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只用TXT
首先,利益相关,我是PPT培训师。
其次,心情复杂,我是一名曾经给美团培训过PPT的培训师……
和亚马逊一样,其实美团的这个决定是希望把重点工作从“摆盘”重新放到“做菜”上。作为一个旁观者,虽然不知道具体执行的情况,但是我衷心希望这个决策能够起到效果。
做过PPT的人都知道,PPT是一个时间杀手。一份PPT可以占用你2-2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为什么我们要花那么久做PPT?
帮PPT读者省时间。
比如我花费了10个小时整理PPT内容,并且花了20个小时制作PPT。而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份PPT理论上就相当于帮我的读者节省了至少10个小时的查资料的时间,还帮助他们更快理解内容。
可是我遇到过的很多学员,他们都被PPT所裹挟了:
不去考虑PPT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去梳理前后逻辑,不去思考和总结独到观点……而是去去担心扁平风PPT的风格匹配,去担心前后PPT的字号统一,去担心精美图片哪里找……
前半部分的几个元素决定了PPT的含金量,而后半部分的元素决定了金子被观众吸收的速度 —— 它们对于“帮读者节省时间”并无明显帮助,只是审美和工作态度的侧面体现。
我很多账号都会在名字前加个前缀“懒人”,因为我并不觉得PPT需要做得那么复杂,至少对于90%的PPT用户来说,它不应该变得那么复杂。
我觉得靠PPT技术吃饭,花10个小时仔细去雕琢一页PPT的设计师特别酷。但这不意味着我觉得下面这些人就不酷了:
一位年级轻轻的部门经理:
PPT坚持使用黑底白字,每页只放3句话和一个标题。没有人去质疑他的专业能力,布置任务一个唾沫一个钉。
一位铲屎官摄影师:
除了封面以外,所有PPT都用图片全屏铺满PPT,绝无任何文本框或者图形。可是他的照片,其实根本不需要PPT技术辅助。
一位其貌不扬的工程师:
PPT包括封面封底只有3页,而中间那一页是一张巨复杂的电路图,他对着这一张电路图可以讲上3个小时:电路的组成部分,常见故障,维修方法,常见操作错误。整天拎着茶水缸的他,牙齿泛黄,电脑上的PPT还是2003版的。但那又如何?他依然是全公司甚至全国排的上号的技术大牛。
一位其貌不扬的女老师:
她的PPT是空白的,完全空白,什么都没有。她把PPT当做白板用,讲课的时候用手写笔直接在PPT上写板书。6天共计45个小时的课,一张空白PPT即可,都不带翻页的。那为什么还要做PPT?说来简单——因为学校要求老师必须使用PPT。
以上的四位,都是我直接接触过的朋友、同事或者学员。他们的PPT不漂亮,PPT技术要么偏科严重,要么几乎不会。可是他们几乎不会为了PPT而烦恼。
他们有自己的套路,找到了自己对付PPT的办法,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重要的地方。
PPT是很好用的工具,我觉得不应该放弃。
理想状态下,每个人都应该找到把自己从PPT中解放出来的办法。即使没有,我们这种培训师也应该帮他们找到解放的方法。
如果一直没找到,而PPT给你的负担又实在不轻。像亚马逊和美团一样,由上而下的彻底把PPT选项删掉,也许不是一个坏事。
软件本身没有对错好坏。只是不同的人接受程度不一样。
如果你喜欢PPT,你就去设计去研究PPT;如果你无感,尝试快速达标;如果你讨厌PPT,那就注重找方法把自己解放出来。
愿更多的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
诺壹乔. 2020.02.19
-------------
2020.02.20补充。
谢谢大家~
没想到一夜之间这个回答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点赞。
我本身也做PPT培训,也做了十多年PPT,所以我当然也知道PPT是个很好的工具。所以我不想讨论【PPT有没有存在价值】,而是想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拒用PPT】。
各个公司,各个领导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们做PPT也的确是因为没办法,包括我自己。我自己做PPT算是工作兼兴趣,但是有些人确实“苦PPT久矣”。
祝2020大家PPT都能一稿过,少熬夜。
绝大部分企业的绝大部分内部汇报、交流,应该避免使用PPT。
即使使用PPT,应该避免使用任何手段美化PPT。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图片、动画、特效。不包括:字体设置等排版。
美化PPT浪费了企业内各级人员太多太多的工作时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效的。
甚至养成了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恶习。
虽然我曾经想过开一个培训如何写漂亮的PPT班。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从大学到现在,我使用Java已经将近20年,日常也带实习生,还在公司内部做training,所以可以分享下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因为是在工作中培训,就必然有两个约束:实用、时间紧,因此就不能像大学那样,把所有的知识点都面面俱到的讲到。而只能挑基础的,实用的,难理解的讲。至于其他边边角角的知识,就一笔带过。一则没有时间,二则不常用,再则既使讲了,学生印象也不深刻。总之一句话:“好钢用在刀刃上”。
下面,就根据我的实践,具体谈下学习过程:
1.基础知识
我学习java的时候,先是通读了《Java编程思想》,然后是《Java核心技术》。当时这两本书还不像现在这么厚,而刚才我把案头的《Java核心技术》第9版翻了翻,上下两册已经1700多页了,可想而知,如果要把它通读一遍,且不说把所有的代码都调通,就是当小说读,估计也需要些时间。
但我现在教学依然首推《Java核心技术》,主要是体系完整,实例多,可操作性强。但对初学者,我一般是只讲前6章,也就是下面的内容:
就《Java核心技术》第9版来说,也就是到250页为止,加把劲,1个月拿下完全没问题。
因为你是自学,所以建议你一定要把其中的代码都调通,课后的作业尽量去做。除此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重要:
#.学习笔记
因为你是自学,不像在企业中学了就能够实践,印象自然特别深刻。而自学因为没有实践的及时反馈,所以记笔记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记笔记就像写作一样,是整理思路的绝佳方法。同时学习笔记也是你以后开发,面试的绝好资料。
学习编程,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别人觉得难理解的东西,对你却不一定;而你觉得难理解的东西,别人可能又会觉得特简单。而学习笔记就是自己专有的“难点手册”,有点像高考时的“错题本”,以后无论是在面试前,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以翻出来看看,自是获益匪浅。
#.分门别类保存demo
学习笔记是很好的文字资料,但编程界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所谓“no code, no text”,意思就是说:千言万语都没有一段代码来的实在。
以我的经验,在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某个知识点,无论当时理解的多透彻,调试的多棒,只要时间一长,等到了实用的时候,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此时死活就是调不通,正所谓人到事中迷。这个时候,如果你手头恰有运行良好的demo,打开参考一下(甚至直接拷贝过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因为这些demo都是你亲手调试出来,印象自然特别深刻,一碰到问题,在脑子中自会立刻涌现。
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善待你调通的demo,千万不要用完了就扔,等后来碰到困难,想要用时却找不到,追愧莫及。正确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调通的demo,分门别类的保存起来,到时候查起来自是得心应手。
人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代码也是这样,所谓“demo用时方恨少”。
2.Spring
目前在Java EE开发中,Spring已经成为和Java核心库一样的基础设施,所以说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Java程序员,Spring肯定绕不开。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Spring体系,Java基本上就算入门了,就有能力进行一些实用级的开发了。
但Spring本身也是日渐复杂,衍生项目越来越多,但最最核心的概念依旧是IOC和AOP,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再把Spring MVC学会,再学习其他的衍生项目就会平滑很多。
同时,因为Spring本身就应用了许多优雅的设计理念,所以学习Spring的过程,也是加强Java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因此等你掌握了Spring,原来很多你理解不透彻的Java特性,此时就会恍然大悟,包括接口、抽象类等。
我学习Spring,读的第一本书是《Spring实战》,坦率的说,书很一般,但市面上比它好的书,我却没有遇到过。还有一本《Spring源码深度解析》也不错,对Spring的设计理念讲的尤其透彻,虽然整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但前几章却生动有趣,也是整本书的精华。所以建议你在学习Spring之前,先把该书的前几章通读一下,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Spring实战》会顺利很多。
以我经验,要学透Spring,终极的方法还是阅读源码(我当时就是这么干的),待把Spring的核心源码通读了,人就真的自由了(所谓无真相不自由),不仅是对Spring,而是对整个Java体系。以后再遇到其他框架,大概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脉络,所谓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这都是后话,可以作为以后你努力的方向。
和学习Java基础知识一样,学习Spring也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分门别类保存demo。
老实说,Spring对初学者不算简单,因此最好能有个好老师带一下,不用太长时间,2个课时即可,然后就是在你遇到大的困难时,能及时的点拨下。
以我的经验,要初步掌握Spring,大概需要1到1个半月的时间。
3.其他知识
Spring是Java编程的基础设施,但真要进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还有些东西绕不过,包括 MySql,Mybatis,Redis,Servlet等,但如果你经过Spring的洗礼,这些东西相对就简单多了,以我的经验,1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4.实践
学习Java,光学不练肯定是不行的。但因为是自学,所以就没有实际的产品让你练手,但也没有关系,谁大学还没有做过毕业设计呢?以我的经验,大家最爱的“学生管理系统”依旧是个很好的练手系统。
别看“学生管理系统”逻辑简单,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数据库设计、Mybatis,Spring、SpringMVC,Servlet、Tomcat一个都不缺,绝对的练手好伴侣。
还有,虽然你的学习重点在Java,因为要做一个完整的demo,前端的配合肯定少不了。因此就免少不了要学一些简单的JS、HTML知识,但因为前端本就是个很大的topic,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边界,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就“学生管理系统”来说,在前端上,只要实现一个包含table、textbox、button,能发送REST请求到server,能实现学生的“增删改查”的简单页面即可。
作为一个练手项目,目标就是把Java的主要技能点串起来,所以自不求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所以1个月时间足够了。
.最后
按照上面的过程,4个月的时间刚刚好。当然Java的体系是很庞大的,还有很多更高级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着急,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工作中边用别学。
学习编程就是一个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所以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时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大可不必沮丧,更不要气馁,这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过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暂时而已。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把下面这句话送给学员们,今天也把它送给你: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祝你好运!
--- 上面是原答案 ---
我把上面的内容作了下整理,画了学习路线图,内容也有些升级,供参考。
因为有朋友,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问我:Java中有哪些知识已经过时,不需要再学习了?
回答的多了,就感觉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统一整理了下,作为这篇文章的补充,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