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第1页

        

user avatar   gao-qun-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去看了这部片子,出来以后就一个感受: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经有了好莱坞,但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电影、电影工业的原因


其实包括知乎、豆瓣都已经分析过了这部片子:这是一部致敬、借鉴各路好莱坞大片,但是内核非常反好莱坞的片子。真实观影之后确实也有同样感想,这部片子屡次打破了我往常看好莱坞灾难片科幻片得到的认知:


1、刚子用性命救了韩子昂,我以为按照好莱坞套路,韩子昂会为了不辜负刚子的牺牲,重新燃烧年轻时的热血,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与主角团队在某个关键节点汇合,并发挥关键作用,最后哪怕是死也了无遗憾壮烈一生。

结果韩子昂也没多活几分钟,直接当场去世。


2、重启杭州推进器的过程中提到杭州地下城开始岩浆倒灌,我以为这时候要开始玩主角天神下凡,危急时刻拯救杭州城,顺便让救援团队刮目相看,也同时展现自己迈向成熟的过程。

结果2分钟以后直接告知杭州GG了,人一个没跑全死了,主角甚至还没来得及出现。


3、重启苏拉威西转向口是全片中期第一目标,我想想这总轮到主角团发威了吧。按好莱坞套路,这妥妥得主角团队当仁不让千难万险之后完成任务啊。

结果这车还没开到呢,转向口就重启了,只留下王磊一句“饱和式救援”。


4、之后发现重启没用,还得自救,于是主角果然非常救世主的第一个想到了异想天开的“点燃木星计划”,我觉得这下总算是正常灾难片套路了——好莱坞大片都这样,关键计划、核心成果那肯定不是主角直接想出来就是主角团队的某个nerd技术宅想出来的呗,并且独此一家,最后必须也只能由主角去完成。

结果事后moss幽幽的来了一句“煞笔吧,以色列人早7小时就想出来了,连结果都算好了,你嘚瑟个什么劲”,让屏幕里的刘培强和屏幕外的观众当场傻眼。


5、但是不要紧,主角团队还是很有主角团队的自觉的,你看他们,又是男主角冒死点火,又是女主角和男主他爹煽情对话,又是甘草配角壮烈牺牲,最后连全球大团结都出来了,我就问你是不是热血的一逼!

然而好不容易成功点火,橙色光柱发射的一刹那……咦,怎么旁边还有两束橙色光束?所以说其实还有人也在做着一样的事而且比主角做的更快更好?


6、实际上包括看上去最个人英雄主义的刘培强夺控制室,电影也直接交代了,有其他仓的宇航员同样在反抗moss,也就是如果没有马卡洛夫舍命相助,其实也照样会有其他人突进到控制室……


所以其实全片看下来,到处都有着这种“不协调感”,到最后就有一种“那要主角团队有啥意义,没他们也能行啊”的感觉。


这很反好莱坞,反传统灾难片。


然而这正是这部片子我认为最大意义所在——好莱坞告诉大家政府不可信,拯救靠自己,靠某个英雄团队甚至英雄个人。但我们现在告诉别人,不是的,我们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告诉我们,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远是所有人都参与拯救自己,进行“饱和式救援”——10万、20万甚至150万牺牲了,但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


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为什么有了好莱坞,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电影,自己的电影工业——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应该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去争取


就好像这部片,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


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就好像这部片子,刘启是拯救世界的关键吗?不是;刘培强是拯救世界的关键吗?是,但是同样可以替代,也会有人能替代。在流浪地球里,没有刘启,苏拉威西照样点燃,“点燃木星”照样执行;没有刘培强,照样有马卡洛夫、佐藤、或者空间站的其他反抗者执行自爆计划。


更直白的说,刘启能成为主角,仅仅因为摄像机在他旁边,仅此而已。


这是中国人从自己身上得到的经验与思考——98洪水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对灾难的抵挡和救援,是靠着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英雄吗?不是,是靠着无数工程师的彻夜演算,是靠着无数解放军的“饱和式救援”,是靠着无数老百姓的“自我拯救”,他们才是关键,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主角”,在他们面前,连总理都必须乖乖让出通道。


所以我们必须要要有我们的电影,我们的电影工业,然后制作出越来越多的和《流浪地球》一样的借鉴好莱坞甚至以后超越好莱坞,但讲述着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故事的影片


只有越来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现,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木地大气交汇的图片太美了,太空的质感、宇宙的质感,太空戏份的水准真心的好,地球部分的水准有待加强。

最后,恳请官方放太空的高清桌面壁纸,太喜欢了。


user avatar   hui-sheng-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看这个电影,估计大家都把该说的说完了,所以我也就随便聊两句吧。

在欧美编剧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所有的故事,究其根本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形。”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

因为圣经的编纂,可以说是环地中海沿岸神话传说和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身就是西方文化的源流之一。其上记载的故事,对于任何一个西方社会的成员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原典。

大家如果有一点创作经验的话,就应该明白,人类在创作时,会不由自主地在潜意识中应用自己最熟悉的故事为材料创作,来节省创作步骤。所以西方人写出的故事都带着圣经的影子,就是很正常的。

甚至,他们的故事模型,某种意义上讲,大致就是圣经和反圣经这两种路子。这两者同样是在圣经故事模型的窠臼中打转,因为他们没有无视圣经这个选项。就好像弥尔顿想反抗教会强加给他的天堂的时候,他写出的故事是《失乐园》——用以摧毁天堂,而不是大禹治水——根本和天堂无关。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源流,很多东西他就理解不了,因为不知道他们建立了什么,所以也不会明白他们在摧毁什么。但即便你了解,你也很难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摧毁这些东西时所需要的痛苦和牺牲。

这就会让中国人在看这些外国故事模型的时候,没办法在第一时间对这个故事模型所隐喻、反叛或冲突的其他所有故事模型共情,所以总会有那么一丝隔靴搔痒式的隔阂感。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不同文化之间最微妙也最深刻的隔阂。

而《流浪地球》,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故事模型是完完整整一脉相承的中国故事模型。任何国人看到他的第一眼,都可以联想到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人定胜天,所获得的快感,是一个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根本体验不到的。

这种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约定的言外之意,是只有自己人才会明白的高峰体验。如果自己人没有这个创作能力的话,那就永远也无法体会这种神奇的快感了。虽然他并不影响你生老病死,但在无形中,就砍掉了你人生体验的可能性。想想要是有些国家无力讲述自己故事模型,还真的挺可悲,他们人生体验的上限,莫名其妙就矮了一截。

除了故事模型之外,《流浪地球》的美术设计也很值得一提。这里面的未来科技,带着一种粗粝的机械感,而较少赛博朋克式的电子感,与刘电工笔下那种冷峻的故事相得益彰。同时,故事里面特意强调了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通力合作,而且主角启动发动机的时候,要靠脚踹和手推,更是让人联想起工人们维修机器故障时的举动,哪有问题先一扳手砸下去再说。尤其整体故事还是偏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调,就给人一种社会主义工业设计和未来科技的感觉,表达得相当到位。

要说这个故事,不足之处是有。首先是线条有点多,而且拍摄不同阶段有冲突,节奏上其实有点散乱。其次,有些地方表演也不足,尤其年轻妹子的表演,她的角色本来就不讨喜,表演不好就很尬了。还有,本身的故事,也有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BUG。最后,有很多地方其实都没有交代清楚,比方叛军之类,导致有些地方会让人费解,比如李一一为什么见到人之后第一反应是攻击。

但总体来讲,这个片子特效足够精良,镜头足够漂亮,故事也很有科幻概念感,是很优秀的片子。


user avatar   xiaowu-xiao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战狼二》开始,吴京就已经在破坏电影市场的规则了。

之前电影市场的规则就是靠明星带流量,明星导演、明星演员,以及这几年火起来的各种流量明星。很多电影就是为了定向的捧某个人,最典型的比如《长城》。

十几年前,这个模式还是很成功的。比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都是把这个模式发挥到了极致,纯粹靠数明星就撑起了一个片子。

在这种模式下,片酬占制作成本的比例非常高,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七八成,这些流量明星的片酬也跟着节节攀升,动辄几千万,普通的电影根本承担不起。

过去这十几年里,口碑好的电影往往明星比较少,而明星比较多的电影往往口碑不怎么样,票房也不怎么样,原因也就在这里。

比如冯小刚这些年的几个片子,口碑比较好一些的,如《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其实都不怎么用明星。正因为不怎么用那种高片酬的流量明星,所以在制作上的投入可以更多。



《战狼二》实际上就已经破坏了这个商业模式,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不用流量明星,把成本主要集中用在制作方面,结果成了爆款,创下了票房纪录。

《流浪地球》也是同样的模式。不用流量明星,坚决控制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比例,黄晓明不演拉倒,找了吴京,结果吴京不要片酬也行,后来还自己投了钱。

试想,如果《战狼二》用了一大堆流量明星,动不动一个明星几千万的片酬,吴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到哪儿去弄那么多武器装备来拍片子,来制作特效?

而且,过去这几年里,流量明星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洗钱。看上去明星们片酬特别高,但并不都是被明星个人拿走了,回扣占的比例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P2P特别火的时候,那些来钱特别容易、特别快的P2P公司特别热衷于投资拍电影的原因,因为这是把集资来的钱以最短的时间装进自己口袋的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战狼二》和《流浪地球》的模式不但破坏了原来的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而且破坏了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和明规则。



而且,2018年这种模式正在取代原来的商业模式,口碑比较好的几个片子,都是不用大明星和流量明星的,就用一些不怎么知名的演员,反而票房很成功。比如《我不是药神》,就是这样。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流浪地球》票房逆袭之后,突然遭遇了一波被疯狂打一星的突袭。因为《流浪地球》实际上是在断人财路。

不仅电影如此,电视剧其实也是一样的。那种靠几个流量小花和小鲜肉抠图就能带来流量的商业模式,也在2018年被逆转了,抠图式演技已经成了笑话。

就算是要用流量小花和小鲜肉,光靠以前那种粗制滥造,也很难欺骗观众了,很快就会被识破。就算是流量小花和小鲜肉,也一样要靠演技和作品说话,才能被观众认可。

所以,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实际上也在提高,尤其是几个比较火的电视剧,更是让那些都快被人遗忘了的老演员又火起来了,而制作方极力去捧的小花,反而并没有多少关注度。

在这个意义上,以《战狼二》和《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电影模式不仅是让电影重新回到电影本身,更是让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准真正进入了工业化的电影制作阶段。


user avatar   zi-dian-qing-shua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月14日更新:由于没有得到相关授权,上传删减片段可能会对电影发行方产生不利影响。本人向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致歉。所上传视频已紧急下架,望各位见谅。尊重版权,从我做起。


原回答:

看来大家还是没有忘记小破球的。



**************多图多视频预警****************



我也不端着,删减片段是我用手机录制的,电视机分辨率不高,大家凑合着看吧。(注:原视频版权归属于电影发行方所有。屏摄视频会引发侵权问题,本视频仅限影视从业人员教育学习使用,请勿传播。感谢大家支持《流浪地球》正版蓝光光盘。)

删减片段第一段

第一段是户口和朵朵两人密谋去地面的场景,朵朵偷了爷爷的车卡,两人喝果汁吃烤串。

其中朵朵说到了一个地址,并且说去晚了就看不到了。那个地址是在上海。

删减片段第二段

第二段是户口朵朵中国心遇到了周倩,户口对周倩不服,用民用装备对战军用装备,被虐惨。

删减片段第三段

第三段是户口对军用装备的熟悉程度,并点明了为啥不想去当兵。

删减片段第四段

解释了什么是洛希极限值。

删减片段第五段

户口抢了李一一的车,并把李一一扔下了车。

删减片段第六段

李一一向火石小分队求救。

删减片段第七段

火石队长送朵朵一颗子弹。


*******以下是原回答*********

今天终于收到了《流浪地球》的蓝光光盘,碟影传媒预购的,收到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拆开看了一遍。整个盒子里包括编年史、签名卡、剧本、画册、正片光盘和花絮光盘。正片光盘里跟影院版一样是125分钟,但是可以选择导演解说音轨。花絮光盘中包含7个删减片段、预告片、制作特辑和四首mv。

2019年快过完了,回首再看一遍,还是依然感动,《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的一座高山!感谢导演郭帆,感谢吴京,感谢那些敢于低片酬拍这部电影的演员们,感谢兢兢业业的特效师和音效师们!谢谢你们让我的2019年有了特殊的记忆,2019,我选择希望!

放上开箱图: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了几条新的删减剧情,原来是真的有叛军这个设定



2.11 更新

豆瓣的评分黑幕,因为小破球全爆出来了,看得真是触目惊心!

最近由于小破球的一炮走红,给中国的电影指了一条明路,但是同时也堵住了很多人的财路,这些所谓的“电影人”靠着流量明星撑场,吃着粉丝经济的红利,吸着中国市场的血,有时候一部电影甚至不需要剧情,不需要画面,只要把镜头对着爱豆一直拍,钱就滚滚来。但是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给了这些人狠狠一耳光,情怀和流量战胜不了真金白银拍出来的工业化电影,于是他们恼羞成怒,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小破球,试图继续寄生在庞大的电影市场上,所以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戏剧性的发展。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场戏已经比春节那几部喜剧还要有趣。






论为什么要支持小破球




又有新的删减剧情了,这次的比较详细



再更新一下刚才看见的一条消息,不做评价




更新一下




为了春节档能拍片,流浪地球被删了近半个小时!

删掉的部分内容:

1、妹妹想去地面,是因为想找父母的尸体,不是影片里那么中二的理由(所以有口型对不上)。

2、在姥爷死了以后,兄妹二人发现冰面下全是冻着的向上游的尸体,场面很震撼。

3、王磊那么执着地去杭州,不光为了执行任务,还因为他的老婆孩子全在杭州,所以在杭州地下城毁了,火石又被周倩打坏后他才会说她老婆孩子全白死了。

4、删了很多在旅途中人物的互动,比如户口跟周倩,王磊跟朵朵。特别是王磊,在失去家人后渐渐的把朵朵当成了自己女儿,这才有后面舍身救朵朵。

为了春节档排片,【【【流浪地球前后删除了近半小时内容】】】,因此造成了部分情节感觉不连贯。

正因为删掉了近半个小时,导致剧情出现不连接比较突兀的现象。

我只能说,导演,跪求蓝光剪辑版


user avatar   deng-jia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炒个冷饭。

战狼2和流浪地球,某种程度,其实都是一次中国观众用钱投票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热情呢?

其实未必是这两部片子十全十美,而在于,现下的电影行业,乱象丛生。

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每年拍摄的电影数量巨大,可是观众们却发现,电影人们,压根就不是为了观众服务的。

有一种电影,叫做文艺片,电影人们拍摄的目的是什么呢,要去西方领奖,没错,许多电影人和台前幕后的工作者,每天努力着,就为了得奖,他们的服务对象,压根就不是观众,而是要投评委们的喜爱,得了奖,顿时腰杆子直了,浑身都有劲。

还有一种电影,剧组成立,看上去,似乎是市场经济的行为,可是整个剧组,都在盯着投资人,观众喜欢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板们喜欢,老板们要捧红这个,也不管观众乐意不乐意,塞进去,女一号,老板们一拍脑门,这个故事不好,我认为....,XX总英明哪,XX总这个创意好。

这种电影,真的是呈现给观众看的吗?它所服务的对象,本末倒置了,于是流量小生们,大行其道,剧本的好坏,没人关心,观众们喜欢不喜欢,不重要,开拍之前,就开始大量的宣传,男主好努力,好努力;女主为了拍摄,也好努力好努力,就恨不得上个茅坑,都要广而告之。

搞笑的是,没有人在乎观众想看什么,这些电影人们,觥筹交错,成日做的事,就是混人缘,卖人设,动辄就是,你知道我多努力吗?

毕竟,只要舆论机器在自己手里,顶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光环,弄一些流量明星,就可以把你骗进电影院去,你看了之后,你不高兴,你还不能骂,你骂了,就是你low,是你看不懂,遥想当年,某部烂片出来,一片骂声,于是某著名导演发一句“电影好看!”,于是,无数的圈内人纷纷点赞,个个美滋滋的发微博,好看,好看呀,太好看了,这么高级的电影,庶民们怎么看得懂?

再有一但票房失利,就是观众眼瞎了,我怎么会拍不好,是你观众不行!

但至今为止,没有人真正去关心,中国观众想看什么。

真的不喜欢军事片,真的不喜欢科幻片?不,恰恰相反,国外的科幻片和军事片,在国内创造的票房神话,多了去了。

可就是没人愿意去拍,没人有这闲工夫。

大家热衷于去拿奖,热衷于花一两个月,某人拍一下脑袋,拍出一部带有情怀的青春片,或者是莫名其妙却让观众笑不起来的喜剧片,就这么一群人,把观众拎起来,左右开弓,反反复复的给观众抽耳光,啪啪啪...你喜欢不喜欢这个电影?啪啪啪,你喜欢不喜欢这个主演,你不知道他多努力?啪啪啪...你知道我们台前幕后,付出多少心血?啪啪啪,你不知道我这个特效有多棒,居然敢说五毛钱?

一次又一次,凭着这些手段,后知后觉的观众,居然让他们屡屡得手。

好嘛...

流浪地球的出现,它即将创造一个新的票房奇迹。

而这...它只是无数人用钱去投票,告诉某个圈子的人,你们得不得奖,跟我们没有关系,你们多努力,跟我们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要看的是大制作,要看的是真正用心雕琢的作品,我们有足够的素养,去憧憬未来,我们已经沉湎了过去十年、二十年,我们已经够了!

流浪地球,就是这么一部真正讨好中国观众的作品,愿意花心思,舍得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进观众的观感体验中的特效中去,影片中,处处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一些小彩蛋,带着一股大家熟知的“中国味”,它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这是给中国观众看的,它可能不是十全十美,却带着诚意而来,任何人对它嘲讽,污蔑,泼脏水,也阻挡不了观众对他的热情。

最后,做个总结,好看!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惊讶居然没有人提《冰汽时代》。


中国玩家在《冰汽时代》里面毫不犹豫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大生产大自救,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成功的让游戏里面的小可怜们在世界末日里过上了暖烘烘的温饱小日子。尽管在游戏最后受到了官方的无情批判,但是中国玩家并不在意,顶多骂一句:傻逼。


值不值得?您老是饭吃得太饱了吧?


《流浪地球》就是中国玩家玩儿《冰汽时代》的电影版而已。

没有一场社会主义大生产大自救不能解决的世界末日,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场。



反观现在的西方科幻片,包括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科幻片,欧洲小众文艺科幻片,都充满了一股白左味道。地球都要毁灭了,人类都要灭亡了,嘤嘤嘤,伦家不,伦家要正常上下班和法定节假日,要暖融融的小家庭,要儿女情长,要亲亲抱抱举高高,要民主要自由要平等,就是不要命。你要是往我的饭里面掺锯末,我就日你妈。


这种剧情不管好不好,至少看多了恶心想吐。


《流浪地球》则是浓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


相信这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社会主义大生产大自救战胜一场世界末日,多给力啊!这才是战斗民族的日常好不好?老毛子日常撸个大毛熊也配叫战斗民族?战斗力差不多的熊猫只配在中国的动物园里卖萌为生好不好?


中国人可是日常撸大水、撸大山的民族,战胜一场世界末日,哪怕是在电影院里跟着导演想象,那也是符合咱们战斗民族的本性的!

电影无非是造梦的艺术,中国人有这个梦,导演把它编织出来,放到大荧幕上面给大家看。中国日常没有那么多灾难,没办法满足每个人中国人心中战胜灾难的渴望,那么导演就来满足一下大家,如此而已。


所以《流浪地球》必火,必爆火,就是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jiang-jia-yi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突出一个词:真实。

杭州没救下,韩子昂白死,苏拉威西点燃了也差5012km。

你能想的点子以色列科学家也知道,你能点燃苏拉威西,雅加达和新加坡也同时被别人点燃,主角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什么唯一的。

韩朵朵演讲尴尬,但她大概就上学学了这么点句子,成年人观众看着尴尬,其实挺真实。要你现在去读读课文,看看自己语文试卷的作文,你也尴尬。

如果按好莱坞模式拍,那么就是退役战狼接受召唤,全世界和个傻逼一样等着他来救,最后主角光环拯救世界,结尾抱得美人归。其中,正直的黑人死亡率50%,猥琐极客的亚裔打个酱油,都不一定交代结局。

流浪地球是100代人的计划,与修长城,大运河,愚公移山等精神差不多。如果流浪地球是太空战狼,那么美国电影岂不是冈比亚制裁五常还次次成功?yy爽文?

我不想听英文主角,无法与基督教文明深层次的东西共情。看西方电影只能守着固然有的能穿透种族的全人类的情感(当然这也很不错了),对于讨厌脑残yy剧的人来说,流浪地球除了物理上的bug,它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大灾难面前,就是很多没有意义的牺牲,凭什么每个死亡都要有意义?生死存亡之际就应该饱和营救,为什么要眼巴巴等天选之人开挂?没有花里胡哨的虫洞,没有曲率引擎,老老实实飞2500年,对于修长城的民族来说,这种长时间跨度的大项目干过不少。

这种朴素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思维,是最恐怖的。毕竟这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的一点人生的经验。他根本不求自己实现什么,反正DNA传下去,就有机会看到。这是一个以DNA为中心的民族,而不是人类个体,所以无惧千百年的时光。就像三体里的二向箔,降维打击,自己先变成二维生物。


user avatar   huang-sh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有微量剧透,不影响观影体验。但处女座勿扰,谢谢。)
  在《流浪地球》,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从休眠中醒来,旁边的俄国宇航员拿着一瓶透明液体,坏笑着问他:
  要不要来一口?
  而根据逻辑和常识判断,俄国人是不会这么郑重其事请人喝水的。
  所以这透明的液体只能是伏特加。


  然后刘培强反问:这玩意不是违禁品吗?
  俄国人说:当年加加林也是把这玩意偷运到太空的。
  在片子最后时刻,这瓶伏特也没被喝掉,而是拿去干了点别的事情。
  但是我们不剧透,大家进电影院看吧。我安利一下,这电影绝对值得进电影院看。
  但是主页君要问一句了:俄国宇航员把伏特加偷偷上太空站,这事情合理吗?
  直觉上说,百分百合理。
  战斗民族为了喝酒,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而伏特加是他们的国酒。
  所以俄国宇航员偷偷摸摸揣点伏特加上空间站,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真的合理就没有这篇推送了。实际上,非常不合理。
  不合理在哪里?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俄罗斯航天界,几乎迷信一般,持续执行着某些传统。

比如,历史上,因为加加林在前往火箭发射台的路上,在哈萨克草原要求停车,然后走到车尾对着车后胎撒了一泡尿。
  以至于现在所有俄罗斯宇航员都会在前往发射台的路上,在哈萨克草原停车,走到车尾如法炮制。


  哪怕是女宇航员,也会用小瓶把自己的尿液带来,泼到车后胎。
  其他由加加林发明的仪式,比如宇航员离开宾馆时要在房门上签名,也都被继承下来。
  这在电影里也有所体现:即使《流浪地球》的时间背景设定在2078年,距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升空已经过了一百年,剧中俄罗斯宇航员仍然言必称加加林(这个细节就很赞)。
  可见他们是执着于传统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看看传统上,俄罗斯宇航员都带什么酒上太空。
  首先我们还得知道,在2006年以前,不管是苏联还是俄罗斯,都不允许宇航员带酒上太空,因此大家都是偷偷带。
  战斗民族为了喝上酒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太空站饮酒事件发生在1971年,地点是苏联的礼炮7号空间站。
  上面有一位宇航员要过生日,当时在地面准备飞上去的其他宇航员就合计着带瓶酒上去给他庆祝。
  而他们是把酒放在血压计里实施偷运的。
  宇航员在太空每天都要量血压,所以血压计是必备的。
  而不管是什么型号的血压计,它都得具备一个足以让成年男子上臂穿过的洞。那么这个洞平时可以用来储存什么?
  没错,一瓶酒!
  最终他们把一瓶亚美尼亚白兰地藏在血压计中,在太空中畅饮一顿。
  你没看错,第一次被战斗民族带到太空的酒,不是什么伏特加,而是亚美尼亚白兰地。
  (顺带说一句,在当年的雅尔塔会议,斯大林带给嗜酒的丘吉尔的礼物也是亚美尼亚白兰地,而不是伏特加。)
  而这个传统当然在战斗民族航空界中延续了下来。
  我们书接上回,把酒藏在血压计中,不是不行,但并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太空飞船在上火箭之前要精确计量各个部位的重量,以让飞船的重心保持在理想状态。
  血压计中突然多了一瓶700毫升的酒,算上玻璃瓶有大约1公斤的重量,是有可能改变飞船的重心的。
  再说了,这办法只能带一瓶,哪里够?
  所以苏联宇航员伊戈尔·沃尔克(Igor Volk)想出了新的一招——直接把酒瓶子,还有酸黄瓜,塞到宇航服下面,贴身放着。

但宇航员突然增加的重量也有可能影响飞机的平衡啊——放心,沃尔克早就想到了。
  他的应对方法是:预先减肥!
  他在起飞前一周内,只吃面包和茶,成功瘦下2公斤。
  刚好够他把两瓶亚美尼亚白兰地还有一些酸黄瓜偷运上太空,而不影响航天器载重了。
  为了喝酒真是太拼了。
  另外,和沃尔克同时代的航天员格奥尔基·格列奇科(Georgy Grechko)也承认他偷运过酒上太空。
  方法比前者更具创意——把一摞厚厚的文件里的部分页面挖空,然后把一瓶1升至1.5升的酒塞进去。
  所以现在你知道《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经典桥段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了吧。

但奥尔基·格列奇科的另一段回忆也提到了他们喝的酒:

有一次,我们在太空体操服中发现了一个半公升容量的军用水壶,上面写着“天然汤力水”;
  打开一看,竟然是亚美尼亚白兰地!
  于是我们计划每天喝8.5克,直到任务结束。
  但是最终只喝掉了半壶,因为在零重力状态,剩下的酒液根本倒不出来,如果用力挤压的话,酒液混入空气就成泡沫了。
  所以我们只好把酒壶放回原处。

然而下一批回到地面的宇航员非常感谢格列奇科留下了半壶酒,他们把剩下的半壶都喝完了!
  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个人用嘴叼着酒壶口,跃向空间站的天花板;另一人候在天花板,轻拍他的头,此时酒液就会随惯性进入第一人的口腔。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知道苏联宇航员在空间站延续了喝白兰地的传统;
  也知道了,战斗民族为了喝酒真的可以把物理学通过创意发挥到极致的。
  (对了,顺带提一嘴,总结出元素周期表规律的俄国人门捷列夫,他在俄国人心中最重要的成就不是这个,而是他总结出了伏特加的最优酒精度。)
  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瓦列里·柳明(Valery Ryumin),他用釜底抽薪般的计划,实施了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太空酒精偷运。
  他在起飞前买了12瓶白兰地,倒进六个拧盖塑料袋里。
  而彼时,将伴随他一同上太空的新空间站,还在工厂里。

他利用进空间站做适应训练的机会,把6袋白兰地分别藏在几个秘密的位置,运上了太空。他是这样解释的:

要知道,我可是要在上面呆半年的,而且期间还有两批考察队要过来,这点量根本不算多嘛。
  我们每次只喝一小口,大概20克的样子,在地球上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在太空中,它太神奇了。
  比如说,我们忙了一整天,第二天还有复杂的实验。晚上钻进睡袋,但睡意全无。
  此时只有白兰地可以救我们。
  我们不是一口干掉,而是把它含在嘴里,用舌尖品尝滋味,最后才慢慢咽下。这个过程长达10分钟。
  比镇静剂管用多了。
  上过太空的人都知道,亚美尼亚白兰地是上面最好的酒。
  宇航局最好放松规定,让我们带一点酒上去。
(说得好像因为宇航局不允许带酒,你们就没有带一样。)
  所以,战斗民族的宇航员一直带上太空的都是亚美尼亚白兰地。

他们对于这种酒也非常喜欢,尤其信服其功效。
  而他们又执着于遵守前辈留下的传统。
  所以,即使是100年后,2078年时的俄国宇航员,偷运亚美尼亚白兰地上太空站的几率也远高于带伏特加。
  全文完
  

备注1: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俄罗斯新闻机构Russia Beyond。
  rbth.com/science_and_te
  备注2:再优秀的电影也有各种无伤大雅的小bug,这非常正常。把一些bug指出来,不代表这电影有多糟糕。我非常喜欢电影《流浪地球》。如果你春节只有时间看一场电影,那么我绝对推荐《流浪地球》。

~~~~~小广告的分割线~~~~~

我做了个微信公众号“饮识分子”(ID:Thedrinkers),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来普及关于酒的知识,有兴趣的欢迎来关注下~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长津湖水门桥电影一张票价110元? 
  有哪些你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 
  中国为什么少有末日电影/末日游戏/末日小说? 
  求一个名字开头是100 th什么的美剧还是电影?剧情只记得有个孕妇在太空站里生孩子,有个小孩是她儿子? 
  《庆余年》原著的剧情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三体》中人民不服从抽签结果,《流浪地球》中人民却服从了?这两种民意是如何产生的? 
  有哪些人物一出场你就感觉「稳了」「放心了」「赢了」?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还是烂尾了,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交互电影式游戏会不会促进电影和游戏行业的发展? 

前一个讨论
深海有什么恐怖的生物?
下一个讨论
电脑长久不关机会缩短电脑寿命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