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啊!当然算!而且我严重到仅仅看地图不能解馋,已经开始自己动手画地图的地步了。
长时间思考地图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维训练,空间感知能力与想象力都会得到极大提高,什么瓦加杜古、恩贾梅纳、斯里巴加湾,音韵机械记忆力也会得到反复练习,我都忘了,我初中也很爱看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能目不转睛地看上个把小时以上。
你看回答下有多少建筑/地理的学生或爱好者呢...
算病。病名为爱。
不算什么怪癖,更不是病。地形地貌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活动的东西,看得懂地图的话,相当于是在看一本很厚很丰富的书。
地图,实际上就是照着现场画的一幅画。这幅画是一种有非常丰富信息的画,里面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符号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是一张精准的地图,那么这幅图上所有的东西都能带给你知识,当然值得看很久。
像这幅图,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其中很多元素都被忽略了。比如说最外侧两条线,一粗一细,这叫“图廓线”。细的是内图廓线,粗的是外图廓线,仿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起一个装饰作用。其实不然,就这两条信息含量最少的线也是有意义的,包含了信息。内外图廓线之间的白边描写了经纬度;内图廓线圈定了图幅,可以沿着内图廓线按照“上压下、右压左”的原则进行拼接,把小图拼成一张大图;外图廓线则是整个图的外边沿,此线以内是“地图”元素,此线以外是对图的说明文字。
可以看出,地图就是一种用一定的规则,对地形进行概略描写的出版物。注意,这里的规则是明确的、通用的、精准的,懂得这一套规则的人才能读懂地图,了解到图上一切信息。
比如还是刚才那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经线是直线,纬线却是曲线,这说明它采用的投影方法叫“圆锥投影”。因为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是一个球,我们必须要把一个球上的东西,“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变形。
再比如,右下角有一个单独画出来的小方块,这个叫“开窗”。是一幅图上面没法画下来的地方,或者需要单独说明的地方,我们用一个明显的小方块来单独说明。这个开窗就是关于“南海九段线”的单独说明,原图画不下来,我们单独开窗画出来。
还有左下角,也有一个小方块,这叫“图例”,是对图中所用线条的说明,以及地图比例尺。比例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在标准打印尺寸图上一厘米,现地就是48000000厘米,480公里。
此外还有更多的图元,比如说在大比例尺地图上还会标注建筑物、道路、树木等等地物。
是不是感觉地图好复杂了呢?
现在的电子地图已经非常先进易用了,了解以上这些信息,只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地图做的准备工作而已。大致了解一个概念,对你以后使用地图是大有帮助的。我见过很多人,使用手机上的电子地图,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也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左右搞混。尤其是在野外使用地图,不会现地对照地图,在现场找不到图上显示的物体,有地图照样迷路。这样看地图等于白看,不能获得地图上的信息,跟看一张白纸差不多。
如果是这样还长时间看地图,那真的是有病了。
常用的电子地图,很容易获得,使用也很简单,适合普通人掌握使用。我们重点讲一讲最常用的电子地图。阅读电子地图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信息,顶着看很久都不会无聊。
电子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大致上按照信息的丰富程度,可以分为“简易地图”、“详细地图”、“卫星地图”。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种,算是“简易地图”。这种地图往往都会忽略掉“海拔”这个数据,图元的标注也很不规范,象形符号的使用很随意,各自有各自的一套地图符号。通常只能起到一个示意的功能,所含的信息也很少。不过简单易用,适合没什么地图技能的人使用。
带有等高线的地图通常属于“详细地图”,详细地图一般会有海拔信息,水系、植被、建筑等等地物信息也比较丰富,比如open cycle等高线图,就是一种民用详细地图。图元信息还是不够丰富,但是民用也基本上凑合了。使用详细地图需要一定的地图技能,还要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卫星图则是原原本本的卫星照片,在可用分辨率之内,一切信息都原原本本的摆在地图上。像Google卫星图之类的拼接卫星图,都是这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拼接并不是完美的,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和错误。使用卫星图很考验地图技能,还要一定的地物辨识技巧,对图上的东西要学会去“认”。专业上这个叫做地物辨认,军事上叫目标识别,根据照片上的形象特征,确定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这方面技能不行的人,有时候连山脊和山沟都分不出来。
比如,这是一张横断山脉深处“绿色沙漠”原始森林里的卫星图,没有人烟。哪里是山脊?哪里是沟底?并不那么好辨认。
在熟练使用地图以后,能够读出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个时候,长时间看地图就不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比如说,在额济纳旗市区西南角有个叫“二号山”的奇怪地物,形状规整、四周有水,这是个什么奇怪东西呢?
额济纳旗附近天气十分干燥,地表水是一种稀罕东西,怎么会有一座形状方方正正、四周还有水的山突兀的出现呢?我们放大来看。
很明显,河是人工河,山是人工山。
再进一步放大,谜底揭晓了:
备战强边,寸土必守,这肯定是一座军事设施。
为什么在额济纳旗要弄一座人工山,还要弄上水围着,里面又有什么秘密?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具体的配置是什么样的?还有别的同样的东西吗?一个谜底揭开,更多的秘密接踵而来。
原来这是一座中国和苏联全面对抗时期修的人工山,作用是迟滞苏联钢铁洪流的入侵,里面全是坚固的地下工事。关于这一段历史,人工山的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6、70年代,贫穷落后孤立的中国,面对强悍恐怖的敌人,那种决绝与不屈,立刻跃然眼前。仅就这些人工山与这段历史,其中饱含的东西,值得你花一个星期的闲暇时间去了解掌握。如果涉及到军事防御思想、军事装备、军事战术方面的各种知识,你想要掌握这一整套防御工事的建设初衷,想要了解“钢铁洪流”这种东西,甚至可以花上更多更多的时间。
再比如,这里是山西绛县的中条山:
著名的中条山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结合战史和现场地形,你能更深的理解抗日战争的艰难卓绝,民族面对灭亡风险时候爆发出的抗争精神,以及各方面落后带来的无可奈何,国民党军队指挥层到底是怎么蠢的,国军战士又是如何以血肉之躯弥补不足的。
说个女孩子喜欢的,马尔代夫的岛,到底是怎么“像珍珠项链一样”的。
这些环礁上面的小岛,值得你展开一场梦一样的幻想。
热爱地质学、地理学的朋友,则可以通过地图很方便的看到很多地质奇观。
这是南太平洋岛链,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一次喷发形成一个岛屿,然后随着大洋底部山脉的移动,火山熄灭,岛屿慢慢挪走、消亡,新的火山喷发,新的小岛形成。从而在大洋中间留下一长串小岛,“热点”一直存在、不时喷发,形成的小岛又成了人类的家园。
这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南迦巴瓦峰。在这里,雅鲁藏布江沿着喜马拉雅山北侧流淌了好几千公里,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在南迦巴瓦峰脚下拐了一个长达1000多公里的回头弯,改向南流去。
微观信息同样十分精彩。
这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巨大的集装箱货轮,密密麻麻的集装箱堆场,高高的集装箱吊车,这里是中国在印度洋的重要基地之一。
大家都听说过美国的“飞机坟场”,其实中国也有一个,在河南的鲁山县城南边。虽然规模上并没有美国的那么大,主要是我国飞机的报废与美国不一样,但是也值得一看。
歼-6,轰-5,一目了然。
美国首都核心区与中国首都核心区,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布局上各自有什么讲究?有哪些文化上的差异?
总之,地图上包含的信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善于利用地图,能够真正达到“足不出户、游历世界”的效果。由于地图都是“上帝视角”,实际上还能够看到现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遗憾。
一面是长江滚滚万里流,一面是鄱阳湖水荡清波,想要不爽都难,原来庐山是这么个爽法。
现代技术能够让你轻松拥有上帝视角,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文官武将、多少才子佳人、多少帝王将相,几千年来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视角。而现在你轻轻松松动一动手机划一划鼠标就能拥有,只要你拥有一些基本的地图知识,怎么可能不上瘾、不痴迷呢?
赶快去学一点地图使用知识,把地图玩儿熟练,享受知识在脑袋里爆炸的舒爽感吧!
即不是怪癖也不是病,而是一门必要的学科技能,一个优良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个深度地理、军事与历史爱好者,我深信“史地不分家”这五个字。
我不只喜欢看地图和收集地图,而且特别喜欢看地形图。地图上的地势地形、河流、植被等,都是可以进行深度解读的信息源。
历史并不是一门只要埋头在故纸堆里抄抄写写,就能有所收获的学科。想了解历史,就不能光翻历史书。人类历史就是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因素对历史发展产生的作用相当重要。因此,历史学是一门杂糅了地理学和环境气候学的综合性学科。
不算,我就一直很正常。
如果算,我第一个不正常。
小时候,我爹在家里挂了巨幅的欧洲地图(我见到过的最详细的纸质地图)和中国地图。所以小时候没事就看地图,很早对欧洲了如指掌。各种梦想环游世界。
看地图除了获取地图上大量的信息之外,主要的乐趣在于和其他领域相结合。
初中开始看史记(当然是白话史记,好像是台湾的一个出版社的),讲的各种古地名,云里雾里。就自己找了战国地图来看,一直找不到详细的,直到找到了一幅完整详细的。
上历史课,自己对欧洲史有兴趣,学一个地方的历史就了解了一个地区的地图。
高中加入了模联社,加上长期关注国际政治,你会发现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条件会让你对该地区的政治事件有完整具体的印象,地理条件甚至能揭示很多长期政治现象的缘由。
大学的时候学了商科,分析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这又对经济地理提出了要求。
男生,爱动。 我妹妹说,如果发现哥哥没了动静,那只有一种可能——他在看地图。(*'▽'*)♪ԅ(¯ㅂ¯ԅ)
去年(2019)高考的时候文综全校第三,据我所知前两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这个爱好(✪▽✪)
对吧, @TN.Santura
比如最后这张地图,可以不用光看东征路线,它所展示的欧洲国家历史版图也很有价值啊,这幅图还很好的展示了欧洲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时代的图景(撒哈拉沙漠才是欧洲的南界)。
看到全中国有这么多热爱地理的人们,我不禁想起麦金德教授(生活在的德国崛起的年代)对德国地理学社会氛围的高度评价。什么时候地理在中国开始升温,成为一种常识,什么时候中国就具备了追求星辰大海的社会基础。
本文使用了大量网络图片,但由于时间长久,难以一一具命。请有引用争议的作者直接与我联系,我会立刻侵删的。
窥视了我的童年.jpg
(极端时期的成果……):
不知道算什么病……
一张地图方寸之间容下万千河山,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放飞想像的好东西。在没有互联网、没有导航的时代,能得到一张高品质的地图是一件值得开心许久的事情。我小时候对知识和外面的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看地图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然而当时能接触到的也就新华书店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初高中的地理课本和地图册,长途司机的公路地图这几种。有限的内容看久了,总想拥有新地图,总想找些新乐子,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画地图。这些小学时代画的地图多数已经找不到了,翻旧物偶尔找到几副会甚为欣喜。
这是一幅朝鲜半岛地图,标注了城市及其主要工业门类和港口机场,铁路干线,农业物产和矿产,蓝色的线是河流,地图底色是这个区域的主要作物,橙色应该是以水稻为主。板门店和大田旁边的橙色图案是高丽参,咸兴和丽水旁边是苹果 ,朝鲜半岛的苹果是有名的,会作为国礼送给我国,上甘岭的电影里也有往坑道里送苹果的片段。不过近几年的新闻里北边给南边送了松茸,果然一家人,比苹果是金贵多了。
这是一幅非洲地图,标注了矿产、农业物产、河流等要素。
这是一幅中东地图,黑白相间的粗线是铁路,红线是公路,锚头是象征港口,飞机是指代机场。波斯湾一圈是油田的标记符号。安卡拉旁边画了一只山羊 ,是指当地的优质羊安卡拉山羊,阿拉伯半岛上有骆驼 和马 。尼罗河沿岸有棉花产区,三角洲处画了一颗水稻 ,塞浦路斯岛上画了一个柑橘,土耳其沿海花了橄榄叶,北非有椰枣。工业方面,开罗、孟买、塔什干周围都标记了,齿轮⚙️是机械工业,显示器 ️是电子工业,纱锭是纺织工业,埃及阿斯旺旁边的烧瓶表明此处有化学工业。
这幅中东地图是一个十岁少年的野心勃勃计划的一小块,原计划是一个个区域画好之后拼接成一整幅世界地图,后来上了初中计划就被无限期延后了。
地理图的信息量大、可视化程度高,又和真实世界有所对应,让人产生兴趣很正常。
艾伦秀上曾经去过一个叫Nate Seltzer的五岁小男孩,酷爱地理,能根据地图认出全世界很多国家。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3876382378647552最后主持人听说他还喜欢设计汽车,所以送了他一辆小车,上面布满了国旗和地图,轮子上都有地球仪,小朋友兴奋地不行了。
视频来源:链接
我也爱看,在没有手机没有导航的年代,作为中学生,拿本地图册一个人坐火车就出去玩了,不认识路就看地图。
现在也保留这个习惯,出门先从手机上看地图,研究路线,顺便看看目的地周边有什么好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