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什么事是外国人来了中国之后才知道的? 第4页

                       

user avatar   phk1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硕士的时候,我荷兰同学经常跟我说她每天从海牙坐火车到阿姆斯特丹上学要40分钟,多么多么辛苦。我跟美国同学都说这算什么!我说我在北京每天通勤坐地铁加步行也要40分钟。同事住的远点儿的时间更久。

后来,毕业了,她到北京来玩,第一天结束就给我打电话说,天哪!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上班要那么久了!!

第二天,她去了长城,又给我打电话,说天啊!车开了那么久,要是在荷兰的话怕是已经到比利时或者德国了,居然她还没出北京!!

旅游结束,她回荷兰,带了一大堆中国结啦,什么琉璃瓶,琉璃珠啥的在王府井买的小玩意儿,那年她家圣诞树上都是这些


当然,同理,欧洲很多事中国人也不理解。比如,我帮导师做欧盟赞助的跨文化研究,到了比利时才知道有三个语区和三个选区,三个选区和三个语区还不重合;别说我这种亚洲人,就是荷兰人也跟我表示比利时太复杂了,我们还是把比利时留给比利时人研究吧。意大利问题又不相同。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做为非欧洲人,当年经常在开项目会时一脸懵

所以,不理解很正常,也很有趣


user avatar   si-wei-li-d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外国人来到中国还真的蛮多习惯上的不一样,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外国人与中国人没什么高低之分,都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早两天,我和她晚上的Pillow Talk的时候,讨论了一下她来到中国有什么东西是不习惯的,平常有些点,我都没注意,觉得解决了问题就好。但是说开以后发现,还蛮多习惯上的不一样。之前我简单得写过衣食行住的不一样,所以这次就着重写一下我们相处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我们对待的方式是怎样不同的。

首先,每个国家的人都会有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可能通过家庭也可能通过社会传播到个人。直接一点,拿我们中国南北方饮食习惯举例,南方人吃饭的习惯和北方人就不一样。南方人拿碗吃饭和菜,碟用来装骨头或者其他不要的东西。北方人习惯拿碟子吃菜,碗喝汤或者装米饭。而且南方北方做菜的习惯也不一样,南方喜欢蒸,北方喜欢炸。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手动狗头,保平安,嘿嘿)

对,有个很好玩的,就是我们广东人,特别喜欢烫碗,就算水是凉的也要过一下仪式。

一,感冒就医

俄罗斯人是很重视感冒这个问题的,原因他们的冬天比较长,例如NOVOSIBIRSK SIBERIA冬天长达6个月,冬天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YAKUTIA的冬季可以长达9个月,气温低至零下50-60°。

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是不会因为寒冷感冒的,但是她来中国后,经常得感冒,咳嗽,频率大约1-2个月一次吧。那感冒咳嗽就得治是吧,但是我以前一直用的方法在她身上好像都没什么用。我在感冒的时候通常会吃“感冒灵”“幸福伤风素”“必理通”,再配搭“喉疾灵”这几个牌子,但是我们没有在药店找到“必理通”,所以就吃感冒灵和喉疾灵,但是她吃了1个星期多都没效果。我就纳闷了,我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的,怎么到你这里不行了呢。

最后去医院看医生,开了些消炎药、抗生素这些,还有医生让多喝热水。回来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下药的成分,发现大多数我们治感冒、喉咙痛会比较多的草药成分在里面(我没有说中成药不好的意思,我自己也这么吃),但是她们比较习惯西药这种直接有效地成分。

而且她国家的药类也会更直接和细分。例如喉咙痛,就有以下的喷雾。

她有一个观点我认为是非常好笑,就是她和她的朋友们都认为人的脚是不能着凉的,不然会直接对内脏产生影响。我们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竟然足疗理论都传到这么远了。(足疗图)

那通常他们有感冒的时候会怎么做呢?我不确定其他人的方法,但是她和她家人治疗感冒是这样的:1. 喝红茶(black tea)配上蜂蜜,姜或各种果酱(例如草莓酱)。 2. 喝点伏特加或者威士忌流汗,让感冒赶快好。 3. 熊的脂肪混合温牛奶(我的噩梦) 4. 看医生。但是他们通常都会去相熟的私人医生,虽然会贵一点但是服务也会更好。但是俄罗斯有一点很好,所有政府医院的药物都是免费的,另外有一些严重疾病的例如癌症、心脏疾病,那样排队的人会比较长。她有很多固定的私人医生,例如心理医生,妇科医生。私人医生的费用也不是那么高,例如上一次她去咨询眼科私人医生,收了100-200RMB这个区间的费用。(当然,不同城市的私人医生收费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下次感冒的时候你也可以试一下前2种方法(3和4有点难实现),看看效果好不好,评论回复我就行。(嘻嘻)

二.饮食习惯

她们的饮食习惯和南方人很不一样,我上一篇也提及一点点。俄罗斯人习惯蔬菜和海鲜都偏向于生吃,习惯吃更多的肉在日常生活中。内脏这些东西在他们国家是很便宜的,通常人们会买这些内脏拿去喂宠物(这里没有用此比喻人,只是说明不同国家的人对待动物身体部位的看法不同)。

肉、海鲜在他们国家是比较便宜的,但是水果却很贵。这情况有点像韩国。日常他们吃得比较多的水果是苹果、香蕉、橙子、梨。但是其他例如黄桃、车厘子都比我们国内要贵,西瓜是只有2/3个月有。所以现在她吃很多西瓜、黄桃、芒果这些,几乎天天都吃。可能我一直生活在南方,觉得水果满街都是,就对水果一般般,一般就吃几片那样。

平常聚餐的时候,对,他们很喜欢到别人家聚餐,就是我们的串门,你去下我家,我去一下你家。但是去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带一些伴手礼,不用很贵重,一束花或者一些巧克力这些就可以了。但是通常的聚会,主人家会为客人准备一大桌的菜,远远多于你自己本身的需要。

此外,她家是那种比较注重健康的人,例如会保持是各种维生素,鱼肝油这些。她妈对天然产品比较疯狂,我们现在用的药膏也是她妈寄过来的,一个韩国的牌子,天然蜂蜜牙膏。

最近我们收到她妈寄过来东西的时候,甚至收到一个对男性保健的糖浆。我真的醉了,被外母娘关心男性健康,感觉也是怪怪的。可是我保证我的小伙伴很健康而且茁壮。

最近我们之间发生的一件关于榴莲的趣事,无奈又好笑。

我自己很喜欢吃榴莲,就是那种疯狂热爱,一次可以吃2个的那种。榴莲真的超级好吃(对于喜欢的人来说)。

可是! 我女朋友是真的不喜欢,连闻都不行。

当她第一次知道我喜欢吃榴莲的时候,她嘴巴撇了撇嘴巴,说OKAY,你可以自己吃,但是别让我吃。女人的嘴呀,骗人的鬼。信不得!!

我下午兴高采烈的买了块榴莲。买的时候,我一闻那个味道就知道那一块熟了,贼香!很好,就它了,拿下。回到家的时候,洗好刚和榴莲一起买的水果,打算待会晚上的时候慢慢把他们逐一消灭掉。

当我打开榴莲上的保鲜膜的时候,我女朋友捂着鼻子就出来了,站着离我3米远说“我在房间就闻到味道,这味道也太恶心了”,她一说这句话我就起劲了,开始皮。我和她说你真的要试试看,像甜芝士一样很好吃,就跟你喜欢吃的BLUE CHEESE一样啊! 但是她的回复让我感到绝望,“不行了,闻着这味道让我有点头晕,还有一点想吐。现在你去洗手,然后把一次性手套带上,拿着榴莲出去外面的阳台吃吧。(哭唧唧)我拿着咬了一口的榴莲和凳子,在关门的时候她还关心了我一下问我需要威士忌吗?”(威士忌配甜的东西也蛮好喝的,例如巧克力,是真的有这种喝法)我委屈得说“NO,I HAVEN’T HANDS”。

三.俄罗斯人的SAVVY

这个词我也不知道怎样具体的翻译出来,直接英语翻译是机智。但是又不算是机智,更像是土方法,我忘了那个网络热词了,如果你能帮我想起来就在下面评论回复我好了。

他们的思维是,假如我遇到了一个问题,但是我只要解决了就好。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俄罗斯的奇奇怪怪的土方法。一条只允许车辆过,不允许人过的桥。结果4个俄罗斯人套着纸皮,假装是一辆车,堂而皇之得从桥上走过。什么洗热水澡,拿锅放在火上烧,然后自己泡在锅里面,跟煲汤一样。(不怕煮熟么)

拿邓爷爷的话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俄罗斯人的为人处世风格

她是比较偏向于直接表达出自己观点的那种,特别是在生意上,明确直接得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你干什么。而不是像我们说那些客气话,可能、大概、应该、LET WE SEE这种。当然在平常的相处(GREETING)他们也会说一些客气话。

此外,他们比较会考虑别人。例如我上次提到在走路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间在路中央停下来看手机那些人。在俄罗斯如果有人这样做,是会被人骂的,因为你妨碍到了别人。我相信这些例子不单单是我,你也曾在地铁或者人性走道上遇到很多这样的人。那些站在地铁门开的时候,不是要出去但是又站在门口,妨碍别人出列车的。看到有需要的人不让座的,虽然没有说一定要让,让是情分不让也应该,但是坐着关爱座总得要让吧。

我和她有时候遇到这些事情都尽量这样去理解,中国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如果你不为自己考虑,那没人会为你考虑。我们中国有一句谚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是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只能说很无奈,有时候又真的为某些人的自私感到气愤。

五.肤色

我总感觉人就是犯贱的动物,包括我自己。贼(zei)贱。偏偏要弄一些自己没有的,例如说白皮肤的人总喜欢把颜色晒黑(GET TAN),美其名曰小麦色。黄皮肤的总要左遮右遮,还吃美白丸这些,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变白。直头发的,总想电个大波浪或卷发。天生自然卷的,总要把头发拉直。我也不懂为什么,反正我长头发就想剪短,剪短就想留长。

如果有B乎大佬,解释下这原理,小弟感激不尽。

以前我也不觉得黑,跟她在一起后觉得贼黑。好吧,我也开始用防晒了,毕竟只有防晒才能让我保持年轻多汁的面孔,嘻嘻。

六.对中国的喜爱

来中国后,我教会了她如何用淘宝剁手,她觉得在中国生活真的很方便,出门都不用带钱包,直接用手机就能给钱。快递真的比我要多好多,各种东西都会买。

P.S.以前她还觉得我隔一段时间就有包裹很神奇,觉得我是大富翁,哈哈。其实我觉得还是因为我帅的原因。现在她的包裹比我多,还要留给她拆。

之前我们去广州玩,做高铁半小时就到了广州,超级快。而且我们还能用美团、饿了么这样点外卖,有时候周末我们窝在家点个外卖,看个电影也是蛮惬意的。

虽然说,人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铁,例如早上上班时候的地铁入站口的人头涌涌,转乘线路的限流。马路经常塞车这些。但是人多也让生活变得更便利,半夜你想要去买东西,下楼就有24小时运营的便利店。半夜你饿了,下楼总有一间烧烤店在等你。

其实说到最后,所有的不同只是行为和思维习惯上的不一样。外表嘛,不就白一点,眼睛是蓝色的这些嘛。没什么应该区别对待。有时候网上的言论真的太偏激了,不是贬就是夸,真的弟弟。

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没什么好洗地的。不好的就认,努力改善,好的继续发扬。但是有的人,非得要其他人认同他的观点,但是人的观点是很难被说服的好吧,就算你列了各种事情在他面前,他要是不想信还是不会信。所以吵吧,闹吧。我也不在乎。

对了,我B乎、彗星、V波同名:俄罗斯小百君,喜欢就搜一下咯。

毕竟比较佛系。


user avatar   san-sui-ba-ke-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九月做环中国自行车赛电视直播,有一段赛段在贵州安顺,我们提前前往安顺查看场地,邀请一位法国人做顾问,因为他们做过环法自行车赛,对此经验很多。


到了安顺,我们沿着赛道进行查看,转眼就到了中午,为赶时间,饥肠辘辘的我们就沿途找了一家当地小餐馆吃饭。


有当地主委会的姐姐陪伴我们,在餐馆旁边的草地,也不知道什么植物上顺手摘了几个果子,往身上蹭了一下就当洗了,然后给我们吃。


这果子叫刺梨,一种浑身有刺,吃起来酸酸倒还可以接受的程度。我是从来没吃过,之前连叫啥都不知道,入口酸,口感脆脆的,虽然有点酸,吃完的那一会还有点小回味。

刺梨,就是这种果子


那法国朋友脑子就炸了,你就那么蹭一下就可以吃的下?不怕细菌?不怕寄身虫?中国还有这种吃法?我们法兰西人是受过健康教育的,那怎么就可以………………嗯,真香。


反正就这么几颗果子,在贵州当地盛产,摘的也是野生果子,真香完想要第二颗也就没了,法国朋友想着过段时间直播时候再来吃。


他最终没能等到直播再来安顺。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支持,他们的出价太高。最终我们没日没夜,在20天内,从0到所有、自己攻克所有技术问题。


————————本宝宝是分割线——————-


以下为偏题的内容


有伙伴说到自行车的技术问题,今天录完节目,在这里说一下吧。这是一个很难说明的问题,我尽自己最大能力把它说的可以简单明了一些,保证让你们看懂。


环中国赛有直播价值的是它的绕圈赛,个人计时赛等均不在直播考虑范围呢。一场绕圈赛全程有127.8公里。理论上,我们需要对全程比赛,也就是从发枪到颁奖的全过程都要为屏幕前的观众进行呈现。



直播的原理就是把所有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传回到转播车上,通过转播车发送信号,经卫星传送到千家万户。


转播车


安顺赛段,起终点在一起,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只要将摄像机位摆放到起终点的制定位置,检测完信号通路,对讲通联,基本就可以了。

待架设的摄像机


那么选手在赛道上的表现如何呢,这是大家经常在屏幕前看到的画面,谁是第一,谁在超车,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就是这种类型的画面


这种画面当然是摄像机拍摄出来的。问题是,自行车是移动的,且速度极快,就算换成博尔特扛着摄像机,累到吐血都追不上。

所以我们用了摩托车做载具,前骑手,后摄像。这也是自行车赛的直播的正规标配。摩托车全是指定唯一的品牌BMW。川崎、Yamaha、力帆等等,都不被允许。(打码,望理解)

就是这么拍的,图为环法上海站,仅供参考。


当然还有空中画面


直升机进行改装,才可以从空中拍摄(打码同事,望理解)


OK,基本的要求都差不多了,看起来还可以,感觉也不是很难理解。那么,最终也是最难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如何将这些摩托车、起终点和直升机上的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安全稳定的传回转播车里集成?


要人命的就是 安全、稳定


原因就是,安顺是山区,海拔高,密林多,赛道长。


大家想一下,进了电梯,有时侯手机也会收不到信号,何况在安顺高山密林,使用无线微波的情况下。有朋友会说,没信号,等几秒不就有了吗,还行吧应该。


这种想法完全不可取,在传媒业。大家平时生活是按秒来计算,中国pal电视制式1秒=25帧,电视人是按帧来算时间的,少一帧都会收到处罚,而且大家看到的直播基本在延时20左右才播出的。你们几秒钟看不到画面,加上20秒的延时播出,在我们这里基本就可以告别职业生涯了,大家看的不爽也会骂我们。


所以鉴于条件、经验、设备、人员等等方面,我们向做过环法的外国朋友进行请教,向他们学习最关键的信号上下行的成熟技术。学习可以,当然,不是免费的。很贵很贵,具体数字我就不说了,自然没有达成一致。后来我们提出购买他们的专业集成设备,自己拿过来研究使用,当然也被拒绝了。


绕了一圈,最终我们只能自己来做,联系厂商进行专门的设备安装,租用摩托车、直升机一点一点的敲定各项细节,一趟一趟的在赛道上来回刷信号,一张一张的画出图纸技术方案,改一点撕一批,改一点撕一批…………


20天睡了4x24个小时


最终,我们参照国外的直播画面,一点点的确定了各项情况,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认了最终的技术方案。


涉及到保密安全,只能一句话说明。信号:摩托车 直升机 接收站 转播车 卫星


结束语:技术壁垒真的很高,但不是那种完全不可打破的,感谢为此奋战提供帮助的300余位老师,打心里感谢


user avatar   yuan-si-q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件我觉得不应该发生的事。。

1. 有个不晓得哪个国家的同事到上海来,在某女生的桌子上看到了新鲜,大只的,可爱的,毛茸茸的水蜜桃。

她一顿夸,什么长得可爱,看上去就想摸,然后看上去也很好吃。

夸完就两眼放光看我们同事。

被她灼热的目光照射两分钟后,该同事福至心灵:You wanna have this?

她狂点头,捧着桃子就走了,跟捧个宝贝一样。。

后来问她,她说她从没见过桃子,一眼就觉得这玩意儿肯定好吃。。


话说国外没有桃子吗???我很好奇。

这句话是疑问句,不是反问,也不是肯定句,求评论里不要再说我那么自信觉得国外都没桃子了。

我见识少,只知道中国有,其他国家没去过,有些国家有没有桃子我真的不知道。


2. 某些国家应该没有莲藕这种东西。。

所有来上海跟我吃过火锅的人,有可能受不了内脏,有可能受不了脑花,也有可能受不了辣。。。

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很喜欢莲藕。

一盘藕我一口都吃不到。

3. 还有个小哥,嗜辣并且充满自信。

跟我们去辣府,点了那个超级辣的丸子,自信无比,说他绝逼一口吞。

他没能一口吞,咬了小半个就废了。

废完晚上回去还拉肚子,第二天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虚脱的。

当然那个丸子是真辣,我也受不了。。


user avatar   t.karasa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人的爱国意识非常强!

这不是“外国人来了中国之后”,应该是“外国人来中国而学好中文之后”,因为即使住在中国,中文不太好就会看不到。

中国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一般来说农村人、中老年人、贫困人、学历较低的人倾向于爱国主义,这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至少就发达国家而言)都一样。但是中国的话,无论是北京人和上海人还是学历高、收入高的高层人士的年轻人,他们也非常热爱祖国。这是我跟中国人多交流之后才知道了,而且我还没看到不爱祖国的中国人(嗯,除了精日以外)。

在日本爱国人士很多是很多,但是有教养的人一般都看不起爱国主义,尤其是中上阶级出身的年轻东京人。他们认为只有个人没什么优点,没有个性才能成为爱国人士。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爱国主义,最大的差距就是:

  • 中国人热爱祖国,但是他们热爱祖国而已。中国人对中华文化和历史有蛮大的自尊心,但是并不看不起其他国家的人。
  • 日本的爱国主义常常带着种族歧视和排斥意识,为自己是日本人非常骄傲,认为自己是崇高的民族,而且看不起其他国家(尤其是整个亚洲和发展国家)。

所以虽然我非常看不起日本的爱国主义,但是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我没有那么反感。


user avatar   li-xian-sheng-59-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工作的时候,一个中文很好的德国人跟我说你们中国人只认为我们欧美的老外是老外。

我说怎么会呢?!我们都叫foreigner好嘛!

德国人一本正经的说,不,你们管日本人叫小日本,管韩国人叫高丽棒子,都不会叫他们老外。

呃。。。


user avatar   derek-pisieczko-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感谢这么多的赞。

还有,我要声明:听到鞭炮我不会趴在地上的,哈哈哈。

.............................................................................................

记得以前在对外经贸大学教书时会路过一个公园,听到一声巨响。

我以为是有人开枪杀人,拉着朋友就跑。

朋友当时一脸茫然问我怎么了。

我说这里有枪击事件。

朋友听完哈哈哈笑不停,说那是公园的大爷在打陀螺。


user avatar   eccyi-ke-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eChinaCareers专门跑去问了问身边的外籍同事们,和一些我们的顾问团队在面试中接触到的外籍候选人们。

咳咳咳,首先是一个严肃的回答:

-好吧,哈哈有很多东西。 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最重要的是,通过来到这里,你会认识到你认为的许多“正常”的事物其实是不同文化塑造出来的文化结构。 例如,你看到在美国电影中它总是有一些关于英雄如何打破规则的故事, 这是为了歌颂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自由等价值观。但是当你来到中国后,你会看到家庭,群体,国家优先于个人。

-或者,例如,你看到在英国,福利政策会深刻地影响文化。 它使家庭关系变弱,但这也意味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纯洁。 因为相互之间的经济依赖性减少了。 这也意味着,当他们寻找结婚的人时,比起中国人来说,不会那么物质化。

-一些外国人可能会认为这里的人很物质化。 但是他们忘记了这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福利制度,这里的经济形势是非常不同的。

(翻译参考自谷歌:))

小编的这个外籍朋友从文化结构和不同国情出发,讨论了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和国内以关系为重的不同特点,以及国家的福利制度怎么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爱情观...

当然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肯定会赋予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欧美国家奉行的是资本主义价值观,也塑造了他们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相对而言,大部分东方文化本质上是集体主义的。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有强烈的动机努力和他人保持一致。他人,特别是重要的人物,是构成完整自我的高度积极成分。所以中国人在人际敏感性方面更为突出,会把关系看的更加重要。

二、对在公司里“午休”感到惊讶。


上图是eChinaCareers小编的荷兰籍同事发布在LinkedIn上的动态:An everyday occurrence for lunch breaks in China.Nice to see our desks are so comfy!

以下是小编在网站上找到的其它外国网友的回答:

“我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时,就发现中国人喜欢午休这个习惯,当时我还不知所措,但慢慢觉得这个习惯挺好的。”

“我知道在亚洲一些国家有午睡的习惯,但在美国并没有,一般是身体较为虚弱或者老年人才会建议午睡。”


国内,在公司里或学校里的桌上小趴一会儿午休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我们普遍认为这有助于缓解脑部疲劳,从而提高下午的工作质量。但是外籍同事说,这在国外可是很少见的,所以看到我们每天都会趴在桌上午休会感到很新奇。

难道外国同事们中午不会觉得很疲劳吗?为了搞清楚这种差异的原因,小编综合了同事的回答以及网络上的一些资料供参考:

①饮食习惯:

外国人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中国人喜欢吃面食、大米等主食,但是这类食物含有糖类、淀粉会使人们的血糖升高,所以需要人们通过短暂的休息来缓解。然而,外国人吃的食物比如,沙拉、三明治、汉堡等属于较低碳水化合物,会使人们的血糖升高较低,所以他们不容易犯困。

②传统习惯:

有的外国人会认为午休是一种不自律。贪恋休息的习惯。所以当他们犯困的时候,就会喝一杯咖啡来提提神。

③舒适度:

我们同事说,在国外,人们普遍不太喜欢趴在公司的桌上午休,他们会很惊讶一个人居然能坐在椅子上睡着,因为那样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才会发出一句感叹:Nice to see our desks are so comfy!


二、生活版

eChinaCareers的英国籍同事对于来到中国之后首先最想说的,就是中国的食物啦,不管是小吃、零食、还是饮料、奶茶都超级爱,对于小吃,尤其是以下几种:(是个地道的“洋蓉漂”了!)

在之前的一篇回答中,eChinaCareers提到过我们的英国同事stuart酷爱“一点点”,而且惊叹于外卖送到的的迅猛,以及它们包装的精美程度。在英国有时候送外卖真的等很久,在荷兰也有类似饿了么的线上外卖软件,但是配送费换算成人民币得有个100块了,所以我们同事们便开始热衷于点外卖,stuart恨不得一天三顿都点外卖,他说早饭也想点,有时候晚上12点,1点了都能点个BBQ什么的,对于中国的外卖行业,英国朋友鼓巴巴掌说:Excellent!Fantastic!

全文可戳:eCC宜可睿: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发展有多快?


三、讲价和友谊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对讲价似乎有种特殊的热情,在小区旁的农贸市场,商业区的高档商场,甚至是外国的折扣店里,总少不了中国人讨价还价的身影。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在中国讲价,甚至成了他们的旅游活动之一。

比如,在北京的秀水街砍价,已经成了外国人眼中和登长城、吃烤鸭并列的特色旅游活动。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尝试着和能用多国语言的讲价秀水街商贩砍价,希望能花200块买到叫价1000块的运动鞋。对他们来说,砍价好像是中国人的民族天赋。当然并不是说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就不会去讨价还价了,但是欧美国家的人更热衷在各种服务项目上讲价,而在购买食品以及其他基本生活用品时,他们基本不会讲价。而在中国,在食品和基本的生活用品上讲价,已经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对于国内大多数家庭来讲,这部分花销的目前还是占家庭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的!


许多西方文化是强调独立自主的个体主义文化,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看作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甚至在诸如婚恋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强调的仍然是个性。而朋友之间的友谊与和睦可能在中国就更加重要了。

在外国朋友眼中,我们更加重视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他们来说,会相对理智和冷漠一点。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网易新闻 历史档案大揭秘说

《都说午睡对身体好,那为什么外国人就不午睡呢?今天算是长知识了》


user avatar   bomb-78-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附近有个乐天玛特,不过已经关了好几年了。

我妈有天晚上去逛蔬菜区,看见有个韩国领导在几个员工面前训斥,旁边有翻译说给员工听,意思是有必要把所有灯都打开么?难道你们晚上在家里看电视还开着灯么???


user avatar   wang-mang-guo-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

有一天我跟一个西班牙男孩子聊到了中国有哪些可爱的动物

我果断告诉他 我们的国宝熊猫!

我说 其实我们中国人都是骑熊猫上学的 因为它长得可爱啊 就吃竹子 好养活 还很大 骑出去贼拉轰~

虽然他很怀疑为什么我们会把国宝拉来当坐骑 但今年他还是去了成都旅行 刚到不久就给我远程视频轰炸

“ 芒果 你不是说你们是骑熊猫的吗?为什么我在成都没有见到过一只活的熊猫!唯一的一只还是趴在一栋大楼上 露了一个屁股在外面!”



这小伙子出门旅游都不在网上搜集资料的吗

费解




                       

相关话题

  你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样的? 
  如何看待山村高铁站——五府山站? 
  请介绍一下这图里的建筑? 
  在国外,你做过哪些改变外国人对国人固有认知的事? 
  有一个外科医生男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把一场普通的出国旅行变得高级? 
  产后最崩溃的瞬间是什么? 
  谈一个特别帅的男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85后夫妻不让孩子上幼儿园,辞去工作还花30多万买房车去旅行? 
  吃火锅时最讨厌什么? 

前一个讨论
坦克歼击车火力比坦克凶猛,而且能执行坦克的一些职能,为什么还要有坦克存在,用坦克歼击车代替坦克行不行?
下一个讨论
该不该允许成人游戏中出现血腥暴力内容?





© 2025-0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