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评价「江阴八十一日」全江阴城的就义,江阴 20 万人全被屠戮能否避免? 第1页

  

user avatar   mei-jun-fei-xing-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江阴籍,家谱记载宋元时期一世祖就在江阴东乡,这里解答几个疑问:

第一、史料上纪录城中杀剩五十三人,所以有人质疑今天江阴人来历。回答如下:江阴从宋朝开始,就是江南大邑,两宋曾设立市舶司,明朝又是江苏学政驻地,有江阴和杨舍(今张家港市城区)两座城池,明末清兵屠的是江阴这座城池,另外,江阴当时乡镇也比较发达,类似青阳、华墅、祝塘等大镇,虽然纷纷派人进城守卫,但乡间还没被破坏殆尽。崇祯年间江阴县八十多万人口,战乱导致人口损失过半,其后虽然不断有移民迁入,但主体还是幸存下来的江阴人,再进城。所以只是破城时在城内的被屠尽而已,事前躲战乱出来的,外出联络义军的(如徐霞客儿子李寄等)、乡区全力支援的乡人都幸存下来了。

第二、从史料记载来看(《江阴城守纪》、《明季南略》、《江阴八十一日》),倡议守城前,诸生(类似县影子议会)曾表决,并给市民留有逃亡窗口期,留守城中的基本都是自愿留下,而且大多不惜一死,这点从城破时投井的描写可以看出。

第三、无论从《嘉靖江阴县志》上对民风的描写,还是嘉靖末期倭寇数次恶战江阴始终未攻陷,都可以看出这场保卫战发生的必然性。

Ps:不想上升到什么民族大义,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即便今日再重现当年那种局势,相信还是有那些不惜性命去捍卫自己尊严的国人。


user avatar   ao-di-tuo-lei-ai-q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是江阴人,这个问题和同辈中讨论多半是笑谈,因为我们很好奇我们是哪来的?和老一辈的人讨论,多半是说学习前人的精神。

为了点头发,弄得妻离子散,城破家亡,值得吗?

不值得,人都没了,谁还来管这头发,很多人在置身事外的时候都如是说道。你们看这群人多傻啊,被传销组织洗脑了吧,国家亡的时候不出力,孔门不是要入世的吗?入哪去了?

他们亡国的时候都没反抗,难道他们是为了儒教在抗清啊?是切身利益与尊严!这个问题本就和儒家教条没太多关系,没这么多读书人。头发代表儒教是假,代表传统是真,我家至今每年要过3次所谓的节来祭祖,我觉得这既不科学又烦人,我爸妈等长辈却很坚持,他们也不是不懂,但这就是传统。

国亡便亡了,国又不是第一次亡了?谁当皇帝关我什么事?我种我的地,我娶我的媳妇,谁来统治没关系,因为江南的统治者往往都很识相,当时江南有文化有脾气的人多啊,管不好的话,被东林党写书里去,以后就遗臭万年了。此时此地的平民们想必对官仍是尊敬的,但要说畏惧,那就未必了。所以,一纸诏告下来,人们是讨论,而不是顺从,这里是接近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这里的人民是很看重利益的,不都是满腔热血的少年郎。当你伤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已经很不开心了;你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还要来羞辱他们,是可忍孰不可忍?(想到这,大家可以想一想女司机案中的男司机)

谁当皇帝,我都是平民,与我何干?谁要动我身体发肤,你我一般为人,为何欺我?

(盗乔大一张图,来源见水印)

当你把自己带入到环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反,遵从了你的内心;当你置于事件之外时,降,能把利益最大化,人死了,真的什么都没了。当时的江阴城中,人民的感性大于理性,因为之前的父母官做的很好,对自己不差,现在新来的方亨糟透了,而陈明遇要反,他是好人,有文化的人,我们便跟从他。

人活在世,谁没有些血性?当你看到一群资本主义萌芽地区的人民,舍弃了以往追求的利益,将自己的财产充公,将自己的妻子置于战乱,自身遵从着祖上留下来的传统,甚至只是戏文里传唱的那些英雄烈女的价值观,为了一口气,为了即将逝去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尊严。干了这杯酒,去和清军再爽一次!战时的江阴,或许真的达到了共产主义吧。(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

阶级制度

、没有

剥削

、没有

压迫

,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百度百科)

以史为鉴,当我干一些意气用事的事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群有血性的前人,我这么做,真的值得么?我追求的是利益还是内心?这些前人用惨痛的结局为我们上了一课。前人的事发生了便无法避免,我们要思考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些事。


user avatar   bigtree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江阴人民既不想死,也不想剃发。这有什么错吗?

难道错的,该谴责的不是屠城的manju刽子手?



-----------------------------

补充,对于深陷斯德哥尔摩症候的人,就问一句。

江阴二十万死难平民里面倘若有些想剃发投降的,manju刽子手在抬起他们的屠刀前有没有去问一下?


-----------------------------

江阴县城,隶属于南直常州府。是徐霞客先生的故乡。洪武年设江阴卫建制,有水师炮台曾用于抵御倭寇。崇祯八年曾在江阴大、小石湾配置红夷大炮十一座。江阴作为忠义之邦,抵抗过倭寇侵略,抵抗过manju侵略,也在二战时抵抗过日军侵略。抗战中的江阴保卫战自1937年8月16日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一百零八日。

-------------------------------

附《江阴城守后纪》全文,文章不长,相信有些文言基础的大家都能读懂。作者许重熙在明遗民中的史学名声是和钱牧斋齐名的。

《江阴城守后纪》

作者:明·许重熙


江阴以乙酉六月方知县至,下剃发之令;闰六月初一曰,诸生许用德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曰:头可断,发不可剃。下午,北门乡兵奋袂先起,拘知县于宾馆;四城内外,应者数万人,求发旧藏火药器械,典史陈明遇许之。随执守备陈瑞之,搜获在城奸细。以徽商邵康公娴武事,众拜为将。邵亦招兵自卫。旧都司周瑞珑船驻江口,约邵兵出东门,己从北门协剿。遇战,军竟无功,敌势曰炽。各乡兵尽力攻杀,每献一级,城上给银四两。是时,叛奴乘衅四起,大家救死不暇。


清兵首掠西城,移至南关。邵康公往御,不克。敌烧东城,火劫城外富户。乡兵死战,有兄弟杀骑将一人。乡兵高瑞为敌所缚,不屈死。周瑞珑下船逃去。


时旧典史阎应元,已升广东英德县主簿,以母病未行。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明遇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元应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余人入城协守。敌四散焚劫,乡兵远窜,无复来援者。敌专意攻城,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饷无所出,应元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已乃发前兵备道曾化龙所制火药、火器,贮堞楼。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国子上舍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捐者麇集。于是,围城中有火药三百罂、铅丸铁子千石、大炮百、鸟机千张、钱千万缗、粟麦豆万石,他酒酤、盐铁、刍□称是。已乃分城而守,武举黄略守东门,把总某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应元自守北门,仍徼巡四门。


时,清兵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礧□机弩,乘高下,杀伤甚众。又架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颓处。乃攻北城,一人驾云梯独上,内用长枪拒之;将以口纳枪,奋身跃上,一童子力提而起,旁一人斩首,尸堕城下。或曰:此七王也。又一将周身服利刃,以大钉插城而上,内用锤击毙之。


敌骑曰益,依君山为营,瞰城虚实。居民有黄云江者,素善弩,火镞发弩,中人面目,号叫而毙。陈瑞之子在狱制木铳,铳类银鞘,从城上投下,火发铳裂,中藏铁乌菱,触人立死。应元复制铁挝,用棉绳系掷,着人即吊进城。又制火毯、火箭之类。敌皆畏之,乃离城三里止。


营帅刘良佐,故宏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降敌为上将;设牛皮帐攻城东北角,众索巨石投下,数百人皆死。良佐移营十方庵,令僧望城跪泣,陈说利害,众不听。良佐策马近城,呼曰:吾与阎君雅故,为我语阎君,欲相见。应元出,立城上,良佐谓之曰:宏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我明朝一典史耳,死何足惜!汝受朝廷封爵,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今曰反来侵逼,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而去。


应元伟躯干,面苍黑,微髭;性严毅,号令明肃,犯法者鞭笞贯耳不稍贳。然轻财,赏赐无所□。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明遇宽厚呕煦,每巡城,拊循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故两人皆能得士心,乐为之死。


一夕,风雨怒号,满城灯火不然。忽有神光四起,敌中时见三绯衣在城指挥,其实无之;又见女将执旗指挥,亦实无之。


敌破松江,贝勒率马步来江上,缚吴志葵、黄蜚于十方庵,命作书招降。蜚曰:我与城中无相识,何书为!临城下,志葵劝众早降,蜚默然。应元厉声曰:汝不能斩将杀敌,一朝为敌所缚,自应速死,奚喋喋耶!志葵大泣拜谢。


城下大炮曰增,间五、六尺地一具,弹飞如雹;一人立城上,头随弹去而僵不仆。又一人胸背洞穿,而直立如故。


会八月望,应元给钱与军民赏月,分曹携具登城痛饮,而许用德制乐府五转曲,令善讴者曼声歌之。歌声与刁斗笳吹声相应,竟三夜罢。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梯冲死士,铠胄皆镔铁,刀斧及之,声铿然,锋口为缺。□声彻昼夜,百里内地为之震。城中死伤曰积,巷哭声相闻。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曰大雨如注,至曰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


清兵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遂入城。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再夺门,门闭不得出。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而刘良佐令军中必欲生致,应元遂被缚。良佐箕踞干明佛殿,见应元至,跃起,持之哭。应元笑曰:何哭!事至此,有一死耳。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曰暮,拥至栖霞禅院。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骂不绝口而死。陈明遇下马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身负重创,手握刀,僵立倚壁上不仆。或曰:阖门投火死。有韩姓者,格杀三人,乃自刎。训导冯某,金坛人,自经于明伦堂。中书戚勋,字伯平,家青旸;入城协守,知力不支,大书于壁曰:戚勋死此,勋之妻若女、子若媳死此。阖门自焚。许用德,亦阖室自焚。黄云江,故善弹唱;城陷后,抱胡琴出城,人莫识其为弩师也。凡攻守八十一曰,清兵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者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井中处处填满,孙郎中池及津池叠尸数层,然竟无一人降者。



江阴野史曰: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以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时为之语曰:八十曰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

附上诸生许用德在明伦堂悬挂的太祖御容


user avatar   yang-jin-81-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不是有这些义士,那多尔衮可能连汉字都不会保留。

其实,如果再多十倍这样的义士,清军根本入不了关!


user avatar   tang-sheng-xi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人点赞,更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我的答案下面打文笔仗,那我就来偷偷的更新一下,顺便改正下错别字,哈哈哈!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这里是朴实的分割线

——————————————————————————————————————————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场合,从功利主义、多元价值背景、以及站在当前位置的未卜先知的历史优越感的背景下(好拗口啊):


1,英国人打过来了,干嘛要抵抗,不就是城头换个旗帜吗?那会是爱新觉罗家天下,万恶的封建主义压迫剥削人民,又不是咱自己人民当家做主!

2,日本人打过来了,干嘛要抵抗,不就是换个政府嘛!蒋总统和汪总统,还是宣统皇帝,不都要交税纳粮吗,又不会翻身农奴把歌唱?

3,不抵抗,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大不了每天多交点税多征点粮,抵抗的话,就都死了!活下去,为了祖先的血脉

4,干嘛大家都要抵抗,反正别的人会抵抗,8年以后皇军就投降了啊?你没看电视剧: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

所以这样看确实很难理解啊,为啥江阴人民要抵抗,无意义啊?不就剃个头吗?全中国都剃了!满清天下好多年啊,历史的趋势无法扭转啊!活下去最要紧,我们可以用文化同化对方啊!


问题是:

当时的江阴人民怎么知道后来教科书上满清享国祚这么久?

对于祖祖辈辈不剃头的他们,剃头就不是大事吗?

为什么一定所有的人都要功利主义呢?

如果满清逛街三天就征服了中国,人家还会被同化吗?


更进一步,

如果你不抵抗,他也不抵抗,大家都不抵抗,你觉得侵略者占领了之后会是什么想法?

你当周边就只有霓虹国人民,满族人民和蒙古人民才喜欢快马弯刀入主中原,如果看见中华民族这么忍辱偷生,逆来顺受,你当越南人民老挝人民缅甸人民哈萨克斯坦人民就没点想法了?

如果老总统不抵抗(我以后又不是历史的潮流!),太祖不抵抗(你家大业大凭啥我来出头!),各地军阀不抵抗(我们都是后娘养的,中央军才是宝贝嘎达!),抗战还8年?!

8天皇军就到重庆了!


如果投降了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就没事了,你看看朝鲜人民在日本统治下那50年就知道了。


日清战争的时候,日军缴获过中国军官的家书,是妻子写给丈夫的,大意就是:家里有钱有房子有地,不要拼命,活着回来就好了。

同时,日本很多家人写信给日军将校,大意是:家里都好,勿要挂念,尽力为国杀敌,为天皇尽忠!

后来大家都知道,除了聂士成在摩天岭,其他仗都打得稀里糊涂的。赔了2万万两白银,割让辽东台湾,幸好李中堂挨了一枪顶了1万万白银。


汪精卫老婆问冯玉祥,抗战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冯玉祥说:打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为止

汪精卫的人都觉得冯玉祥疯了,至少跟着他跑了的那帮人都举得他疯了,那会日本人钢产量是我们几十倍,能造飞机坦克大炮航母!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皇军投降了,真的是无条件投降,汪精卫的坟让国军给刨了。今天我们还可以去长安街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


同样的,后来我们跟美国人在北韩开搞,全世界都疯了,美国人在一次战役(中方称谓)之后仍然拒绝承认中国军队介入了韩战!

因为我们那会工业能力连美国人零头都赶不上,居然也敢跟美国人开搞!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美国人知道中国人打仗狠,越战的时候都担心解放军再次入越,来个抗美援越。


就是因为

有些人,某些人,一小撮人不愿意功利主义,不知道某些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和常识

就是要认死理

就是觉得有些东西不能妥协

有些事情就是要较真

有那么些芝麻绿豆大,不能当饭吃的东西,不能随便答应

并且愿意为止去拼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我们民族才能在这么漫长的历史时间,在多次危机里存活下来,保留土地,资源,繁衍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和被尊重的权利。

所以那些活下来的人,才可以有机会忍辱负重的继续活下去,有可能用文化同化入侵者,或者等着机会熬死其他入侵者。

最不济,也让某些入侵者知道,这帮人狠,杀不完,还是怀柔吧,要不咱也读读四书五经看看!


第一代阿拉曼子爵,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的时候,跟太祖说:战争有一条铁律,那就是不要入侵中国和俄国!

谄媚吧!外交辞令!

但大家也都心里清楚

你地方大,人多,还彪!没个投鞭断流的体量,就算了吧!

如果所有人都忍辱偷生,人家还会这么说嘛?


在历史的关头,有很多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傻傻的觉得那个时候不争,更待何时。

他们很值得去尊敬


那时候,他们弃生命如草芥

在战斗中,冲锋陷阵

霎时间,他们生命的荣耀,光辉的顶点

扶摇直上

令我们,顶礼膜拜!


user avatar   ely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兹按#本人徐敏,多年研究江阴文史,我的老师是江阴文史学者徐华根,他曾编辑过一本厚厚的《明末江阴守城纪事》,以丰富的史料记录了江阴八十一天抗清的真相。我实名反驳李微魅的所谓历史真相。】

【1】李微魅说【首先说结论:根本就不存在“江阴二十万百姓宁肯留发不肯留头”这么个历史事件。事实是当时接到劝降条件的政府官员,以阎应元为首,私自替全城百姓做了决定,拉着全城百姓给自己的“节气”陪葬,然后送了老百姓一顶忠烈的帽子。】这纯粹是捏造历史——

首先:典史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或监狱长,是个小官,而且当时阎应元已经离任,陈明遇才是当时的典史。

其次:清廷发布剃发令的时候,江阴的知县是方亨。方亨接受剃发令,秀才许用等人出来反对,将方亨拿下,拥戴典史陈明遇为首领。

再次:陈明遇自知能力低微,所以才邀请智勇双全的阎应元出山。阎应元到江阴城时,江阴守城已近中期,怎么能说是阎应元私自题百姓做决定呢?

最后:李微魅根本不知道历史细节,却自称掌握真相,完全是信口开河。

【2】李微魅说相关介绍出自他的家谱,我想说家谱的内容如果与正史相违,就应该存疑。

【3】李微魅说阎应元杀投降敌军的人,还说【刘良佐看得很清楚,有这么一群专横的官员,江阴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首先:两军对阵时,处决投敌者,本来在情理之中,但说阎应元大肆杀戮,完全胡扯。江阴是个县城,找他记述中那样杀法,逃的、杀的,城内就没多少人了。

其次:典史是小官,刘良佐是大官,怎么能说『一群专横的官员』呢?

最后:如果江阴城的百姓真的不想抗清(刘良佐的劝降是公开喊的,又不是只对阎应元一个人说的),他们早就群起投降了。事实是,江阴城的百姓坚持了八十一天。

【4】李微魅说【在家族记事录中,并没有发现类似这样的描述:“江阴市政府向全城民众公布清军投降条件,让民众自行选择是否剃发投降,选择投降者则组织起来与清军商议投降办法”。这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做到的,就算是阎应元自己,也曾与清军多次通信。然而阎应元以及其政府领导班子却没有给江阴民众这个选择的机会。】

首先:他这段话又与上面矛盾了,上面说阎应元因为有人投降清廷杀了很多人,这里又说根本没组织人讨论是否投降。

其次:其实,江阴人本来已经归顺清朝,因为在老百姓看来,换一个皇帝日子还是照样过,但不能接受的是剃发易服,所以才起来反抗。秀才许用等在文庙抓捕方亨,百姓群起响应,说明百姓已经用行动表决了。

最后:谁听说过,一边打仗,一边组织军民讨论要不要投降怎么投降的?

【5】李微魅说将【『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翻译为『我立志带领全城百姓殉国,若有不从者,是为不忠不义之徒。』这是什么笔法?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不会这么翻译吧?我只能理解为他文化水平太低,所以误解历史。

【6】李微魅说【秀才许用带着一群明朝遗老遗少,每天到文庙明伦堂叩拜明太祖遗像;听闻剃发令,第一个高喊“头可断,发决不可剃”;配合阎应元,编排战歌《五更曲》,绑架全城百姓,不断推动江阴父老拼死抵抗,把全城百姓逼上绝路,成全了他自己的“忠义”之名。】

事实是,许用拜文庙、抓捕方亨之时,阎应元还在乡下侍奉老母。何谈配合阎应元?此人虽然知道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前因后果都是混乱的,完全不知所谓。

【7】李微魅说【施寅家主在记事录上回顾此段经历,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阎应元此公为一己忠名,强拉全城江阴百姓下水,所做所为无不是大恶之事,然而却注定要被朝廷奉为楷模,江阴父老也要被后世永颂所谓“就义之德”。】

对此我想说,清军屠城后,江阴城的幸存者,许多资料上有载,可以对照一下,是真是假。

【8】李微魅说【我知道会有些人质疑我家族记事录的真实性,需要我拿出证据】

首先:我质疑真实性。

其次:这些记录即使是他祖先记载的,但很有可能他祖先和清廷关系密切,故意构陷江阴守城。

最后:他说他家族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什么事,但这些事和江阴守城都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的事,能证明什么呢?

【9】总结。李微魅说他家谱上记载着江阴守城,但内容与正史及野史的记载都有很大出入,个别事件是对的,但先后次序都是混乱的,阎应元的身份他也搞不清楚,许多地方自相矛盾,所以存疑。

其次,家谱里有很多不足采信的。比如有个地方的吴氏家谱,排辈已经排到吴太伯的几百代以后,每一代间隔才几岁,显然不合理。

再次,有很多史料要对照其他资料才能确定真假。比如太平天国李秀成的自白书,张学良的日记,分别是在曾国藩、蒋介石的监督下完成的,写出来后还被删改过,所以不足采信。

最后,如果李微魅的家谱前前后后一直在指责阎应元绑架百姓,那有可能:1、他家与阎应元有私仇;2、他家是新朝廷的受益者,所以仇恨阎应元等抗清义士。

最后的最后,江阴只是一个小县城,如果百姓不想抗清,只有阎应元想抗清,还胁迫百姓,是不可能抵抗八十一天这么久。阎应元一个人凭什么控制全城百姓?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或排外,或革命,舍死做去,孙而子,子而孙,永远不忘。
这目的,总有时,自然达到;纵不成,也落得,万古流芳。
文天祥史可法,为国死节;到于今,都个个,顶祝馨香,
越怕死,越要死,死终不免;舍得家,保得家,家国两昌。
那元朝,杀中国,千八百万;那清朝,杀戮我,四十星霜。
洗扬州,屠嘉定,天昏地暗;束着手,跪着膝,枉作天殃。
阎典史,据江阴.当场廖战;八十日,城乃破,清兵半伤。
苟当日,千余县! 皆打死仗;这满洲,纵然狠,也不够亡。
无如人,都贪生,望风逃散;遇着敌,好像那,雪见太阳。
或悬梁,或投井,填街塞巷;妇女们,被掳去,拆散鸳鸯。
丁壮,编旗下,充当苦役;任世世,不自由,赛过牛羊。
那田地,被圈出,八旗享受;那房屋,入了官,变做旗庄。
还要我,十八省,完纳粮铜;养给他,五百万,踊跃输将
看起来,留得命,有何好处;倒不如,做雄鬼,为国之光。
列位呵!你看元朝人中国以来,前后共杀人一千八百万,这是有册可考。那未入册的,又不知有几多。假若这一千八百万人,豫先晓得这一死是不能免的,皆起来与他做敌,这元朝总共只有数十万人,就是十个拼他一个,不过死数百万人,他也没有种了,又怎能灭中国呢?就是清朝自明万历以来,日在辽东一带草闹有数十年之久,所杀的人已不知多少丁。自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二年,共四十年,无一时一刻不是杀汉人。扬州一城,已是八十余万,天下一千六百余城,照此算来,可以想了。现在人口四万万,明朝休养三百年,亦必有了此数。康熙年间查点天下的人口仅二干余万,是二十个只救得个,其余的小半,是张、李二贼所杀,大半是满洲所杀。
列位!你道可惨得很吗?这被杀的人,都不是在阵的杀的,人人都想逃死,各人只顾各人,那满洲杀了一方,又杀那一方,全没有人抗拒。仅只江阴县有一个间典史,名叫应元,纠集民兵数百,死守县城。那满洲提大兵二十五万,日夜攻打,应元临机应变,满洲死了无数,直攻打八十日,其城乃破。应元手执大刀,等在巷口血战,所杀的醚子数百余个,始为满兵所捉。满洲的头目,昔劝其投降,许以王侯之贵,那位阎典史,只是骂不绝口,仍不敢杀他,幽在寺,半夜间自行死了。一城的男女,都皆战死,无一个降的。满洲自犯中国以来,从未损兵折将,这回死了一王、二贝勒,及兵将十余万。
列位:假若人人都是应元,县县都是江阴,那满洲怎能入中国呢?可惜人皆怕死,这一死是万不能免的!杀不尽的妇女,被满洲掳去,任意奸淫,有钱可以赎回,无钱永不相见;丁壮赶往北方,交八旗人为奴,牛马也比不上;如有私逃的人,匿留一晚,就要全家诛戮,往往因一人株连数干家。离北京横直五百里,都圈做八旗的地。从前的业主,赶出本境,房屋一概人官,做为旗庄。此外又要十八省的人,公养他五百万,至今不农、不工,只是坐食汉人。
列位!
这岂非是可恨之极吗?

陈天华《猛回头》

不反抗同样会死的,反抗了还有一线生机。




  

相关话题

  上古时期东亚地区有没有生活过哪些今天已经灭绝的动物? 
  明朝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林彪多大当军长的? 
  诸葛亮为什么只封了侯爵? 
  清兵入關之後對明朝皇室是趕盡殺絕嗎?八大山人作為明朝皇室後裔為什麼仍然与縣令、百姓來往,也敢為畫揚名?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样的人? 
  为什么南明君臣那么睿智以至于让人觉得南宋和赵构做的很好? 
  东林党为何受到当代历史圈部分人的诟病? 
  文明的极限是和平还是战争? 
  毛泽东的《诉衷情》,有没有哪位高人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一下真伪?谢谢!? 

前一个讨论
军人值得敬佩吗?如果是(或不是),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长得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25-01-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