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eng-yi-qi-shi-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康熙对战争的评价,你还会说吴三桂输了? 吴三桂仅仅输给自己的寿命:

“吴三桂兵围永兴城破在旦夕,吴三桂一死,其兵皆退,此亦天意也!”

----《康熙起居注》 康熙45年11月

康熙类似的话,在《实录》、《起居注》等一级文献中还有多处,说明了康熙对当年平定三藩根本没有把握,胸中全无办法,一片惊慌,将三藩之平,完全托于天意和祖宗。
据《起居注》记录,康熙20年12月,康熙这样评价三藩事变:

“八年之间,兵疲民困,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

--------意思是:不是上天保佑,吴三桂在关键时刻去世,他康麻子根本不知怎么办

满洲权贵察觉到康熙此处流露出明显的怯懦、无能的情绪,严重不伟光正,于是《实录》篡改原话,改成:

“倘复再延数年,百姓不几疲耶?”

康熙将他人生中最经典的功业:平三藩,竟完全托归于上天之意,而非人力可为,反衬了他的斤两成色。所以,康熙此语一出,权贵大臣皆惊,竟当面指责康熙

“皇上若如此,则怯懦不及祖宗矣!”

只可惜吴三桂天不假年,否则,康熙也活不到这个岁数再去表达感慨了。

康熙谈及的永兴之战,是吴三桂终篇之作。这一仗,吴军已经摧毁了大批八旗有生力量,可惜在围歼八旗以竟全功的最后时刻,吴三桂去世。

吴三桂在世最后一年---公元1678年
这年三月,66岁的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登基,国号大周。此时清朝已平定西北,清廷命令穆占为“征南将军”统帅大批满、蒙八旗精华部队,配属汉军八旗和少量绿营兵,实行战略大迂回,从江西、广东方向进占湖南边镇郴州,威胁衡阳后背,这就使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的永兴县,突然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因为,永兴是清军从郴州挺进周京衡阳的基地,对吴三桂来说,永兴简直是“保卫莫斯科”的门户。
康熙17年(1678)6月,称帝才三个月的吴三桂,调动大将胡国柱、马宝,集中了2万兵力,向麇集在永兴的满蒙八旗猛攻。
要知道,永兴城聚集的满蒙大军,荟萃着全国的八旗主力、精华,是天下最大的一支战略级兵团,康熙的看家镇国之物。顺治、雍正等皇帝都曾一再指出

“满洲甲兵,系国家根本”、“八旗满洲,乃我朝之根本”

自三藩起事以来长达六年,吴三桂主力与满洲八旗都未曾有过的战略级决战,现在终于爆发了!

可惜不论在战略上,还是人数上,清朝都占据着明显优势。然而,当决战大幕拉开之后,战局竟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在胡国柱、马宝的统率下,吴兵锐不可挡,军锋如催枯拉朽。不论正面拼杀,还是对部队的运用、突破点的判断,都压倒满洲兵,一鼓将永兴城外满清大军的多座营垒全部扫平,满洲、蒙古八旗一败涂地。

满洲正白旗都统宜理布(从一品)、满洲正蓝旗护军统领哈克山(正二品)均被当阵打死。二人以下,大批满蒙武官被团灭:

一等轻车都尉噶尔都(满洲正黄旗),三等轻车都尉盖思海(满洲正白旗)、护军参领觉罗岱衮(满洲正红旗)、原任副都御史缘事降四品官阿思虎(满洲正红旗)、二等甲喇章京巴渣立(满洲正白旗)、前锋参领门都(满洲正蓝旗)、护军参领果色(满洲镶白旗)、署护军参领色赫(满洲正白旗)、委署副参领多尔科(满洲镶黄旗)、刑部郎中衮泰(满洲正白旗),佐领拜桑(蒙古镶红旗),骑都尉佛保住(满洲正蓝旗人)、护军校武都里(满洲镶白旗)、诺穆欢(满洲镶黄旗)、乌喀达(满洲镶红旗)、尼雅汉(满洲正白旗)、索尔敦(满洲镶黄旗)、纳星额(满洲镶黄旗)、图福纳(满洲镶红旗)、伊德(满洲镶白旗)、沙浑(蒙古正黄旗)、库苏里(蒙古正蓝旗);前锋校音达阍(满洲镶黄旗)、瑚什布(满洲正黄旗)、阿尔喀(满洲正白旗)、阿兰(满洲正白旗),副前锋校伯诺和(满洲镶黄旗),骁骑校玛海(满洲镶黄旗)、西扎布(满洲镶黄旗)等; 六品官外山(满洲正白旗)、海兰(满洲正蓝旗),以及校官、七品、八品等一大堆。总计都统1人、护军统领1人、轻车都尉2人、参领4人、副参领2人,均为满人。

死了一堆的满洲“师长”、“旅长”、“团长”,而击毙的“营长”,也就是佐领才仅1人,还是蒙古人,显然这个名单依然是个漏记严重的名单。

另有四品骑都尉1人,校官21人(满洲16人、 蒙古4人、汉员1人)、另六品官2人、七品官1人、八品官2人,笔贴式1人,这些人均为满人。总之,仅见于童屹立从《八旗通志》中摘录出来的阵亡满、蒙将官,就有41人,其中满洲占36人之多,这还是有漏记的情况下。

如此压倒性的胜利,震惊天下,满洲主力旗兵眼看要被打光了,以至吴兵乘胜进攻永兴时,驻在不远处的茶陵的简亲王喇布、就在永兴边上的郴州的征南总司令穆占,都吓得丧胆落魄,眼睁睁看着吴军围攻永兴,无人敢上。清军残部在前锋统领硕岱率领下据城挣扎,城墙被吴兵大炮轰塌多次,清兵冒死随塌随堵。但依然难挡势盛的吴兵。 一旦永兴被吴兵攻破,意味着满清在天下最大的一支八旗力量将被团灭,清廷将失去以满洲兵为核心的力量与汉人军头争衡的本钱。残余的八旗兵将极可能丧失打下去的意志。 因为就在同一年,郑成功儿子郑经,从台湾派兵登陆,以大将刘国轩为统帅,大破满洲八旗于海澄郊外,随后将海澄团团包围。这支满洲八旗兵和永兴的八旗表现完全一样:

城内的三千旗兵不敢突围,一心盼着不远处的满洲部队救援。可城外的满洲兵在都统赖塔统帅下(正白旗,此人正是十八年前厦门大战的覆军败将),大有友军受难,不动如山的党国之风,懦弱自保,只一味发文让被困满兵自行突围,两支满洲部队,彼此之间竟然隔着围城的郑军打起了嘴炮大战,互相推责(奴儿哈赤的棺材板要摁不住了!)。
最终郑军攻克海澄,全歼满洲兵,统帅博尔济特。穆赫林(满洲正蓝旗、清廷议政大臣、副都统)为首的整个指挥核心被一锅端。而城外满兵害怕担责,正红旗参领达色畏罪自杀。
可见,整个南方战场,八旗兵战力和意志实际已被打垮,只要吴军再加一把力攻克永兴,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彻底逆转。

据满人贵族《啸亭杂录》的记载,八旗兵的血库在在三藩之役中被放干了,“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以致康熙“憮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获一 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

所以康熙才会那么焦虑,几十年后依然心有余悸,对满洲八旗不得不大量“注水”,大肆从吉林、黑龙江搜肠刮肚,征调大量锡伯族、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男丁进入八旗,填补缺额。

所以,当初一旦攻克永兴,全歼这支满洲兵团,南方在握的吴三桂很难说不会改变初衷,产生进取中原,趁虚直捣燕都的打算。
然而,8月17日,吴三桂偏偏在这个当口上去世
接到周帝驾崩的消息,前线的胡国柱、马宝大惊,为了在未来政治遗产争夺战中占领有利位置,无心作战,竟置必克的永兴不顾,草草收兵。
从此,将汉人从辫发旗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驱逐鞑虏的机会,要等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了。

不过,吴三桂的反清,毁灭性打击了轻视汉人,迷信满人武力的青年康熙的傲慢。对康熙一生都造成了浓厚沉重的阴影,以至晚年仍未能消散,经常心有余悸的念及。使康熙产生了畏汉、仇汉之心,以致于挫辱太子的汉人老师,更对汉人群臣请求八旗兵归还所掠大批无辜汉民的儿女问题上,态度极其凉薄不耐烦。

但另一面,是康熙对汉人放宽了政策,在剃发易服问题上尤其宽缓,直到乾隆年间,清朝普遍还有大面积束发、汉服,保持传统衣冠的汉人。或许,这也与永兴之战打出的威声不无关系吧。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wang-kang-96-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yin-g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朱棣起兵的时候是39岁,这是一个人智力体力和阅历的综合巅峰。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已经61了,古来人过五十,不称夭寿,61岁在当时已经是绝对高龄了,什么时候突然死了都不稀奇,所以朱棣的时间优势要比吴三桂大得多。

如果朱棣也是在61岁起兵,按照历史上他64岁驾鹤的时间来算的话,可能会刚刚摸到胜利的门槛就嗝屁,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他在历史上可能会作为明朝最大的笑话和杯具角色而存在。

二:“朱棣能想到的唯一优势大概就是地理条件,他是自北向南出兵,天生占了便宜”朱棣的优势不仅仅是由北往南,更重要的是:北京和南京之间的距离还远小于北京和昆明之间的距离,所以对于康熙来说,他的战略纵深远大于倒霉蛋朱允炆,可以用空间换时间,他换得起。

就像明朝历史上第二大的藩王叛乱事件宁王叛乱,如果没有王阳明力挽狂澜,明朝历史可能也会是真的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就是因为南昌到南京之间距离太短,宁王一鼓作气可能真的就会吃掉明朝的第二政治中心。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最长时间的远航是哪次? 
  谁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人? 
  刘禅投降到底有没有保全百姓官民?成都是否发生了屠杀? 
  《水浒传》好在哪里? 
  罗马连骑兵都没有,是怎么击败帕提亚的? 
  清朝后期对外战争能不能不承认失败,打持久战? 
  如果罗马帝国挺过了三世纪危机,在其之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帝国,欧洲是否会发生文艺复兴? 
  《史记》中的游侠是怎样的群体? 
  1976 年群众在得知粉碎四人帮后的反应如何?到底兴奋到哪种程度? 
  为什么都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 

前一个讨论
用主成分分析法求指标权重合理吗?
下一个讨论
预算1w+ 是买MAC还是windows笔记本?





© 2024-05-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