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邓璞

和@

kgb1986

争的很厉害,我先给他们二位补充一个干货材料。

1956年初,我(陈祖涛)找到饶斌,再次提出要到基层去。这一次,饶斌让我到发动机车间任技术副主任。当时的主任叫苏天,是一个老干部,另外还有三个苏联专家。去了没有几个月,饶斌找到我说:一汽还有很多设备、材料,尤其是做驾驶室的薄板还没有到位。你对苏联熟,和我一起到苏联去催催吧。就这样我再一次来到苏联。

苏联汽车厂当时的很多设备都是从美国买来的,现在支援中国的建设,不能再从美国买,所以,他们供应给我们的设备都是自己设计制造的,其中有很多设备都是第一次制造,难度很大。比如为了制造一个3000吨的大冲床,苏联专门盖了一个36米跨度的大车间,特制了一架起重200吨的大吊车,在运往中国的时候,所有的火车、汽车都为它让路。我们来到苏联后,在各个厂家跑了一圈,大多数设备问题都解决了,但少量的特种材料如特种刀具、异型砂轮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尤其是车身生产急需的薄板,苏联自己也生产不了。于是,苏联外贸部的一位副部长对我们说:这种薄板我们也靠进口,现在确实供应不上,你们到东欧去找一找吧。此时,刚好李富春副总理在苏联,他知道情况后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到东欧去跑一趟吧。他当场就给我们写了介绍信。凭着他的信,我们到了捷克、波兰、东德,采购了一批一汽建设急需的特种刀具、异型砂轮等,但薄板仍旧没有着落。后来我们了解到,当时西德有这种薄板,但西德却和我们没有外交关系。此时国内召开“八大”,饶斌是“八大”代表,必须立刻赶回去,就剩我一个人在东柏林。他一走,薄板的事就全落在我身上了。我当时惟一的依靠就是我国大使馆。我国当时驻东德大使是曾涌泉,他对我的工作给了很多支持和帮助。

就在我为薄板的事在东德发愁的时候,国内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由于国内召开“八大”,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首脑人物都要来,为了做好接待工作,需要60辆高档的奔驰300轿车。当时外贸部驻苏联的代表林海云找到我,对我说:祖涛,你是汽车厂的,你懂车,这件事情就由你来负责吧。于是,我委托东德方面和西德奔驰公司联系。

接到电传后,奔驰公司立刻就派人到东柏林来了。见了面,我告诉他们,我们要买60辆奔驰车。奔驰公司的代表吃了一惊,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买卖。他们立刻和总部联系,但是当时奔驰公司库存没有这么多,要求我们给他们几天时间把世界各地的展览样车调回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是我们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和他们做生意,他们要讲信用,也希望今后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建立长期的商贸往来。奔驰公司的代表郑重地提出:陈先生,我们邀请您到我们奔驰公司参观。当时我国和西德没有外交关系,奔驰公司的代表给我和外贸部的同志办妥了全部过境手续。

到了西德后,我又提出购买薄板的要求,他们非常爽快,立刻和生产薄板的厂家联系。薄板厂在莱茵河边的拉希斯太因,这个厂设备先进,管理一流,薄板质量完全达到我方要求。他们满口答应我:薄板不成问题,要多少给多少。几万吨的薄板就这样解决了。我当时真是又惊又喜,让我和饶斌日夜发愁的事,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这件事也让我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中,国外大公司对于商业信誉的重视和快捷的效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对于经济的发展真是太有必要了。因为质量好,这一批薄板用完了以后,又续订了几次(注意!中国从一片空白建一汽,只“订了几次”就不用进口了。这可以和苏联比比——马前卒)。这样一来二往,双方讲信用守合同,我和这个厂也交上了朋友。

《人物》杂志:陈祖涛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

陈祖涛是谁呢?参见下面这篇文章:

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之子,在苏联长大,“一汽的第一名职工”,中国第一个自建大型汽车厂二汽的总工程师。陈老2015年依然健在,可谓历史的见证人。


然后贴几段《大目标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的原始稿说明观点。自己的文字,就不标引用了。

1853年,俄国主动挑起和土耳其的战争。英法担心俄国因此获得太多的欧洲领土,所以直接出兵干预。


战争一开始,俄国先发制人,派出舰队突袭土耳其锡诺普军港。由于两个国家都没有工业化的造船工业,只能用木匠造风帆战舰。所以两国的舰队都以木头帆船为主,但都在一部分船上加装了蒸汽机——从英法进口的。海战的结果一边倒,土耳其损失了3000人和15艘战舰,只有一艘加装了蒸汽机的军舰逃走,俄国人只有一艘船被击伤,损失200人。一边倒的原因是俄国从法国引进了更多的蒸汽机,以及海军榴弹技术。此前海军的火炮发射的都是实心弹,打在木船半米厚的壳体上,没法造成致命伤害,必须长时间轰击才有用。鸦片战争时中国大炮发射的铁球往往就是这效果。在这次海战中,双方的船都没有装甲,被爆裂弹打中可以一发致命。所以引进西方技术较多的俄国人大获全胜,暂时拿到了黑海制海权。


俄国人虽然旗开得胜,但这场胜利和土耳其逃走的蒸汽船证明了一点——农业时代的木头军舰过时了。今后的军舰没有装甲、爆裂弹和蒸汽机就不好意思出门。不幸的是,这三样东西,俄国统统不能自产,必须从英法外购。所以等到英法断了外贸,亲自上场的时候,俄国人就悲剧了。没有了蒸汽机供应,俄国自己的蒸汽机坏一台少一台,大部分军舰只能靠风帆动力航行,对手则可以随随便便地开到俄国军舰的射击死角开炮。所以俄国人被迫把舰队收缩进港口,甚至沉没在军港入口堵塞航道,拱手让出了黑海制海权。英法的船只用蒸汽机驱动螺旋桨,比俄国人剩下的明轮军舰更胜一筹,可以很方便地从几千里外运来军队,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后也能靠水路维持后勤。俄国人虽然本土作战,但全国只有几百公里铁路,后勤要靠骡马,反而比英法还艰难,被英法压着打。只能退守要塞。最后,法国人开来了铁甲舰,可以在俄国要塞的射程内随意开火,轰平了半个要塞,逼迫俄国人投降。


…………

1970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只能靠高通胀来刺激经济。从1974年到1980年里根上台,美国每年的通胀率都接近10%,是现在中国的2倍。但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通胀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依然为负。英国70年代前期靠通胀刺激经济,增长率最多也就是2%左右,到了70年代中期,通胀失控,甚至出现过物价一年涨40%的失控局面。末甚至出现过-4%这种战后罕见的衰退。整个西方世界,70年代中期,工业收缩了8%,汽车工业收缩了18%。1974年到1975年,法国、美国、西德、意大利等国的元首轮番访苏,希望苏联购买他们的技术产品,以缓解就业和衰退的压力。

在冷战的高潮期间发生这种事情,简直就是西方将战略主动权拱手送与苏联。苏联也毫不客气地趁机转入进攻战略,同时放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苏联每年进口的高技术设备占全部新设备的比例从70年代前期的4%左右上升到后期的10%,整个70年代,苏联引进了几百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几万台精密机床。还从失业严重的欧洲国家引进了大批成套设备,从法国雷诺和意大利菲亚特的买来的生产线装备了伏尔加汽车厂,从美国、西德、英国、意大利引进的各个分厂拼成了卡马汽车厂。这两个汽车厂至今也是俄罗斯少数依然有活力的制造业企业之一。苏联用这些引进的技术生产出了su-27、米格29、台风级潜艇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t72坦克(瓦良格号就是这一级航母的第二艘)。米格机和萨姆导弹在越南战争中打败了美国空军。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经在钢产量等许多指标上超过了美国。在一场工业时代的竞争中,苏联一度貌似要成为笑到最后的大国。


…………


到1979年,美国经济跌到了战后最萧条的状态,正好和苏联的顶峰状态相呼应。此后的美国,如前文所述,彻底放弃了工业立国的思路,不再指望靠本国工业的力量去推倒苏联。这是一个根本性地转向,即美国大大方方地承认:按照工业时代的玩法,苏联赢了,只是这还不是冷战的决胜局。下一局,美国的策略是金融立国,用强大的海军为自己的纸币当担保,全球滥发美元和国债,好保证美国的物资供应,养活自己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


脱离金本位的纸币是可以随意印刷的,即政府得到了“定义”财富的能力。此前的政府要买东西,只能靠收税来筹集资金。现在的美国政府可以直接扔出美元、债券这些用政府信用担保的纸片换物资,等于为世界凭空新增了购买力。按照一般的想法,天上不掉馅饼,这种金融游戏说破天也就是个寅吃卯粮的玩法,没法增加真正的实力。可是,两个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通例就是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受到购买力的限制,即西方私有制工业经济内部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潜力。一旦美国用信用货币的方式开始调动这些潜力,只要金融泡沫不破裂,西方国家也可以像苏联那样,充分利用科技和工业的力量。这就是里根新政的本质,即用金融手段解决购买力不足问题。苏联对西方的第一个优势消失了,此后至多只能说是打平。


苏联的另一个优势是廉价购买西方科技,节约产业升级成本。这个优势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前一个优势。当西方不再有购买力压力的时候,也就不再有从苏联获得技术市场的迫切要求。苏联从此只能用市场价购买技术,而美国还不依不饶,连市场价卖的技术都要封锁。1979年,美国搞了一个《出口管理与控制法》,宣布今后不仅美国公司的技术贸易要归美国管,其他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也必须听美国的话。由于此前美国的工业技术领先了世界几十年,通过世界大战还把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技术也搜刮了个底朝天。这个法案基本上等于宣布全世界的高科技出口都要归美国管。紧接着,美国借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用这个法案禁止向苏联出口高技术。原来的巴黎统筹条约只是限制向苏联出售军事技术,现在的管制范围扩大到计算机、电子部件,光纤、半导体和冶金工艺等民用技术,限制西欧盟国在苏联集团国家投资建厂。到了1983年,美国在一个季度内就没收了1400批本来要出口到苏联的高技术物资。1983年底统计,美国和苏联的技术交流已经收缩到1979年的1/5。苏联只能通过地下渠道和商业间谍来获得先进技术。美国趁机造了一批假技术卖给苏联,破坏苏联的生产线,浪费苏联研究机构的时间,让苏联有苦说不出。


…………


比如说,苏联五六十年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在加工精度、信息控制能力、精细化工水平上并没有超出在二战后期从美国那里得到的设备和技术。只是苏联工业部门在科罗谬夫这种工程学天才的领导下,率先在航天部门把这一波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限,所以得以暂时领先于世界,把人造卫星和加加林送上了天。等到火箭的吨位逐渐增加,重型设备的发射从地球轨道延伸到月球轨道,四五十年代的基础工业就不太能支撑大型火箭了。苏联只能把越来越多的火箭捆绑在一起来进行重型发射。60年代开发的N1火箭,第一级就是由30多台发动机共同驱动的。苏联没有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推力,所以事故率随着发动机数量的增加而指数化上升。N1火箭在60年代连续引发大爆炸,有一次在发射台上就炸死了上百名技术骨干,直接导致苏联没能在登月竞争中胜过美国。在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登月计划。


其实就制造水平而言,N1火箭的水平相当不错,工业空心化的美国直到最近几年还频繁进口N1火箭剩余的发动机来发射卫星。只是60年代的苏联的基础工业既没有能力制造更大的发动机,也不能制造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动力。所以N1火箭在1976下马。直到苏联把70年代从西方得到的先进设备初步消化,才在80年代造出了能登月的“能源”火箭。几年后苏联解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飞机一起被扔进了垃圾场。


类似的还是有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平时可以飞2.8倍音速,紧急情况下可以飞到3.2倍音速。至今也是唯一一种可以飞三万米高,三倍音速的战斗机。60-70年代,苏联飞行员依仗米格25的速度优势,频频挑战西方的防空网,被追踪后就加速扬长而去,把飞机甚至导弹都轻松地甩在身后。西方为此大惊失色,以为苏联在新材料、发动机、雷达等方面全面赶超了西方,即苏联实现了独立于西方的工业升级。但实际上,苏联完全是使用五六十年代从西方获得的工业基础技术造出了米格25。米格25的机体只使用了微不足道的钛合金,从整体上说,米格25就是一块几十吨的不锈钢,电子设备用的都是过时的电子管,发动机纯粹是牺牲了其他性能获得了高推力。只是因为苏联人配合自己的国土防空系统,把五六十年代的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用最优化的工业设计把庞杂的系统组合到一起,比如说米格25的油箱就必须兼作液冷系统给发动机散热。这才在低技术水平下达到了高性能。


米格25的成功,是工程学上的胜利,也是基础工业技术研究的失败。苏联人没有世界领先的基础工业技术,所以靠优化设计来挖掘现有技术的极限。只是由于西方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每隔10年20年的就要向苏联转让一次廉价技术,所以苏联既能享受到优化设计的效益,也不太耽误工业进步。


美国人的想法就简单的多:“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美国人相信,只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开发出更强大的新式发动机,制造物理性能更强的新型材料,用精细化工生产更高级的燃料。即便气动外形和内部优化没有做到最佳,飞机性能也能一代代提高。从十几年的中短期来看,苏联的模式是基于现有能力办大事,性价比更高。但从长期来看,显然是美国人的思路更胜一筹,因为现有技术的优化利用有其极限,新技术带动新技术的开发则无穷无尽。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基于短期应用技术的优化路线和基于长期持续发展的工业升级路线都是可能的选择。在各个经济部门内部,也必然存在争夺资源的情况。对于一个产业部门来说,希望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拨款,希望获得更重要的地位,光是讨好领导人意义不大。毕竟高级官员也必须用看得见的成就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所以,从长期来看,还是能做出成绩,做成项目的部门会得到更大的重视。在美国,印纸币和强迫别国接受纸币的部门做出了最大的利润,所以美国80年代之后以金融立国。在苏联,从建国之日起,西方就不停地输入廉价基础工业技术,所以苏联的应用技术部门、比如航天、航空、坦克厂能够不停地制造工程奇迹。久而久之,就像冷战后的美国被金融资本家锁定了方向一样,苏联也被自己的应用技术部门锁定,不会搞自主工业升级了。


从这个分析看,80年代苏联忽然由盛转衰,根源不在80年代的政策,而在于此前几十年奉行的路线。每隔十几年就到来的廉价技术在客观上上起到了毒品的作用,彻底毁灭了苏联主导自己工业社会的能力。到了1980年的时候,其实苏联已经积重难返,只是因为毒品一直供着,苏联还能威风八面。等到毒贩子狠狠心扔了贩毒的利润。苏联也就成了废人。美国玩的金融路线虽然也算是另一种毒品,但只要海军优势还在,美国就还能给自己注射毒品,同时掐断苏联的毒品供应。两个瘾君子之间的决战,显然主动权在掌握了毒品源头的美国手里。所以冷战的结果是美国全胜并不奇怪。


从苏联的角度说,夺回主动权必须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依赖进口技术。以苏联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承认基础工业技术相对落后的现实,拉上中国和其他同样需要工业升级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起开发新一代工业技术未必不可能。这的确需要苏联主动勒紧腰带,过几年相对的紧日子,但无论如何要比解体后被迫勒紧腰带要好得多。但遗憾的是,二战之后,苏联过了几十年好日子,过的太顺、太舒坦。整个统治集团已经对国际环境的重大转变丧失了敏感性,再也没有魄力进行破釜沉舟的改变了。苏联后期,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克格勃势力的上升。克格勃作为一个特务机构,首要工作目标就是监督其他部门按照既定路线前进,本身不具备任何改造发展路线的动机,可以说是最保守、最抵制战略转向的政府机构。这样一个机构逐渐成为苏联政治的主角,反映的就是苏联统治集团越来越倾向于按照老路线发展的趋势。80年代,本来应该是当了15年克格勃头目的安德罗波夫执掌苏联最高权力,只是因为安德罗波夫和继任的契尔年科均意外病逝,才让戈尔巴乔夫当了苏联领导人。此后的俄罗斯,解体的动荡过后,依旧是普京这个资深克格勃来当权。这表明80年代苏联的发展惯性已经太大,偏保守的战略方向已经很难扭转了。即便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是偏年轻,且受克格勃影响较小的戈尔巴乔夫。苏联的前途依然被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惯性所影响。


二战后是一个工业化成为时尚的年代。在大部分国家,工业化的教育普及要比工业经济的建设要来得快。所以等到战后一代学生成长起来,他们往往发现自己在不够大的工业社会里找不到预期的好位置,这在六十年代的整个世界造成了普遍的骚动,从第三世界到发展中国家无一幸免。在最高潮的1968年,美国的学生要么去越南打仗,要么在本土反越战,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在街头被枪杀,黑人和白人的冲突链接不断;在法国,几十万学生和上百万的工人罢工罢课,占领学校和工厂,戴高乐因此结束了政治生命;中国的青年要么在闹文革,要么上山下乡、战天斗地;日本的年轻人加入赤军,准备进山打游击。至于爱尔兰共和军发动内战,墨西哥政府被迫在奥运会之前向学潮开枪,这种小事在这些大国的风潮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情。只有苏联在廉价技术和丰富资源的支撑下,工业社会迅速扩大,为几乎所有受教育的青年都提供了上进的机会。所以苏联是此时全世界唯一风平浪静的大国。


等到冷战末期,国际风云突变,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开始登场管理国家,他们年轻时的履历开始发挥作用了。苏联的领导人和高级干部,大多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年轻时平流进取,从来没有去考虑过如何彻底改变一个社会,如何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其他国家的统治集团倒是还有一批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管理者掌舵。所以,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相对其他国家,表现的是在极端不自信和极端保守之间摇摆。既没有正确认识到缺乏工业升级能力的根本原因,也没有彻底变革的决心,只有幻想破碎后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他的领导下,苏联一会打算走老路,一会又全盘接受西方的“友好建议”,实际上啥也没干,把最后一点家底折腾光了等垮台。


…………


60年代初期起,中苏就分道扬镳。苏联并没有把这个未来的第一工业国变成自己的盟友。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的潜力太大。苏联如果和中国结合成一个经济体系,平等的进行工业经济互补发展。从长期来看,主导这个体系的必然是中国而不是苏联。在苏联和中国分裂的请客下,中国的工业人口在1980年依然达到了两亿,几乎和苏联相当。如果苏联持续的对中国进行援助,恐怕越战胜利之时,北京已经要和莫斯科平起平坐,俄罗斯人开始被被中国同化了。武大郎开店,用不得比自己高的人,就是这个道理。此外,60年代的苏联已经逐渐习惯于从西方获得先进技术,所以潜意识里并不认为欧美是处心积虑要搞垮苏联的敌人。稍有机会,就要和西方谈和解,谈缓和,搞和平发展。这一点让苏联阵营里的中国很不满——老大都不想戳着,凭啥要底下的兄弟们给你守着阵地。更何况当时中苏阵营的实力还是远逊于西方,走和平发展路线,指望西方给技术给地盘,本质上是一条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的发展之路。所以中国也不愿意陪着苏联打一场多半要输的冷战——你不能总假设对手是笨蛋。事实证明,中国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既然用不上也不能用中国的工业人口,苏联就只能向其他国家寻找出路。东欧那些国家人口最多的波兰也只有3000万人,2000多万人的南斯拉夫不太听话,罗马尼亚也勉强有2000万人,但工业化必须从头做起。除此之外,就只剩土耳其和伊朗的人口比较多了。但美国早已抢先一步,把土耳其拉进了北约。伊朗的巴列维也是个亲西方国王,霍梅尼革命之后也并不更倾向苏联。这样一圈算下来,苏联在邻国之中竟然找不到一个能拿出一亿工业人口的国家。


苏联无法通过陆路和大量工业人口建立联系的原因也很简单——从地理上看,苏联是一个北方国家。而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地区在南方,只有中国和西欧,一个因为大西洋暖流,一个因为季风,在温带有大片的农业地区和密集的人口。现在西欧是美国的附庸,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苏联自然就没办法寻求陆地邻国的众多工业化人口了。当然,中国在东面,欧洲在西面,再刨去土耳其和伊朗,苏联还有一个方向可以和南方的人口密集区建立陆路联系——从阿富汗到印度洋。当时的印度已经有六七亿人口,而且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从印度的历史来看,印度一方面可以在外来援助下建成一定的工业,一方面又很难全面工业化,是一个可以放心的盟友。所以苏联70年代之后的主要战略方向在阿富汗方向。先是扶持了亲苏政权,1979年又直接上阵占领。


当时的苏联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是个斯大林格勒战场下来的老兵,战略意识非常明确。他清醒地建议,必须在占领阿富汗后立刻乘胜进攻,灭掉巴基斯坦,打通苏联到新德里的战略通道。否则光占一个阿富汗,是累赘不是财富。结果勃列日涅夫顾及眼前的西方技术转移,让苏军停在阿富汗缓一缓,先占领一段时间。这一缓,巴基斯坦成了西方反苏的桥头堡,源源不断的武器和人力通过巴基斯坦运进了阿富汗。本-拉登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名的。苏联很快发现,全部占领的阿富汗不是一个稳固的出发阵地,而是四处起火的游击战天堂,入侵巴基斯坦的事情也就搁置了。阿富汗战争一拖就是10年,从79年到89年,苏联还没和印度搭上线,国力已经不再允许它再发动大规模战争。苏联只好扔下阿富汗的烂摊子回国。阿富汗战争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反而成了苏联解体的诱因。一直到解体,苏联也没在自己的体系内掌握足以压倒美国的工业人口。


苏联69年历史。贯穿了中国近代到现代的历史。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上的渊源。完全可以说苏联是对中国工业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从苏联得到了完整的工业转移,也得到了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意识。不过,既然本书是苏联解体20年后才出版的。我们有机会观察苏联由盛至衰再到亡国的全过程。


这个垮台的苏联,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有三条:一是工业体系必须完整,同时要注意,体系再完整的工业国,如果没有自力更生搞工业升级的能力,也就丧失了在工业时代的战略主动权,没法长久地保证大国的地位;第二是再强大的国家,再完美的发展战略,也必须保有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和意愿。否则遇到国际局势变动,光荣的历史会立刻从资产变成沉重的包袱,甚至会压垮整个国家;第三是在战略对抗中,要掌握比对手更多的的工业化人口,必要时要向其他国家输出工业化社会,否则早晚有一天会比对手先遇到工业升级的人口障碍。


user avatar   yang-yun-fei-30-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问题,赫秃子宣布1980年的时候,要进入共产主义。当时其实有个计算,大致意思是要在1960年的苏联产能基础上,增加十三倍。注意不是货币体现的增长13倍,而是实物生产数量增加十三倍。

要是能够实现的话,直接大力出奇迹,把欧美国家吓也吓死了。至于为什么没有实现,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xiao-wai-gua-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打苏联抛弃法共、意共、希共开始,全世界再也没有共产党人把他看做世界革命的中心。

老子和工人同志、农民兄弟一起进退,刚过法西斯,怼过资本家,举着党徽斗社民,扛着红旗干托派,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你可倒好,为了自己的利益说买就给买,同志们心寒啊。再也没有革命者把彻底解放全人类看做自己的目标那一刻起,苏联就输了。

各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继续与资本主义作斗争。而二战结束到1991年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我看到的只是两个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狗咬狗





当年伊朗人民党在苏占区‘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搞土改、搞社会主义、搞去伊斯兰化,把党组织渗透到伊朗反动当局的方方面面包括军队,搞得热火朝天,还计划着夺取全国政权用锤子镰刀干趴反动势力。苏联撤军后要求人民党放弃政权和军队。人民党反手就被反动政权按着打,就这样人民党还坚持理想到处发动工农,宣传进步思想。苏修帝国主义睁眼说瞎话把霍梅尼吹成进步势力,要人民党和霍梅尼合作,支持伊斯兰运动。然后1927年发生在tg身上的杯具就这样发生在伊朗人民党身上了。

伊朗人民党:老子信你真是日了狗了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的改革开放再英明,也是建立在对既有历史的认识之上。

换句话说,打赢冷战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现在的办法。

建立市场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经济发环境中。

不过如果主体是苏联,这个过程可能还要复杂很多,因为苏联的气候条件以及人力资源还远远不够打赢冷战。

所以必须与中国结成完全平等,互相依附的战略合作。

开放远东的农业合作,建立工业体系共享。

当然,现在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个备选项,而没有中国,俄罗斯可能会再也没有成为大国的机会。


user avatar   si-nei-zheng-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也列斯,败也列斯。美国能赢得冷战不是它比对手多优秀,而仅仅是对手比自己先烂掉而已。冷战谈不上美国打败了苏联,只是苏联自己把自己搞垮了而已。现今无论是老左、自五包括自由派都喜欢用西方和平演变来介绍苏东剧变,甚至试图把这个当成主因。无论是美帝试图吹嘘是自己的成绩搞垮了苏联,还是国内的自五和老左,简直都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告诉人民苏联的失败是西方搞的,但是西方真的是决定性作用吗?


有一本左圈里知名度不低的书《来自上层的革命》,用大量证据说明了亡苏联者苏共也,无论是西方的演变尝试还是苏联国内自由派的跳梁没一个是能抵抗过苏联强大的国家机器的。苏联剧变之后,公有制财产都被谁拿去了,俄罗斯那些寡头都是什么身份,绝大多数都是原苏共体制内干部,那些体制外人士其实都是渣渣,即便是苏联解体后依旧是资本主义俄罗斯国家里的渣渣,真正的主力都是原苏共体制内人士。


为什么一度发展迅速的苏联体制会快速僵化?而且经济停滞并破灭的速度那么快?为什么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高涨的群众运动后却迎来了经济复苏和繁荣?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马列主义对资本主义系统而正确的分析和批判让资产阶级知道了自身的缺陷所在,并在高涨的群众运动压力下,在不触动自身根基的情况下做了大幅度的改良,包括高福利、消费主义、给予民众更大的民主权利。而苏东阵营,对不起,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体制的批判还不足以让社会主义自身进行改良,因为西方的高福利,而社会主义阵营早做到了高度就业和高度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自由民主和法制方面,对不起,西方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之前,苏东阵营做的更好。而西方那金钱的民主似乎不能让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感冒。

所以啊。。。事物是不断发展运动的,所谓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被苏东阵营确立为官方教条后反而僵化了呢?反而在资本主义新形势下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既然是官方意识形态了,那么,对这个意识形态所提出的任何质疑和改良修正试图,当然全是在挑战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权威,因为政策不同放在china保命几率还大些,顶多受点罪,而大胡子手里啊。。。。连想认错的机会都不容易有啊。渐渐的,百花齐放式的学术研究只能渐渐式微(如同基督教在欧洲成了官方意识形态后,新老教派便有了长期的流血的斗争,但是这种斗争却意外的使意识形态的发展不至于陷入僵化和停滞)。很讽刺的矛盾。当马克思主义在各国无立锥之地被各国资产阶级压迫的时候它反而展现出了蓬勃的不可扼杀的生命力,但是被苏东阵营列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却意外的失去了自我批判的发展的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列宁说,有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有革命的实践,当指导思想本身已经僵化成教条的时候,被指导的事物又怎么灵活的发展?冷战时期,苏联多次尝试对自身的民主机制、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却无一例外最终陷入流于形式和僵局,地图头干脆尝试来一剂猛药,结果这一记猛药给苏联毒死了。

为什么美国没有陷入僵化呢?只是因为民主法治方面比苏联更加健全,虽然只是资本主义民主,但是轮流上台的选举游戏却使得无人可以只以一种路线、政策走到黑,最高领导层的固定变更使得法治高于人治,民主法治使自身的政策发展具备了一种自我调节改良的能力。反观苏联,虽然总是批判斯大林体制,是考虑连列宁一起批判的话那岂不是连苏联整个历史全否定了?但其实不然,斯大林体制其实也继承自列宁搞得先锋队领导一切的体制,纪律性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先锋队体制,在革命时期有巨大的功效,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了它不太适合长时间和平时期自我民主调节。《来自上层的革命》根据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研究后得出结论,实际上俄罗斯的体制中的民主部分,还是来自地图头改革时期放开的民主改革成分,而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民主体制根本没有任何新的发展,甚至比地图头时期还有退步。那么地图头为什么又彻底失败,很简单,长期生活在列宁先锋队体制下导致的思维惯性,他的民主化中,是唯独不包括地图头自己个人的!只有他下面的人,而民主化是需要自己这个先锋来领导的,最终搞得众叛亲离失败。尽管当时苏联已经开放了人民代表普选,但是先锋队内的ZZ局格局,还是他的总书记身份独掌乾坤,说升谁就升谁,说免谁就免谁,说路线怎么走就怎么走,而民主化进程还必须在这个先锋队领导下进行,那么结果。。。。

而美国,体制上就没有这个障碍,彻底的法治国家,唯法是举,连至高无上的总统违反法律也只有下台一途,但这确实是民主法治的进步,对比起来苏联那边想要让领袖下台唯有搞政治斗争才能做到。也不想再多说了,只是说结论,苏联的国家机器的运行原理和巨大成就离不开列宁给苏联发明的那套体制,而最终僵化并走向失败也恰恰是这个机器的运行原理。


倒也不是说资本主义的美国金钱民主法治就好,毕竟资本主义体制是经过几百年的反复和斗争才不断完善成型的,苏联区区七十年,也是首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走上实践的尝试,失败并不奇怪,如果这个人类历史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一次性就打败美国,赢得冷战,成为永恒,那才是违反辩证法的奇怪现象。马列主义这个课题的巨大可是比许多网左想象的大的多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不可能

苏联在冷战的失败实际上是自身的问题,换句话说想要成成功,至少就不能有这些问题。

赫鲁晓夫是苏联转体成功最可能的时期,他看到了问题,也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于是他被他的同事们合伙赶下了台。苏联也就永远失去了改造自身活力的机遇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怂。

苏联是一个实行罗马式禁卫军继承法的国家,迟早要出幺蛾子,再强也不能拖时间。怂,就是等死。

苏联为啥解体?

——作为忠实的贯彻了禁卫军继承法的罗马正统,闹禁卫军继承的时候不丧权辱国一下,好意思叫罗马正统吗?

什么体制僵化,军备竞赛,计划经济。在禁卫军继承法面前都是毛毛雨。什么中美欧日压力下解体?根本就是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董卓乱京师,是因为西羌的压力吗?

以史为镜:

大罗马每次禁卫军继承,必遭蛮族大掠。。。。

东罗马每次禁卫军继承,必定丧权辱国。。。。。。

禁卫军继承法的隋唐五代,把巨唐丢的只剩挫宋大小。。。。。

禁卫军继承法的大金大元,百年之运都没有。。。。。。。

所以说苏联解体稀罕吗?

一点不稀罕!无须过度解读!

罗马大家不熟,拿中国来说。你们有谁认为中国有哪个不到一百年的王朝真是因为积重难返而亡?他们配吗?为什么分析苏联时满脑子积重难返呢?


user avatar   yang-hua-41-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放出结论:苏联唯一赢得冷战的机会在于斯大林末期(打完二战)就开始市场经济改革,把生产的组织权下放,开放私营经济。否则再无机会。我知道个别人对这个结论很不开心。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

关于计划经济另外一个问题,参见这篇文章。

最主要的问题出在苏联的劳动力上。以下是正文。

为了防止有些人说什么苏联也有什么半导体、数控机床科技,把另一篇文章放在上面。


供给侧改革失败,计划经济无法计划帝国的未来

作为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超级大国,苏联在90年代初以令人错愕的方式终结。诚然,一个超级大国的瓦解有着复杂的病因——理想的放弃、民族的冲突等等都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然而,苏联在与美国的竞争中逐渐落后也是苏联红旗落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70年代还如日中天的苏联,为什么进入80年代后,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似乎只有招架之力。很多文章将其简单地归结为里根总统的英明领导和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这样把国家间的竞争胜利与失败简单地归结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的行为很显然不是唯物主义者的态度。本文尝试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视角阐述70年代苏联工业的强势和80年代的颓势,导致这种转变的病因可能是苏联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 美军的供给侧改革:

因为美苏两大阵营的龃龉和包括朝鲜战争的一系列冲突,在铁幕两侧的超级大国和他们的仆从们都枕戈待旦。那些为了打赢二战设立的巨型军工企业在和平时期不仅没有被去产能,反而在巨额的国家投资下再度扩张和兴盛起来。

伴随着冷战早期冲突加剧的是美苏双方在军费投入上的不断提高。

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军费占GDP的比例只有5%不到,但是在数年后的1953年,由于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冲突加剧,美国的军费占GDP的比例暴涨到11.3%,接近二战顶峰时期1/3水平。

但是,美国这样高额的军费支出并不持久。到60年代后期便逐步走低,到70年代便只剩5%不到,到80年代里根总统重新整军才又恢复到超过5%的水平,直到冷战结束。

伴随巨额军事支出的是二战结束以来那些巨型军工厂的狂欢。在1950年,美国还只有299枚核武器储备,到1965年就已经暴涨到31139枚。其中,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美国核武器产能的最高峰,在在1959-1960年度,美国一年新增了6340枚核弹头

苏联的核武器工业生产情况较美国起步要晚的多。大概到50年代后期产能才开始提高。苏联的核武器产能在73-74年之后稳定在每年2000枚以上。苏联的核武器产能顶峰发生在1975-1976年度,苏联一年新增2930枚核弹头

在核武器年增量顶峰上,美国是苏联顶峰产能的2.16倍(6340:2930)。在1957-1961这5年里,美国新增了16686枚核弹头;而在1975-1979年度,苏联新增了9023枚核弹头;在5年增量上,美国是苏联顶峰产量的1.85倍。

这是苏联的“禁城”所在地,总计有10个。什么是“禁城”?顾名思义,这10座城市都是和核武器工业有关的。

其中涉及核武器研究的有两个,分别是Sarov和Snezhinsk;对应美国的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和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涉及核武器总装的有3个,分别是Seversk(Tomsk-7)、Tryokhgorny(Zlatoust-36)和Lesnoy(Sverdlovsk-45)。

截止冷战结束未见任何去产能活动。事实上,到1992年,叶利钦才公布了这10座城市,并且关停了他们中的大部分。

美国早期的核武器产能远远远远多于苏联,但是到1975年,在德克萨斯的Pantex Plant就成为了美国唯一的核武器总装厂,一直到现在。

另外,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在科罗拉多的Rocky Flats Plant(美国最主要的钚239生产基地)在89年被关停,到1992年被去产能。

从数据上来看,苏联在核武器储备上能超过美国并不是因为苏联产能更大,而是因为美国在60年代后期开始去产能。在1965年之后,美国的核武器产量骤减;而苏联的产能曲线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几乎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这才是苏联在核武器总量上超过美国的唯一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了美苏在核武器工业上的情况,苏联是靠着美国60年代后期去产能才在核武器工业上超过美国,那么其他的军事工业情况呢?我们来看看造船工业。

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美国曾经有3个造船厂可以建造8万吨以上的重型航空母舰,它们都是二战的遗留产物,我们可以看一下表格。

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纽约海军造船厂和在新泽西州的私营纽约造船公司都可以承建8万吨以上的重型航空母舰。

但是,同样在60年代后期,纽约海军造船厂(1966)和新泽西纽约造船公司(1968)先后关张,到68年之后,纽波特纽斯就成为唯一可以建造重型航母的造船厂,后来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都在纽波特纽斯的12号干船坞建造,直到今天。

我们可以看出,在80年代之后,苏联靠着对黑海造船厂(444号造船厂)的扩建,到83年之后已经可以建造大型航母。黑海造船厂的0号滑道的体量与纽波特纽斯10/11号干船坞复合体(企业号的产房)体量相当,但远不如12号干船坞(尼米兹级和福特级的产房,理论上可以同时建造2艘航母)。不过,单纯以重型港机数量而言,纽波特纽斯有1台900吨级克虏伯天车和1台375吨克虏伯天车;而财大气粗的黑海造船厂在80年代初一次性便从芬兰Kone进口了2台900吨级天车,数量反而超过纽波特纽斯。大型港机的数量优势使得苏联能使用仅有的0号滑道设施更快地建造航空母舰。

也就是说,在美国60年代后期对大型水面舰艇工业完成去产能之后,苏联人靠着对造船基础设施的惊人投入,反而扩张了他们的产能,并在冷战末期接近美国水平。


我们再看看美苏的核潜艇工业,美国在冷战早期曾经有7个核潜艇工厂,它们都是二战的工厂,经由50年代的扩建潮变更而来。经由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的关停潮,到1974年之后只保留其中2个;而苏联的核潜艇工厂在冷战时期一直维持4个的规模。

美国有5个核潜艇工厂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关停。而苏联4个核潜艇工厂保持到冷战结束,未见任何去产能活动。

美国的核潜艇顶峰产量出现在1964年,这一年美国服役了17艘核潜艇,包括13艘SSBN弹道导弹核潜艇(3艘拉法叶级和10艘麦迪逊级)和4艘SSN攻击型核潜艇(长尾鲨级);

苏联的核潜艇顶峰产量出现在1971年,这一年苏联服役了12艘核潜艇,包括6艘SSBN弹道导弹核潜艇(667A扬基Ⅰ),2艘SSGN巡航导弹核潜艇(查理Ⅰ),4艘SSN攻击型核潜艇(3艘维克多Ⅰ,1艘阿尔法)。

通过60-70年代初的去产能,美国的核潜艇产能骤减;而苏联则维持4个核潜艇工厂的产能,一直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发现,到1990年,苏联仍然维持1年服役8艘核潜艇的惊人产能。

可能有人留意到,到82年左右,苏联的核潜艇产能骤减。在82/85/86三个年头,苏联的核潜艇服役数量甚至还不及美国。这是不是苏联在去产能呢?答案是否定的。苏联在80年代核潜艇产能骤降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新型的奥斯卡级(949/949A型)、台风级(941型)核潜艇排水量极大,制造极其复杂。而新型的阿库拉级(971型)SSN在体量上也远胜于前代的维克多Ⅲ级(671RTM型);苏联到冷战后期甚至还在建造麦克级(685型)和塞拉级(945/945A型)SSN,这两款潜艇使用极难驯服和加工的钛合金,这极大延长了他们的建造周期。而美国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排水量上只相当于苏联的维克多Ⅲ(671RTM)级,俄亥俄级排水量也只相当于德尔塔Ⅳ(667BDRM)级。这大大简化了美军核潜艇的制造难度。所以,虽然在80年代,美国2个核潜艇工厂和苏联4个核潜艇工厂产量上似乎比较接近,但是在实际产能上仍有巨大差距。

80年代截止1991年苏联解体,SY199(阿穆尔共青城)、SY194(列宁格勒海军上将)和SY112(高尔基红色索尔莫沃)三个潜艇工厂分别建成服役了13艘、7艘和15艘基洛877型常规潜艇。而同时代美国常规潜艇的产量是0。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和核武器工业情况一样,到60年代后期,伴随着核潜艇工厂的关停潮,美国核潜艇产能和产量骤减,而后苏联在70年代在核潜艇总数和核潜艇产能上均超过美国,直到苏联解体。


我们再看看美苏的坦克工业:

美国在冷战早期曾经有6个坦克工厂,它们都是二战的遗留产物,分别是:

1. 克莱斯勒纽瓦克坦克厂

2. 克莱斯勒特拉华工厂

3. 底特律坦克厂

4. 费雪坦克厂

5. 福特坦克厂

6. 美国火车头坦克厂

冷战早期的M47坦克由底特律坦克厂和美国火车头工厂生产,1951年7月至1953年11月共生产8576辆M47,两个工厂全速生产,平均年生产3675辆,这是美国冷战坦克年产量的最顶峰。

此后的M48由克莱斯勒纽瓦克、费雪、福特和美国火车头四个工厂生产,但是四条生产线并没有全速生产。在1952年至1961年,美国共生产12000辆左右的M48,平均每年生产只有一千余辆。另外,在53-54年,克莱斯勒纽瓦克还生产了300辆M103重型坦克。

在60年代开始,美国坦克工厂开始去产能,在M60时代之后,美国一般只保留1-2个坦克工厂。M60早期(1959年)由克莱斯勒特拉华工厂建造,在1960年之后接棒给底特律坦克厂建造。在1961-1980这20年里,底特律坦克厂是美国唯一还在开工的坦克工厂。

在1980年之后,美国利用现有的设备新开了利马坦克厂,自此之后才恢复到2个坦克工厂,双厂爆兵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

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在利马坦克厂和底特律坦克厂的产能顶峰(1986)大概是1300-1400辆/年左右。

苏联在冷战时期大致有4个主要的坦克工厂,分别是乌克兰的马里雪夫工厂,乌拉尔的下塔吉尔工厂,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和鄂木斯克工厂。另外,叶卡捷琳堡工厂在冷战早期也有短暂的坦克生产记录。它们都是二战的遗留产物,经由50-60年代的扩建潮变更而来。

这5个坦克工厂主要的生产车辆如下:

1. 马里雪夫工厂:T-54/55、T-64、T-80UD(柴油机型号)

2. 乌拉尔工厂:T-54/55、T-62、T-72、T-90

3. 基洛夫工厂:T-10、T-80(燃气轮机型号)

4. 鄂木斯克工厂:T-10、T-80(燃气轮机型号)

5. 叶卡捷琳堡工厂:T-54

苏联冷战坦克年产量几乎年年都是顶峰,我们选1955年的情况来看,这一年,马里雪夫、下塔吉尔(乌拉尔)和叶卡捷琳堡三个工厂共建造了2645辆T-54。

在1960和1961年,马里雪夫和下塔吉尔共分别生产了2294和2295辆T-55坦克,算上基洛夫和鄂木斯克每年300辆不到的T-10重型坦克,产量大致与1955年相仿。

在69-80年,T-64A在马里雪夫的年平均产量在1300辆左右;T-72/72A在乌拉尔的产量与之相仿;苏联在69-80年的坦克平均年产量大概2600辆左右。

在80年之后,马里雪夫的T-64B和T-80UD和基洛夫/鄂木斯克的T-80的年产量总和在1300辆左右,T-72A/B在乌拉尔的产量与之相仿;苏联在80-80年代后期坦克平均年产量大概2600辆左右。

总体而言,苏联人在冷战期间差不多维持在2600辆坦克的平均年产量。考虑到苏军利用现有生产线转产新型坦克时产量会下降,在70年代后,苏军的坦克产量顶峰在3000辆/年以上。

1979年(已解密)的CIA文件(原文叫做《美国关于苏联装甲的情报》,原作者是美国陆军少将保罗.戈尔曼)认为,苏联人在冷战时期的坦克年产量顶峰在3500辆左右,与美国冷战顶峰数据接近。在70年代初需要转产T-64/72时,苏军的坦克产量才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到不足2000辆,随着T-64/72的投产,生产数据很快就会恢复。总体来说,考虑生产峰值和转产新型坦克时的坦克产量下降,平均一下,在冷战时期苏联的平均坦克年产量在2600辆左右。

美国和苏联坦克年生产情况表。美国人只在50年代初有产能优势,在60年代去产能后只保留1个坦克工厂。到M1艾布拉姆斯投产才逐渐恢复1300辆坦克的年产量。

在冷战时期,苏联基本维持2600辆坦克左右的平均年产量,未见任何去产能活动,这是苏联坦克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的最主要原因。



  • 美国的“衰落”与涅槃

我们已经用核武器工业,核潜艇工业和坦克工业为证据,论述了苏联在冷战早期军事工业规模与美国差距甚大,苏联在冷战中最顶峰时期的军事工业产能也没有达到美国50-60年代水平。本质上,苏联是通过美国60年代后期的“自废武功”,才在军事工业规模上追上美国。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在冷战这种激烈的对抗下“自废武功”,给工业实力明显弱于自己的苏联逆袭的机会呢?

答案或许很简单,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没钱了。

美国为什么会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爆发经济危机?一般的文章会将其归结于越战。原因真是如此么?我们来看看冷战早期美国经济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在于美元与黄金的挂钩。美元作为世界贸易的基础货币由各国持有,各国可以以手中持有的美元外汇以35美元一盎司的固定价格从美国央行兑换黄金。此后,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储备来发行货币,各国发行货币与美元汇率固定。

这套体系表面上很美,其实有一个巨大的悖论。

各国贸易都使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随着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从战后废墟中重生,美国必然与其他国家加强贸易,而各国的美元储备必然越来越多,兑换的黄金也会越来越多。

而黄金总流通量却基本是一个固定值,随着美国流出越来越多黄金,储备的黄金必然越来越少,便不足以兑付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便会瓦解。

这个悖论被称为特里芬悖论。

美国GDP在世界GDP的占比在二战结束时大概有35%,然而50年代,随着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恢复,美国的经济占比开始逐步下降,到60年代后期下降到只有24%左右。

伴随美国占世界GDP比例持续走低的是美国官方黄金储备的巨额流失,我们可以看出,随着50-6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和腾飞,在5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开始巨额流失,到1960年已经流出了超过5000吨。60年代早期美国试图控制自己的黄金流失,但是很快又被卷入越战,无暇顾及黄金储备。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跌破1万吨大关,只有二战结束时的不到一半,已经逼近黄金美元体系崩溃的边缘。

最终,在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使用美元兑换黄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73年取消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


2. 石油进口导致的美元流失:

除了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第二把刀子来源于中东。

在二战中,美国的石油产量足够自给自足,无需国外进口。然而,随着二战后美国工业的持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愈发增加。到50年代以后,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进口国家。

随着70年代初美国石油的减产和对石油需求的激增,美国对中东原油的需求骤增。然而,紧随的便是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石油禁运,国际油价暴涨,美元巨额外流。

70年代后期,伴随着中东的原油减产,石油的市场价格逼近40美元/桶,这相当于2014年价格的超过100美元/桶。

由于黄金和美元的持续流失,美元的贬值不可避免。

为了形象说明美元的贬值,我们参考一些重型装备的采购单价。

在50年代,一艘常规动力的8万吨级航母(福莱斯特级)的造价是2亿美元;一艘9万多吨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的采购单价是4.5亿美元。到50年代后期,随着黄金的流失和通货膨胀,常规动力的航母(小鹰级)的采购单价已经涨到2.5亿美元以上。

到60年代末期,9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CVN69艾森豪威尔号)的采购单价已经达到6.79亿美元,相比于50年代末企业号的采购单价增加了50%。换句话说,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这10年里,美元的购买力贬值了33%。

随着布雷顿体系在70年代的瓦解,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开始巨额贬值。到1975年,尼米兹航母的采购单价已经突破10亿美元;在短短3年后,1978年,尼米兹级(CVN71罗斯福号)的采购单价便突破20亿美元。美元在1975-1978短短三年里便贬值了超过50%,此后美元继续贬值。卡特总统借此否决了罗斯福号的建造,并计划使用一艘65000吨满排的中型航母替代她。

这样看来,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导致的黄金外流、美国的原油依赖增强和布雷顿体系的结构性问题是美国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衰落的主因。相比起来,越战顶多起到了加速美国衰落的作用,并不是美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无数庞大的工厂关闭。甚至整个城市都迎来了自己的末日——比如底特律。大量的汽车、钢铁、机床等企业都遭到了冲击。对于传统工业来说,这样的日子不啻于末日。后世一些旧时代的产业工人也将60年代称之为“最后的黄金时期”。

大量同时代的企业既然都已经被毁灭,军事工业自然也不能独活。这样看来,美国在时局压迫下,被迫开始军事工业的去产能,给了一直被压制着喘不过气来的苏联逆袭机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70年代,随着中东国家对欧美的石油出口,大量美元流入,中东国家手中盈余海量美元,这本是一场意外。美国却发现这蕴藏着新的机会。在与中东油霸的斡旋之下,OPEC同意之后的石油交易基本使用美元。在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终于又找到了第二个锚。美国的国际金融体系重生了。

然而,只有金融而没有强大的工业,无非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国家势不能长久。所以,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的工业怎么办?

其实,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工业危机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用在这里很应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既是美国传统工业的终结,也是新科技时代的开始。

在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在加州一片叫做圣塔克拉拉山谷的地方成立了一个叫做肖克利半导体的小公司。这是人类第一个研究制造硅晶圆半导体的企业。

肖克利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和极差的企业家,他不善于与人相处。由于无法忍受他的为人,手下8名研究员集体提出辞呈,后来我们以肖克利对他们的评价称呼他们——Traitorous eight(八叛逆)。

八叛逆群像,从左至右依次为

1. 戈登.摩尔

2. 谢尔顿.罗伯茨

3. 尤金.克莱尔

4. 罗伯特.诺伊斯

5. 维克多.格林奇

6. 朱丽叶斯.布兰克

7. 金.赫尔尼

8. 杰.拉斯特

这8人在离开肖克利半导体之后,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仙童半导体。8人团队的CEO是罗伯特.诺伊斯,人类集成电路之父。后来约有65家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来源于仙童半导体,这65家企业和其他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逐渐星罗棋布般出现在圣塔克拉拉山谷。正因为如此,我们把仙童半导体称之为为美国的“半导体黄埔军校”。为了纪念仙童半导体和这8位仙童,圣塔克拉拉山谷现在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硅谷”!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美国传统工业正是一片哀鸿遍野。无数的造船厂、核武器工厂、坦克工厂、飞机工厂以及他们的配套金属冶炼、加工等企业倒闭关张。但是,像大火后的森林一样,新的种子正在孕育发芽,并且将永久性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在1968年,正是在二战立下奇功的美国第三大造船厂纽约造船公司倒闭,无数造船工人被迫转业的同一年,八叛逆中的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成立了一个新的企业,这个企业的大名在今天如雷贯耳,它的名字叫做英特尔。

罗伯特.诺伊斯因为个人对于人类电子技术的极大贡献,被称为“硅谷市长”,然而60-70年代的英雄和弄潮儿可不止他们。

在1976年,随着全世界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牛郎星”(1975)在全美电子发烧友中的热卖,受到感召的两个年轻人在加州的自家车库中成立了一个新公司,这两个年轻人名字里都有“史蒂夫”,他们的全名叫做“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他们成立的公司名字叫做——苹果。

在1976年,一个律师(父亲)和义工(母亲)家庭的儿子,哈佛大学辍学生注册成立了一个叫做Microsoft的新公司,用来给方兴未艾的个人计算机业务编写程序,刚开始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与IBM的合作。我们今天都知道他的名字——比尔.盖茨。

在1977年,一个穷困潦倒的32岁销售拉着2个数据库工程师根据IBM的公开论文写出了第一款关系型数据库。在此之后,这个小公司一路披荆斩棘。这个公司叫做Oracle甲骨文。这个销售的名字叫做拉里.艾里森。

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在70年代成立,在80年代迅速扩张呢?仅仅是因为创始人的个人能力么?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由于60年代至70年代初大量二战延续下来的巨型企业倒闭,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虽然这些失业的旧时代劳动力无所适从,但是市场化的教育体制很快转型,重新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工具的新时代劳动力。随着新时代劳动力不断涌入社会,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旧有的生产关系被摧毁,新的生产关系确立起来。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信息技术革命(微电子/软件革命)诞生了,新的微电子工业体系于60年代末在襁褓中诞生,在70年代传统工业的落幕下兴起,在80年代逐渐强壮起来。伴随着工业体系的浴火重生,美国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涅槃。


  • 攻守易势:

时间一晃,到了80年代,伴随着美国微电子之花的绽放,美苏这对原本足以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差距陡然拉大。

在60年代,苏联在电子技术上尝试电子(真空)管小型化,到70年代失败后又开始研制昂贵的锗基芯片。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一个小规模试错机制,苏联很容易陷入一窝蜂发展某种错误技术的境地。而1957年美国靠着私营公司分头尝试便很快确定了硅基芯片发展路径。各自发展到80年代,美苏的微电子领域差距已经达到骇人的程度。

我们首先以CPU芯片为例看美苏的差距。

苏联的半导体之光——Angstrem JSC L1839VM1芯片是苏联第一块32位CPU芯片。其使用美国人70年代后期的3微米制程工艺,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甚至还不到同时代Intel 80486的零头。

苏联末代唯一一款32位芯片仍然使用3微米制程工艺,这是美国78年左右的技术。从70年代末到苏联解体之前,美国已经发展了3微米(1978)/1.5微米(1982)/1.5-1微米(1985)/1-0.6微米(1989)四代制程工艺,而苏联到1991年仍然停留在3微米水平。

比落后的制程工艺更打脸的是这款芯片的技术来源。事实上苏联到后期只具备很弱的独立开发芯片的能力。苏联最先进的K1839芯片是拷贝英特尔美国DEC公司的VAX-11计算机的MicroVAX芯片(包括协处理器甚至数学逻辑)。而苏联最大量使用的1801系列芯片是美国DEC公司LSI-11的仿制品;在工业领域大量使用的1810VM86芯片则是8086的仿制品。

而苏联对美国芯片的拷贝也就到70年代后期技术为止,到1991年冷战结束,苏联唯一能大范围拷贝的是78年的8086(3微米制程)和LSI-11(3-4微米制程),而下一代的拷贝80286 16位芯片(1.5微米制程)迟迟无法量产(1847VM286);更不用说新一代的386和486芯片了。

截止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2款最大量应用的芯片,分别是山寨美国70年代末的16位英特尔8086(1810系列芯片)和山寨美国DEC公司LSI-11的1801系列芯片。

苏联冷战末期唯一一款大面积量产的个人计算机,Electronika BK-0010系列,用于科学教学,其是美国70年代DEC公司PDP-11个人电脑的仿制型号,使用仿制的芯片1801系列。

苏联和东德截止冷战解体,除了Intel公司和DEC公司,还克隆了其他公司的大量芯片——AMD、国家半导体、摩托罗拉、德州仪器、Zilog等公司的芯片,用于各种机床控制和民用/军用领域。但是总体技术水准都在8086和LSI-11这个档次。

苏联曾经复制过苹果公司70年代后期的苹果Ⅱ个人电脑,但是反响很差,可靠性非常低劣。

而苏联的软件领域由于缺乏劳动力,基本是高校内部玩票,发展极其缓慢。到1991年苏联解体,仍然只能拷贝复制些美国软件。按照Richard W. Judy 和 Robert W. Clough两位美国智库研究员的意见——苏联的软件领域基本上都是零敲碎打,没有资格称之为产业。

比民用的CPU芯片差距更让苏联人绝望的是美苏的军工芯片差距。

在军队中使用的半导体技术有哪些呢?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大致如下表所示:

随着80年代美军以上各项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和开花结果,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开始,美军开始了新一轮军事转型——精确制导火力战。

这种新时代的战争体制由第三代工业革命孕育的海量精确制导武器支撑。

在这种体制下,和冷战早期使用核武器的五群制原子师类似,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完全压垮了防御,战争形式变成了探针+铁锤的形式。小规模的美军装甲部队和无人机将会渗透到战线后方,在发现对手装甲集群后就将手头的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出去,随后召唤师炮群和军炮群对苏军装甲集群进行毁灭。

在精确制导武器逐步成型之后,美军对苏军的装备已经形成了代差。美军认为,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替代核武器在欧战中使用,同样可以毁灭苏军的装甲集群,并且附带效应小的多。

我们以美苏冷战末期的反坦克武器举例来说明美苏的巨大差距:

随着科技的进步,美军和苏军导弹对多目标的打击效率。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军技术突飞猛进,很快甩开苏联。

很显然,偌大一个苏联,并不缺乏饱学有识之士。在70年代末,在绝大部分苏军高级将领还沉浸在一种“大苏维埃天下无敌”,脱胎于二战的“大纵深理论横扫纳粹美帝全无敌”的迷之自信中,苏军的总参谋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是最早感受到情况已经向着对苏联不利状况发展的人。

奥加尔科夫元帅是“西方81”演习的实际指挥官。虽然“西方81”演习验证了一些零敲碎打的作战新理念升级,比如在大纵深作战之前派遣的OMG师级渗透集群。但是从战役理论上来讲,“西方81”演习仍然困守二战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窠臼。当然,“西方81”演习参战的无非是一些旧时代的部队,他们装备着技术先进,但理念老旧的T-64/72坦克,以类似二战那种浩浩荡荡的装甲集群开始对北约战线进行大纵深进攻。然而,这并不是奥加尔科夫元帅想要的军队。

在1979年,奥加尔科夫元帅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大量涌现,必将从根本上打破军队旧的发展模式,推动和促进新的军事革命的发生。”此后,他力主使用精确制导作战代替原有的大纵深机械装甲集群会战理念。然而,那个年代正是苏联如日中天之时,美国已经将大量机械化战争和原子时代的巨型军工厂关停,化去了自己半身功力,而新时代的军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来,新的神功还未大成;苏联全军和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苏联天下无敌的迷梦之中。根本没有人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警告和恳求当回事。

在1984年,随着苏军唯一一支按照精确制导火力战理念建立的试验化旅级部队被裁撤,奥加尔科夫元帅被解除职务,降级去担任西方部队总司令。就这样,奥加尔科夫元帅主导的军事改革便划上了句号。

其实,奥加尔科夫元帅的军事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军事改革便跟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由工业革命提供军事革命的装备和弹药。如果苏联的工业部门无法转型,无法提供海量的芯片、凝视成像导引头、MEMS微机电、固态内存,那么强行要求军事改革无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衰朽残年的帝国从来不是一两个饱读之士能拯救的了的。

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个林则徐救不了大清;

同样,在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个奥加尔科夫也救不了苏联帝国。


  • 康波理论:

在1925年,一个名叫康德拉季耶夫的年轻苏联统计学家发表了一篇叫做《经济生活中的长波》的论文。这篇论文考察了从1789年到1925年人类历次主要的经济危机和科技飞跃的年份,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工业革命与大的经济危机可能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也就是说,工业(科技)革命在经济危机中孕育,而工业(科技)革命在全世界的推广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大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上一波科技红利逐渐消失。在经济危机中,旧有产业大规模淘汰,旧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新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孕育着下一波工业和经济繁荣。

为了纪念他,后来的人们把这个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康波理论。

比如说,在19世纪末的经济危机中,电灯、发电机、内燃机(汽车)等新技术产生了,这孕育了20世纪初到1929年的经济繁荣。随着电力和内燃机科技红利的逐步消失,29年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随后的二战本质上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二战中,新的科技在孕育,在二战中产生的喷气机、火箭和核工业红利是50-6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经济繁荣的最本质原因。

随着(民用)核工业、喷气机等红利的技术扩散,60年代后期美国逐步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在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中,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5次工业革命时期建立的巨型工厂(二战的遗留工厂以及冷战早期建立的核工业和火箭生产基地)倒闭关停,劳动力被释放出来。他们的弟妹、子女被市场化的大学和研究生(博士)教育体制培养成新时代的劳动力。伴随着长达10年左右的经济转型,到80年代,西方的工业体系逐渐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历次工业革命与康波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因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在商业上的既得利益群体一般都是此次工业革命最成功的组织者和弄潮儿。所以,如果是一个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很容易从这个国家的巨型企业和顶级富豪来看这个国家是处于哪一个康波之中。


那么,为什么苏联人不紧跟美国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呢?

答案或许很明显,苏联的斯大林体制其实做不到。

1. 首先,苏联的机制极度强调集权,不允许任何私营经济产生。和美国一样,苏联也有着大量的科研从业人员。有很多年轻且锐意进取的科研人员掌握了一些新科技。但是美国的科研从业人员有自组织经济的权限(也就是开一家私营企业),比如英特尔的罗伯特.诺伊斯,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苏联的科技人员没有自组织一家新的科技公司的权限,他们只能选择继续在科研研究院工作。而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一些旧时代的科技官僚,他们不敢承担新技术的风险,也会因为官僚主义压制那些敢为天下先的年轻基层技术员。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苏联的莫斯科出生,父母都是苏联的教授。他在很小的时候跟随家人移民到美国。他曾经吐槽,如果他在苏联,那一辈子也不过只是个基层研究员,不会有在美国的成就。

苏联这种独特的体制强迫所有人都作为体制化的螺丝钉依附于大集体,所以纵使苏联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很多科技人才,但是这些科技人才,特别是掌握了最先进科技的年轻技术员们,他们只能作为一个螺丝钉在苏联那些国营巨型企业中熬尽自己的才华。


2. 由于美国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大量小的科技公司可以向各个科技树方向进行试错和迭代。在激烈的竞争之下,错误的科技路线会被淘汰,可行的科技路线会得到保留和发展。

在美国,经济组织是非常扁平化的,经济的最小组织单位其实是公司(包括个体户)。这些公司可大可小,任何老百姓都可以去注册登记一家新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开张,也可以倒闭;这些公司在不同科技维度进行试探,并互相进行残酷的竞争。如果一家大公司产生了错误,那它也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摧毁。所以,这种灵活的机制极大降低了试错的成本。

小公司通过新锐技术的突破战胜庞大公司的经典例子譬如IBM和Oracle的竞争。

IBM是家庞大的世界500强公司,在冷战时期主要负责制造各种国防的大型计算机。这家公司已有的数据库叫做IMS,是一种层次型数据库。在市场占有率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在1970年,一位IBM的技术员发表了一篇叫做“A Relational Model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学术论文,提及了一种各方面都更优秀的新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

但是,因为IBM在层次型数据库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如果他推出关系型数据库,便等同于自己跟自己竞争。在向IMS项目组的领导沟通过之后,IBM放弃了关系型数据库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被束之高阁。这篇论文后来被一个叫做拉里.艾里森的穷困潦倒32岁电子公司销售阅读到,他敏锐地感受到这项技术的商业价值。于是,他拉了2个技术员开始了创业,创业第一桶金来源于老东家的40万美元外包单子。靠着老东家的外包订单养活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并开始了代号为“Oracle”的关系型数据库的研发。很快便一炮而红。

恍然大悟的IBM在1985年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关系型数据库。但是已经太迟了,IBM此后在数据库领域再也没有达到Oracle的市场占有率。

IBM错失关系型数据库使得IBM至少损失了上千亿美元,IBM那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号称“有史以来最贵论文”。

而在苏联,组织是高度集权和金字塔化的。计划经济的改革摧毁了私营经济的土壤,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国营企业。国家经济的最小组织单位其实是计划经济委员会和各部委的计划经济委员会。由计划经济委员会那些老谋深算的职业官僚们决定国家这个季度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无论是下属的设计局还是工厂,其实都没有决定生产什么与关停什么的权限,更不用说基层的技术员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计划经济委员会那些老派的官僚在决定生产什么的决策上一旦出现错误,根本没有纠正机制。

3. 所有以上原因只能解释为什么苏联无法创新,却无法解释为什么80年代苏联半导体工业连跟在美国屁股后面模仿都做不到以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没有私营经济,苏联的工业实际上是固化的。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美国开始去产能。无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2.5次工业革命的巨型工厂被关闭。这些被遣散的劳动力事实上被无数的低端产业民营经济吸收。与此同时,市场化的教育体制逐步培养新时代的劳动力(半导体、软件),这使得美国平稳渡过了70年代的经济转型期,并在80年代开始腾飞。

苏联人由于没有民营经济的存在,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进行美国人在60年代后期这样剧烈的经济转型。因为很显然的原因,如果苏联要解散大量的企业,那么他们必须设想出一种手段来妥善安置这些工厂的员工。这些员工很多在国营工厂干了一辈子,并没有其他的技能。如果一定要苏联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国营企业岗位给这些被遣散的工人,事实上苏联是做不到的。所以,苏联人一直维持着他们的军工产能,并不是苏联人愿意这么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苏联的工业体系是一块板结的水泥,根本没有办法对原有的工厂进行关闭。旧的生产关系迟迟无法打破,劳动力没有办法得到释放,不破不立,苏联是如何在1928年之后迅速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在二战结束之后创立新的火箭、核武器等工业,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2.5次工业革命的突破呢?

秘诀在于——农业人口城市化!

根据一些相关资料,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快速工业化的时候,苏联的城市化率只有10%左右。伴随着斯大林的五年计划,苏联城市化率快速上升,到1945年已经达到40%。

也就是说,斯大林的一系列五年计划将33%左右的农民转化成的城市里的产业工人。

随着二战结束的复员潮和苏联的继续工业化,苏联的城市化率还在继续提高,到1970年已经接近60%,与美国的水平已经比较接近。

所有的问题来了,苏联的环境和农业效率已经不足以支撑苏联继续将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在70-80年代,苏联还需要向美国进口粮食。也就是说,苏联的产业工人数量无法再提高了。

本质上来讲,是因为大量可供转化的农业人口在解决吃饭问题之后转化为产业工人,使得苏联快速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50年代,大量复员的老兵和继续城市化的新产业工人(原农民的子女接受了义务教育,成为新的产业工人)保证了苏联有着源源不断的工人阶级新生血液。这是苏联在不摧毁原有巨型工厂,不摧毁旧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嫁接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第2.5次工业革命(喷气机、火箭、核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然而,随着苏联城市化率的提高和潜能的挖尽,到70年代后,在新生的劳动力上,苏联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苏联如果不像60年代后期美国一样对旧有的生产关系“断舍离”,如果苏联还试图保留旧的生产关系,那么新的生产关系不会凭空出现。

换句话说,工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工业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如果苏联做不到放弃他们的巨型兵工厂和配套的老旧工业体系,那么工业革命在70年代之后的苏联事实上是无法诞生的。

面对严峻的局势,苏联并没有完全坐以待毙,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开始了改革。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摧毁了不少效率低下的集体农庄,使得苏联进一步城市化,部分农业人口快速转变成工业人口。另外,他开始了使用类似市场经济工厂的利润挂帅制度来衡量国企的效率,并尝试使用厂长负责制来优化苏联的国企。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苏联的厂长有了比原先稍大的权限,可以在满足国家生产计划之后,利用闲置的产能来进行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

既然工厂需要以利润来衡量效率,裁员增效的改革也就顺理成章。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大量使用裁员来使得企业增效,这样的裁员增效配合教育部门重新培养新时代的劳动力使得苏联可以辗转腾挪出少量劳动力来进行小规模的工业提升。

然而,这样在不关停原有企业的情况下,只是试图裁撤个4-5%的劳动力试图攒够产业升级所需劳动力的路子是必然要破产的。苏联人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大量关停他们的企业,只能搞些裁员之类的小把戏来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零敲碎打、治标不治本的改革。到80年代,红利耗尽,苏联已经没有任何新生劳动力支撑新一波的工业革命。面对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在新科技领域完全落后的苏联的命运已经可以计日而待。

在80年代,终于回过神来发现大事不好的苏联高层,仓促间发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的改革均告失败之后,病愈急,药愈乱,绝望的苏联高层选择向政治体制开刀,试图以挖黑料、自我否定这种粗暴的方式推动改革,最终成功地把自己“作死”了。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在提出康波理论之后不久,康德拉季耶夫就被斯大林投入了监牢,并在大清洗中被枪毙。这位苏联的经济理论家,他的理论论证的却是市场经济的康波对苏联的灭亡。


user avatar   yingzizhongdey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解体,原因就2条:

1.政治上有问题:理论不自信、道路不自信、制度不自信

2.经济结构有问题: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生产关系僵化

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被忽悠瘸了,戈尔巴乔夫被忽悠瘸了是因为波罗日涅夫胡搞,勃列日涅夫胡搞是因为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路线,但就算完全按斯大林的思路走,还是55开。

首先苏联的经济结构的底子是斯大林时期搭起来的,结构从一开始就不合理,好在适合战时路线,西方如果一直高压,苏联这个经济体制效率还就挺高,只要西方缓和了,就有崩溃的危险。

其次,斯大林搞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在共产国际大搞沙文主义,把共产国际搅得离心离德。托洛茨基这人论战术拍马比不上斯大林,但论战略,斯大林拍马比不上托洛茨基。

如果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能调和,斯大林在后面管住人搞军工、搞建设,托洛茨基在前面忽悠人,关键是把周朱毛这老哥仨拉进来,建立一个大苏联。对内忽悠着苏联人民跟着托洛茨和毛泽东基抓革命,跟着斯大林和周恩来促生产,对外先忽悠德国、法国,再忽悠波兰、捷克和北欧……别忘了还有南美!!!

到时候掰着手指头算算,对手满打满算还有仨:老顽固英吉利,小瘪三霓虹国还有个paper tiger美利坚!!!

再看看自己:

陆有KV2+虎式,空有BF109+拉7,还有喷气式飞机、导弹、和火箭炮这些魔幻武器以及终极杀器原子弹。

关键的关键:掌握这一切的是德军+苏军+PLA!!!

谁不服就上古德里安+邓尼茨+隆美尔+朱可夫+华西列夫+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

海军弱?海军弱又怎么样?油随便烧、煤随便烧、天然气还是随便烧!!!铁随便用、铜随便用、稀土还是随便用!!!小麦随便吃、大米随便吃、玉米还是随便吃!!!10矿打1矿怎么打都能堆死你!!!

英吉利交给德法联军,美国交给苏军、小日本就由我们来收拾。

试看今日之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然后人生下来国家就管养,养大了就发房子发车,小伙子给发大姑娘,大姑娘给发小伙子,大老爷们给发小娘们,小娘们给发大老爷们,黑人白人黄种人,总有一款适合你!老百姓无忧无虑的造人!造出来人无忧无虑的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

但是但是但是,就毛子这种冬天下大雪跳楼,没事分两拨人光膀子打架的民族,断然是没有我中华民族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的,毛子互相之间不喜欢,一定是莽上去就搞!不搞到你服气不算完!

所以苏联怎么都赢不了冷战,社会主义就看中国的了!


user avatar   oro-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像我们一样,以可控的方式开放市场

西方和苏联的终极矛盾在于,苏东集团控制着世界上近3成的市场和自然资源,以及不比西欧落后多少的生产能力,却不向世界资本集团开放,不能为资本带来利润。

资本的存在就是为了利润,苏联断了世界各地资本集团的生路,犹如杀人父母。

资本集团内部有着随时想掐死对方的矛盾,但却因为苏联的存在而团结起来了!美国只是顺势而为,承接了带领资本的大旗, 它只需允诺,苏联死亡后,那广袤的大地,那无尽的矿石和油气,数以亿计的潜在消费者,已近林立的工厂,都将是你们的!

所有的资本,团结起来,认真起来,不再争执,不再犹豫,不再短视

只为了打倒苏联

所以苏联死了


有时,成为敌人是打倒敌人的最有效方法。

此问题只问苏联如何获得冷战的胜利,而没问胜利后的苏联是什么样子,故如此回答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这篇文章《中国和印度必有一战》? 
  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最有情怀?为什么? 
  为什么钱穆还有很多人一致很多次都提到,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期?之一都不用? 
  日本战国时期的国人以及国人众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阻止希特勒入侵苏联? 
  苏德战争时期有没有德意志族苏联士兵? 
  为什么雍正的历史评价不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早出自哪里? 
  旧日本海军中的丁型驱逐舰,海防舰,哨戒艇各有什么特点,使用上有什么不同,编制与任务又是如何划分的? 
  如何评价阿莱克修斯一世? 

前一个讨论
你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是谁?
下一个讨论
Windows NT 内核与 Linux 内核相比哪个更安全?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