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法国在网上为什么被黑的很惨?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un-y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下不少答主已经很好地总结了法国在军事、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一些突出之处,题主自己也在问题说明里提了不少法国历史上的赫赫武功,我就不画蛇添足了。不过既然题目问的是‘’为什么法国在网上被黑得那么惨‘’,我觉得有必要从法黑的角度来说几句。

很多答主提到了网上黑法国的多半是军史方面的半吊子爱好者。这个特点其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军史爱好者多喜好谈论名将对决,战役胜负,进而往往再上升到体现为军事和工业力量的国力比拼。隐含在背后的逻辑是国家硬实力决定论。在他们眼里,对一个国家是黑还是粉取决于这个国家是不是‘’厉害‘’,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指标。那么这个‘’厉害‘’怎么衡量呢?很简单,看谁的硬实力强大就可以。这硬实力的终极体现就是以经济和工业实力为支撑的军事力量。有了军事力量作为基础,再加上一两个运筹帷幄的名将和指挥体系,后勤制度等软性因素,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就可以放到战场上来见真章了。在这个比较过程中,什么文学艺术成就,什么人文思辨传统都可以忽略不计。就连文化影响力和基础科学理论研究这种软实力指标都被边缘化了。什么?你跟我说启蒙运动使人类脱离蒙昧?法国大革命塑造了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拿破仑战争把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传遍欧洲?那又怎样?法国是赢了滑铁卢,拿下了色当还是顶住了古德里安?说那么多还不是然并卵。。。

我原来也百思不得其解,为啥会这样呢?后来发现法黑的这种军事和物质力量崇拜恐怕和国内几代人从小接受的‘’落后就要挨打‘’这种丛林法则似的世界观不无关系。在这里先澄清两点,第一,世界观从本体论上来说很难讲谁对谁错,那是哲学问题我不站立场也不准备讨论;第二,法国军力到底是不是弱鸡我也不准备讨论免得撕逼,法国历史上的对外光辉战绩其他答主已经论述得很充分了。这里我只想说说为什么法黑的出现和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观有关。

“落后就要挨打‘’,‘’适者生存‘’只不过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通俗说法,它很容易引向对力量的绝对崇拜。因为只有获得了强大的实力, 手握‘’枪杆子‘’,才可以和列强抗衡甚至无视现有国际法和规则。具体到硬件上,力量就是强大的物质和军事实力,而在软件上,力量则体现为领导人的对外战略能力,尤其是冲破一切道义或意识形态阻力来推行冷酷的现实主义外交的意愿和手段。力量崇拜的两个维度叠加到一起,就不难推断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们粉的都是什么样的国家了。随便举几个例子,穷兵黩武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日不落帝国,冷战中期咄咄逼人的苏联等。这些人里更有少数走向极端的直接粉上了第三帝国和军国主义日本。其实容易理解,大家都有过中二的时候,上述政权在历史书上出现的时候总是让我们联想到‘’铁血‘’,‘’血与火‘’,‘’要大炮不要黄油‘’,‘’阳光下的地盘‘’之类的意象以及俾斯麦,帕麦斯顿,伊藤博文和葛罗米柯这种奉行现实主义的外交家。崇拜力量的中二少年和军迷们能不喜欢这些听上去就很‘’硬‘’的政权么?而法国呢?贯穿十九世纪的内部革命先不提,光是什么‘’第三共和国‘’这个政权名称估计就让人听着不爽,‘’共和国‘’听着就软软的那有‘’XX帝国‘’听着来劲儿,况且前者理论上(仅仅是理论上)往往还要被共和意识形态所羁绊,不能够公然宣传搞扩张。

评价标准不一样,结果自然大相径庭。法粉粉的点搞不好正是法黑黑的点。除非有一天两派人能找到共同认可的标准,否则一切都是鸡同鸭讲。法粉喜欢谈法兰西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开口启蒙运动,闭口法国大革命。法国近代的革命史正好说明法兰西引领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滥觞于二十世纪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共产(社会)主义和极权主义都可以在一部法国革命史里找到源头。可在法黑看来,拿破仑战败后直到二十世纪初,法国在军事上的相对衰弱正应怪罪于法国人忙于革命内斗而无暇对外扩张。

丛林法则的信徒法黑们的出现其来有自。他们往往和小粉红,我兔腹黑党,星辰大海党等高度重合。我国由于近代的血泪史以及建国后长期被西方国家孤立的特殊情况,‘’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观念生根发芽本也是情有可原。近十余年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提升,年青一代中民族主义思潮也渐渐高涨。膨胀的民族情绪加上历史原因导致的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深深不信任通过历史教材,新媒体,影视作品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和00后的世界观。也不知是不是巧合,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中又正好面临着简直是你死我活的职业发展竞争。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营造出了一个滋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天然温床。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被一种靠实力打破现有秩序,争取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强烈动机所驱使。怀着这样的心态,法黑们读史时读到国际秩序的积极挑战者德二德三,日本帝国和苏联的事迹时恐怕会心有戚戚焉吧。看到既得利益者大英帝国外交折冲的手段时估计他们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轮到了法国那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各种思想文化成就怕是入不了这些自认现实主义者的法黑们的法眼。

就说这么多吧,第一次答题逻辑混乱加上还是酒后码的字,还请各位见谅。


user avatar   nay-gong-chu-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络上黑法国盛行,主要是因为中国网络上有一个热血青年吹捧德国的风潮(这个风潮有很多年了),同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在德国进攻下崩溃得太快太直接了,所以相应地就被热血青年们鄙视了,然而他们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是在德国人的进攻下保全了自己,并且打赢了战争——虽然不是单独自己打赢的。

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好辩解的,1940年第三共和国的总崩溃,确实宣告了法兰西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地位的终结(现在虽然占有联合国常任国的席位,但是也只是一个地区性大国而已)

然而这些热血青年很少注意到德国人败得更惨,直到70年后的今天本土还被人驻军了(也许他们的理解中,这叫悲壮)。

另外,和一般所流行的看法不同,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法国和德国并非同一体量的国家,德国的人口长期是法国的两倍,钢铁产量是法国的四到五倍,综合国力比较起来肯定远远超过法国,因此战争中出现德国压制法国的结果是十分正常的。

作为中国人,黑法国其实没多大意思,姑且不提法国在古代和近代的那些成就(某些成就还是无法替代的),光是战争时期的表现,中国也没有多少可以嘲笑法国的地方。

热血青年们说“英勇的中国人在丢了这么多土地之后还能坚持下来并且反推日本”时,法国人是可以回答说“我们没有这么多国土可丢”的。





最后,我个人对法国最大的不满其实只有一个。

穆斯林现在太多了。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网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目光短浅,没有纵深的认识。

其实北欧大平原上的俄波德法四国之间由于自然屏障的缺乏,永久地处在一种互相构成致命威胁的囚徒困境中,法国和德国这对相爱相杀的cp在历史上的冲突更是数不清。一般,在一场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能更为深刻地吸取经验,并在下一场战争中打赢对手。

在这个长达两千年的地缘冲突中,选择性地摘取法国表现得不好的地方,忽略法国的胜利与成就,以及普法与二战失败背后的技术因素(战术思想的落后,左右争斗对战略布置的影响,英美在一战后为了维持均势对德国过轻的惩罚,以及法国人口的长期低迷),一味地强调民族性,就很容易得出幼稚不可取的结论。

让我们重温一下历史学家顾诚关于中国王朝中,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更替的著名论断:

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其间可能出现短期的逆转和曲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 天命眷顾' 没有多大区别。

把这个原理稍微改一下,把中国换成欧洲,把时间轴上的中国王朝替换成空间轴上欧洲列强的兴衰,就可以得出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结论,也就是在欧洲历史上:

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各民族可能出现快慢高低的不同。至于民族国家在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崛起与衰落大抵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喜欢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的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欧洲种族主义者根据“颅相学”或者“地理决定论”轻率地论断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没有多大区别。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瞎他妈黑人和乱配方面,APH那个破玩意危害巨大(


——你看数学教材,看看有多少艹得你考前刷夜刷到生不如死的大神是他妈法国佬……




  

相关话题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家是凡尔赛和约的特有产物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冷门恐怖的酷刑? 
  《亮剑》中丁伟说:「他李云龙你要给他一个师,他敢打太原」,那么当时打太原需要多少兵力? 
  请大家分析,二战时候的德国如果这样打可以赢吗? 
  如何看待及解读2016年7月5至11日中国三大舰队南海军演? 
  水门桥的四根大水管是做什么用的呢? 
  类似于A-10、苏-25之类的强击机未来会被武装直升机或察打一体无人机完全取代吗?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能够创造盛世辉煌? 
  抗日战争中,如果没有花园口决堤事件,日军是否能击败国民革命军的武装力量? 
  孙海英关于中国和犹太历史文明说法有根据吗? 

前一个讨论
就目前来说,无政府主义是否真的靠谱,无政府的最终结果会不会变成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下一个讨论
苏德战争时期有没有德意志族苏联士兵?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