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佘义士一家为袁崇焕守祠385年这件事儿?那么多代人做这件事情而没有中断,可信吗?怎么传承? 第1页

  

user avatar   bird-fran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比较可疑。佘家守墓一事是康有为“考证”出来的,但是在这之前并无史料、笔记等记载。乾隆为袁崇焕平反的时候曾重修袁崇焕墓,并曾寻访袁氏后人,如果真有这一直为袁守墓的一家人不可能不为人知。康有为考证的时候偷藏袁崇焕头颅的人被称为“佘义士”我认为这不太可能是人名,也就是说当时此人的姓名已经不可考了。既然佘家一直守在这里,血缘未断,我觉得不太可能忘了祖先的名字。

补充:

张伯桢主持重修袁崇焕墓、庙是在1915年动工。1917年完工、落成的时候张伯桢请老师康有为为祠庙题了匾额、楹联,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康有为考证出佘义士这个人。

同样在1915年2月,当时的《亚细亚日报》刊文指称袁世凯是袁崇焕的弟弟袁崇煜的后代。此事的幕后策划者正是时任司法部监狱司佥事的张伯桢。张伪印了《袁氏世系》,又“考证”了袁崇煜由最初的流放地福建迁徙到河南项城的“史迹”。康有为的另一个学生罗敦曧

又进一步将袁世凯与袁绍、袁术兄弟攀上了亲戚。

到了1915年11月袁世凯登基在即,张伯桢又上书建议给袁崇焕上庙号“肇祖原皇帝”。

袁世凯1915年12月复辟、1916年6月6日病故。

这些发生在1915年到1917年间的事情是巧合吗?大家自己判断吧。

--------------------------------------------

2020年8月再补充一些资料

《燕京杂记》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有关于守墓人记载的清代资料。该书作者不可考,只推测是嘉庆朝以后的人,广东顺德人。在光绪4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国早期文艺刊物《屑玉从谈》第二卷刊载了该书,这有可能是该书第一次正式刊印初版。

《燕京杂记》中关于袁崇焕墓及守墓人的记述很短:

明袁督师(崇焕)在广渠门内岭南义庄寄葬,相传督师杀后无人敢收其尸者,其仆潮州人余某,藁葬于此,守墓终身,遂附葬其右。迄今守庄者皆余某子孙,代十余人,卒无回岭南者。当时督师被执,廷臣力争,怀宗不悟。我朝深知其冤,乾隆间赐谥荫嗣,彰阐忠魂,千古未有。岭南冯渔山题义庄有云:“丹心未必当时变,碧血应藏此地坚。”

这段记述不知是否后来康有为考证佘义士事迹的所本,但是与后来张伯桢在《佘义士墓志铭》中所记述的、以及后来佘幼芝所一直讲述的版本有几个差别:

  1. 守墓人姓余、不姓佘。定宜庄在《生在南城》中的“有关佘家守墓十七代史事考”一文中说:“第三是我所见《燕京杂记》中的“潮州人余某”均作“余”而不是“佘”,我用的是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的点校本。从所记事实与后来守墓者均姓“佘”来看,应是该本的笔误,至于是原文笔误还是点校本之误,尚有待查考。”这是受了佘义士故事影响、先入为主的结果。网上有《屑玉从谈》的影印照片,《燕京杂记》中就是“余”,不是“佘”。
  2. 《燕京杂记》中没有“偷尸”的情节,更不用说“偷头”。
  3. “余某”是潮州人,“佘义士”是广东顺德人。
  4. “余某”传到《燕京杂记》的写作年代有后代十余人,并非佘幼芝所说历代单传、人丁稀少。

《燕京杂记》则作者只是记述了一桩“相传”的传闻,可能因为他和袁崇焕同为广东人,所以特意记录下来了吧。从书中描述看,似乎作者并没有去过袁崇焕墓或广东旧义园,这和书中其它地方是不同的。

到同治七年,据《重修广东旧义园记》记载,当时广东旧义园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

乾嘉以后,屡废屡兴。同治癸亥秋,今司农罗公惇衍,奉天丞兼学使王公映斗,同直省馆事,偕往围视。垣墙榱桷大半倾颓,冢陷碑欹和见骨露,侧然不忍坐视,还谂同人,佥曰宜修复。

文中未提到有守墓人。提到了吴荣光题写的袁崇焕墓碑,但未提及据称就在袁墓旁的“佘义士”墓。




  

相关话题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不是和秦桧杀岳飞是一个道理? 
  袁崇焕回援北京绕远路的路线是不是一种曲线救国真实写照? 
  真的像别人所说,哪怕把崇祯换成司马衷胡亥,明都不会这么快灭亡吗? 
  如果你穿越回明末指挥萨尔浒之战,你会怎样挽回大明的劣势? 
  如何评价「一条鞭法」?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黑海瑞? 
  卢象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们有没有觉得明朝的皇帝被文人和清朝抹黑的很厉害? 
  假如你是崇祯,你会杀毛文龙吗? 
  明朝的内阁大臣一般都有哪些头衔? 

前一个讨论
毛文龙为什么不把他在皮岛多年挪用的军饷拿出来贿赂袁崇焕避免一死?
下一个讨论
明粉为啥都这样?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