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宙斯盾”系统有多厉害?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因为姓美而厉害。

自带分布+隐身属性的陆基防空尚且一直背负着十防九空恶名。自带集中+暴露属性的海基防空嘛。。。。

跟战列舰的装甲一样,固然有点用,然而说白了还是大锤砸鸡蛋。。。


user avatar   huang-tong-qi-shi-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对宙斯盾系统是久闻其大名而不知其具体含义,最常见的误解便是认为其标志性的四面SPY-1雷达就是宙斯盾系统了,但实际上宙斯盾系统是一款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并且它在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的发展历史中有着标志性的重要地位,所以其名气才显得如此之大。

在二战时期乃至五十年代时,军舰各个搜索雷达系统与控制武器的火控雷达系统都是分立的,互相沟通交流数据依靠操作员通过直接喊话或者无线电喊话完成,例如要对一个搜索雷达发现的目标实施攻击,就需要搜索雷达操作手将目标方位等信息喊话传给火控雷达操作手,火控雷达操作手手动对雷达俯仰角与方位角进行调整,对目标进行截获。这点其实早期防空系统也一样,像是萨姆2地空导弹系统,也有游戏叫《萨姆导弹模拟器》,感兴趣的可以玩一玩。

显而易见,这种最原始沟通方式的效率很低下,不仅信息传递速度慢,而且准确性不高,可靠性差,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下操作员报数据的时候报错了,或者听的人听错了,或者要重复报上几遍才行,这都十分的麻烦。在同一方位附近如果存在多个目标,如何准确的快速的进行目标指示都是问题。

在这个时期,搜索雷达获取的目标信息,例如距离,方位,目标速度,目标航向等数据,都是通过操作手人工笔录完成,其速度慢准确性低,无法同时应对多批次多方向同时出现的目标。在二战末期,面对日本的神风自杀式袭击,美国人就意识到了现有的雷达目标信息处理方式效率太低,如果同时有10个以上需要拦截的神风飞机出现,航母上的指挥中心往往手忙脚乱,无法有效引导战斗机对敌机进行拦截。


第一代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

在40年代以及50年代,一些简单的指挥系统开始应用,例如美国45年以后开始使用的TDS MK-1目标指示系统,其工作方式是CIC战情中心通过人工笔录方式获取目标数据之后,使用人工输入方式输入配电盘,配电盘将数据送到火炮指挥战位,然后指挥战位人员依照CIC从配电盘送来的数据操控雷达对目标进行捕获攻击,这种方式效率只比语音喊话稍微好一点,只能同时应对2~4个目标,并且接战反应时间在数分钟级别,需要时间长且不稳定。

在1953年,TDS MK-1的改进型号TDS-MK3开始在重巡洋舰北安普敦号上进行测试,MK3指挥系统将MK1系统人工输入配电盘目标指示数据的方式改为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输入录取的效率,但CIC与武器战位沟通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依靠无线电语音喊话。接下来的TDS-MK7系统,用于3T防空导弹的WDS-MK1系统也都如出一辙,此种作战系统性能虽优于二战时期纯人工操作的系统,但也只能同时处理4~8个目标。


第二代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

面对这种窘迫的境地,进入冷战60年代之后,各国都开始发展第二代能够提高舰船各个传感器信息综合程度的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其典型代表便有1962年装备美国海军的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其特点是改变了以往雷达获得的目标信息需要完全手动录入的方式,改为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录入,和完全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全自动数据录入,目标信息的显示也从原始的人工作业版图变成计算机屏幕,能够同时应对的目标数量大幅度提升,并且也更加精准。

中国1979年试验的ZKJ-1型作战指挥系统,其同时追踪目标数量达到17批,早期使用CP642电脑的NTDS系统同时追踪数量也不过24批,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实用的ZKJ-3/4作战指挥系统已经追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同时处理超过100批的目标。

此类第一代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也有着缺陷,那就是虽然雷达等传感器之间数据信息的传递从原始的语音喊话升级为直接传输目标航迹数据给接收方的计算机显示屏,从语音信息传递升级为图像信息传递,但其目标的航迹比对确认,目标威胁程度评估,雷达搜索截获调试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来进行,军舰的各个传感器的信息处理电路仍然是分立状态。


第三代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军舰作战能力,第三代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就诞生了。其代表就是”宙斯盾“系统与ACDS-1系统,SYS-1/2数据融合系统等。ACDS-1系统是在NTDS基础上发展的新一代作战指挥系统,于1986年正式装备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到1989年装备美国海军6艘航母,10艘驱逐舰与1艘两栖攻击舰。SYS系统则是美国海军NTU新威胁升级的一部分,SYS-1系统于1982年装备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塔特纳尔号,SYS-2系统于1988年装备贝尔纳普级巡洋舰拜德号。宙斯盾系统则是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此种新一代作战指挥系统主要特点是实现了各个传感器之间的航迹关联自动化,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计算机算法自动辨别来自其他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数据到底是不是自己看到的这个目标,并将所有传感器探测到的航迹数据都统一处理后显示,取消了需要人工进行航迹关联判断的程序。

这为分时照射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分时照射需要导弹具备中段指令制导能力,并且需要搜索雷达对目标持续进行探测,当时机合适,搜索雷达便会引导火控雷达对目标进行照射从而让导弹末端半主动制导衔接上。搜索雷达引导火控雷达对目标照射这个操作要完全自动化才行,手动操作是无法满足分时照射对时间精准度的高要求的。

通过分时照射,美军舰船获得了比以往多出两倍甚至四倍的多目标接战能力,没有分时技术时天线锅火控雷达有几部,同一波次接战目标上限就有几个。苏联人的思路却与美军并不同,在八十年代初期基洛夫级巡洋舰上安装了3R41”顶罩“无源空馈相控阵火控雷达,为5V55R/RD此类半主动弹提供末端制导,由于采用了相控阵体制,所以一部雷达可以对多个目标进行高重复频率脉冲或间断连续波照射。

对发现的目标进行威胁程度评估也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与数据库中的预定单位特征进行比较,对目标进行自动分类识别,例如第二代系统NTDS与ACDS-0就没有数据库支持比对功能,而宙斯盾与ACDS-1系统则具备数据库,并且具备综合ESM电子支援信号分析数据的能力判断。根据当前实时的战场态势情况对威胁进行先后排序,对最具有威胁的目标进行优先接战。

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导弹的使用,也需要与搜索雷达之间配合的高度自动化,你能想像军舰操作员人工控制防空导弹末端雷达开机与捕获选定目标么?就算可以,操作员能同时对数十发导弹进行操作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冷战时期F14战机的AIM54不死鸟导弹有人工控制的模式,但那是建立在空战战机一次使用的不死鸟导弹本身就不多的前提下的。

由此可知,类似”宙斯盾“的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在现代先进军舰中属于标准配置,只有这种系统才能让一艘军舰种类繁多的传感器融为一体,将武器如臂指使。不仅是军舰自身的协调,军舰与军舰之间,军舰与飞机,军舰与卫星,与陆地指挥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也依赖高效率的数字传输系统,这在现代军事对抗中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像是弯弯基隆级的ACDS-1系统与早期提康德罗加的宙斯盾系统,本身就是同一个级别的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这两个连显示器都用的是一样的UYQ-21,计算机系统ACDS-1使用的UYK-43甚至要比早期宙斯盾的UYK-7/20更好一些,都具备传感器目标航迹信息自动关联能力和分时照射能力,单纯从作战指挥系统上来说二者战斗力没有本质区别,你说它是宙斯盾系统也未尝不可。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早期提康德罗加也是用的两个MK26吊臂垂发,和基隆基本一致,其对海搜索警戒雷达也都是SPQ9A。只是提康德罗加有4部火控雷达,而基德级只有2部SPG55,加上一部火炮控制兼职的SPG60,提康德罗加的火力通道更多。提康德罗加有SPY-1A雷达,在广域对空防御时效能更佳。基隆级装备SLQ32V3电子战系统,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ECM干扰能力,这个是早期提康德罗加没有的。总而言之,说基隆级和早期提康德罗加级的抗击防御效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关话题

  都说美国海军,空军吊打全世界,那美国陆军呢? 
  到未来,重型外骨骼能淘汰步兵战车吗? 
  给你一艘军舰吊打全世界,你会怎么配置她? 
  现代弓箭与现代弩机对于目前的纤维织物类防弹设备(凯夫拉之类的)及钢材料头盔的杀伤能力如何? 
  既然直升机是步兵的天敌,那么什么是直升机的天敌? 
  请教一下,为什么欧洲中世纪末期迅捷剑,小剑会成为决斗的主流武器而不是用双手剑? 
  世界上有哪些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科幻级的武器了? 
  现代驱逐舰有哪些特征? 
  话说为什么印度海军那么执着于拥有多少航母呢? 
  主战坦克多功能化有无意义? 

前一个讨论
地质年代的命名有什么规律吗?
下一个讨论
美国人真的认为人权高于主权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