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罗马军团真的是被马镫淘汰的吗,有马镫的重骑兵真能从正面冲垮罗马重步兵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kawaThorong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只有对战争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才会觉得马镫是骑兵的分水岭

即使有马镫的骑兵,也没有从正面击败秩序严整的重步兵的能力。

军团地位下降的原因来自于帝国对骑兵的需求逐渐超过步兵,以及步兵兵源素质的下降。简单来说,军团的全盛时代(也包括方阵的全盛时代),士兵在前进时是不需要呐喊来鼓舞士气的。相反还会禁止士兵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以方便传令和维持队形。

到了阿德里亚堡会战,士兵即使在开始前进之前,就必须靠呐喊来鼓舞。而且他们又是在正面黏在车城的同时从左翼背后遭到攻击,被骑兵冲溃再正常不过了。直到6世纪末莫里斯撰写《战略》时,罗马人才开始重新要求士兵静默冲锋,做得到与否还是另一回事。

另外,同样在《战略》中,莫里斯还提到步兵从出营排列战斗序列开始,到会战结束,前进距离不应超过3罗里,否则士气和体力就会撑不住。这在恺撒或者屋大维时代,这些兵搞不好都要拉去被抽一顿鞭子吧

至于骑兵本身。即使有马镫,塔吉纳会战中的哥特人也没能突破罗马人用下马枪骑兵组成的严整正面

同样情况反过来,在法兰克人步兵攻击纵队混乱之前,纳尔塞斯的罗马骑兵也只能在远处用弓箭火力去削弱对方而不敢冲锋

即使再给重骑兵加上板胸甲和夾枪冲锋,中世纪末期的骑士也没办法打破瑞士的攻击纵队

同样,即使没有马镫,伙伴骑兵在伊苏斯会战也能从左翼顶点突破波斯人正面没有受到压迫的卡尔达克重步兵(当然,相对希腊步兵来说只能算是medium步兵)。波斯的烤箱骑兵也能冲破已经开始混乱的军团步兵

在这一点上我认同路特维克在《The Grand Strategy of Byzantine Empire》(千万别买中文版,翻译就是胡编结果居然能把整本都编完)中提到的观点,马镫对于骑兵的冲击力来说(至少在夾枪冲锋出现之前)并非决定性因素。

发挥重骑兵冲击力的要点在于冲锋的时机和合理性,而不是单纯一样什么装备(当然是有帮助,但绝非决定性的)

罗马皇帝莫里斯在《战略》里反复提到冲锋时机和冲锋秩序也正是这个原因。而且甚至就是素质已经大大下降的步兵,也让莫里斯写出了:“如果对方骑兵敢于向秩序井然的重步兵正面发动冲锋,他们就会尝到枪阵滋味”这种话

顺便,军团这个词在战争艺术这个学术门类里,同时有战术、组织结构和单位本身三种意义。说军团在阿德里亚堡会战后逐步衰落消亡并没有错,因为无论是从战术、组织还是单位番号,都已经不存在了。

步兵当然还在,但到6世纪,组织已经变成了16x16的方阵,战术也成了波斯轻重混合+希腊方阵推进+罗马盾剑冲锋这样一个三者混合的东西。

说拜占庭时代的罗马步兵仍然是军团延续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拜占庭时代的骑兵才是军团的延续。无论是两线半的战术体系,还是在军队中的地位,都和军团一脉相承,只是这个军团有马而已。

(小广告,《战略》有中文版哦,老夫自认为自己翻译的还不错,可以买来看看,对理解东罗战争艺术帮助还是很大的)


user avatar   bo-fei-li-ao-di-ya-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罗马军团绝对不是因为马镫淘汰的,马镫传入欧洲的中世纪早期,传统意义上的罗马军团早就没有了。罗马军团,也许答主要问的是传统的重步兵罗马军团,更多的是因为罗马的社会状况和战术需要所淘汰的。

首先罗马并不像许多人想象那样只有步兵厉害,从王政、共和国到帝国,罗马都有一定数量的骑兵,从王政时代贵族的专利,到共和国、帝国时代的辅助军团。在凯撒与庞培对决的法萨卢斯战役,骑兵还起到重要的作用。到了帝国阶段,随着在边境与帕提亚、日耳曼等民族作战,帝国也逐渐重视,并模仿他们增加了骑兵、弓箭手的人数,并效仿其战术配合重步兵军团作战。尤其是在五贤帝时期,骑兵、弓箭手已经十分重要。在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就有来自叙利亚、亚美尼亚的弓箭手驻军被授予土地的例子。

从3世纪危机开始,各地的罗马军团,由于时局动荡、社会经济发展衰退,外加帝国各个边境外患频繁。已经无力像之前的时代那样有大量意大利或驻扎在各地的罗马公民组成了,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凯尔特人等外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当然也带来了他们熟悉的各种骑兵、步兵、弓箭手兵种,使得人们印象里那支使用剑和标枪,拿着大盾的罗马军团已经变得很不一样,萨珊波斯的沙普尔一世在埃德萨之战歼灭的瓦利安带领的6万罗马大军就有不少外族人。当然3世纪危机政局不稳,财政崩坏,统治者缺乏威信等原因是各地的罗马军团战斗力下降的根本原因,这时的帝国已经很少有皇帝能像奥古斯都和五贤帝那样有效控制和调动各地的军团,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给养了。

戴克里先后来执政,实行包括军事改革在内的各种改革,戴克里先认为帝国的边患已经十分严重了,必须建立有效的军事制度和军团来防御边境,必须通过在边境组建驻军来进行防御,拖住敌人,同时要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野战军来随时反应,迎击和歼灭敌军。边境的驻军类似与屯田兵,授予土地,驻扎在边境的堡垒里,平时耕种,战时防御,装备、训练都不够高。野战军则是精锐部队,由戴克里先的行政、税收改革后,理论上更为中央控制更有效率的地方行政单位和更加有力执行的征税、征用物资所支持的。由于野战军需要机动性,骑兵在其中的比重就比过去要高了。而且戴克里先本人受到东方比如波斯的文化、制度影响很深,他也逐渐模仿萨珊波斯重视重骑兵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对传统的罗马军团衰落后,在行政效率、财政、统治者威信允许的状况下能够做出的安排。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又进行了改革,比如废除了禁卫军,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帝国已经把传统的步兵军团改变了很多。

其实正如以上所说的,随着时间推移,面临边境作战的需要,罗马历代政权的骑兵在军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3世纪危机后行政、财政等方面的衰落也使得传统的步兵军团被迫发生巨大的改变,这都是在马镫传入欧洲前发生的。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世纪危机以来,罗马以往相对低烈度很快就可以分出胜负(所谓“四帝之年、五帝之年”可见经常一年就打差不多了,塞维鲁时期也不过几年就可以结束内战)的争帝位内战,演变为大规模持久性的分裂战争,于是大概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罗马老兵在内战中被大量消耗和歼灭,同时由于气温变冷、小农破产、盗匪横行等原因,新兵质量大减,最终导致兵源素质无以为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奥勒良时期的三国内战和君士坦丁时期的四帝内战。

三国分裂时期,罗马保守估计有16个军团被全歼,计算方法如下:(按照奥勒良传记作者White的说法,)帕尔米拉占领区原有12个军团(大头在叙利亚,瓦勒良东征时就损失了一大半),最后全境沦陷,即便少数残部被帕尔米拉人收编,之后奥勒良又在安条克附近的两次大会战后基本全歼了帕尔米拉野战军,估计也将其打得差不多了。高卢帝国占领区原有7个军团,其中3个在不列颠,4个守莱茵河沿线。按照罗马史学家Jona Lendering的研究,高卢地区的军团在高卢帝国灭亡时并未投降,而是死硬抵抗被全歼,结果导致战后莱茵防线完全空虚。

如此看来,奥勒良重新统一帝国时,只剩下中部、多瑙河防线的15个军团和不列颠的3个军团基本上建制还是完整的,其余的军团可能全部需要重建。这还只考虑奥勒良时代那么几年的损失,不考虑之前几十年的割据混战。

之后4世纪的君士坦丁内战,规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当时的帝国更是被戴克里先分成了四块,内战简化一下,大致过程是君士坦丁先击败了西部另外一个皇帝马克森提(米尔维安桥之战),同时李锡尼也击败了东部另外一个皇帝马克西米努斯(Tzirallum之战),最后324年君士坦丁再跟李锡尼进行”决赛“。

决战的地点也是在亚德里亚堡,规模按照佐西姆斯的说法更是两边的野战军都超过了10万(君士坦丁13万,李锡尼16万),虽然佐西姆斯的书没有提及军团具体数目,可能数字有点水,不过如果帝国两部分都倾巢而出(参照物是屋大维和安东尼内战),还是有可能的,区别是屋大维基本兵不血刃,君士坦丁却经过了“极其惨烈的厮杀”才获胜,败方遭受的歼灭性打击之大也自然可想而知,按照佐西姆斯的说法是34000人阵亡。

总得来说,四帝内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都跟同期的西晋八王内战有一拼,而且还是在三国内战已经对老军团伤筋动骨的基础上进行的(相隔大概仅50多年)。军团从共和国时期到三世纪前,几百年长盛不衰,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古代少有的永久建制单位,只要不全军覆没,老兵就可以无限循环的以老带新,把新兵也变成老兵,但若是被全歼,则基干全部损失,练兵要从头来过,所以条顿森林之战仅仅丢掉三个军团就让屋大维捶胸顿足。

如此看来,仅仅50年后,罗马军团在同一个地点(亚德里亚堡)所体现出来的“打了两百年仗,碰上哥特却不堪一击”的表现,可能也并不意外,因为这种大兵团内战并没有带来军团经验的积累,反而让精锐被不断消耗掉。

此外哥特人的战斗力可能也有很大进步,很多人都只看到亚德里亚堡的哥特骑兵决定了战局,却没有注意到哥特步兵也可以跟罗马军团扛正面,给了骑兵一个简单的锤砧侧击的机会。亚德里亚堡的哥特步兵人数并不是很多,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的记载甚至才1万多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却很强,所以推测装备应该是不错。或许罗马人在把已经文明化的达西亚丢给哥特人之后,也给了哥特一个加速发展的机会,纵观4-5世纪的西帝国战局,罗马人仍然可以守得住法兰克、阿勒曼尼之类的莱茵蛮族,基本上就怕哥特。


user avatar   san-ben-gou-hong-san-p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盲6大睿智理论。

1,马镫淘汰重步兵。

实际上:马蹬骑兵也没怎么冲掉重步兵方阵,重装步兵直到热兵器发展到盔甲盾牌无用才完犊子。

2,机枪淘汰骑兵。实际上:机枪仅仅让骑兵不再具备正面冲击的作战方式。机枪一战就有了,二战还几十万骑兵到处跑。

3,坦克淘汰骑兵。实际上:二战不论是闪电战的德国还是装甲洪流的苏联都有大量骑兵作为机动力量。作战方式是骑马机动下马作战。淘汰骑兵的是步兵机械化。

4,航母淘汰战列舰。实际上:巨舰大炮时代就有观点认为巡洋舰及战列巡洋舰的前卫战,获胜一方才会倾向于继续打,失败一方失去战场信息获取能力,战列舰就不会轻易出动或者避战。而前卫战总有胜负,所以战列舰对决永远不会出现。而日德兰本身能打到战列舰对决是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前卫战(英军损失打但是查明了德军主力的数量和位置,自己主力已经摆好T阵,岂有不打之理?德军认为英军前卫已被击退,又没有侦查到英军主力,以为英军就出动了高速队,岂有不追之理?)换句话说,巨剑大炮时代战列舰就没啥用了。甚至铁甲舰时代装甲巡洋舰之间的胜负决定了战局,前无畏反而嗯。

5,航母替代了战列舰。实际上:航母替代的是侦查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功能,即侦查,制海权控制,满世界巡逻耀武扬威等。替代战列舰的是导弹巡洋舰。(介于铁甲舰时代战列舰就处于尴尬状态,导弹巡洋舰实属异端)

6.步兵行军能力大于骑兵。实际上:各国组建大量骑马机动下马作战的龙骑兵和骑乘步兵实在是吃饱了撑的。


根据评论增补两条

7.战巡和战列舰是按照装甲占吨位比例划分的。

实际上:世界上所有海军没有一家是按照装甲情况划分军舰种类的。

8,重巡是替代战巡的。

实际上:重巡是条约强行创造的东西,正常海军发展压根不会出现这种东西。

顺便吐槽一下:多艘重巡打战列舰被吊打,打多艘驱逐舰也被吊打,打多艘轻巡也被吊打,经常被摩托艇吊打。而多艘重巡比一艘战列舰贵的多,比几艘轻巡贵的多,比几艘驱逐贵的多。

对抗空中力量来说战列舰可以抗很久,防空轻巡效率更高,驱逐舰可以扭很久。

辣鸡重巡、海军之耻


user avatar   jie-yong-85-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如何反驳伏尔泰的你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自北伐战争起,蒋介石指挥的胜仗有哪些? 
  在科技、文化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蒙古人是如何征服半个地球的? 
  如何评价罗马皇帝塞维鲁? 
  为什么日本冈山大学的姜克实教授遭到很多非议? 
  如何看待國內外的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情結? 
  如果奥斯曼不存在,东罗马在几百年后还会成为欧洲病夫吗? 
  如何评价《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 
  古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罗马帝国前期为什么大多是养子继承制? 

前一个讨论
小岗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请问学而思还能坚持几年?





© 2025-0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