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先秦文言文比较精简,是否和竹简上写字比较难有关? 第1页

  

user avatar   simonshowti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书写内容、书写行为与书写材料之间的关系。那么竹简是否是一种不易书写的书写材料呢?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竹简的制作及简卷的形制。

竹简,顾名思义,取自竹筒,削成细长的板条之后,由于竹子的外表面很难着墨,不易书写,因此还要刮去表面的青皮,对内面也要作刮削处理,使书写面平整。将若干竹条削成同样长短、一般薄厚,之后要进行杀青,也就是通过烤制,去除竹子中所含的水和有机物——糖分,以免竹简腐坏。在烤制过程中,竹简中的水分会渗到表面,故而竹简又称「汗青」。烤制好的竹简呈黄色,青色已被去除,这就是这个过程被叫做「杀青」的缘由。时间已经证明,做好的竹简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地下保存数千年而不朽,如今出土的诸多竹简都是明证。

通过以上步骤,书写所需要的简支已经初步完成。但要成为书卷,还要经过两个步骤:书写和编连。从目前所见战国竹简的情况来看,先书写后编连,或者先编连后书写,这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这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第一册中《孔子诗论》第11简的部分截图,为「 不可㝵也」五字,宽式隶定为「知不可得也」。其中前四字「知不可得」的左侧笔划被齐齐截断,同时在第12简的相应位置未见到与这四个字的笔划相吻合的墨迹,那么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竹简是被事先书写,全部书写完成之后再进行编连的。为便于整理编连,有些简支的下端还写上了编号:

图为《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的《诗经》部分第32-37简的简末。该批材料所用简支目前所见共计117支,下方皆有编号。

也有先编后写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清华简》的《筮法》篇:

显然,这张图是先将竹简编连成卷之后再行绘制的,但如果观察周围的文字,又是以先写后编的形式,很可能是先将其余文字以单支简的形式写好,在绘图地方留下空白,待编连完成之后再进行绘制。还是这批简,在图片下方有这样的现象:

在图片中部靠下的位置有一道断断续续的浅黑色线,这是编绳的位置。旧日的编绳已随时间腐朽,仅留下这样的痕迹。可以看到,编绳上下的文字都特意避开了编绳的位置,似乎又呈现先编后写的特征。以上情况这体现了竹简编连与书写关系的复杂性,竹简的编连与书写流程仍有待研究。

在可用于书写的纸张发明以前,竹简是中国人发明的最好的书写材料,它当然不如埃及莎草纸那般容易制作,但是中国不产莎草,用竹子来书写已经是十分伟大的发明了。其他书写材料还有木牍和帛(丝绸),但是木头质地较硬,不易加工,帛则生产成本太高,都不如竹简廉价且便捷。

了解了竹简的性质之后,可以再来看一看题主的问题,先秦文言简约风格的形成是否受制于书写材料?题主的预设条件是,书写是困难的,书写过程是痛苦的,所以书写者要减少语言中的冗余成分,尽快写完。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竹简上写字并不困难,经过削刮的竹简面是非常平整的,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从前面的图片可以看出,相同的字在竹简的不同位置写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不存在书写材料质地不均匀或不变与书写导致书写困难的问题。由于毛笔是软质的,而竹简是硬质的,在书写过程中甚至可以用手竖执竹简的方式进行,十分方便。

那么会否是其他原因导致书写受限呢?比如,竹简的供应量有限。这完全不必担心。一般竹简的长度在20-40cm不等,宽度仅约1cm。一根毛竹可以长到十几米高,直径可达10-15cm,即便掐头去尾,适合做竹简的长度,一根毛竹就可以做将近两千支竹简。要知道,上博简这么大宗的竹简材料一共也不过1200多支。在制作竹简的过程中,不用担心竹节会影响竹简的长度。下图红色范围内所示皆是竹节处。


故而竹子的出简量是巨大的,对于熟手来说制作也并不复杂,完全不必担心竹简数量不够,就算是非官方的文本也不用担心。从社会阶层来观察的话,先秦时期的文本书写者主要是各个官方机构以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他们是不必担心资金来源的。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迁居鲁国后仍是贵族。孟子祖上是鲁国贵族,迁居邹以后还是贵族。就连主张节用,走平民化路线的墨子,祖上也是宋国贵族,本人也回到宋国当过大夫。上述这些人都曾任过官职,再加上道家的两位——老子是周王室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庄子再不济也是个漆园吏。所以资金对这些侃侃数千数万言的人来说,并不成问题。

来看一对数据:鲁国的官方史书《春秋》,与战国时期私人为《春秋》所作的传即《左传》。官修《春秋》全文字数不足2万,而私人所著《左传》的字数逼近20万,而且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传世与出土先秦文献材料中字数最多的一部著作。由此可见,对于当时有能力著书立说的人来说,书写材料的获取算不上什么难题。

关于文本的精简与否与书写材料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反例。先秦的文言恐怕没有比以四言体为主的《诗经》更为精简的了,我们知道,《诗经·国风》中有大量出自民间的诗歌,早期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故而《诗经》的精简并不是受了书写材料的限制,而是先秦文言本身就是精简的。

那么说到底,先秦文言为什么比较精简?首先是因为,相对于我们今天的语言,先秦语言确实比较精简。先秦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而后世逐渐变成以双音节词为主,一个自然句的长度扩充了一倍。先秦时期的口语可以参考《左传》等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日常对话,可以发现人物的对话语言仍然是以单音节为主,且成分简单。后世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扩展应该是先秦文言显得比较精炼的主要原因。

其次,先秦汉语的语法结构比较简练,我们今天所用到的许多虚词,在先秦的语言中是不存在的。如《左传·桓公十五年》记载,郑国的执政者祭仲权倾朝野,郑厉公十分忌惮,就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暗杀他,谁知道雍纠口风不严,竟然告诉了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祭仲的女儿,女儿就私下去问母亲:「父与夫孰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且看

  • 父 与夫  孰   亲?
  • 父亲与丈夫,谁[更]亲近?

此外,先秦时期也有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文言就属于书面语。书面语本就是一种严肃、凝练的语言,它比口语更加简练明晰,更具逻辑性。简短的先秦语言经过书面化处理,变得更加精简,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见,先秦文言的精简,是因为先秦语言本身就比较精简,而不是受到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王云飞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 
  现在的所有古籍,比如四大名著,论语,春秋等等都采用了简化字,就算文言文也是简化字,这会对理解有偏差吗? 
  请问虞初新志中闻见卮言篇里“米中用水康中用木查”是什么意思? 
  上古汉语里的“有穷国”、“有熊国”,现代汉语里的“有明一代”、“有清一代”,其中的“有”是什么意思? 
  为何互联网上的音韵学讨论中郑张尚芳先生能「一枝独秀」? 
  古汉语的发音和普通话有多大区别? 
  先秦文言文比较精简,是否和竹简上写字比较难有关? 
  汉语里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来词? 
  当代语文教育是否过度侧重古文? 
  为什么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却叫「叔叔」而不叫「仲仲」? 

前一个讨论
你最喜欢什么梗?
下一个讨论
特朗普会成为希特勒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