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第1页

        

user avatar   xie-bo-han-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补充:

1,

先说两个故事。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仅把穷人之所以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贴,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高。

我想,他们大概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2,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标榜自己的痛苦。

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他们困了可以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可以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有关的事情。

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员工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900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过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都必须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很多员工承认,“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他们不会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常常羡慕地看着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2012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如果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他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1800元。所以他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

他们不但在七千米的高山上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而且遇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还得搭人墙让雇主通过——这样他们每年可以赚取4000美元的工资。而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夏尔巴人的死亡率是美军在伊拉克战场的12倍。

“我的朋友和兄弟都死了,事实上最后能活下来都靠运气。”

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赚钱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你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有的人可能每天都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

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同。而以上三点,是影响赚钱的最大因素。

这种因素生来就常伴你左右,只有极小一部分天才会因为自己前百分之0.1的智商,相貌脱离自己的阶层,而大多数人只能一辈子在自己的阶层度过一生。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来自不同阶层”是比年龄,性别更难以逾越的障碍。

3,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后终于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年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他上大学借的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依然每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通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当你发现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

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

4,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救助穷人不但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

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后再说两句: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如果不是,又何必给硬要给可怜之人安上可恨的名头,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


转自我的微信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转载还请带上这两行字。


user avatar   Xuwu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 开的是穷人洗净的车
  • 吃的是穷人种出的米
  • 喝的是穷人酿下的酒
  • 嫖的是穷人沦落的妓

  • 零点入睡 清早赶起
  • 泡面裹腹 公交车挤
  • 加班熬点 只为生计
  • 十平蜗居 生如蝼蚁

  • 富人妥妥坐享着高利息
  • 劳碌N年穷人还是一贫如洗

  •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
  • 以激励穷人更加努力

这个问题复杂……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变穷的话,劳动是除了懒惰之外最快的办法。

就问一句:你劳动一年涨的薪水,抵得上涨的房价吗?

说得再狠一点,抵得上房价上涨的零头吗?

只有劳务回报率高于资本回报率的时候,取消补贴才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我们都知道,资本回报率低于劳务回报率,是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崩溃的。换言之,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崩溃。。。。。。

比如说,当工资涨幅超过房价时,资本就会从房地产市场抽离(劳动比房产增值快,傻子才买房),所有建立在房地产抵押之上的金融交易都会因此而崩溃。在中国,就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崩溃(在美国把房价换成股票,同理)。。。。。

谨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只会让人越来越贫穷,资本主义越纯粹,劳动让人变穷的速度就越快。再分配政策是资本主义的保护伞,而不是绊脚石。谁提取消,资产阶级中的明眼人都不会答应的。


user avatar   lalalalu-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过一个鬼畜视频,熊凤山卖假药的,说“风湿病,哪来的病,年轻时插秧,受凉、返潮还有人夜里扣大棚,大棚里冷,出外面热,一冷一热就得病,肩周炎,老寒腿,小风一吹腚就疼”

这个卖假药的除了他的药,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穷人的心声“风湿病,穷人病”

穷人为啥会得这病,大棚里干活,一干好几天,有时就睡大棚,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祖国花朵们,有什么资格说这群积劳成疾的人不努力,积劳成疾要“劳”啊,他们的努力程度换算成你们公司勤奋工作的CEO都能跟他差不多,何况CEO其实没那么累

然后,你们口口声声说的取消穷人的福利,穷人要是有福利,还需要每天起早贪黑的努力么?富人或者中产交的税在哪儿?在航母上、在战机上、在市政府的门面上,在公务员的工资里。

如果你们要取消社会福利,还是取消公务员福利,给公务员工资。因为带点脑子的人都知道,税钱是给他们发工资的


user avatar   yu-q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应该是最贴近题主设想的国家,对于穷人的福利和补贴一直都非常严苛,可以说是回答题主问题的最佳例子。以下内容摘自以前几个回答的总结,补充了一点宽松教育的部分,看过的可以直接拖到最后:


一般社会保障分两块:

①社会保险:高龄、疾病、残障、失业等

②公共援助:扶贫


日本因为在1亿中产时期,主要通过企业向男性正社员提供丰厚的报酬和雇佣保障而实现了事前平等,并不需要政府大力提供再分配,所以日本的社会保障一直集中在社会保险这一块。但是现在终生雇佣制度逐渐衰亡,领取不到社会保险的非正规雇佣人数一路走高,占据了全社会的4成,而日本政府的措施却没有与时俱进。


首先是政府的再分配,依旧沿袭了保险和年金的方式,所以受惠者多为当年赶上了历史机遇的老年人,对于年轻人而言几乎没有改善。


贫困的年轻人能指望的只有公共援助,但日本通过法律规定了贫困层必须先自力更生,或找亲族抚养,这两点是先于政府生活补助的,所以要想申请必须通过极为漫长和严格的审核。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养懒汉,坏处是导致拿到援助的只占需要援助的10-20%。这种制度早年的危害还不算明显,最多是像NHK拍的穷忙族一样,一些穷人整年穷忙而已,但这个现象和教育问题一挂钩,后果就严重了。


知乎有个高赞回答是赞扬日本高考非常公平,这个确实没错,但问题是他们通过高昂的学费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化,将很多穷人的孩子直接卡在了大学的门外。


双亲收入越高,进大学的比例越高,越低则去短大专科和直接就职的越多。造成这种现象的除了昂贵的大学学费外(具体数据见最后贴的回答),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ゆとり教育(宽松教育)」,听起来好像是为了反抗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快乐学习,但实际操作的结果是什么?穷人的孩子在学费相对低廉的中小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简化过的,因为宽松教育嘛,这点富人孩子也一样,但富人孩子可以通过极度昂贵的私塾补课。要知道教育标准虽然降低了,但大学的录取标准并没有降低,谁让你们穷人的孩子放了学也不去补课,考不上大学完全就是你们自己不努力,如果考得上大学却上不起那就是你们父母不努力嘛。


有个叫三浦朱門的是当年的教育课程审议会会长,也是宽松教育的头号推手。此人之后非常厚颜无耻地承认过,说当年力推宽松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精英,至于其他孩子,「できんものはできんままで結構(没用的东西就让他们一直没用下去好了)」这里的精英一方面指的是特别聪明的孩子,比起填鸭式教育更适合宽松教育,这点确实是对的。但另一方面指的就是现有精英的孩子,因为只有他们才支付得起高昂的补课费和学费,将那些本来和自己处于相等水平甚至比他们略高水平的穷孩子挤下去。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其实也是个相似的例子,富二代们再怎么作弊其实对于男女主角这样的学霸来说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日本真正的学霸型穷孩子还是有机会拿补贴上名校的),但他们把那些普通孩子给打压下去了。


总结一下,在对付穷人方面,日本社会可谓打了一套组合拳

①再分配基本靠年金和保险,越来越难找到正规工作的年轻人两样都别想,还惨遭被平均

②从法律层面严格控制了对于穷人的扶贫补贴

③通过高昂的学费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化,成功阻挡了很多穷人的后代通过教育改善自身条件(比较讽刺的是,因为日本学生的平均学力水平直线下降,在外面丢了脸,宽松教育被戏称为「量産馬鹿」后,日本社会才开始反省并取消了该制度)

④通过社会舆论为穷人打上你穷是因为你懒的标签(我曾经在大阪新世界看到过蓝领工人聚集在政府门口,人山人海的一起维护自己的权益,后来我把这件事和几个日本同事说了,他们居然非常生气地觉得这帮懒虫成天好吃懒做不知廉耻,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形象。好在最近几年因为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批有良心的学者站出来为穷人发声,这种舆论风向才开始逐渐转变)


所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是不是会激励他们上进努力?从日本的例子来看,养懒汉确实杜绝了,但最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也惨遭牵连,产生了恶性循环的「世袭贫穷」,穷人的孩子越来越穷。这个结果是题主想要的吗?


我导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我说,学经济学一定要有「冷静な頭脳と温かい心」,这句话是经济学家马歇尔带着剑桥学生前往伦敦贫民窟参观时说的,"Cool head, but warm heart"。


可惜的是很多人既没有冷静的头脑,也没有温暖的心。


大量数据在以前回答贴过了,这里不高兴重复贴,感兴趣的自己看吧: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说的有道理,不过既然这个答案在经济学分类下,我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是不是应该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补贴是不是有助于他们摆脱贫困。先说否定方的理由:

我们假定现在有一个快乐的工人和一个快乐的流浪汉,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四十个小时,挣了400磅。然后流浪汉不用工作,同样政府补贴了一周400磅。

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人迅速的放弃了工作,开始选择吃政府的福利。

问题还不仅仅于此,现在雇主对工人说,我每周给你500磅,比政府补贴多,你来上班吧。


但是工人很可能还是会拒绝,因为上班本身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很多闲暇,他宁愿自己吃着400磅的救济,也不喜欢为了多出来的100磅累死累活。

于是雇主只好把工资增加到了850磅,工人终于同意回来干活了。

上面这个例子中,政府的救济金仅仅是400磅,但是工人最低的开工薪水就涨到了850磅,而如果工人的生产率还是和以前一样,雇主很可能就不愿意付出这么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救济金的时候,如果工人能够通过学习读书,充实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个周薪500磅的工作,那么工人是愿意这么做的;但是现在呢?除非工人能够通过学习找到一个周薪850磅的工作,工人才会回到劳动市场,否则,他就会这么一直吃福利吃下去。

于是除了养了懒汉之外,福利制度还创造两个非常坏的效果:

1.从工人的角度来说,创造了一个“拒绝进步”的区域——在上面的例子中是400磅到850磅这个区域,如果工人通过学习提高之后找到的周薪不能够越过这个区域,那么工人就干脆拒绝学习,一心一意的吃福利。



2. 从雇主的角度来说,雇主再也不能用低于850磅的价格雇佣到工人了…… 因为这个事实上的最低工资,人力成本显著提高了,很多小企业可能会因此关闭。

在1996年,美国的福利制度曾经改革过一次,有一些单身母亲以一种相对比较随机的方式从福利队伍中踢了出去。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单身母亲的找到工作的比率和收入都有了比吃福利时期显著的提高,在不考虑对单身母亲的孩子的影响下,这个数据分析结果似乎表明了,福利制度不但不会让弱势群体过的更好,反而会打击弱势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的欲望。

-----看到这里,如果情绪有点激动,千万别,希望继续往下看--------

在2016年——也就是今年,又有人对残疾儿童的补贴改革做了研究,结果发现被十八岁以后被踢出补贴队伍的残疾儿童,尽管在之后收入有所恢复,但是平均下来比吃福利时期的收入少了三分之一。并且吃福利的儿童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对于这个相反的结论,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生理的残疾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因为平均较低的教育水准,让这些残疾儿童长大之后也只能从事最低端的工作,进入了贫困陷阱。并且由于收入低,收入方差大,儿童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学习高级技能,故而未来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似乎福利可以看作国家给残疾人提供的一个借贷:在这些年轻人,需要学习知识的时候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以期待他们工作以后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多了,国家自然可以通过税收等方面的获得收益,简介的把福利的支出连本带利的拿回来了。

综合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补贴和福利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一刀切的模式取消或者加强。 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福利制度是不是好事呢?

在讨论到法国的福利制度是否遏制创新的时候,这一次是图卢兹的经济学家欧若出来说话了:在非福利社会,一个成功的人往往要背负巨大的责任,他周围比较亲近的弱势群体,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一大家子,乃至于熟人都会想着“沾光”,有病有灾的时候这个成功的人就都要出钱来替对方摆平;这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创业的动力——因为能力越大,对自己的社会网络背负的责任越大。

而在福利社会,养老人,孩子上学,看病都是国家一手包办了,成功人士没有了这些“成功之后的负担”,所以会更加的乐意去创新。最典型的例子,在西欧的福利社会,老人“碰瓷”是几乎绝迹的——无论如何看病拿药都是免费的,碰瓷威胁的力量瞬间就小了很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补贴和福利又是有助于贫困和弱势群体的。


user avatar   gong-sun-yu-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崇祯对李自成这么干过。

李自成确实如楼主所言上进了。

从邮递员干到了皇帝,妥妥的中国梦,正能量。。


user avatar   wei-bo-29-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石勒黄巢朱温杨行密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发来贺电,他们倒是很上进,只不过你未必受得了。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如上面所说的,穷人之所以穷不一定是不努力。

思考一下,假设把十个富人和十个穷人一起放到原始森林去,过个几年再去看,是富人过得好?还是穷人顽强拼搏?

不会的,你会看到只剩下一两个贝爷那样的狠角色,其他的都死了,和他们是穷人还是富人没关系。


穷富不是基因遗传,不是个体差异,穷人并不全是因为生下来后不努力,而富人也不全是努力才会得到回报

贫穷虽然不是基因,但在很多地方贫穷是会遗传的,社会阶层的分化起了很大的作用。穷人能接触到的圈子和资源使得他们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成为富人,阶层固化才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罪魁祸首

而打破阶层固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梦和美国梦。也就是,真正能激励穷人努力的,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往绝路上逼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穷人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成为富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激励他们上进,取消了赖以生存的福利和基本保障,那么这些穷人除了造反还能做什么呢?

如果你努力就能成功,那说明你还不够努力。但是一定要认识到,有些人是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功的



是的,这个事实很悲哀,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措施不是开放阶层,让大家竞争,而是给底层阶级一点儿甜头,让他们努力一下能够得到一些对于他们来说还算不错的回报,创造财富来维持社会的运转。

但有些时候,一些最底层阶级的人,因为教育、残疾等基础问题,甚至连创造财富的能力都不存在,这个时候统治阶级的最优的方案是花点小钱把他们养起来,避免造成社会动荡,这,就是所谓的国家福利。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题主的逻辑成立,我们也可以这样:

我们可以给富人上重税来激励富人上进。

我们可以把老板的收益拿出8成分给员工来激励老板再创辉煌。

我们可以给监狱里的坏人每天只吃一顿,激励他们忆苦思甜,真心悔过。

我们还可以把题主赚的钱都收走,一份不留,激励题主从零开始,再接再厉。

针对穷人的福利是国家对社会治理的政策,不是学校里面老师逗孩子玩的游戏。




        

相关话题

  西方为什么崇拜市场优先而非政府优先? 
  关于成功(事业、财富、人生),你感触颇多的故事、道理、案例,有哪些? 
  贫富差距缩小,那工作不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吗? 
  以通俗的方式讲下什么是内生增长理论? 
  资本家是否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 
  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给中国14亿老百姓每人发个1000万,对中国和世界各有什么影响? 
  国家以及国际层面的契约靠什么来维护? 
  如果一国的央行公开或秘密地印另一国的货币会怎样? 
  既然经济学的大前提是不一定正确的,那么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怎样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拖延症? 

前一个讨论
懂设计或软件,哪个比较重要?
下一个讨论
无神论的各位一般从哪里获得精神力量?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