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fu-jia-min-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依旧结论先行:《前赤壁赋》中,苏轼对人生的困惑是有解的,最终归于超越旷达;《后赤壁赋》则是在《前赤壁赋》的已解决之上,又兴起了新的追问,而在追寻过程中,面对那个巨大、幽深、神秘的更高层次的境地,以及追寻过程中的艰险、孤绝,苏轼也踌躇了,他再次陷入了怅惘的、未解的状态。


《赤壁赋》包括前后两篇,这两篇,在思想上是前后承接,要放在一起读。

写《赤壁赋》时,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遭遇人生第一次巨大的低谷。

此时,苏轼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他如何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如何以犯官的身份,在偏远之地自处?

先看《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此次赤壁之游在七月十五,苏轼与客同游,“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是有一种隐藏的温情,苏轼在人生低谷之时,却有人,同游、同饮、同歌。

明月东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子与客面前是一种开阔、神秘、高远的景象,让他们很自然地生起迥离尘俗的超越之感。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一苇”对“万顷”。

一般来说,人作在广阔的空间在容易感到怅惘,就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个体在广袤的存在面前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软弱、孤独。

但苏轼却不同,一苇独凌万顷沧波之上,突出的是“一苇”的凛然独立,这“一苇”是有力量的,它是“凌”于万顷苍茫之上,而非被万顷波涛所裹挟、随波逐流。

“一苇”用了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有禅宗的意味。

月光弥天,舟行江上,似有乘风之感,“而不知其所止”则是无目的,人在无目的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自由的,这时候你是可行可停,东西南北任你行,是一种自由逍遥。

苏子有飘飘有凌云之感,仿佛自己已是遗世独立的仙人。

至此,似乎是把自由逍遥、独立、迥离尘俗之感推向了极致。

兴至深处,便要和朋友一起唱歌。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歌词中是含有隐隐的期待,“美人兮天一方”,只是这美人渺远、遥不可及。

自《离骚》起,就有以美人喻君王的传统,李白也有诗“美人如花隔云端”,寄托着政治理想,这句歌词也是隐含了苏轼和客子的政治期待。

但那美人,杳不可及,只能远远眺望。

于是很自然地,便由“乐甚”的心境转向了悲哀的情调。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洞箫自古就带有“悲”的审美特质。

南朝王褒《洞箫赋》:“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

唐杜甫:“箫管哀吟感鬼神”。

面对如此悲伤的箫音,苏轼似有所感,正襟危坐,问吹箫者为何作此悲声。

接下来,洞箫客的话,是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非常致命,细思极恐。

他说,“此地,也就是我们如今游览的之处,在百年前是三国英雄们风云际会的地方,他们曾在这里建立了不世功业,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等令人倾慕。可即便是这样的英雄,如今也不在了,唯有江山依旧,明月当年。

何况,你我这种无名之辈,只能渔樵江上,杯酒相嘱,过着平凡庸碌的生活。

我更羡慕长江明月,永恒于天地,我想要“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和江山明月一样永恒,然而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有两层痛苦:

一层是我们和曹操周瑜这样的英雄共有的痛苦,是人的共有的痛苦,人生短暂,无法永恒。

第二层是属于“我们”,即“非英雄人”的痛苦,我们渺小平凡,没有不世功业,辉煌声名,这是平庸之苦。

苏轼其实当时也面临这两问题:

那个才振京华,名满天下,写出过“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的苏轼,“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如今,很可能就要在凄凉荒寒之地了此一生了,彻底沦为庸人、常人、平凡人。

他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命运?

所以,洞箫客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直指人心。

这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每个生命的初期,总和苏轼一样,“奋厉有当世志”,就算是躬耕田园,以淡泊著称的陶渊明也说过他年少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是啊,随着生命的慢慢流逝,绝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人生归于平常,几乎是必然。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平凡)。

才子佳人、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终究是历史上的极少数,可能根本就与你我无缘。

所以,当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心性、运气,理想实现不了后怎么办?

如何面对平凡而短暂的生命?

我想,苏轼在被贬黄州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一定翻来覆去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他才能留下《赤壁赋》,给我们做出无比精彩的解答。

苏轼先为洞箫客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生命短暂,无法永恒?

他用水月作比,江流不舍昼夜,明月阴晴圆缺。苏轼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就是要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苏轼借用了佛教“非断非常”的眼思维去看问题。

如果从变的角度看,苍茫人世,江山风月,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但从不变的角度看,每一个曾经发生的存在,在它存在的那一刻,都永远存在在那里了,都永远是永恒。

一瞬,即永恒。

“日月历天而不周,野马飘鼓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毗岚偃岳而常静”,一切皆变动不居,一切古今常存。

以这样的眼光看,你我的生命,也就是永恒。


解决了人生短暂的痛苦后,苏轼开始解答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面对自己的平凡和渺小。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里有宿命论的思想,事皆前定,物各有主。

是针对人世的得失成败而言,同时也暴露了人的存在处境,人活着,就是处在一种巨大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命运之中。

那对于这些,巨大的、宿命的、不可控的、不可改变的存在,你怎么办?

苏轼说,既然不属于你了,那就不要强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不求功业声名,不求英雄事业,那求什么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世界很深广辽阔,除了功业之外,还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你把目光转向他们吧,他们永远在那里,亘古亘今,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只要你想要,没人拦着。

这是目光的转移,更是一种超越,以山水之美,去超越人间的芜杂琐碎。

当你沉浸于山水自然之美中,心中的世俗之忧,被涤荡干净。即自然山水可“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同时,山水自然是永恒的,但人间功业不是永恒的,英雄都会死,人游于永恒山水自然之中,融于山水自然中,人便也获得了永恒。

这是苏轼对洞箫客两个问题的解答,对于生命短暂,换一种眼光,短暂亦是永恒;对于平凡渺小,那就把眼光转移到自然山水中,在江山明月之美中,消解、超越平凡的生活。

如此,人便获得了永恒,得到了超越。

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前赤壁赋》有三次情感波动,从“饮酒乐甚”,到“托遗响于悲风”,再到“客喜而笑”。

他们的第一次乐是,赤壁之游带来的感性上的快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正是这种飘然独立的快乐,让客子意识到,他是不可能真正“羽化而登仙”,又有“美人天一方”的渺远,于是兴起了“悲”感,这悲哀,既有形而下的悲哀,即我们没有英雄的事业,渺小而平凡,也有形而上的悲哀,即我们不能和江水明月一样永恒。

直到最后,经过苏子的一番解答,客子再此快乐起来,他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累绁,心中坦然。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是在《前赤壁赋》的之上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探索,而在这次探索中,苏轼也迷茫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赤壁赋》把人对于生命短暂、渺小平凡的困扰解决了,所以《后赤壁赋》的开始是没有郁结的。

甚至可以说,《后赤壁赋》的开头非常圆满。

从雪堂,到临皋,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一路上又有人相伴,路上见到“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这里仰见的明月,也正是《前赤壁赋》“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明月,见到明月,就足以让自己开心了。

于是“行歌相答”,上面说过,朋友之间,你唱我和是一件十分温情的事。人世苍茫,人如孤舟行海上,是漂泊不定的,但是有人能和你行歌互答,是一种的温情,是人和人之间的链接,是不确定中的确定,能让人安心的东西。

于是,一行人临时起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又是和《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承接。

如此良夜,不可辜负这明月清风。

客有鱼,妇有酒,江上有清风明月。

这是一种圆满,是对《前赤壁赋》中探寻出的路径的现实呈现。

正常来讲,人生足矣,更复何求!

但,人生向上一途是没有止境的。

苏轼又兴起了新的追寻。

苏轼和客子在此来到赤壁,几个月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已断岸千尺,水落石出;东山之上的硕大明月,如今则是清冷孤小。

他看到,一月之内,江山不可复识,内心隐隐升起一种不安的感觉。

江山都会有如此变化,那么他之前在《前赤壁赋》中探寻出的哲理,就一定是对的吗?就一定是终极解决之路吗?

苏轼又开始了新的探寻。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这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喻,即在接下来的路是很艰难、很危险,很孤独的。

它充满了荆棘、 巉岩、还会遇到各种鬼怪妖魔,这一切,是没有人能和你共同面对的,包括你的朋友、亲人。

你只能自己走。

苏轼在半山中“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面对这样的景象,苏轼“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苏轼感到,再往高处走,是很可怕的,这和“高处不胜寒”是有类似之处,但他之前的感受是朦胧的、推测的,但这里却是真真切切的。

人在精神上不断向高处追寻,然而是一条孤独、未知、可怕、的路。让人畏、让人悲。

(这一段我想到两个人,庄子和鲁迅,这二人文字中的幽深、决绝、神秘,似乎是走过了苏轼所攀登路后,达到的境界。)

和《水调歌头》中,“何似在人间”一样,苏轼,再次回到人间。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回到人间,回到舟中,回到朋友的身边来,回到温暖和自如中来。

这一句和前面形成了对比,前面登山的过程太紧张、太恐惧,到这里,就自如轻松了,苏轼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非常奇异、带有神秘色彩的事。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孤鹤的造访,仍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暗示,苏轼回到人间后,那种来自高处的神秘和孤独仍然攫住了他,没有放过他。

那境地虽然恐怖、孤绝,但是,又是神秘的,吸引人的,在冥冥之中召唤苏轼。

出现的那只鹤,就像那个更高境地的一个的访客。

飞过他的小舟,向他致意。

最后以梦结尾。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带有一种不可说,不可知的意味,让人生起了一种神秘、怅惘之感。

至此,新的悲剧意识又一次兴起。

苏轼对这一种更高远的精神境界,是持有一种待定的态度。他不确定,他是不是要继续下去。

他已经预感到了新的路,可能无比的艰难和孤绝。

和《前赤壁赋》对比,会发现,前一篇通篇都是和朋友对话、喝酒、吃东西、相枕而眠。

但《后赤壁赋》除了第一段外,后面的登山、返舟、四顾、做梦,都是没有朋友参与的。

因为,苏轼的困惑,已经是无法和朋友一起能面对的了。

它巨大、神秘、幽深、未知。

苏轼在他面前,也只能“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一个整体,都是苏轼在人低谷处,对人存在的的思考。

《前赤壁赋》是心有郁结,再到郁结的心理被打开;《后赤壁赋》是在《前赤壁赋》被打开的郁结后,生起新的郁结。

到了《后赤壁赋》,苏轼陷入了新的不可解的悲剧,和必然的孤独之中。

这有待于新的思考、探索、攀登。

(我非常好奇,那个苏轼预感到的,庄子和鲁迅可能抵达的更为高远、幽深、神秘的境地,到底是什么样?)




  

相关话题

  能不能用文言文记述一件搞笑的事情,或者描写一个人? 
  有哪些很燃的古文? 
  为何苏轼比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出名? 
  当代语文教育是否过度侧重古文?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怎么理解? 
  你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古文? 
  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古文段落和篇章?包括史书上的、笔记小说里的都可以。 
  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古文段落和篇章?包括史书上的、笔记小说里的都可以。 
  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古文段落和篇章?包括史书上的、笔记小说里的都可以。 
  商代的书面语和汉代的书面语有何区别? 

前一个讨论
李傕郭汜究竟应该怎么读?
下一个讨论
古埃及文字是表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