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五百「石」读 dàn 还是 shí ? 第1页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石”这个字作为单位时,读作dan或shi都对,但我个人的观点是:读白话文或者讲述现代事情,应该读作dan(因为这是现在国家规范读音),但在读古文或讲述古代事情时,就最好读作shi。

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单位“石”本来就读作shi。

这个是有证据的:比如李白在《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一诗中写道:“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这里显然“碧”和“石”是要押韵的,你说这里“石”是应该读“dan”还是读“shi”?

再比如,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中写道:“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这里“席”和“石”押韵,显然石在这里也应该读shi。

其实我们不必去一首一首的找诗,只要查查《平水韵》,就会发现在这部韵书中,石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在入声十一陌中,和迹、席、碧、籍、役、戟、璧、尺、隙、逆等字在一块。

那就很明显了,“石”这个字在古代不是个多音字,不管是单位也好,还是石头也好,它都读shi。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个字又变成了多音字,多了个“dan”的读音呢?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单位“担”了。

“担”这个单位并不是法定单位,并没有得到过政府承认,而是民间自创出的一个单位,所谓一担,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人一条扁担能挑起来的那个重量。——而这个重量恰好与一石相近,于是在民间,人们渐渐地开始就用一担来代替一石了,这个情况在明清时应该就很普遍了。清朝时有个叫黄生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字诂》,里面就嘲笑了这种情况,他说“现在的人都把两千石读作两千儋,真是太没文化了,《汉书·淮阴侯传》里有‘守儋石之禄’的句子,你难道要读成‘儋儋之禄’?太可笑了。”(原文:《說文》百二十斤为䄷,后人省作石,汉以石为奉禄之等,故有二千石之称。今俗用此为儋字,至呼二千石亦如此音,此最鄙谬。按汉书《淮阴侯传》“守儋石之禄”,又《扬雄传》“家无儋石之储”,试从俗呼之,可以一笑。)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石”和“担”两个单位就开始混淆了。正确的单位应该是石(shi),但逐渐被民间叫做担(dan),就这样,在书写时,这个单位仍旧被写作正式单位“石”,但读的时候,就被读成了民间单位“担”(dan),于是“石”就多出了一个发音。

石读作dan正式被收录进字典,应该是民国时候的事情了。

因为石(dan)这个读音出现得极晚,所以在遇到“两千石”这样的古代事物时,可以读作shi,王立群没有读错。




  

相关话题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历史人物前半辈子做尽坏事、残忍至极,后半辈子或平安顺畅,或极尽富贵,或位极人臣? 
  假如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还未签订,历史真的会改写吗? 
  有哪些英年早逝的将帅如果活久了可能晚节不保? 
  鼎盛时期的英国君主有哪些头衔/称号?为什么? 
  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对「愚蠢的人类」说什么? 
  刘邦辱骂羞辱了几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人,甚至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为什么还受人拥戴? 
  中世纪一个平民如何才能逆袭成皇帝? 
  孩子觉得历史和他没有关系,不愿意学习历史,怎么办?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因为勇敢而名垂史册?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18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设计费近十年未涨价这一现象?





© 2025-04-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