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需求。要判断这些基建的投资到底是不是值得,只需要看明天是不是有足够的需求就可以了。但是要问今后几年的中国经济走势怎样,能不能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我肯定不知道,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最近其实有一条新闻非常有趣。德国45年第一次实现了财政平衡,零赤字。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超低的利率。但是中国的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一方面国内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总数在将来肯定会有所下降;同时另一方面也同时出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问题,劳动力越来越贵,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也开始转投其他东南亚国家。在这个时候国家大力投资基础建设,在短期内可以连带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工程项目促进了就业可以缓和社会矛盾,舒缓国企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长期的竞争力。但是,借了的钱是要还的。还要靠税收,税收就要靠经济的增长。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健康的方式自然是拉动居民消费和产业升级。当然上面这两项都并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一点还有就是本届政府非常明确的节约政府开支的决心。一方面限制公款消费,另一方面并轨养老金。这两样举措都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同时在长期中节约开支。
谢布妖。
大神太多,个个貌似都很有理的样子,可不懂,为啥大神们从经济里只看到经济了呢?
难道一个包子就能顶一大堆赞,也是醉了······
ps:我不是来砸场子的,我是来注水的。
@海蜇说的有一定道理。
基建投资其实是政府的无奈之举,是不知道做什么好的情况下最不容易犯错的行为。本质上源于经济下行期政府的尴尬局面。
首先说, 新常态下的政府的困境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在10、11年达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快速从危机中复苏。然而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全面下滑,由原来的9%、10%迅速下降到7.5%左右,2014年全年PMI指数也一直在50点荣枯线左右徘徊,凸显了当前制造业的困境。2014年中期,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地产价格下降的趋势,政府及时出台了二套房新政才没使局面进一步恶化。加之美联储在下半年正式退出QE,美国加息呼声高涨,特别是在美国2014年第三季度修正后GDP高达5%,已经开始吸引全球资本向美国回流。可以看出,在房地产、出口灯领域相继疲软之下,我国经济由全面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增速换挡的中高速水平,这种现象被习总称为“经济新常态”。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新常态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必然产物,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长久利好。然而,我们真的准备好接受这一事实了吗?
稳增长、调结构的核心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是要抛弃原有的粗放的外延的发展方式,向由高新技术牵引、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形成在发展领域内的科学技术优势,从而保持较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长久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切显然未等来东风。
或者说,我们是被逼地,无助的被推进了“新常态”这一背景下。
什么是新常态,就是有一种爱叫你妈逼着你爱啊
再说七万亿,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前面说的政府困境到出现七万亿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们放佛又看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4万亿的身影,尽管政府一再声称这与4万亿有着极大不同。
基础设施投资、出口、房地产一直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房地产回暖乏力,出口疲软的情况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成了政府的当然选择。 七万亿主要投资流向为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虽然这些领域的投资确实能推动经济增长,而且的确必不可少。但蜂拥而上的节奏更像是赶鸭子上架,不仅会降低投资效率,而且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可这偏偏是当前政府所能作为的唯一手段!
我们的担心也正在于此。长久以来依赖于出口、房地产、基建投资拉动的经济在新常态下未能形成强劲的稳定替代机制,迫使政府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了基建上面,靠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机制远未成型。
@阮泽雨对于结构转型和城镇化的解读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人口红利显然也已不那么给力了。
硬伤啊有木有!
稍显安慰的是,这种尴尬目前尚维持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微观层面虽然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冲击,但对个人的影响还未扩散开来。宏观经济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缓慢是政府的难题,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硬骨头。
这也是广大同志们关心的重点哪,谁的腰包扁了,谁的工作没了,迄今看来,还没那么严重。
但我们却不能不反思巨额基建投资背后的代价。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或债务,银行贷款、国有企业等,其中尤以地方债务为主。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已达近70%,杠杆水平已经较高。考虑到地方政府隐瞒上报以及通过各种城投平台举借的债务,实际的杠杆率可能远高于这一水平。而杠杠压力对于政府融资资信及成本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014年底出现的“14乌国投”债券取消发行事件已经透漏出了地方政府企图通过债务融资来获取发展资金而又不愿为债务担保(因而增加财政负担)的矛盾局面。
虽然当前的基建投资许多采用了PPP等创新融资方式,但由于监管缺失及法制不完善导致此类项目风险较难控制,合作企业“跑路”的激励很高。未来此类融资方式将如何发展,还有待看政策走向。
对于PPP模式,
@吉利吉利已经讲的比较清楚了,不多谈。
顶层设计,你懂得!
最后,中国经济将 何去何从
造成困境的根源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经济发展格局,而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改革更像是在打边缘战。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加快创新促进生产优势,减小贫富差距释放消费潜力,然而事实上房地产和虚拟经济的高回报率更像是“劫贫济富”,不仅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而且政府或多或少的对这些领域形成了一定依赖,至少在现阶段很难去改革这些利益集团潜伏许久的“深水区”。这一切都与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相去甚远。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释放改革红利。可资源如果一直保持在政府手中,又如何实现市场化配置呢?七万亿,究竟是市场的需要还是政府的意志,显然有待商榷。
无论如何,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以铁血手腕在反腐和改革领域毕竟是下了重拳,在国内和国际社会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当然,这也助长了人们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期待。未来中国将和何去何从,看市场,更看中南海。政策的任何一小步,无不考量着政治家的智慧与良心。
让我们拭目以待。
说白了,Goverment 总得干点啥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目前全国试点的30个PPP项目清单,可以看到大多是存续的。
存续项目融资,多半也都是新债还旧债,引入民间资本无非也就是把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和收益转让出去了而已,无他。
n谢邀,阿兹卡西。
去年年底批准的10万亿,目前已经落实了7万亿。
七大类项目,分别是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和油气矿产资源。
在已公布的400多项目中,交通有203个,占了一半,清洁能源23个,油气矿产资源37个,合计263个,接近项目总数的3/4。为什么交通项目最多请移步
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为什么国家总是大量投资铁公基,而不是用这些钱来改善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 - 吉利吉利的回答从项目结构上看还他妈的是老一套,如果你认为那个KQ经济学能给你带来什么耳目一新,那你太高估他了。他的那一套,几十年前就在搞。
房地产热带来的钢铁水泥以及影帝搞出来的太阳能风能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胡吃海喝,肥了根本减不下来,惯性太大;1是这些产业急需输血,2是乘数效应可以养活上上下下无数人,有饭吃大家就不会去中国青年报门口蹲着,3是也没别的东西可以投,投这些不需要想象力和规划能力(具体操作的基层也没这个能力,反正去年前年投什么今年咱继续,天天在面前晃悠的不就那几个人么),想到撒切尔夫人的爹说过:拿破仑鄙视我们是群小贩子,就是我们这些小贩子打败了他;对比如杂草般密布的英国零售业,中国这片旷野上只有几个巨大的死胖子.........
但是从融资方式上看有了新的变化,引入了PPP这个概念。
最早的时候,如果政府想修条路,它就会出资(可能是100%全资,也可能是再坑蒙拐骗其他金融机构出一部分钱)成立一个儿子公司。当然了,一个政府可能有好几个儿子公司。
然后这个儿子公司就跑去银行,要钱。早些年,钱是比较好要的,特别是四万亿年代,钱特别好要,因为儿子的背后,是政府嘛!(哪怕是现在谈判,他们开口就是:我们公司是政府的)
银行的钱是不能不还的,路建好了,就可以收费,收费是还款来源很大的一块;其次,是政府财政拨款,你审计这些儿子公司的账,能看到政府拨款直接进利润表;最狠的一招,叫拆东墙补西墙。
声明,拆东墙补西墙不代表政府还不起钱(政府红红火火卖地的那个年代,怎么可能还不起钱呢?),有些时候是因为流动性不足,有些时候只是为了优化一下负债结构,但也可能是真还不起钱用信用卡还信用卡的方式挨日子。
具体的方法呢,包括信托、发债、租赁等等。比如发债,如果公司外部评级足够,可以申请一次公司债(证监会批准),再申请一次企业债(发改委批准),然后再去搞个信托,再把管道搞个租赁什么的。收上来的钱呢,一般都用来还旧债了。
借钱,是会上瘾的啊!
做这样的融资,你指望儿子公司自己还,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地人大要出决议,财政呢也要出个函,表示儿子还不起老爸兜。这样投资者才会把钱放心的借给儿子公司,你要知道,投资人给的钱,都是来自市场的。
很快儿子就玩脱了,债务积压成山老爸也会扛不住。比如无锡,比如镇江!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先是要求儿子自负盈亏(退出平台名单脱离父子关系才能继续发债),然后甩脸表示:地方债务自己扛,中央不救助。
PPP就是在地方普遍扛不住的情况下搞出来的,金融系统扒不到钱,直接找民间资本啊。
理论上的PPP:
1、政府建立PPP中心或者领导小组,在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中备选项目;
2、评估;
3、报送省PPP中心,有可能的话报送国家财政争取基金支持;
4、设立项目公司,签合同,各方交钱;
5、持续监控评估,
6、期满按约移交或者提前中止。
但实际执行中,基本只有4和6,刨掉1、2、3和5,这个模式早就有了,叫私募。
过程就简化为,儿子公司找几个大户,成立个有限合伙基金公司,然后大家往里面投一堆钱,有什么项目做什么,但基本上还是给政府融资。
问题在于这个有限合伙基金公司,没牌照,不受监管。
极端不靠谱。
不靠谱到什么地步呢?我目前手上正好有个项目,20个亿的。对方找上门来。
我问她:你们有牌照没?她说有,是证监会监管的。
然后她拿出来一张中国基金投资协会的牌照。
我:这个鸟协会根本不是官方的,交个钱就能去领的牌照。那个,你们的合同带了么。
她说带了,我看了下合同,名字叫小泽玛利亚-刘德华私募投资基金。
我说你们合伙企业的合伙合同,决议、签字样本还有验资报告呢?
她扭扭捏捏的拿出来了,我翻了一下,居然叫苍井空-吴彦祖康赛思密达私募投资基金。
我问:你们苍井空-吴彦祖康赛思密达签的协议,为什么叫小泽玛利亚-刘德华?
看到我脸色不对,她强调:我们是政府的,然后又补了一句:20个亿哟。
我说呵呵,我们这里有人死成了渣渣,死掉的那些,都他妈是政府的。
我不知道这个早已存在的民间版PPP,最终会不会规范到官方版那里,但我知道人行银监保监证监什么的都是专业的,政府和民间投资者都是业余的。步子迈得太大把蛋扯掉了。放眼望去,一地的蛋蛋,其中有一颗,是我同事的,目前他还在满世界找502胶,希望把蛋粘回去,祝他好运。
满眼的乱象啊!
最后说一说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1、这么多基建,相关产业(水泥钢铁船舶什么的)可以喘口气了,社会稳定了,面子也比较好看。
2、中产阶级话语权变强了(嗯,就是能出钱的那部分中产中上层),这是写在合同里的。
3、PPP模式可能推不下去,要么国家强力的管起来(成立个PPP监会?),要么完善下法制,被坑爹的那些人可以理直气壮的打官司索赔。
3、也有可能这个模式要不了几年就没声音了。
4、CPI会往上跑一跑,这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工资没有跟着涨,那就是坏事了。不出意外的话车和房又会火起来。
5、钱倒个手最终还是要往房地产跑,这么多年过来如果还认不清这一点,那个鸡毛经济学还是算了吧。
6、资本加速往外跑,不止是国际上大笔的避险和套息资金,包括国内的钱都要往海外转。
7、澳洲也可以送口气了,最新的消息是各家钢铁厂在加紧订货。
我去做空澳元了,回见!
你觉得难是因为你姿势水平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