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赵云为何在正史中并不出彩,罗贯中却要极力突出他?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演义》的重要源流之一——元朝的话本《三国志平话》里,赵云就已经被当做重点人物来描写了。

这也是我国古典袍带书里的几种深得人民群众喜爱的角色所决定的,这几种角色:

1、忠义迂腐大哥型,于《三国》就是刘备,于《水浒》就是宋江,于《隋唐》就是秦琼,于《说岳》就是岳飞

特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看起来啥都擅长一点,但实际任何才能都不十分突出,关键时刻会出现窝囊废的隐藏属性

2、可爱莽夫猛将型,于《三国》就是张飞,于《水浒》就是李逵,于《隋唐》就是程咬金,于《说岳》就是牛皋

特点:心智不成熟、行为举止都像小孩,崇尚暴力,需要“忠义迂腐大哥型”的角色做监护人

3、多智近妖军师型,于《三国》就是诸葛,于《水浒》就是吴用,于《隋唐》就是徐茂公,于《说岳》就是诸葛锦

特点:不擅长打架,都高冷、高冷、再高冷,至于到底智力如何得看作者本身的想象力,大多数都是作者想表现这个人物很有智力,往往表现出来都是开挂而不是智力……

4、清纯白袍小将型,于《三国》就是赵云,于《水浒》就是花荣,于《隋唐》就是罗成,于《说岳》就是张宪

特点:清纯,清纯,再清纯,擅长暴力但却又很理智,永远是“忠义迂腐大哥型”角色的贴心小棉袄。

赵云恰好是最符合这种角色的。

原因就这么简单粗暴,没别的。

至于为什么关羽不是这个小棉袄的角色呢?大伙可以想想,三国演义之后,哪个袍带书还有类似关羽的角色出现呢?关羽角色的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其他袍带书也没法套路的。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赵云正史记载非常出彩。

后将军黄忠,正史记载极少,基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能冲,杀了夏侯渊。说到加料,演义对黄忠的扩写也不少。

左将军马超,一生倒是跌宕起伏,但精彩部分都是独立军阀时期,加入刘备阵营后平平无奇。

名位再次的,如李严,吴一是刘璋降将,入蜀前大段篇章不便写入,如魏延晚年作乱是反面人物。

写小说的角度,这就很尴尬了,刘备入蜀前除了关张就没有名将。正史里很合理,皇叔一直到赤壁打完巅峰期就万把人,就这么个规模有两个万人敌已经超配了。但演义的世界是角斗场模式,军队只是个数字,大将单挑才是真理。你就俩将,挑来挑去就是关羽张飞,文学表现就会很单调。而且关张是出道自带的,刘备人设又是深得人心,结果你一个深得人心的主角出道二十多年还是靠俩老弟兄撑场面,说不过去。

要把小说写得丰满,刘备阵营一定需要个重点塑造的三号将领,最好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后来投顺的,和关张区别开,增加戏剧冲突。

2,出道要早,本来就是弥补前期角色匮乏。

3,名字要好听,朗朗上口。像吴一,就是个配角名,一听就是数学家,没有气势。长得帅就更好了,“云身长八尺,资颜雄伟”,赵云是史料明载的高勇帅。

4,参与度要强,战功如何在其次,可以二次塑造,重在参与。

5,故事要多,逸闻轶事丰富,有现成的创作素材。送嫂子不要,拒绝接盘;保护阿斗甘夫人;截江夺阿斗;赵子龙一身是胆;包括俘用夏侯兰(演义改成杀了夺剑,格调下去了);正史都有记载,随便改改就能刷出好多内容。

6,人品要正气。正史里,赵云这个人就很正,严整慎虑,相关的记载很多。

综合这些要求,还有比赵云更符合的么?三国演义重点塑造赵云一点不奇怪,如果放着这么一个现成素材不用才奇怪。一部文学作品,要用文学视角看待历史人物,评价体系和军事视角是不同的。军事角度,深沉稳重,部署缜密,步步为营者为大将,但是事迹读起来就很乏味;文学角度,出奇制胜,先登冲锋,热血好险者为佳角,写出来神采飞扬,但是历史上并非挂帅者的正道。


user avatar   you-zi-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忠,其实我是不会射箭。而且年纪也不大。没有跟关羽对过刀

长坂坡赵云都五十一了,比我还老。老黄忠完全是角色需要。我没有挨箭,而是病死。时罗贯中把我从棺材里拖尸伐吴又死一次的。


题注你满意吗?


张飞:其实打督邮是我大哥,因为名士醉酒罚他是大哥跟蒋琬。至于放火烧诸葛亮更是没影的事情。我对小兵才暴脾气。对读书人一向客气。比如我想睡刘巴(古人睡一起讨论人生哲学狠正常),刘巴拒绝了我。我也不生气。

我相貌不错,你才刺猬胡子螃蟹脸!你全家都刺猬胡子螃蟹脸!

而且性格温柔,富有教养。算得上儒将。常劝大哥善待读书人。不然女儿也不会是皇后了。


题注你满意不?


关羽:华雄是孙坚杀的。吕布也是孙坚赶走的。我们三根本没有参加讨伐董卓。

我喜欢秦宜禄的老婆,结果曹操多看一眼自取,还收养了拖油瓶秦朗。我彻底绝望了。对曹操彻底死心。禽兽,放开她,让我来!

哪有男人不好色。

我伪降吕蒙企图逃走。哪有人不怕死。


题注你满意不?


马超:我在三国民间评书初版不是帅哥,而是个黄面瘦子,使用流星锤。(这个痕迹在嘉靖版还剩打张飞的一个铜锤)

没有什么锦马超。威风八面,少年英俊。只有铜锤黄瘦子。善于用铜锤偷袭。

三国演义里才成为颜值担当。



题注你满意不。这样的马超不俗啊。我挺喜欢的。


赵云:我长坂坡51了....根本不是什么云妹,小白脸,而是云奶奶。(这是三国演义的bug,赵云死时候70多,那长坂坡七进七出的208年51岁)汉中之战61岁。


所以剩下的戏份都是一个白胡子秃顶豁齿的大爷,骑着一匹老马,呼哧呼哧的杀敌。


为什么秃顶?英雄就不能秃顶么?


陆小凤与花满楼,周星驰版如此说。


所以樊美人要嫁给我,一看就知道假的。哪有喜欢快60的秃顶老头子的道理。


老赵云51长坂坡七进七出,主要是曹军不敢扶我。怕赔不起。


汉中之战也是。


后来没有想到曹真真敢打我。我就败了。


题注按照这个思路写吧。


还原历史,看能收到多少刀片?

———-

几点说明吧


黄忠被关羽喷,不与老卒同列。


第一黄忠的确是武人。而且在刘表帐下多年也就中郎将。

关羽跟过曹操,官拜将军,亭侯。

等于是关羽摆资格,看不起黄忠跟他一样。


以前一个大头兵跟你多年的将军并列,当然炸毛。


第二东汉重文轻武。

刘备被骂成老革。就是老兵油子。

张飞被刘巴看轻,就是因为他是武人。刘巴说我为什么要跟兵子共语。


纯武人出身,在那个时代是被轻视的。

所以老卒,就是骂他这个丘八佬。


——-

赵云生卒年不详。


但演义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力斩五将。

引文:

后人有诗赞曰: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邓芝见赵云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韩德险被赵云擒住,弃甲步行而逃。云与邓芝收军回寨。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


就算当年70岁,208年也50了。


这是罗贯中对数字不敏感,写出bug了。

———

马超非常诡异,整个西凉军团,异常的技能是什么。


射箭。


马岱射过魏延。


庞德射过关羽。几乎成功。


马超把裸衣上阵的许褚几乎射成刺猬。把曹操几乎射死在河中。


后来又铜锤偷袭张飞。


马超原来的版本,潼关还射伤过夏侯惇。


他其实早期版本是个暗器大师。善于用飞抓伤人。


有些阴险的意思。马援也是这个技能。


这个图就是马超马岱,雌雄飞抓。


后来改成了流星锤与射箭。


黄忠射半天也没有射死谁。


马超等西凉军团都是伤的重量级。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才又有小朋友问我,云妹在长坂坡有几个曹兵男朋友?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罗XX极力突出云妹,是不是要向全国人民XX?

以上是玩笑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突出的人多了,给大量武将增加了单挑的情节,比如夏侯惇的各种单挑,主动挑战关羽,这算不算突出夏侯惇?

《三国演义》本身就是罗贯中写的小说,罗贯中在史料和前人的基础上,想写谁就写谁,想突出谁就突出谁!这是他的自由。

《演义》里的蜀汉五虎将,本身就来源于《三国志》中的《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5人并传,这传记位次在蜀汉臣子里,就低于诸葛亮了。

其中关羽、张飞从开始就追随刘备,相比马超214年投靠刘备,黄忠也在210年左右投靠刘备,赵云早在193年左右就有为刘备“主骑”效力的交集。

赵云与刘备产生交集的时间,要远超过马超、黄忠,所以从赵云效力时间长来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赵云,也是很正常的写作手法。

说穿了,早期的蜀汉将领,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传记的基础上,能够突出描写的,除了关羽、张飞,也就是赵云了。

蜀汉将领中,赵云不仅有《三国志赵云传》,还有裴注《云别传》进行补充,而其他蜀汉重要将领,比如车骑将军吴懿、庲降都督邓方、江州都督费观等人,不仅少有人知,而且因陈寿就一句“失其行事,故不为传”(三国志杨戏传),就在《三国志》里没有传记。

网文神将陈到,号称“名位常亚赵云”,在《三国志》里也就是一句话,当然,陈到官至永安都督等,也是个重要军职,但他没什么事迹记载啊!

《三国演义》里赵云的重头戏,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在史料里都有原型事迹:

(注)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三国志》里的长坂坡之战,虽然没有什么赵云七进七出的,但好歹也是赵云保护阿斗和甘夫人突出重围的,这在乱军中,一旦遇到危险,肯定是要赵云亲身搏战,来进行保护的,罗贯中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基础,创造出赵云七进七出,也是合理的。

(注)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三国演义》的汉水之战,也有《云别传》来背书,罗贯中再虚构一下,也很正常。

此外,赵云一直担任重要军职,刘备称帝后,赵云一度成为蜀汉3大军区之一的军区司令,即江州都督。

(注)云别传: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赵云约210年为偏将军,桂阳太守,211年后,为留营司马。约221年初,赵云劝说刘备不要东征而未果,便被刘备代替费观,成为江州都督。当时汉中都督是魏延,南中都督(即庲降都督)是邓方,而江州都督则变成赵云:

  • 汉中都督:魏延
  • 江州都督:赵云
  • 庲降都督:邓方

刘备时期,赵云担任过江州都督,刘禅时期,赵云担任中护军,征南将军。赵云从都督到中护军,才会让永安都督陈到的“名位常亚赵云”。

可见赵云在蜀汉立国后,在刘备-刘禅时期的军职地位是非常高的。

当然,对罗贯中来说,赵云追随刘备非常早,以及史料里有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的原型,这些理由,就足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赵云进行文学塑造,以突出赵云了。


最后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相关话题

  谁能比较详细的说说诸葛亮不受宠的时期? 
  三国演义中蜀国是否具有统一中国的能力? 
  为什么孟获在七擒七纵后才投降,为什么要投降? 
  《三国演义》里三英战吕布算犯规吗? 
  为什么马超城前挑战,刘备派张飞出战而不派赵云? 
  刘表收留刘备时是如何看待刘备这个人物的? 
  如何评价刘表? 
  为什么诸葛亮一出山感觉就是六神装,技能全满? 
  1994 年版《三国演义》剧中饰演最传神的角色是哪些? 
  《三国志》里面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前一个讨论
怎样理解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下一个讨论
如果美国不介入二战,苏联能否打败纳粹德国?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