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汪荣祖与姚大力关于新清史的争论?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yin-long-jj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场争论是围绕着以下三个等式展开的:

1新清史:清朝=中国+内亚

2汪荣祖:中国=清朝=内地+边疆

3姚大力:大中国=清朝=小中国+边疆

清朝和中国关系的大小问题是三方争论的核心点。新清史认为清朝>中国,极端地突出清朝的满族以及内亚性质。由此推出,非汉化是清朝强盛所在,而汉化使得清朝衰微。汪荣祖认为清朝=中国,其强调的是清朝作为传统王朝的一面。由此推出,汉化才是清朝强盛所在。并且清朝能够实现边疆稳定是靠内地资源人力支持的。姚大力则把传统王朝的建国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以汉唐编户齐民体制为代表的小中国,一种以元清将边疆非农业地区与内地农业地区整合起来的大中国。因此,清朝=大中国,在姚大力的区分下,清朝≠小中国,因之所以不等于,与清朝的满族特性有关系。所以,姚大力视汪荣祖为汉化的老调,视新清史为“取精去粕,为我所用”。他说的为我所用,是为他自己的两种建国模式的说法所用。

以上是这场争论的学术观点之争。

在上述核心观点下,双方围绕具体的问题进一步展开争论。汪荣祖认为,新清史对史料的解读错误、政治立场上把清朝和中国区分有瓦解现实的倾向。而姚大力认为,即使这些错误都存在,那么我们从学术开拓学术挖掘上也应该肯定新清史对清朝满族特性的强调,这个强调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改变我们传统的视野。汪荣祖认为,我们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要警惕,要准确理解其产生的立场以及纠正其错误。姚大力认为,我们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要吸收,要借他山之石磨自己的玉。

以上是这场争论的学术立场之争。

在这场争论中,双方花了很多力气来辨别对方提出的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其具体的表现,则是双方都是就对方的回应文章来反回应,这就使得这场争论陷入琐碎,而且为了找出对方的漏洞,而在行文的词句上大作文章,而且随着争论的持续,言辞也越来不客气,从学术向非学术发展。

我认为,这场争论实质上是话语权之争。即改开以来40多年史学吸收西方理论成果,用西方理论话语来研究、解释中国学术的西化派与随着改开以来国力发展逐渐不满于西方理论、西方话语、而要摆脱并提炼中国自己话语来研究、解释中国学术的本土派之争。明白这一点,一个内地学者主张西化,与一个海外学者主张本土化,也就不足怪了。




  

相关话题

  有哪些令你震惊的流传千古的规律或者道理? 
  是什么让傅作义决定起义,使北平和平解放? 
  一战爆发时,欧洲国王间都是亲戚,为什么还要开战呢? 
  广州一市场,工人赤脚搅拌八宝粥,食品安全屡禁不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都想迁徙中原? 
  为什么二战时德国迟迟不进行总动员? 
  查理、腓力、亨利、路易,法国国王的称号为什么这么凌乱??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跟「小明」同等级的人物吗? 
  民国时存在的姨太太问题,建国后咋解决的?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如何评价张益达和kgb1059的纠纷? 

前一个讨论
如果二战德国胜利,现在世界格局会是怎样的? 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下一个讨论
吉尔吉斯人的形成,和契丹、蒙古(窝阔台)有什么关系?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