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石碑叫做Thonis-Heracleion石碑,或者“赛伊斯法令”or“Nectanebo一世法令”,它出土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Thonis-Heracleion遗址的神庙区的北墙附近。其内容是第三十王朝的法老Nectanebo一世颁布的法令:法老决定增加皇家分配给赛伊斯的奈斯神庙的捐赠份额,从Thonis-Heracleion 和Naukratis征收的水路税和贸易税中拨出。它是1899年发现的Naukratis碑(现藏于开罗博物馆)的孪生石碑,两者大同小异,都是放在这俩城市重要场所用做纪念和告示。
我觉得这块石碑它几乎成为网络伪史学家最最常见的质疑对象之一了,恐怕仅次于罗塞塔石。为什么能保存那么完好,告诉你们只要查一下资料就不难找到Thonis-Heracleion碑铭的出土情况,这方石碑发现时的状态是“面朝下……背面被一层结壳包裹部分掩埋在25厘米厚的泥沙沉积层下”[1]。
最常见的这张图是考古人员清理翻过来立起来后的“摆拍”照,已不是它原本面朝下的样子,也没展示其后面。如前所言正因为它长年面朝向下埋着所以正面才看起来似乎“崭新”。
找了张不是很清晰的打捞图,可以看到石碑背面有一层黄色附着物(结壳)。所以说它“崭新的”压根不成立。
其二,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水下遗迹和文物往往覆盖在泥沙沉积物下面,考古人员需要由一艘配备发电机的小艇支持,在水下操作一种叫水下汲砂器的工具吸走泥沙,通常在考古学家发现墙壁或个别文物之前,必须清除两到三米深的沙子、淤泥甚至坚硬的材料[2]。但也正是由于这层厚厚的包含尼罗河粘土泥沙的沉积物作为保护层,抵御海洋的侵蚀,阻止了海洋生物生长其上造成腐蚀破坏。
18年的“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上展示安提凯希拉岛沉船上的这尊大理石雕像,就是个经典的例子——由于它在水下一半露出一半陷在泥沙里,最终呈现一边遭受严重的海洋生物腐蚀而一边光洁如新,两边的对照很令参观者印象深刻。
其三,石碑材质是黑色花岗岩,非常坚硬耐腐蚀的石材,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几乎不与海水反应。文物本身材质不同保存状况会有天差地别,举个反面例子——同一神庙区出水了这块高达6米重15吨巨大的托勒密八世双语纪念石碑,暴露在海中且材质是石灰岩,大部分字迹已经漫漶不清,圣书字勉强可以识别而上面的希腊文几乎看不见了。图源:FRANCK GODDIO SOCIETY Homepage
其四,虽然是亚热带海域,但是实际上印尼的热带浅海珊瑚礁和尼罗河河口沉积带的海域环境不论盐分,洋流,水温,透光度,含氧量,水深迥然不同。礁盘生物对于环境水质温度阳光都有很高的要求,直接拿来对比无异于耍流氓。这方面不是专业的还望有海洋水文和生物领域的方家指教。
参考资料:
[1]Bomhard, A. S. von 2012, The decree of Saïs: the stelae of Thonis- Heracleion and Naukratis. Underwater archaeology of the Canopic Region in Egypt, Oxford.
[2]Fascination underwater archaeology
分割线下回应某些人:
告诉你呐,就说这座河神哈皮的花岗岩雕像,你在这张照片上看不见的是它头上其实长着根海草呢(被起吊绳挡住了而已):
让我们看的近一点,发现它表面生物附生的痕迹比比皆是,真不是所谓的“一点海洋生物都不长”:
清理发掘之前原本陷在1.8米厚的沉积物里:
有人可能还要追问,很多照片里文物为什么那么干净呢?
除了淤泥外,还因为它们被清理过了。必须提到法国人的作风问题——为了新闻照片的“上镜”而“摆拍”,他们会将一些文物在挖掘和初步清洁后在水下重新组装。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花岗岩的伊西斯像:
这雕像在海底下断成了三截,这部分头部长满了各种海洋附着物(见上图)。他们就把它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水下重新装回身体上再立起来,然后潜水员打灯摄像——于是乎新闻头条的惊艳美图出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