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开篇补充:注意下面黑体部分不是出自《山海经》,而是本人用《山海经·五臧山经》里的语言来描述目前大家熟知的动物!!不是《山海经》!不是《山海经》!
首先早期时候语言文字技术有限,不像现在有翔实的图片视频资料,古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完整的生物分类,所以形容一个物品一个动物必须用自己或者大家熟知的,不然描述起来是十分费劲的,就像我们如果不借助其他生物和图像单纯从外形上来描述“狗”长什么样,也是十分难,更别谈不常见和第一次看到的生物,例如你第一次见到六角龙鱼,你会怎么形容?
我有个朋友跟我这么形容的:“六角龙鱼啊,它长的像鱼,头上有六个角,长了四个人手一样的脚。”
那么这一句话如果用《山海经》里的语言会是怎么样了?大概是这样的:“某水出焉,其中多龙鱼,其状如鱼而人手人面,白文六角,佩之不迷。”(佩之不迷为虚构)
这个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充满了玄幻感,什么鱼能长出人手?而且还有六个角?然而这个东西长这个样子,属于蝾螈的一种:
再来一个,我之前看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鸟,叫响蜜鴷,我是这么和朋友形容的:“响蜜鴷长的像麻雀,嘴巴是粉红色的,脸上有两坨白色的圆形,它遇到了搞不定的蜂蜜就会把人叫过去帮忙。”
用《山海经》的语言来描述响蜜鴷:“有鸟焉,其状如鴷,白面赤喙,名曰鴷鴷,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丰穰。”
光听觉得这是个祥鸟,而且长的也很可爱,实际上它长这个样子:
再来一个:蜜獾长的像黄鼠狼,但是是黑色的,背上是白色的不怕死。
用《山海经》体来描述:“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豖鼻虎爪,白背黑身,善走,见人则败。”
来一张平头哥的相片:
再来一个更玄幻的:
用《山海经》体来描述水滴鱼:“有鱼焉,其状如杜父,人面赤身,名曰郁郁,食之不郁。”(并不能“不郁”这里是开玩笑)
再来一个用《山海经》语言体系描述的动物:黄骨鱼,黄辣丁。
用《山海经》体来描写的黄骨鱼:“桑水出焉,东流注入洪泽,其中多黄颡之鱼,其状如儵而黄鳞,鼠须,四翼,鸟尾,背角,食之已喉痹。”
黄骨鱼长这样:
很多描述并不是古人有意去创造异兽,而是信息传递的断层、认识的偏差导致这种误会,比如我经常用来举例的鹦鹉,这个《山海经》里描述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鹦鹉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名字都没有变,为什么读到《山海经》里的鹦鹉我们不会觉得它是异兽呢?因为它的名字没有变,用来描述的词语也是拿它同类的形状来描述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不存在阅读上的不理解,所以不会产生误解和偏差,。
荒诞不经的异兽不是来源于古人的意淫,而是断层的知识与浅薄的见识。
注:
1.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2.所有加黑部分均为个人根据《山海经·五臧山经》语言体系来对该生物进行描述,请注意甄别。
————————8月13日补充———————
翻了一下评论可能还有人不明白我前面的说的是什么意思,首先我是来论证:《山海经》不是荒诞不经的,它是有迹可循的。我列举了一种解读《山海经·五臧山经》中动物的方式,我不认为我的方式一定是正确的,但它可以给喜欢《山海经》的朋友当做一种参考。很多东西我们翻译出来成为怪兽除了知识断层以外还有主观意识上的带入,这里放一个九尾狐的演变图就可以说明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战国到汉朝对于九尾狐的“九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明朝“九尾”的变化就更接近我们意识中的“九尾”了。
接下来我举一个海豚的例子来说明我为什么会认为知识断层导致无法理解《山海经·五臧山经》中的一些描述。我会按照海豚的样子用《五臧山经》的语言来模仿写一段《山海经·五臧山经》体,然后我再翻译成现代文,并列出我模仿写的根据,翻译方式和原因,首先是海豚的图:
模仿文:“江水东流注于东海,有鱼焉,其状如鱀,赤身而三翼三目,一目在其背,其音如婴儿,见则安宁。”
模仿的根据:
1.“有鱼焉”,用这个是因为海豚生活在海水中外形像鱼;
2.“赤身”因为海豚没有鳞片,“三翼”是因为海豚有三个鳍,在《五臧山经》中“鱼鳍”一般写作“鱼翼”所以这里用“翼”是符合《山经》惯用语的;
3.“三目”“一目在其背”海豚有两只眼睛和背部的一个出气孔,由于《山经》中有没有“孔洞”的词,因此用有“洞眼”含义的“目”来代替;
4.“其音如婴儿”,这个是《山经》常用的,用来形容尖锐比较有特色的声音,具体什么声音不明,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5.“见则安宁”,这也是《山经》常用语,一般翻译成“看到了有好事发生”或者“见到了会安宁”,考虑到海豚有救人的说法,我就用“见则安宁”代替了,和那个响蜜鴷的“见则其邑有丰穰”是一样的都是联想加概括。
翻译:长江往东流进东海,有一种鱼,它长的像江豚,赤身有三只翼三只目,一目是长在背上的,它的声音像婴儿,看到了它就会有好事发生。
上面翻译加黑的地方,“赤身”是一个翻译的分岔点,可以翻译成“没有鳞片羽毛”或者“红色的身子”,“翼”可以翻译成“翅膀”或者“像翅膀一样”“鱼翼”,“目”可以翻译成“眼睛”或者“木疖一样”“洞眼”。这是《山海经》异兽产生的原因之一,《山海经》中很多词语不同于其他古籍可以有大量文献资料文物可以佐证,它的词语含义往往是独指某一个特征,这样无疑会给许多翻译者阅读者带来麻烦。
因此在没有更多文物文献来证明它具体含义的时候,上面的翻译都只能是猜测。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若有疏漏欢迎雅正。
谢谢评论区 @正义使者 的纠正,已经改过来了(。・ω・。)ノ
————————8月17日补充————————
评论区有朋友建议我贴一个《山海经》的作为对比,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可能有人觉得我在强行附会,不过这里就贴一个我在其他问题里的答案。原回答的评论区我的回复有较大的错误与疏漏,在此说明一下以免误解。原问题链接: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903 19983/answer/469499494
这里贴一个《山海经》里的凤皇,与我上文作为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山海经》中第一次出现凤皇且描述的最详细的地方:
《山海经·五臧山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纹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翻译:有一种鸟,长的像鸡,五彩而且有花纹,名字叫做凤皇,它脑袋上的花纹叫做“德”……。这种鸟,吃饭很是悠闲自在,能自己唱歌跳舞,它出现了,天下会安宁。
《山海经·南山经》中凤皇出现的地方:丹穴山。
我查阅了一些古籍,能记得找到记录“丹穴山”的资料均引用自《山海经》。
本以为这条线索断了,但是我又发现丹穴山附近有一条河叫做“泿”,《山海经》原文:“泿水出焉”。
我首先翻阅了晋代学者郭璞注的《水经》:“泿水,出武陵镡城县,北界沅水谷。”
接着又查找了南北朝学者郦道元的《水经注疏》:“泿水枝津衍注,自番禺东历增城县。”“泿水东别径番禺,《山海经》谓之贲禺者也。”
我又查了番禺的现代地理资料发现这泿河改名了,上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洛清江然后下游叫做黔江。也就是说《山海经·南山经》中凤皇的记录点很可能是在广西东北部。
在查找“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水经注疏》里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记录:“《南越志》曰:增城县多山鸡也。光采鲜明,五色炫耀,利距善斗,世以家鸡斗之,则可擒也。”这里“五色炫耀”看着就眼熟。
接下来我就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山鸡”在现在叫做“红腹锦鸡”。
我去网上搜了红腹锦鸡的图片:
身上的颜色可谓像极了《山海经》凤皇的描述,它的外形也很像商代的凤皇,我们来看看商代的凤皇:
由于我对这种生物并不太了解,我今天下午在聊天软件上咨询(调戏)了我一位从事濒危鸟类保护工作的同学。(以下对话为浓缩部分,去掉了无意义的闲聊和上面的商代凤型玉图片)
我:“最近我在书上看到了一种鸟,它长的像鸡,大概是这个样子→[商凤型玉图片],有五种颜色,头胸翅膀腹部背上的颜色都不一样,而且有花纹,它觅食时很悠闲而且会唱歌跳舞!别人说是广西特产,在山上才有。”
他回复我:“你说的这个鸟是不是红腹锦鸡呀?红腹锦鸡一般有5~7种颜色,且头腹背胸翅的颜色会有明显区别,在求偶时雄红腹锦鸡会对着雌红腹锦鸡低鸣且抖动羽毛展露花纹,这种动作和你说的唱歌跳舞很像,而且正好广西东部属于红腹锦鸡分布区域之一,这个鸡一般生活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你看看是不是。”
所以综上,我认为红腹锦鸡很像《山海经》中的凤皇。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不要说古代中国了,就说几百年前的欧洲人,是怎样整出“荒诞不经的异兽”。
丢勒,15、16世纪欧洲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画风是这样。
他于1515年根据各种传闻故事和一张素描稿,制作了犀牛的木版画:
这只犀牛乍看之下没啥问题,“如果跟真实的犀牛比较,谬误之处有很多。它的腿上也有鳞,脚趾过于巨大而且外翻,皮肤上有褶皱,僵硬的线条从腿部往上延伸,看起来更像是一层盔甲,而不是皮肤。它的脖子上还有一个多余的小角,没人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这头奇怪的长着胡须的生物浑身布满了鳞片与旋涡状图案……”
然而,他一生中卖出了4000到5000张犀牛画像。丢勒的这幅版画便成了欧洲人眼中标准的犀牛形象,一直到十八世纪晚期才被澄清。
其实,这只犀牛还算好的,再看看狮子。
1731年,阿尔及尔省督向瑞典国王Fredrik一世进献了一头狮子,可惜送来的狮子只有皮和骨头,而瑞典的标本师从来没有见过狮子长成什么样…………于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不许笑!我可是草原之王……听到没有,不许笑!
如今,这件华丽丽的标本被安置在格里普斯科尔摩城堡(Gripsholm Castle),供往来的游客瞻仰……
几百年前的版画、标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几千年前的口耳相传。
补充下实物
印度犀牛
狮子
8.19更新
评论中有很多人说丢勒的犀牛很像,确实是像。除了某些细节之外就跟真的一模一样,如果看到真的印度犀牛,可以立马将版画与实物对应起来。
而在关于山海经的讨论中,常常有人把麒麟说成是某动物“C”,现在我尝试着以丢勒这种无伤大雅的失真把“麒麟”反推成“C”。
首先上麒麟的图,这是百度的时候最常见的麒麟形象:
当然,刚才是麒麟在朋友圈的照片,它的证件照相对朴素一些:
欧克,很熟悉的反差。
再以证件照为基础,来一步步还原这头神兽的真实面目(还原过程以结果为导向)。
首先,把“鳞片”还原成“像鳞片的花纹”。
再把从脖子上一直延伸到尾巴的“龙背一样的鳍”还原成“颈被的鬃毛”
把“角似鹿,戴肉”还原成本来的面目。
把“像狮子一样的尾巴”稍作修改。
经过这么几步修改后,我们发现……它还是很难和现实世界的动物联系起来。
别急,继续在丢勒的版画中找灵感。
版画中犀牛的脖子上多了一个角,没人能解释它的由来,但它不妨碍我们认为版画就是印度犀牛,同样的,假设我们也直接过滤麒麟头部多余的毛发。
有点感觉了。
但是在大声喊出C先生的真名前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麒麟嘴巴上的两根触须。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没有这种柔软的长须,但是我们假设“嘴边有触须一样的东西”其实是在描述长长的舌头……
好了,看到这里,某些去过动物园的朋友们,请不要压抑内心的想法,大声的喊出这只神兽的名字!
Duang! Duang! Duang!去吧皮卡丘!
破案了,掌声雷动,全场起立。
其实,长颈鹿头部的毛不一定要去掉,说不定从前就有种长颈鹿长着一头像狮子一样拉风的秀发,不过因为头发太长,在吃树叶时容易被缠住,然后跑不掉被狮子吃光了……
再留个课后习题,请问你会怎样描述下面这种动物?(它的真名叫“狓”,是长颈鹿的近亲,一百多年前才被文明世界发现。)
有时候传播是这样的,
描述:“有种虫子,尾巴像蛇”
→版本1“有种异兽,一头是虫子,一头是蛇”
→版本2“有种蛇,传闻是被XXX砍了半截,但它活下来了,而且它的后代也只有半截”
说个很搞笑的事情:在一个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因为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青蛙在外面周游了一番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小鱼听着听着,这时,在它的脑海里,出现的“鱼牛”的形象。
但真的牛是这样吗?很显然不是的。现在我们看《山海经》也有这样的意思。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对文字的加工都是以我们现有的经验为基础的,就像上面故事里的那小鱼一样的。不过《山海经》里面的神兽,按照现在的探索来看,有一部分是找到了实物的:
1、“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
是不是萌萌哒
2、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
3、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这个很常见了吧
4、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
5、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
它看到人真的会用鳞片把自己包起来的
当然,还有一些是找不到原型的,比如:
1、夫诸: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2、九婴:水火之怪,能喷水吐火,其叫声如婴儿啼哭,故称九婴。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
3:乘黄 shèng huán: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
4、猰貐 yà yǔ: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在世界漫长的发展中,其实很多东西已经灭绝了。所以对于《山海经》里出现的那些荒诞不经的异兽,我觉得是古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的或者是在合理想象中创造出来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是一部烧脑的想象大片啊。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常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应人类与生俱来肉食习惯。人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早在古代人类驯化各种动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安全可靠的肉类来源。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这些驯化动物可以说是越来越领会到人类的情绪也在主动去影响人类的情绪以避免被吃而成为种,这也导致了以牛为首的动物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如果是某些所谓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理吸收不了的原因而不愿意吃肉的话可以尊重,但是不能向外界宣扬传教,但是其他没有合理理由的一律认定为邪教。
不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软弱,只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急躁,两者都是属于典型的极端人士的饮食基础。欧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左右极端魔怔人?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就不均衡地吃肉,要么就只吃蔬菜,而中华均衡饮食所以文化一直保持中庸。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常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应人类与生俱来肉食习惯。人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早在古代人类驯化各种动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安全可靠的肉类来源。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这些驯化动物可以说是越来越领会到人类的情绪也在主动去影响人类的情绪以避免被吃而成为种,这也导致了以牛为首的动物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如果是某些所谓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理吸收不了的原因而不愿意吃肉的话可以尊重,但是不能向外界宣扬传教,但是其他没有合理理由的一律认定为邪教。
不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软弱,只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急躁,两者都是属于典型的极端人士的饮食基础。欧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左右极端魔怔人?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就不均衡地吃肉,要么就只吃蔬菜,而中华均衡饮食所以文化一直保持中庸。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除了汉字、彝文、谚文等极少数文字外,无论欧亚,绝大多数现存文字都能溯源到腓尼基字母,都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文字”。
“谚文借鉴八思巴字笔画”的说法未有实证,至少组合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八思巴字仍以线性排列为主,而谚文反倒有些效仿了汉字的结构。
当代各种文字间的借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一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少”。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二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多”。
第一种方式即使用到极限,也就是像越南语这样,多出些变体字母和加符,比如
而第二种方式直接各定字形标准,起步就是abcd和αβγδ的差别。
比如东南亚常见的tuk-tuk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现实中tuk-tuk指的是下面这个:
这个拟声词来源于机动三轮车马达的“突突”声。
在柬埔寨、泰国、老挝三个国家的写法如下:
一看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字,没错。
下面放大再看——
是不是好像有点关系了?
如果将腓尼基字母衍生出来的文字体系视为一棵参天大树,以上三种文字的差别,只相当于在一根枝梢末端,几条新杈的距离。
发源于南亚的婆罗米文字系统,则相当于一根繁茂的枝干。
下面再看个例子,
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龙”的原型,据说参照了南亚神话中的“那伽”。
这个梵语借词用中南半岛几种文字写出来分别是: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对内部结构进行“对齐”
也就是严格按原字母对应关系来“转写”,忽略各语种正字法的差别
得到这组:
放大再看——
是不是也好像有些关联?
或许有朋友注意到,左边的梵语天城文、缅文,和后边几种文字差别更大。
这是因为,相比于高棉文、泰文、老挝文的关系,它们只能算是“远亲文字”。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应历史时期,这片区域未曾出现像罗马、隋唐那样的“绝对中心”。
古印度之于南亚、东南亚,古高棉之于暹罗、澜沧,顶多像古希腊之于欧洲多数地区那样,只是处于“文化高位”,而非在整体国力和影响力上的全面碾压。
而在中南半岛内部,西边的孟族、缅族,中间的高棉、泰族,东边的占族、京族,也没有任何一方长期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崇。
欧洲其它语言借入希腊语的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写。
东南亚语言借入梵语巴利语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各自改订后的文字体系书写。
甚至,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天城文也不过是用来书写梵语的众多文字之一。
这就好比,假如东亚历史上始终并立着众多实力相差不远,谁也不服谁的政权,几套意音文字各自发展,或许也就不知分化成多少种文字了。
延伸阅读: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39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