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把孩子送去让杨永信电击「治疗」的家长有后悔过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

首先,这种戒网瘾机构的成立核心点就是两个字——欺骗。学校欺骗父母,让他们放心交钱,父母欺骗孩子去学校,学校体罚洗脑孩子,孩子被迫与学校一起欺骗父母。

搞清楚这一点后,答案就非常明显了,父母不会后悔的,本来就是用欺骗手段去主动毁掉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你还指望他们会反悔?


接下来应战时间。

@知鱼

你禁言时间到了,就可以好好回应你一下了。

你之前的回答里有一个理论,叫三混蛋理论,孩子是小混蛋,家长是老混蛋,杨永信是大混蛋,三方都有错。

那,你看过的新闻报道里,在没有进去戒网瘾学校之前,这些被父母欺骗的孩子有哪一个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或者行政拘留?

没有。就我自己看到的这些案件,包括出来后拘禁自己母亲八天,并最终杀死自己母亲的陈欣然和知乎里某匿名用户回答的中提到的亲手捅了自己父亲17刀的小a,在没有进去戒网瘾学校之前,都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罚过。

换句话说,这些进入戒网瘾机构,你口中的小混蛋,都是一些普通学生,他们并不优秀,但,他们遵纪守法。如果你说他们不遵纪守法,请举出例子(去网吧上网不违法,收留他们上网的网吧才违法)。

以杨永信为代表的灰色市场有400亿以上的产值,他们的业务范围不只有网瘾,早恋、逃课、自制力差、性格孤僻等等等等,只要你的监护人认为你有毛病,就可以送你进去。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天,你媳妇觉得你哪里做的不好了,你媳妇交钱,也可以把你送进去。别觉得我在扯淡,这事情发生过的,你可以自己去搜,有一个因为做淘宝被父母送进戒网瘾学校的人,他的文章里已经说了,有老公虐待妻子被妻子交钱送进去的。你没有被送进去的原因只有一个,你身边并没有有权力把你送进去的,如同那些网瘾少年的父母那样的人。


从头到尾理一遍先。

孩子被送进戒网瘾机构由下列几个必不可缺的环节组成:

父母主观上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产生不满(比如上网、早恋、不听话)——父母打算“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按照你给一个上网孩子的回答来看,你这种父母根本不会和孩子坐下来平等对话和交流,而是一味以自己是父母即使做错也是正确的来打压孩子)——孩子不认同父母观点,拒绝接受所谓矫正——产生激烈矛盾,孩子变成你口中小混蛋的开始——矛盾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父母觉得这孩子没救了,开始求助于外界(也就是这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

再来看一看这些孩子是怎么被送进去的。他们被送进去的手段都出奇的相同——来自家长的欺骗。而我看到的案例中,所有孩子都选择相信自己的父母,孩子始终认为自己和父母是一家人,我愿意信任自己的家人。而家长却利用这种信任,将孩子推下万丈深渊。


我知道你会说网友骂什么都不会做,我这有治标和治本两个方法。

在谈治标的方法前先来说一个事情。

以杨永信为代表的灰色产业违反了那一些道德和法律。

首先,他们标榜可以医治孩子的诸多坏毛病,是父母眼中治病救人的“神医”。而这些个神医违反了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不伤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合法性原则,根本不配当医生。

其次,我国宪法37和38条已经明令禁止非法拘禁,这些戒网瘾学校有哪一个不违反宪法?

而这些违法犯罪机构逍遥法外至今,只是他们的犯罪事实不好进行调查取证。

因为,这些犯罪机构心里很有b数,它们制定规则时,就不允许学生出去后互相交换联系方式。

法律上定这些犯罪机构的罪时,主要依据伤势和工具。等到学生被放出来时,伤早就好了,工具也清理干净了,就只能靠学生之间互相作为对方证人。

学生出来后,本该获得自由。但,事实与此相反,他们依旧被监视,只是监视的人,换成了自己的父母。

治标的方法,就是这些父母转变观念(当然,这种途径不太可能)或者是有着喜欢玩游戏就活该被电(也就是你)、网瘾机构里的孩子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要不是父母不报官,早就进监狱了(你的一个同好,我就在这怼他)的这种落后观念的家长死干死净(没错,就是死干净),这些孩子能联合在一起,互相作为对方证人,这人数不用多,10多20个,被拘禁虐待半年及其以上,就可以当做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这样,有人站出来,剩下的被拘禁虐待的孩子也会出来作证,这些违法犯罪机构的人都会被判有期徒刑。

你看,是不是非常治标?

至于治本的方法,谈之前先来想一个问题,这种畸形市场能成长到400亿之巨的原因。

有一定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决定市场的不是这些机构,而是家长。在现在这种互联网时代,这些伟大犯罪机构都曝光率非常高,这种情况下,还把孩子送进去的,都是混蛋中的混蛋。

别和我说什么父母已经没办法了这种话。说的像是今天这种局面就是孩子一手造成的一样。这些被送进戒网瘾机构的孩子,有哪一个没有被父母忽视过?父母一天到晚忙着自己都事业,孩子学坏了,父母想通过打骂的方式矫正孩子,孩子就不想在被父母想一个提线木偶那样对待,久而久之,父母就会放弃。

这样梳理下来,最大的锅就应该是父母那一方来背,自己生下来不会养还要甩锅给骂自己不人道的网友,和耍流氓有什么区别。

治本的建议就下面几点:

1.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网瘾,而是父母和孩子对于网络的认知差异上。

孩子产生所谓网瘾的时期,大多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存在感,而父母不经常陪同自己,学校也不认可自己,那孩子会非常孤独,进而迷上游戏,毕竟游戏比父母更能给自己存在感,又还好玩。

父母应该做的,是抽出一段时间去陪一陪孩子,带他/她一起去吃美食,看电影,旅游,让孩子知道,有比网络更美好的东西。要是连这点钱都舍不得花,那还说个锤子,这种父母就别想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自己都是那副孬样,还指望孩子能比你好多少?

2.沟通方式。

不是所有人类都会说人话,许多父母在和孩子对话时说的也不是人话。

在对话开始前先带入长辈的角色,不去倾听和理解孩子,一旦讲理讲不过就动手,动手也打不赢或者即使打赢也会付出惨痛代价(比如说被孩子咬掉一个手指头),又会说孩子不是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抱着这种态度和孩子对话,孩子在表达之前就被否认,自然认为父母不可理喻,那还听个锤子,改个锤子,你不尊敬我我为啥要尊敬你。

别和我提什么父母都是辛苦的神圣的,父母和孩子、朋友之类的都是一种角色,角色与职业一样,没有高尚和低贱之分,除了军队这种由国家强制力进行筛选排查的职业外,所有的职业和角色都有极少数的圣人,大多数的普通人,少数人渣组成。

能下狠心欺骗自己的孩子,没有想过与孩子平等交流就认为孩子无可救药已是废人,不如送去戒网瘾中心给人电一电。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即使还没有到人渣层次,也是那种和人渣父母只有非常先差距的低层普通父母。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现在的样子和父母平日里言行身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觉得这孩子没救了,已经是个废人,那,这些父母平日里也好不到,和他们口中已经是废人的孩子一副怂样。

3.认可孩子的平凡。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人上人,总得有人扫大街。

就因为孩子不听话,喜欢从网络那里获得父母和学校没能给予自己的存在感,就说这孩子没救了,废了的家长(别怀疑,我喷的就是你,知鱼),自己成就也不可能太高。

自己都不是什么卓越人才,就别指望孩子能比你好多少,能晋升自己所在社会阶级的都是天纵之才,普通人的话,父母是哪一个阶级的,自己大概率也是这个阶级。

把预期调低一点,有时候会有新的惊喜。


现在会被父母送进戒网瘾中心的孩子,都是父母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三体,三体中有一个理论比较适合形容这种家庭的关系,这个理论,叫猜疑链。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一开始,镜子是好的,青春期到来,孩子需要存在感,但他们无法从父母这获得存在感,就选择网络,父母想要通过高压手段强制矫正,就相当于自己动手把亲子关系这面镜子砸碎。这时候,镜子碎成了许多大的碎片。

孩子认为父母和自己存在代购,无法理喻,无法获得认同感,索性把本就不健康的上网习惯和上网时间延长。这相当于把大一点的镜子碎片再一次砸碎。

父母看到亲子关系这面镜子已经碎到这种程度,就想着,把孩子送进去电一电,说不定能变好。于是,这种打着爱为旗号的伤害把亲子关系这面镜子丢进了火堆。

知鱼,你之前回复我的评论里说过,你预言,只要中国还有我这种仅凭借一腔怒火,想着通过法律来规范一切事物的人存在,杨永信就永远不可能受到惩罚。

我这里也可以给这些送孩子进戒网瘾机构的家长未来死法做一个预言。他们的死法会类似于今天中国农村的孤寡老人,要么自杀,要么被晚期癌症折磨死。

因为我相信,当这些被送进去的孩子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后,对于这种把自己孩子推向深渊的父母,不会进一点儿子女赡养义务。即使法院强制他们执行这种子女义务,他们也会像你说的那种对着爹妈毫无尊敬,一点笑脸也没有的去给钱,给完钱就走人,生病住院能不去看就不去看,即使去看也要摆着一张臭脸。

这种情况持续个几年,就可以帮助这些父母坚定自杀的念头。


孩子和父母关系已经走到这濒临破碎的地步,就像这镜子已经碎成了许多小块,完全修复没有一点可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把孩子送去杨永信那里和打游戏开挂本质是一样的。他们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为了获得更加良好的短时体验,他们愿意拿以后的老年生活/封号来当赌注。

你曾经发过文章(虽然现在被删了),说,为什么现在的网友只懂得骂人而非解决问题。

有人说当兵,知鱼你认为这想法不太现实。这种可操作性那么高的方法都认为不现实,那我这种长期改善型方法,相比你更加看不上眼。

杨永信的方法就像当年发展经济一样,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

现在,我和那位有远见的知乎用户提出来的是怎么解决亲子关系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就像当初那些同时兼顾发展和环境的方法一样,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小,效果没有破坏环境的那种做法高。

至于同时兼顾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经济增长迅速三方面的方法,即使存在,也不可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地方(就像那位用户提出来的参军入伍)。


既然想改善亲子关系,想把这面镜子给修复,那,父母和孩子都需要退让,父母不应该在用高压手段强压,孩子也应该把不良都上网时间缩短(送进去的不只有网瘾少年,那里不如家长意见都可以送,这里用网瘾举例)。

只是相较于孩子,父母需要退步更多。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诱惑,也容易被伤害,父母无心之举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心理阴影。

只要父母能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即使孩子一开始表现出不信任也可以忍下怒火,和孩子好好谈,同时,不翻旧账讽刺数落孩子,那这父母可以称得上优秀。

如果孩子在父母已经表现优秀的情况下,依旧我行我素,那就可以送孩子去当兵。如果这娃娃连军队都不能教好,那就可以放弃了。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一个观点,没有角色是神圣的,父母中有人渣,孩子中也有垃圾,垃圾和人渣都是不用再费力气去劝的,烂泥,是扶不上墙的。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亡羊补牢。这些以背送进戒网瘾机构的人为代表的孩子,就是故事中被狼吃掉羊,那些可怜牺牲品。虽然这补起来的牢笼对于已经被吃掉的羊毫无作用,但,它可以防止下一只羊被吃。

发生了这种事情,对于那些被牺牲的孩子,秉承着能救一个救一个的观点,用我上面提出的见效慢,但能治本的方法救助。

被牺牲的羊,能救多少救多少,剩下的就是补牢。不让自己的家庭成为下一个牺牲品,这样的家庭多了,杨永信也就蹦哒不了几天了。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几年前曾经被拉进过一个网瘾难友的QQ群,群里有几个被杨永信电过的“难友”和一些帮他们出主意的人。

这几个孩子都是进去之后又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他们属于受苦比较少,理智比较正常的。

但是很明显,他们受到的伤害很强。说话的表达逻辑明显异于常人,对血亲的仇恨也是我们正常人很难理解的。

总之就是沟通很难,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过我记得他们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让我爸妈感受这种痛苦。

他们中相当多应该已经独自逃在外面流浪,因为一旦被抓到,又要送回去电击。

有的暂且在家装作乖孩子,为的是有一天报仇。

不是找杨永信报仇,而是找家长报仇。

当时我没有理解他们,只当做胡言乱语。

然而十多年后,2017年,《今日说法》播出了一个节目,讲的是一个孩子把母亲绑在家里天天胖揍,经过五天五夜的折磨把母亲活活整死。

后来记者探访因由,原因竟然孩子是进了一个类似杨永信那种网瘾戒除机构。

点击下面链接可看。

深渊 上 深渊 下

我终于相信了那些孩子的话!而且对孩子们竟然只有同情!

说不清到底是杨永信的忽悠罪过大,还是家长的愚昧罪过大,亦或是国家纵容此类机构的罪过大?

无论如何,杨永信和这种机构的存在,绝对是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耻辱!


user avatar   tan-dan-qiu-jiu-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年以后,被正值壮年的孩子送进养老院的“父母们”会这样说。

“唉,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没把我家那不孝顺的畜牲在杨教授那里多电几年。”

“当初我就该多跟杨教授关照几句,把那小畜生往死里电,电到他这辈子都害怕,都不敢反抗我这当老子的。”

“贼老天啊,偏偏分给我这么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要不是我生了这么个畜牲玩意,我老婆就不会跟我闹离婚,我当年玩牌也不会把裤衩都输进去,都是这狗东西的错。”

“父母们”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你一嘴我一嘴抱怨自己的孩子,这是它们一天中少有的闲暇时光。

不过,对于“小畜生”们的防备也是必要的,一旦这些谈话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进来了,院子里立即鸦雀无声。

“刚才谁犯病了?”为首的那个人冷声质问它们。

“检举有功的人免除一天的锻炼,待会进学习室交每日练笔的时候把检举内容写在后面。”

这所谓的学习室并不大,是送“父母”进来养老的孩子们集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父母们”的晚年生活。

“1号,7号,11号下午去治疗室治疗老年痴呆。其他人完成每日锻炼。”中年人满意地审视着它们交上来的练笔,内容大多是回忆自己当初与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谢上苍赐予自己这么孝顺的孩子。

被点到的“父母”哆嗦着跟着穿白大褂的医疗人员离开了,其他“父母们”用带着些许怜悯而又主要由庆幸构成的眼神目送着它们离开。

这里的治疗室采用世界先进的神经电流刺激疗法。这种疗法是养老院的创始人王教授耗费数十年精力研发出的新型治疗方式,据说部分借鉴了早已作古的杨教授的网瘾疗法。

这种疗法与传统疗法比起来见效快,对人体伤害又小,进去前还是满口胡话六亲不认的疯子,治疗几十分钟再出来,便又是那个孩子记忆里最“爱”他的人。

虽然有许多人质疑其科学性,但是王教授对于其疗效十分有信心。为此,他叫来一些送父母进来的孩子们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都曾接受过杨教授的治疗。

“据我的亲身体会,电击疗法,对于人的神经系统有着极大的好处。当初我的父亲为了治疗我的网瘾,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把我送往杨教授那里治疗。父亲对我沉甸甸的爱,我这辈子都偿还不清。可是随着父亲年龄增长,他的记性也差了,有时连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事都记不清了,为了从病魔手里夺回我慈祥的父亲,我愿意倾我所有,把父亲送到王教授这里治疗。”一个孩子这样说道。

在记者的镜头下,未经治疗的“父母”们像疯子一样对着养老院的墙壁又踢又踹,有些病情严重的病人甚至不得不用铁链捆在病床上。而经过王教授神奇的治疗之后,“父母”们又变回了孩子们熟悉的模样,它们与孩子一起快乐地回忆着孩子小时候的事情,并且对王教授感激涕零。

“感谢王教授,让我安度晚年。”

“只要电一电,百病不近身。”

这些成功案例,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把他们患病的“父母”们送去治疗,他们都是接受过杨教授治疗,对于疗效非常信任的网瘾患者。

夕阳下,又一个把“父母”送去治疗的好孩子驱车离开养老院,他的脸上还带着笑。

那笑容,恰似当年“父母”们面对逆来顺受的宠物们时脸上得意的笑。


user avatar   zhangwei-4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会后悔

为什么后悔?只有那些好好跟小孩说话没用,小孩因沉迷游戏连200分三本线都上不去的家长才会后悔。

如果停了游戏也没用就证明了小孩笨呗,笨可不是原罪。


别说复仇,各位好好先生,你们的“复仇”里面九成都会成为人渣在父母衰弱时对他们的手段,无论父母曾经对他好不好。

“爱”可不一定带来“孝”;“不爱”或者“觉得不爱”也最多是“不孝”的更果断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家长只要头脑清醒,死死的攥住自己的存款,时不时的暗示这位曾受折磨的孩子“百年之后也没别人,但是钱说不定会捐掉”



天呐,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孝子!


另:我曾经以为知乎人大多是理性的来着。







不过杨的做法过激我不反对。


user avatar   yilu-tong-xi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孩子是出于恐惧而服从,你觉得也是变好吗?”

那位爸爸说:「他要能恐惧一辈子,也不算坏事。」


这样的父母你指望他回后悔认错?做梦吧


2008年通过CCTV一套网瘾专题纪录片《战网瘾·战网魔》,杨永信以一个网瘾少年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纪录片中的13号治疗室,被渲染出近乎神迹的传奇效果。

不管是怎样的问题少年或少女,只要进了那个房间,40分钟后出来就会像换了个人一样,百依百顺,声音轻得像蚊子哼,有些甚至会向父母下跪认错。




短短几分钟,因无法管教孩子而濒临绝望的父母,竟然重新收获一个听话、乖巧、不吵不闹的好少年,他们简直看到了天神一般的存在。


3000多名接受治疗的网瘾少年,治愈率达90%以上。再大问题的孩子进入中心接受治疗,几十分钟后(第一次治疗)从治疗室出来,几乎判若两人,宛如新生,有些甚至会向父母下跪认错。


一时之间,杨永信火了,13号治疗室也被渲染出近乎神迹的传奇效果。


电击是什么感觉呢?

柴静的《网瘾之戒》调查视频里,那些接受治疗的人是这样描述的:


电击的感觉,就像有人拿着锤子不停地锤击你的太阳穴。像“无数根针从脑袋里往外扎”, “像有人拿利器一直想把你的手插烂”。

“生不如死,如果在做的时候可以选择死,那一定是选择死。”


这些接受完治疗的孩子,眼神空洞、绝望、没有灵魂的时候,身体还是抑制不住的颤抖。


你以为他们没想过逃走吗?他们想过。只是最后都屈服了,因为电击的不可逆损伤,已经让他们记忆力衰退,甚至精神恍惚,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下,他们变得顺从,听话。


用这么残酷之极的手段对待孩子,可是,还是有家长花钱把孩子往这里送。


杨永信的网戒所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当所有的协议都办妥得到家长的许可后:


马上有一批人强行将孩子台上病床,并将其手脚按住——






孩子仿佛死了一般,在痛苦之下服软——


还有这样的故事——

是不是很刷新三观?

比杨永信更可怕的,是这些愚昧至极的家长!


整整12年间,有多少孩子被送进这家所谓的网瘾戒除中心,有多少孩子被杨永信摧残凋零,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所学校一个月6000块的学费,四个半月为一个疗程,就是2万7,粗略算一算,杨永信或许已经拥有了上亿的资产。


那些孩子在他手下凄厉地哭喊,声嘶力竭地哀求时,杨永信心里在想什么?


的确,孩子们是改变了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尊严他们的心理思想已经毁的干干净净。

明明备受争议,但是却可以经营到现在,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愿意花钱送孩子来这里的父母。

就像杨永信自己讲的:“没有患者,网戒中心一天也开不下去”,他认为“众多的家长和孩子需要这个地方”




“政府不管吗?孩子父母怎么想的,这几年媒体都曝光了那么多关于杨永信的事情了,怎么还会有人相信?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怎么忍心把孩子送进去?”

这应该是大多数网民内心的声音,不解,愤怒!

在柴静的《网瘾之戒》中,有下面这样一段场景:


麻木举手的家长们,让我明白了——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而可怕的是很多家长明明看到了这一点,却打死也不肯承认。他们以爱的名义,不把孩子当人。


这些父母教育的无能,导致迷信依赖所谓的电击治疗!对比杨永信,这些将孩子亲手推进地狱的父母,更是可恨!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段对话......



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


我是一路童行儿童健康管理专家,每天分享超赞的育儿健康知识。

更多育儿方法及视频教学可点击我的主页


user avatar   everything-is-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实经历。

我:XXX,(我爸名字)你要不然给我道歉,要不然我们就断绝关系吧。

他:哦,那我觉得你还要在里面待久一点。

我:【用能够想到的所有最恶毒的话骂他】



若是有一天老天有眼,他瘫痪在床了,肯定会报恩的。

呼吸机接上,天天喂饭,想死?没那么容易。我什么时候死他就什么时候死。

但是呢什么清理排泄物翻身什么的抱歉我没时间哦,我很忙了,我还能给你喂饭你不是应该知足了吗?什么?褥疮?什么?一床的排泄物?我真的不知道啊,你不是说我不孝顺吗,我真不懂。


写这个真下饭,我突然饿了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有后悔的也一定有不后悔的。

回答问题的大都是年轻人,有孩子,有老师,唯独没有家长。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不完全样本。

但是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办了那么多年,假如没有成功过,这个充满争议的中心又是会怎样存在呢?

其实用正常的逻辑想一想,在任何残酷的条件下都会有人脱颖而出,都会有人如鱼得水。角斗士够悲惨了吧?照样有人能够成为明星,赢得自由。黑奴够惨吧,也有忠心的“模范奴隶”深得主人信任,可以娶妻生子过得比很多白人都好。

所以,不谈概率,任何制度里都能找到我们喜欢的概率。而杨永信的这个戒网中心,从最终结果来看,肯定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我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垃圾少年,讲得就是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不谈那些虚的,实在讲,电击是非常有效的短期手段。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再不老实的孩子,上两个电就老实了。里面也有孩子父母的录像。

其实说句心里话,我不觉得那些父母会多么后悔。哪怕这些孩子自杀了,废掉了,他们也不见得会后悔。这就是父母跟孩子逻辑的最根本矛盾,没有相互的理解。孩子以为自己不配合,捣乱,自残,自杀父母就会后悔。但在多数跟孩子有隔阂的父母眼中,这更加证明孩子有病,更加证明他需要治疗,更加证明之前的一切做法都是对的。治疗失败能怨恨医生吗?如果没有医生孩子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很多孩子本质上还只是孩子,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要如何跟父母斗争,而非我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人,要怎么好好活着!

这当然不是孩子的错,他们在那个年纪心理上是不独立的,或者说他们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关注和教育而更加不成熟。但这同样也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因为无论现在的年轻人怎样去骂父母,他们总体比他们的上一代要好太多。他们的上一代恐怕连吃饱穿暖都不见得能满足他们,更不要说什么心理上的安抚。他们的上一代,教育孩子的手段更加极端粗暴,打断棍子,甚至把孩子打死的事都不鲜见。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特别不理解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提供了比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好多少倍的物质基础甚至精神关怀,为什么孩子就不懂事呢?

所以他们回想起自己成长的经历,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欠收拾。是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打得少了。而杨永信的电击,恰好迎合了这些家长的需求,不听话弄他!

那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啥更好的条件却让孩子更加不乖?其实问题可以归结为时代变迁。父母成长的年代,他们有兄弟姊妹,而且居住得很拥挤,街坊邻居都在一起。一个院子里十几个小孩儿很正常。这种生活环境是很符合人类正常的社会性需求的。孩子并不单一的依赖父母来构筑自己的人格,他们有兄弟姊妹,有朋友亲戚,他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关怀,回应和慰藉。父母在这种环境里并不那么重要,即便是缺位,对孩子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当然,父母的父母那一代,没有几个父母有时间去管孩子想什么,一大家子人,一大堆事,每天能跟孩子说句话就不错了。我的父亲很多年没见过我爷爷,因为爷爷早早就起床上班,很晚才会回家。仅仅在我父亲睡觉的时候他才在家,但是我在我父亲身上没看到半点父爱缺失的遗憾或者阴影。这当然不是我老爹天赋异常,而是他有姐姐哥哥,他们担当了父亲的职责。

而到了现在年轻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没有了兄弟姐妹。城市化导致淡泊的邻里关系和活动空间。孩子变得更加孤单,更加依赖父母。换句话说,孩子健康成长对父母的要求更高了,而且不是一点点。

这个变化是父母这代人最难理解的,他们觉得他们比自己的父母称职太多而得不到好的结果,所以他们只能把一切错都归因在孩子身上。

这二十年里,一日千里的变化会让很多人不适应,对孩子对父母很多东西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仅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也需要孩子去理解父母。然而不幸在于,年轻一代又有太多诱惑,根本无暇顾及父母那一代的记忆和经历。

很多人喜欢发展,其实每次发展都意味着原有秩序的重新洗牌,无论怎样都会有人被淘汰,被抛弃,被置于无助与无奈的境地。

愤怒的年轻一代可以痛骂杨永信,可以痛骂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把用自己一生来惩罚自己的父母甚至不公的社会。但是滚滚大潮下,并没有人真的在意这些微弱的声音。

我在纪录片里看到一个父亲在杨永信的中心,当着自己的孩子嚎啕大哭。被时代抛弃的不独是他的儿子,还有他自己。也许他如其儿子所说,不关心他,不够完美,粗暴,但当孩子冲着他怒吼,你为什么不去死,的时候除了杨永信他还能找谁呢?他不知道!

父母其实比孩子想象的要无能得多,可是孩子也不明白。

我觉得时代的发展会催生出更多的杨永信,我也不怀疑有不少人真的从杨永信那里出来脱胎换骨,我更不怀疑某些杨永信会活得很好,很长,有些杨永信会很惨...

只要你活得长一点,就会发现你认为的是非跟最终的福祸都没有太多关系。只要活得长一点就会发现,世上本没有谁是理所应当对你好的,包括你的父母。只要你活得长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并无多少人在意你的死活,你的悲欢,你的愤怒。你以为报复父母,报复社会,报复杨永信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在报复自己。

人生无常,也即是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应当的。


user avatar   shi-qi-7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真事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成绩一般,性格平和,开朗,按说是给人留不下印象的那种孩子。似乎是偶尔跟同学玩XX荣耀,一直相安无事。后来,似乎是因为他爸试着玩这个游戏(不确定,办公室里他以前的班主任告诉我的),充了大概八九千,一时经济拮据,夫妻产生了矛盾,吵了很久。


那段时间,我见到他时,他是天天黑着眼圈来的“怎么了,哲?”“我爸我妈又吵了一夜。”


我中途也想调节一下,毕竟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天天这样也很可怜。没想到,在我想去之前,他们就把孩子送去网瘾学校了。


他父亲(我不想用这个词)恼羞成怒中,决定一股脑把这些事推到孩子头上,跟他妻子一口咬定是孩子自己偷钱。夫妻双方似乎找到一个让他们之间不为尴尬的点,就决定欺骗自己,隐瞒真相。


”一个谎话说一千遍,它就会成为真实”


表述起来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我花了七个月搞清真相。去年十月一后,他返校了,整个人是一种干瘦,枯瘦的感觉,眼光无神,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述,打这段字的时候,我感觉我回到了那个夏天,我忘不了绝望的他。我把他领回教室的时候,问问题他只是“嗯”“嗯”的回答,声音微弱,只有空虚。


下了一节课后,我主动把他带到办公室,给他拿了一把椅子,却只是站着,不敢坐下。也只好离他近一点,跟他谈谈。我看见了,我站起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颤抖了一下。我本想说什么,但是说不出来,就拥抱了他一下,但是仿佛只是和一个木偶拥抱。


后来,他自杀了,体育课的时候,铃声一响,他突然整个人趴到了桌子上,手捂着头,别的同学不在意这个不合群的人,我正好要用教室电脑拷课件,就看见他趴在那里哭,怎么了、怎么了?没事老师,谢谢你。由我劝他变成了他劝我,我后悔,我不该最后离开他。我也没有拷课件,我忘了我要干什么。我没能阻止他就离开了,他用椅子砸破玻璃,手撞向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边缘,撞了不止一次,我见到他的遗体时,手上满是创口,动脉被割破,教室的墙上溅满了他的血,天花板上也有几处血迹,这没有一点夸张,这是血粼粼的事实!我再去教室的时候,他已经合上眼了,医护人员也到了,但是他却走了。


事后,葬礼上,他的父母也在哭,哭自己多不易,骂孩子多混蛋,我很想给他们两巴掌,但是我却是个可耻的懦夫,没救了他,也没为他泄愤。


网瘾学校,只不过是一个给父母的错误找借口的地方,它是合法的屠宰场,但是最可恨的,永远是那些没有资格的禽兽家长!他们怎么会后悔!只有这些人渣也经历一次孩子的苦痛,它们才能知道自己有多混蛋!他们才知道后悔!


荆守哲,愿你安息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一条感觉很可笑的亲身经历

有一天看见了电击视频

我就问我妈

如果有一天我沾染了网瘾怎么办

她说 你不会的

我给她看了杨叫兽的视频

她说 太残忍了 我是你的母亲

我这辈子也不会那样做的

那些家长简直也人畜不如

我相信了我妈妈


后来 有一次我们谈起对同性恋的看法

我问 她 妈妈

如果我发现我喜欢的也是同性怎么办

我妈思考了一下说

那你也太恶心了

或许我会把你送到那个网戒中心吧。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后开个成人戒赌,戒酒,戒家暴机构。

怎么样。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财新网最新发布的林奇被毒致死案中,嫌疑人许垚在青浦设立制作毒药的场所,并且受害者已有三人? 
  家中有三个孩子,为什么?总是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总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原神零氪玩大世界推荐什么角色? 
  两部门发文鼓励小学下午 3 点半课后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有什么意义?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丰富相关课程? 
  近年的游戏界在政治正确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如何看待网传山西朔州某中学女教师因未收到学生鲜花而发飙? 
  为什么我们要感谢老师?他们传授知识,我们难道是没交钱吗? 
  网传国内游戏版号 4 月份下发(停了大半年了),这是真的吗? 游戏的春天又来了吗? 
  沈阳学区房要人户合一满三年孩子才能上小学,这政策怎么吸引人才呢?为了卖房子手段合适么? 

前一个讨论
淮海战役,如果傅作义放弃北京和天津,留部分兵力阻止四野,其他兵力全部南下进入淮海战场,进行决战会怎样?
下一个讨论
河南台是否拉低了河南人的形象?





© 2024-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