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韩国提案游戏代练可入刑?游戏违规追究刑事责任合理么? 第1页

  

user avatar   doonner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法益受损的角度就很好理解了。一般来说,只有当一个行为危及的某种正当权益是一项“社会性”的权益,不以刑事手段打击会导致社会整体都受到威胁,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如果打击范围限于正规的竞技比赛

那么受损的是“竞技比赛的公平”这项更高层次的法益,要保护包括游戏竞技在内的其他所有竞技比赛的公平公正,那显然入罪是合适的。

至于是专门设置一个罪名,还是通过法律解释等方式用现有罪名来吸收,这是立法技术的问题了。


2、如果打击范围包含了一般玩游戏中的代练行为

首先得搞清楚一件事:在当前的现实中,“账号”的所有权归属游戏公司,玩家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游戏公司的协议中,都会明确约定这一项。通常也会同时约定不得利用游戏账号牟利,禁止的范围包括虚拟物品交易和有偿代练。

(游戏协议其实是很苛刻的,几乎约定了一切权利都归属游戏公司)


这种代练行为,它直接损害的是游戏公司的财产性利益;间接损害的可能是游戏公司名誉、声誉,甚至此类产品的市场秩序。

那么,如果只损害游戏公司的财产利益,一般情况下只能算玩家违约,通过民事手段即足以调整,不需要动用刑法打击。比如代练等级、代刷装备等,既然游戏公司内都可以出售“直升X级”“XX装备”,那显然“有偿升级、有偿得装备”并不违法,而仅仅是触犯了游戏公司的钱包而已。游戏公司大可采用封号之类的方式自力救济,不必浪费司法资源。

但如果这种代练的内容是游戏中的排名、积分等有“竞技”成分的内容,就要看具体的社会环境了。像韩国那种竞技类游戏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比例的,这种代练如果成了一种行业,就有较大可能损害到游戏产业的发展和游戏市场的秩序,那动用刑事手段也未尝不可。但是这需要去详细论证,要大数据分析,不能过于草率。


3、关于代练是否一种非法经营

作为犯罪的非法经营行为,必须它足以危及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转,一般情况下,游戏代练并不足以对整个游戏行业造成太大冲击(至少代练等级、装备这部分不足以造成冲击),我是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且,能用行政手段代替的,就没必要上升到刑事手段。


4、关于使用外挂、辅助工具的代练

上面说的都是纯手动代练,但事实上代练也有很多是用外挂的。

外挂之类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具,使用外挂的行为自然也应作为犯罪来处理。而不仅仅是因为用外挂代练。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零售巨头人人乐起诉河南一农村超市上微博热搜?引发了网络舆论会影响该企业形象吗?店主值得同情吗? 
  如何看待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广西10岁女童被奸杀案调卷审查? 
  湖北一女子跳楼去世,家属称曾与「遛狗不牵绳」业主发生纷争,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 
  《数码宝贝》中的数码宝贝属性都有哪些? 
  找个不打游戏的男朋友有多难? 
  死刑真的能让被害人家属满意么? 
  如何看待7人持刀夜闯宾馆1人被反杀,男子认罪认罚赔付死者亲属20万一审被判10年这条新闻? 
  如何看待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车,被车长乘客谩骂赶下车一事? 
  为什么韩国人总说我们的汉服是抄袭他们的?怎么反驳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呢? 
  怎么看待周立波美国长岛被捕事件? 

前一个讨论
2018年,作为法律人,你都取得了哪些成长?
下一个讨论
如何解释「继承权恢复请求权」?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