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类似城墙、马奇诺防线一类固定的防御工事在现代战争中还有应用吗?如果有,其功能与历史上的有什么差异? 第1页

  

user avatar   cai-yun-58-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在机动性很强的现代战场上,固定防御工事还是有用的。

2、现代防御战中的防线和二战时期的确有很大变化。

传统的防线,是由连绵的堑壕、火力点、碉堡、火炮阵地组成的,整个防御地幅有一定纵深,分几条战术防线层层拦截,守备部队主要是步兵和炮兵,防御模式是静态的;在防御战中,机动力量也是有的,主要是装甲部队组成的预备队,放在防御地幅后方的待机地域,一旦前方的防线被突破就前出,对突破防御地带的敌人开展反冲击,截断敌人进攻矛头,消灭突入之敌。基本上二战时候的防御战都是这么回事。

现代战争还是有防御战,还是有防线,还是有永备工事,但防御方式变成了静态的点与动态的兵力结合的方式。就举一个例子,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期以军的巴列夫防线

说到巴列夫防线,很多人被肤浅的,反智主义毒鸡汤式的故事误导,以为巴列夫防线根本没起到作用,不就是沙墙吗?被埃及军队另辟蹊径用消防水龙一冲就垮了。其实巴列夫防线不是一堵沙墙那么简单。

巴列夫防线是一个沿苏伊士运河河岸走向,有较大纵深的防御地带,沙墙只是沿着河岸的应用障碍物,在沙墙后面的纵深地带有16个坚固的防御支撑点,支撑点内有坚固的点状观通站,观通站用钢筋水泥和钢梁为主体,辅以铁丝网捆扎的石块作为加强,能抗大口径炮弹和普通航空炸弹直接命中。观通站周围地形经过战场建设改造,扫清射界,布置有铁丝网、地雷等应用障碍,易守难攻。

但观通站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射击,而是观察战场。它不像传统的防线要求各碉堡之间火力互相覆盖,而是只求观察视野能覆盖整个战场,防御支撑点内的火力输出主要靠坦克和自行火炮,而不是传统防线的步兵。在防御支撑点内,构筑有大量钢筋水泥掩体,坦克和自行火炮可在掩体内隐蔽,掩体和掩体、掩体和发射阵地之间通过战场建设构筑有军用公路,便于分散配置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快速机动,必要时击中起来打战术反击。

至于沿运河河岸构筑的沙墙,属于整个防线前沿的应用障碍物,以军也没指望一堵沙墙就能彻底阻挡埃及军队的进攻,水枪冲也好,炸药爆破也好,摧毁沙墙的方式有的是,用水枪冲根本不像国内毒鸡汤故事描绘的那样是埃及军队灵机一动。沙墙的意义大致有两个:

1、阻挡小规模的侦察渗透。如果埃及军队在进攻发起前发动战斗侦察,沙墙可以遮蔽视线,让埃及军队无法观察到以军防线纵深,也能阻挡小部队的试探进攻。

2、在遭遇大规模进攻时,限制进攻方的进攻路径,无法在全线发起进攻,只能对沙墙一点或几点打开突破口,重点从突破口进攻,这样防守的以军就能将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堵突破口,而不是全线被牵制。事实上埃及军队虽然用水枪在沙墙上冲出了豁口,但这浪费了埃及军队24小时的时间,待沙墙冲破后,埃及军队在狭窄的突破口遭到了以军两个旅的顽强反冲击。试想如果没有沙墙,埃及军队在全线多路发起进攻,以军有限的兵力只能平摊在漫长的运河边界上,根本就没有机动兵力打反冲击,一个个支撑点再坚固,也会被占据兵力优势的埃及军队淹没。

现在沙墙有了,支撑点有了,作为火力输出的机动兵力(坦克、自行火炮)有了,就看战斗怎么打了。

埃及军队用水枪冲沙墙,在运河河面上架设浮桥,会遭到以军空军和远程炮火的袭扰。

好不容易冲开豁口,埃军主力通过浮桥,通过沙墙豁口,却在狭窄地带遭遇以军两个装甲旅连续不断的战术反击,于是一边慢吞吞往前挤一边抗反冲击吧。

可是抗反冲击的战斗不好打,这里是以军精心建设的预设战场,以军坦克、自行火炮都在射击掩体内只露出个炮塔,战场又是以军长期控制的地区,在战前以军就对主要射向、方位物进行标定试射,打起来都不需要试射,首发命中,首群覆盖。以军有观通站监视埃军一举一动,能通过预先建设的道路网把反击兵力机动到埃军侧翼猛打一顿,待埃军调转进攻矛头准备还击时以军又撤走,换个方向再发动新的反冲击。

埃军要拔掉以军的观通站?不好意思,观通站主体能抗大口径炮弹和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周围地形经过改造,射界扫清,就怕你不来打。

整个巴列夫防线不像二战时期的防线那样要求彻底阻挡敌人,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利用纵深,不断地发动战术反击迟滞埃军的进攻,拖延时间,给预备队集结调动争取时间。埃军花了整整6天才基本突破巴列夫防线的防御地带,结果以军已经在这6天时间里在北线戈兰高地打退了叙利亚军队,主力调头向南对付埃军了。

巴列夫防线这种防御形式,就是二战后现代地面战斗常见的防御形式,有军事学者给它起名“流动前线”,但流动的前线离不开坚固的观通站和掩体,因此固定防御工事在现代地面战斗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再举个例子,网络上被许多一知半解的半吊子随意乱喷的三北地区“人造山”。

很多人,包括某些“军事大V博主”(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对现代防御作战是怎么回事都一知半解,拼凑一些时髦名词和术语就敢随随便便乱写什么“现代的马奇诺防线”。其实人造山不是一个孤立的,蹲人死守的土山,它就是现代防线中的一个支撑点,一个节点。

人造山的位置,都是卡在重要的交通线交通枢纽和水源地附近,往往是苏军进攻的必经之路,虽然作为前锋的苏军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能绕开,但是依靠卡车机动、庞大的后勤梯队必然要沿着公路前进,所以机械化军队能选择的进攻路线并不是随意的,还是很有限的,人造山并不容易绕开;现代军队对水的消耗很大,不但作战人员需要饮用水,各种车辆都需要冷却水,三北地区本来就缺水,有限的水源地附近往往就卡着人造山。人造山内不但有步兵直射火力,坑道中还有远程炮兵,旁边还有预设阵地。这些预备发射阵地上的远程火炮对需要火力封锁的交通枢纽、水源地、敌可能的进攻展开地都进行过校射,战斗中可以不经试射直接射击,打一顿之后又隐蔽回人造山内的坑道。

除了炮兵还有坦克兵,一座要塞山里往往还有一个守备坦克营,也预留有许多预设阵地。这些预设阵地都布置在敌军可能进攻展开路线的侧翼,当敌军冲击分队展开的时候,守备坦克营可以短促出击,机动到这些预设阵地上,对敌进攻分队的侧翼射击,狠狠咬一口后缩回山中坑道,迫使敌不得不频繁改变进攻展开方向,频繁在不利地段展开,此时远程火炮又可以对停顿展开过程中的敌军进行射击。

怎么样,是不是和巴列夫防线的迟滞作战很像?

为了说明三北地区对进攻方后勤保障的压力,我再举一个例子:

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担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快速集群的近卫第6坦克集团军穿越大兴安岭和内蒙古荒漠区,这里不是日军主要设防地区,几乎没有遇到实质性的抵抗,但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荒、油荒,后勤梯队跟不上,往往整个坦克集团军趴窝,不得已只能集中整个坦克军、机械化军剩余油料加给先遣支队的坦克,保证旅、营规模先遣支队前进。这还是战争末期日军全面崩溃,基本没有有组织抵抗的情况下,如果说面临激烈抵抗,问题就大了。时间轴拉到70年代,如果中苏爆发战争,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的油、水、弹、粮消耗比1945年的苏军更大,如果后勤梯队被卡住,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的行动也必然受阻。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相关话题

  假设有一万发子弹,在战场上能命中敌人的有多少发? 
  什么防身武器适合男生,合法又好用? 
  为何运钞车上的押运员只使用霰弹枪? 
  乌方称「俄乌新一轮谈判将于 3 月 21 日上午开始」,本轮谈判可能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各个游戏中武器的附魔现实来源是什么?为武器施加“法咒”这一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和高级战术兵团,基本战役军团一类的名词有哪些?它们间的区别是什么?在美俄军里分别代表哪一级军队组织? 
  火枪排队枪毙是怎么吊打和完全淘汰冷兵器的? 
  如何评价2017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式中的武器装备? 
  在岸上船台建成的军舰怎么下水? 
  为什么现代战争消耗的物力那么大? 

前一个讨论
英超卡迪夫城新援萨拉飞机失联,如果确认萨拉已经遇难,卡迪夫城还需要支付15M的转会费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考不好没关系》中家长为工作赚钱一个月见一次孩子?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