武夷山的茶叶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而传说中发现茶叶的人,正是中华药学第一人,炎帝神农氏。


相传神农氏当时为了试药,非常敬业,尝遍百草,一天就中了七十二种毒,偶然发现了茶叶,才将身上的剧毒解开。(《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后,唐朝的茶圣陆羽,也在其著作《茶经》当中予以佐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细心的同志们可能发现了,《茶经》当中,用的是“茶”字,而《神农本草经》当中,用的是“荼”字。其实在唐朝以前,茶都写作“荼”,而把“茶”字发扬光大的,正是陆羽。




陆羽饮茶


当然,陆羽对茶的贡献,可不单单只是改了个字那么简单。他以一己之力,把茶从餐饮部门直接调到了文化部门。原本是用来充饥的饮品,在陆羽的倡导下,变成了一种优质典雅的生活仪式[1]。


自此之后,村东头的张二花变成了外企里的Jasmine Zhang。


茶文化的兴起和流行,也促进了茶叶市场的发展,而当时最有名的茶市,就是浮梁(今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此也有描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在火遍中原地区之后,茶文化开始逐步向周边地区渗透。茶叶也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了边境互市的主力商品。到宋代之后,茶马互市则成为了一种贸易制度。


不过,由于从宋朝开始中国一直实行海禁,茶叶也只能在大陆的范围内兜兜转转。直到五百多年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葡萄牙人和传教士才把茶叶的知识带到了欧洲,而荷兰人则是首次把茶叶作为一种商品运回了欧洲[2]。


而当时荷兰人运回去的茶叶,就是本节的主角,武夷山红茶。


红茶的制作工艺最早由武夷山地区的茶农发明。没错,红茶是一种制作工艺,而不是茶叶种类。区分红茶绿茶白茶等等的,不是茶叶的种类,而是制作工艺,简单说就是发酵程度:绿茶的发酵程度最低,红茶的发酵程度最高。


武夷红茶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明末左右,1567-1610年[4]),但是却迅速抢占了中国的出口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贸易中心在澳门(1553年葡萄牙人获准暂居澳门进行贸易),所以广东福建地区的茶区自然具备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在从中国到欧洲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已经接近完全发酵的红茶较绿茶更易保存[4];另外,红茶性温暖胃,也比较契合欧洲湿冷的天气,尤其是英国。


从欧洲各国语言中对茶的称呼,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当时武夷红茶的影响力。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中的茶的发音,都取自闽南语中“茶”的发音。


在《两个鸦片贩子的香港情缘》中我们介绍过,作为国企福利,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允许雇员在每次航行时夹带私货并出售获利。这种福利,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同样存在,而最初的茶叶贸易,主要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


后来,随着私货越来越多,荷兰东印度公司实在看不下去了:既然茶叶这么赚钱,干脆我自己来卖吧。截至17世纪上半叶,茶叶的消费和贩运在荷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饮茶的风气也开始在欧洲各国流行[2]。


1662年,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随行的嫁妆包括丹吉尔和孟买港、大量的金银珠宝和香料,以及一小盒茶叶[6]。


事后看来,对英国影响最大的,不是港口,也不是珠宝,而是那一小盒茶叶。


凯瑟琳公主嗜茶如命,每天多少都要喝点。公主独倚窗前,手握保温杯,哦不,是茶杯的曼妙身姿,很快就征服了英国的贵族圈。在这位王室红人的带领下,饮茶的风尚在英国上流社会中开始流行。


不过,也仅限于上流社会,因为当时英国的茶叶奇贵无比:有记录表明,在1657年,英国的茶叶价格是每磅6-10英镑,超过了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5]。


当然,英国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在当时,荷兰才是欧洲茶叶贸易的主导。不过后来,随着英国的崛起,两者在茶叶贸易中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17-18世纪,英荷两国在贸易和殖民地问题上纠纷不断,最后两国发现,扯这么多没用,还是打仗来得痛快,于是就愉快地开战了。


1652年开始,英荷两国数次交锋,总体上各有胜负。不过英国却在战争中逐渐获得了海上贸易的主动权,一点一点增大了自己在茶叶贸易中的市场份额。


1683年,康熙平定台湾,1684年,清朝正式放开海禁,允许百姓对外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海关和贸易港,分别为:广东黄埔(今广州)、福建漳州(今厦门)、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今连云港)。


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停靠厦门港,开始直接从厦门进口武夷红茶。之后,英国人开始把武夷红茶称为Bohea Tea,其中Bohea,就是“武夷”的闽南语发音[4]。


随着进口茶叶的增多,茶叶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普通民众也可以过把上流社会的茶瘾了。18世纪40年代,茶叶成为了英国全民的普通饮料,而英国也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自此,英国人走上了疯狂进口茶叶的不归路。而茶叶,也随着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逐渐提升,成为了投机买卖的对象,国家就业和税收的源泉,甚至成为了一种世界货币[7]。


而这种世界货币,在其后的两百多年里成为了诸多战争的引子,其中就包括了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我们熟悉的鸦片战争。



2

不列颠的面子


《让子弹飞》里,张麻子有一句话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我就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这,叫做有面子。


当然,要面子不是喊口号,如果不是一手勃朗宁(枪),一手惊堂木(权),强如张麻子,怕也是不敢要这个面子的。


而大英帝国,就不信这个邪。


从1607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里,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给自己的殖民帝国打下了根基。


表面上看,英国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帝国版图,风光无限。而实际上,英国从未、也没有能力对殖民地进行有效管制——在殖民地上,由选举产生的地方法官说了算,而不是英国国王或首相。


对于殖民地来说,英国的宗主国身份,更多时候只是一个象征,在有些地区甚至连象征都不算……


不过,尽管殖民地没太拿英国当回事,英国对自己倒是挺自信:它始终觉得自己皇恩浩荡威震四海,而北美殖民地只是个偶尔闹脾气,但是忠君爱国的乖孩子。


既然是乖孩子,自然不需要多少驻军。英法战争之前,整个北美的驻军,还不到1000人,英法战争之后,即便增加了北美的兵力,也不到6000人[7]。


所以,在北美殖民地上,英国处于这么一个状态:既没有军队,也没有实权。


没枪又没权,张麻子肯定是当不成了,只能当一个假张麻子。身为假张麻子,却想要真面子……于是,参考影片中的结局……





那么假张麻子,哦不,大英帝国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呢?这还是要从茶叶说起。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成立,同年年末,东印度公司获得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准许其在印度进行贸易。


之后,东印度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占领了印度,还把生意从印度做到了全球,并最终垄断了英国绝大部分的海外贸易。这其中,自然包括从中国进口的茶叶。


这种成瘾性饮品让东印度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却也让它逐渐失去了理智,开始愈发疯狂地进口茶叶。


随着进口量的增多,茶叶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茶叶价格也在下降,然而这都没能让东印度公司停下脚步,它仍然在东方成吨地购买茶叶。


不难想象,总有一天,当市场饱和,东印度公司将无法顺利卖出它的茶叶。而英国政府在茶叶税上的助攻,加速了这一天的到来。


起初,茶叶税并不高,只有5%。然而后来,随着战事不断,茶叶的税率开始节节攀升,到1765年达到了顶峰(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当时,在伦敦销售茶叶要缴纳7种不同的税,合并起来占到了零售价格的40%[7]。而所有因此而上涨的茶叶价格,都需要消费者来买单。


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当英国大妈们发现,走私犯手里的茶叶要比公开市场上的便宜三分之一的时候,她们如潮水般涌向了走私犯。


本来就已经茶满为患,现在英国政府又亲手把相当一部分茶叶市场送给了走私犯。


到1771年的时候,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经销商们已经开始削减订单了,这导致三分之二的茶叶无人问津,被堆在仓库中。而此时此刻,远在东方的东印度公司职员们还对此毫不知情,还在玩命买茶叶。


1772年,东印度公司的新一批茶叶到达伦敦,茶叶价格应声下跌了20%[7]。然而即便如此,茶叶仍然卖不出去。


东印度公司这时候关心的已经不再是茶叶价格了,而是要尽快卖掉手中的茶叶,回笼资金。否则,仓储费用、物流费用、进口税费、债务利息等一系列开支,足以使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破产。


从财务上来讲,英国政府倒是不必担心东印度公司破产。不过,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了大英帝国在海外利益的代表,公司倒了,谁来管理印度?谁来负责茶叶贸易?


法国和荷兰可是一直在旁边盯着呢,要是趁火打劫把印度占了,再把茶叶贸易抢过去,英国可就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于是,在一番权衡之后,英国政府决定救助东印度公司,继续为其提供贷款。不过,附带条件是政府要对东印度公司进行改革,并增加自己在公司中的话语权。


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去库存——帮东印度公司卖茶叶。


当时在股东大会上普遍接受的一种方案是:反正茶叶价格也保不住了,干脆把税免了,再来个清仓大减价。这样一来,廉价茶叶会迅速抢回走私犯手中的英国市场,还会进一步抢占法国、荷兰的市场。


不过,这个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当时的茶叶库存实在是太多了,东印度公司囤了1680万磅茶叶,整个英国最多可以消化700万磅[10]。而英国又是武夷茶在欧洲的最大消费市场,所以不管是法国还是荷兰,都没有能力吃下剩余的库存。


这个时候,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北美殖民地——那片满是英国老乡,且都爱喝茶的土地。


时任英国首相的诺斯勋爵(Lord North),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不过,降价可以,减税免谈。





是什么让这位双下巴老人在减税问题上如此决绝?是钱吗?不是,是大英帝国的面子。


当时美国的茶叶税其实并不多,每磅3便士而已,然而这已经是大英帝国在北美仅剩的面子。


前面已经说过,北美殖民地对自己的宗主国一向很不感冒,两者之所以维系着一种还算说得过去的关系,纯粹是基于经济利益:殖民地有便宜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而英国有品种繁多的工业制品,两者在贸易当中各取所需。


1756-1763年之间,英法各自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了英法七年战争。战争给英国带来了大量殖民地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债务,以及在北美殖民地的驻军和维护费用。


于是,缺钱的英国政府只能加税。加税的第一个后果,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大批英国人民转而向走私犯购买茶叶。第二个后果,就是提高了广大英国人民的数学水平。


当时英国居民人均交税25先令,而北美居民只需要支付6便士,是前者的1/50 (1先令等于12便士)[11]。


这么一算,英国纳税人就不乐意了……他们觉得北美殖民地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怎么着也得把殖民地驻军的费用给解决了吧?


于是,英国议会在1765年通过了《印花税法案》(Stamp Act),规定北美的各种法律文书、报纸广告等都要交税。


这个法案直接在北美炸了锅,各地抗议和骚乱不断,如果不是新一届的英国政府及时废除了《印花税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可能要早十年爆发。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废除法案平息了北美殖民地的骚乱,大洋这边的英国人民又不干了:我大清,哦不,大英帝国威震四海,就这么就向殖民地妥协了?于是英国这边民众又开始抗议了。


最后,议会为了平息民愤,只好又在1766年发布了《宣告法案》(Declaratory Act)。这个法案又可以叫做《嘴硬法案》,它坚称英国在北美的每寸土地上都保有主权,英国仍是最高统治者,仍然有权在未来征税


这意思就是说,我这次的税就不收了,但你可别以为我不敢,以后想收税还是可以收。


果然,一年以后,英国政府又卷土重来。1767年,新一届政府再次试图对北美征税,发布了《唐森德税法》(Townshend Acts),征税范围包括各种美国从英国进口的产品。


北美人民的反应当然不用说了,比上次还激烈。在1770年的时候,还发生了波士顿惨案(Boston Massacre)——一场由假发引发的军民矛盾:英国士兵买了假发并付了钱,美国人坚称没付钱,其后引发骚乱,数百人围攻几个英国士兵,惊慌失措的英国士兵贸然开枪,最后致5人死亡。


现在看来,这属于暴民挑衅不成还送命。不过当时的北美已经被汹涌的民意裹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推到英国的残暴统治身上。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包装成了一个英军血腥屠杀北美人民的故事,并广为流传,为美国的独立战争提前打好了舆论基础。




事件被包装成英军列队枪决殖民地居民的故事


英国眼看形势已经控制不住了,急忙从波士顿撤军。当时已经升任首相的诺斯勋爵迫于压力重新评估了一下《唐森德税法》,发现这些税基本都收不上来。于是诺老爷子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废除了《唐森德税法》。


北美的怒火被暂时被平息,英国再次收税未遂。


不过,诺老爷子留了个后手,把税收情况较好的茶叶税留了下来,作为帝国面子仅存的火种。


然而留下来的茶叶税,也逐渐变得名存实亡,因为当时北美的走私情况非常严重,其规模甚至远超公开市场。


根据当时英国的估计,北美殖民地一年的茶叶消费量约2万箱,其中80%都是走私来的[11],而剩下的20%,税也基本收不上来。


不仅如此,在1772年6月,殖民地还发生了恶劣的“葛斯比事件”:殖民地居民把英国的“葛斯比”号船给烧了,而这艘船主要的职能,就是查处走私。


这可把诺老爷子气坏了,于是,当有人提议把过剩的茶叶免税卖到北美的时候,诺老爷子断然拒绝了附带的减税提议:茶叶可以赔钱卖,税是一分不能少。


诺老爷子的算盘是这样的: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以跳楼价在北美出售,价格是一定会低过走私犯的。而当地人民如果禁不住低价诱惑,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茶,那么也就代表他们向帝国缴了税。


这样可以一石三鸟:一方面东印度公司获得了现金流;另一方面打击了北美的走私犯;最后,还可以让殖民地乖乖地交税。


就这样,《茶叶法案》(Tea Act)在1773年通过了议会的投票,东印度公司得以将库存的茶叶卖到北美殖民地去,《法案》还规定,以后东印度公司甚至可以不用经过伦敦的经销商,直接把茶叶从中国运到北美去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北美人民交税更方便!


结果不难猜,美国人民再次用行动进行了反抗,这次行动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6日,百十来号伪装成印第安人的殖民地勇士,偷偷潜入了波士顿湾,把一整船茶叶倾倒入海。


消息传到伦敦之后,盛怒之下的英国人在第二年4月接连发布了五个法案,意在惩罚马萨诸塞(波士顿所在州)。英国政府称这一系列法案为《强制法案》(Coercive Acts),而美国人管它们叫《不可容忍法案》(Intolerable Acts)。


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殖民地人民已经忍不了了……从那一时刻开始,北美人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备战,并于1775年4月19日,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不久之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加入美国一方对抗英国。


最后的结局就是大英帝国要脸不成反被辱,不仅丢失了最富饶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还把自己拖入了战争泥潭长达八年之久。


1783年9月3日,英国与殖民地代表在凡尔赛宫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

美利坚的自由


在英美的恩怨纠葛当中,英国人为的是面子,而美国人为的是什么呢?


是自由。


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北美殖民地所追求的自由,恰恰是起源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式自由。


这个前缀“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是指5到10世纪生活在英国东南部地区的民族。盎格鲁-撒克逊式的XXX,大致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中华民族传统XXX。


为什么北美殖民地的自由反而更加传统呢?因为盎格鲁-撒克逊式的自由,就是起源于抗税……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当时的英王约翰,也是因为跟法国打仗,欠了不少钱,转头就开始向贵族们征税。加上长期以来的残暴统治,贵族们实在是受不了,直接叛乱了。


1215年6月15日,被叛军包围的约翰被迫签订协约,规定不得随意征税,限制王权等,这就是著名的《大宪章》,也是现代民主的起源。


殖民地居民最初落脚北美的时候,有很多自行拟定的宪章都引用了《大宪章》,比如《马萨诸塞自由宪章》和《弗吉尼亚宪章》[13]。


不过,《大宪章》怎么说也是500多年前的事情了,北美人民为什么会一直念念不忘呢?


这是因为《大宪章》之后,不断地有英王带领他的臣民进行复习,以加深人民对于《大宪章》的理解。其中复习效果最好的,要数斯图亚特王朝了。


其实《大宪章》在签订之后,能不能履约,完全看国王个人的自觉。比如它的签订者约翰,就很不自觉:刚签订完就反悔了……还好约翰没过几个月就暴毙了,不然英国的民主进程可能要推后几百年。


在约翰之后的历代英王当中,总有几个不自觉的,每到这个时候,英国人民就把《大宪章》拿出来复习一遍。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个别英王多少还是会收敛一些。


时间来到了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对于英国的统治。


而碰巧的是,斯图亚特王朝这几代国王,都非常的不自觉:随意征税,随意解散议会,宗教压迫等等都是家常便饭。这个时候英国人民又忍不了了,直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49年把当时的英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


不过,屠龙少年终成恶龙,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成为了新的独裁者。


1659年,克伦威尔病逝,他的儿子并没有他爸那样的强力手腕,于是底下的贵族又叛乱了……此时的英国议会眼看情况就要失控,只能把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查理一世的儿子)接回来继续当王,史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既然复辟了,英王就得干点斯图亚特王朝该干的事情了,比如解散议会啊,宗教压迫啊之类的。于是1689年,英国人民又受不了了,发动了宫廷政变,驱逐了当时的英王詹姆士二世,并通过了《权利法案》,史称“光荣革命”,这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这才稍微消停一点。毕竟,英王已经从大魔王变成了吉祥物,不具备作妖的实力了。


细心的同志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前面说过,从1607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里,英国在北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这其中,有十一个都是在1603年到1689年期间建立的。而这个时间段,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作妖时代。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来到北美的英国人,都对无限制王权充满了恐惧和憎恶,而斯图亚特王朝在他们心中留下的阴影,也传给了他们的后人。


因此,对于英国反复试图在殖民地征税的行为,殖民地居民当时心里都在嘀咕:现任英国政府这是斯图亚特王朝附身了么?


其实殖民地也并非不愿意纳税,他们要求的是对于纳税的自主权。换句话说,他们要求自己决定税率和税种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是殖民地与生俱来的。


早期殖民地的开拓者,大多都是受到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他们选择北美大陆的原因,就是为了可以在这片新大陆上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信仰。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们了。在他们还在大西洋漂泊的时候,船上的清教徒们就已经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这也被认为是美国民主平等思想和契约精神的雏形[14]。


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清教徒(Puritan),他们是新教徒的一部分。而新教则起源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所以天主教也被称为旧教。


天主教认为神职人员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他们负责向教众解释圣经、接受教众的忏悔。在这种组织架构下,权力集中在了少数神职人员手中,这自然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而一部分教会也沦为了少数人的敛财工具。


在这种背景之下,新教诞生了,与天主教层级众多的神职人员不同,新教只认圣经,认为信徒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不需要神父来解读,需要自己理解,自己判断。


在21世纪,对于新教教义理解的最透彻的要数黄晓明教主了,简单两句话点明了其中的奥义: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新教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特点,它的英文名字是Protestantism,而protest就代表着抗议,反抗。反抗谁呢?自然是当时如日中天的罗马天主教。所以,虽然新教和天主教都属于基督教,但是两者基本水火不相容。


在宗教改革期间,英国脱离了罗马天主教廷,成为了新教国家,然而仍然保留了一些天主教的习俗和仪式,而清教徒,就是要求废除这些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属于最纯粹、最激进的新教徒


回到纳税问题,北美殖民地的看法是:让我们交税可以,但是议会里要有殖民地的代表,没有代表,我们怎么保证制定出来的税种和税率都是符合殖民地实际情况的?如果没有殖民地代表,还强行征税,这就侵犯了《大宪章》赋予我们的自由。


这也就是殖民地在抗税时期的著名口号:无代表不纳税。


英国人对此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坑是自己挖的:《大宪章》第十二条规定:“设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不仅如此,英国人怕殖民地忘了,在后来通过的《权利法案》当中又复习了一遍。


尽管知道自己理亏,英国政府却没有停下对北美征税的脚步,仍然想方设法地巧立名目,还把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运到北美,来了一手“名为卖茶,实则收税”。


不过,相比于茶税本身,茶税的用途更让殖民地恼火。


在诺斯勋爵的计划里,收上来的茶税,会以王室的名义发给殖民地官员当作薪水,这样才能保证官员对于大英帝国的效忠而不被当地反抗势力所蛊惑。


而在此之前,政府官员的薪水,是由殖民地议会进行投票决定并支付的,以保证官员能够站在当地人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所以,当诺斯勋爵的计划传到殖民地的时候,殖民地愤怒了:你强行征税就算了,居然还用我的钱卖人情?


让殖民地更为担心的是,一旦政府官员的薪水由英国支付,那么他们将只对英国负责,从而忽视当地的民意,很快,殖民地政府将沦为英国政府压迫北美人民的工具[7]。


这就是传说中的斯图亚特王朝の阴影。


而英国政府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之后的一系列强硬手段,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人民的恐惧。


1774年颁布的《强制法案》(《不可容忍法案》)包含了五个法案,而其中的每一个都拨动了北美殖民地敏感的神经[12][15]。


《波士顿港法案》规定封锁波士顿港,禁止波士顿进行海外贸易,直到波士顿对倾倒的茶叶做出全部赔偿。


《马萨诸塞政府法案》大大削弱了殖民地自治政府的权利,增加英国官员的权利。


《司法管理法案》规定英国官员在马萨诸塞犯了罪,可以回国受审,这相当于殖民地失去了司法独立。


《驻军法案》强迫殖民地为英国驻军安排住宿。


《魁北克法案》虽然与波士顿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却是五条法案中的重磅炸弹,因为它承认了天主教在魁北克省的领导地位。


英国在七年战争之后获得了法国在北美的几乎全部殖民地,并建立了魁北克省(本文中所指的北美殖民地并不包括魁北克),当然魁北克境内的主要居民还是信奉天主教的法国人。


当英国察觉到北美叛乱的苗头的时候,为了安抚刚刚占领的魁北克,才颁布了《魁北克法案》,意图给其他殖民地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听话有糖吃。


但是英国政府忽视了,在北美这片土地上,对于天主教的厌恶程度要远远高于英国本土,毕竟这片土地是由最纯粹的新教徒开拓的。


所以《魁北克法案》一出,殖民地就炸了锅,认为英国让天主教在魁北克复辟的目的,就是为了联合魁北克一起打压殖民地。


其实本来《不可容忍法案》是为了杀鸡给猴看,警告一下马萨诸塞州,顺便表扬一下乖孩子,安抚一下魁北克省。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殖民地共同的经历和价值观将它们紧密连接在了一起,所以英国并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杀鸡给鸡看……这样反而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大团结。


1774年9月4日,第一届小鸡联盟会议,哦不,殖民地联合会议在费城召开,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除佐治亚之外的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独立,各州代表们就关心的问题深切交换了意见,最后决定先不独立,不过也绝不能让英国得逞,要罢买英货。


当然殖民地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还向英王呈递了一封《致英皇请愿书》,要求撤回《强制法案》并重申殖民地向英王效忠。


而这封请愿书,就是殖民地向英王发出的灵魂拷问:您看我还有机会吗?





不久之后,英军和殖民地民兵在莱克星顿擦枪走火,这被认为是英军动武的信号。于是,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殖民地虽然仍宣誓效忠英王,但是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准备爬山,哦不,开战了。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北美人民正式开始为自由而战。



4

结语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本篇只是选取了三个非常细微的方面进行介绍,实际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充满了各种扯皮和妥协。


英国国内的辉格党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反对对殖民地的强硬态度,主张取消关税,只不过民意汹涌,一直难以获得议会的多数支持。


殖民地内那边也有不少的保皇党支持英国政府,最开始反抗最激烈的,只是北方的新英格兰地区(包括马萨诸塞州在内的6个州)。然而《魁北克法案》确实是一步昏招,把所有殖民地推向了对立面。


而最为讽刺的是,这场被冠以崇高目的的自由之战,却只是白人之间的游戏,对于黑人奴隶和印第安人则只字不提。在《独立宣言》第一稿中,尚且还有对奴隶制度的谴责,而为了照顾南方奴隶主的情绪,最终稿中也删去了相关内容。


直到将近一百年后的南北战争,黑人才赢得了表面上的自由。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在马丁的带领下,黑人才赢得了表面上的权利。到现在差不多又过了一百年,不知道这次“black lives matter”斗争,会不会帮他们赢得表面上的尊重。


请保护好眼睛,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喜欢,就请上点分享,下点WOW~并关注公众号喔


感谢阅读,全文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相关话题

  法王在最初领地只有全国1/15的情况下是怎么逐步统一全国的?路易十四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那些明白祖国必定战败的士兵在战争中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战斗? 
  能不能说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互为表里? 
  如何看待得州州长宣布全面取消口罩令,下周将100%重开!密西西比州州长紧随其后? 
  为什么德国君主称皇帝而英法等国叫国王? 
  和平对于军人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为什么说二战时期的“东京大轰炸”是人类战争史上,一场规模宏大且至今难忘的空袭? 
  如何看待俄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从政府到民间对俄罗斯及俄罗斯人的各种制裁? 
  土星五号那么大推力才能将阿波罗送到月球,而嫦娥只需长征就可以到达月球附近,是因为飞船质量不同吗? 
  中国近代史中有哪些值得缅怀的人和事?(1840~1949年)? 

前一个讨论
二战中坦克的地位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邱香果被控制,与美国种族主义抬头有关系吗?是否需要警惕美国变成二战前的德国?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