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不和亲不纳贡的明朝汉奸反而这么多? 第1页

  

user avatar   zuo-shang-62-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无非就是想用这个提问来黑明嘛,什么叫感觉宋朝汉奸没有明朝汉奸多?无非乾隆皇帝编了本《贰臣传》给了你一大批有名有姓的汉奸名单让你有底气走到哪里都拿这名单怼人罢了。

  • 我看前面有一位答主说得好,如何看待你又割地又赔款又称臣又纳贡的大宋大清民国汉奸一样那么多。只要是有强大的外敌入侵,带路党是一个必然出现的产物,哪朝哪代不一样?你靠一本贰臣传黑明只能暴露你无知的事实。

我也不和你列什么名字,我估计你列的名字里你真正知道姓名事迹的不到三分之一。

宋末蒙古南侵事迹

  • (蒲)择之军溃,城中食尽,杀主将以降。成都、彭、汉、怀、绵等州,威、茂诸蕃,悉降蒙古。
  • 蒙古进攻鵞顶堡,城降。繇是清居、大良、运山、石泉、龙州,俱降于蒙古。
  • (蒙古)又取阆州,杨大渊以城降。
  • 口温不花再犯光州……入淮西,蕲、舒、光三州守臣皆遁。
  • 元兵进江州,知安东州陈岩夜遁。
  • 元兵犯池州,知州事王起宗遁逸。
  • 知江阴军郑濡道遁,平江府守臣潜说友逃遁,鼎州、澧州、常德府、寿昌军并降。

以上地方守臣,或逃跑或投降,我只选取了一部分,要想找还有更多,蒙古南侵时这些地方官就不是汉奸了?他们的不抵抗堪比张学良拱手送东北,江上诸城无一抵抗,无一重臣坚守,真是千古奇观。说完地方官再来说中央官员。

在临安陷落前夕,京城重臣纷纷出城逃遁投降,朝堂为之一空,谢太后任命吴坚为左丞相时朝中文臣只来了6位,着实凄凉。

时任左右丞相王爚,章鉴相率逃遁,重臣如留梦炎、陈文龙、黄镛、刘黼尽皆遁去。

  • 德祐元年之春,左丞相章鉴闻元兵日迫,托故迳去,既而临安戒严,曾渊子、潘文卿、季可、许自、王霖龙、陈坚、何梦桂、曾希颜、文及翁、倪普等数十人,相率并遁,太皇太后诏榜朝堂,厉词申责,势不能禁,及留梦炎降唆都,陈宜中入占城,身为大臣,行同犬豕,飘蓬翩反,亦曷法乎?
  • 阿里海涯传檄诸郡,繇是袁、连、衡、永、郴、全、道、桂阳、武冈皆降。

同时临安城陷,降元北迁官吏多达数千人,就比如临危受命的左丞相枢密使吴坚,还有贾余庆,谢堂等等。阿里海涯不过破了临安,皇室还有宗亲在外,传檄一下,各郡守臣就争先恐后去投降,晚明京城一破,官员尚知拥立新皇继续反抗。另外北迁之时尚有饱读诗书忠义的数百太学生,仍然选择北行降元。

论据已毕,最后反问题主:你是怎么感觉出大明汉奸最多?宋,清,民国汉奸少的?

希望以后能带上脑子思考问题。




  

相关话题

  请用最简洁的词汇描述一下明朝的灭亡? 
  为何袁崇焕毛文龙之争不能辩论出一个结果? 
  明朝灭亡的原因真的是藩王拖累的么? 
  看《南明史》快被气死了怎么办? 
  如果将崇祯换成皇太极,以后三任换成康熙雍正乾隆,明朝能续几年? 
  明朝为什么把钱用在给郑和下西洋,而不用来登陆日本,彻底解决倭患? 
  为何部分李二粉认为朱棣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不可信,而李世民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就是可信的? 
  朱允炆到底去哪了呢? 
  明朝所有皇帝和清朝皇帝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 
  明朝人投清是维护国家统一?还是汉奸卖国行为? 

前一个讨论
勒布朗詹姆斯总决赛胜率过低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不和亲不纳贡的明朝汉奸反而这么多?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