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教育界人士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孩子更是如此,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想要让“管教”变成一件“好事”。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孩子。
先说个,身边的事情:
有个朋友,他的儿子出生时因为某些原因,脸上有个胎记,因为这个胎记,孩子自己就有自卑心理,为了让孩子找回自信,上小学之前,他就给孩子报了很多主持人类的培训班,引导他,把脸上的胎记当成自己的特殊标志,其实说真的,出了他脸上的胎记之外,这个小孩长的是很帅的。经过多年在这种主持培训班的训练,他儿子变得自信了,现在上小学5年级了,经常参与学校和省市级的小主持人比赛,还经常拿奖,小孩越来越有自信了,据他爸爸说,现在还有很多小姑娘对他“暗送秋波”........
其实,是“放松”还是“严格”。也是一个道理,要考虑孩子本身的潜力,和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这么一个桥段——白景琦天生顽劣,请了好多私塾先生都被他气跑了,白景琦的母亲使用“棍棒教育”,并没有起到作用,有一次都把白景琦打断气了,都没有改变白景琦顽劣的毛病。
后来,来了那位季宗布,他一来就把白景琦“震住了”,让白景琦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从一个顽劣的小子,变成了一个积极学习文武艺的上进青年,为他以后撑起大宅门打下了基础。
虽然只是一部电视剧,但是,里面的东西还是值得借鉴的。季宗布根据白景琦的特点,不单单教他读书写字,还会教给他骑马,武术等,让白景琦不但增加了知识还增强了体魄,同时消耗了他过剩的精力.......
所以,个人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教其实不应该用“严格”或者是“不严格”来界定,而应该以“适合”为主!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