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配置AED,而是需要全民学会急救CAB。
首先,很多群众对AED有很深很深的误解,这种误解很可能来源于各种影视作品,无论什么人心跳呼吸停掉了,只需要拿除颤仪电两下,立马就能活过来。
实际上,AED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而且对于部分只是晕厥而不是心跳停止的患者,错误使用AED甚至会出现致命的后果,因为AED的本质就是电击。
试问一下,一个人突然在你面前倒下,你能准确判断出来他只是晕倒了还是心跳停了?
我来替你回答吧,并不能,甚至很多新出来的医生都不能在短时间内立刻准确判断出来。
什么观察呼吸,摸颈动脉,听心跳,在那个急救的时刻,作为一个外行人能立刻准确判断?
别开玩笑了,即使真的配备有AED,也应该由专业医护人员来使用。
然而,有样东西,比AED有用一万倍的,就是急诊CAB。
即是心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如果做得好,这是真真切切地能极大减低死亡率的举措。
而且他还不花一分钱。
然而推广了这么多年,有多少群众是真的能完全掌握的?
真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我们到机关单位,到学校进行教学,有多少人是走个过场走马观花地看两眼就算数了?
我曾经想过,要是能将CAB划到生物课的内容里,甚至像体育一样变成中考内容,才能做到全民掌握。
全民医疗技能培训,任重而道远!
PS:
十分感谢各位朋友的补充!让我对这种公众场所用的AED设备有了新的认识!亏我还以为用的跟医院里的专业设备是一样的……感谢大家!
但是,这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其实同行都应该知道,其实机器对人的心律失常的判定并不十分准确,在病房里用的六十多万一套的心电监护系统都时常出现心律失常误报的情况,那这种公众场所所用的AED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是否会造成像电影《2012》里面不关门就开不了船的bug,或者《psycho pass》犯罪指数过低的话,哪怕就在面前杀人也开不了枪的情况?
另外补充一下,如果AED能普及,那肯定是件好事,但是,只要是同行都会知道,在抢救的时候,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循环,其次是保持呼吸。换句话说,如果一位患者当场倒地,我们需要立刻开始做的是心外按压,而不是使用AED!早开始一分钟与晚按压一分钟,就是天壤之别!如果对AED使用不是十分熟悉,而周围又没有其他人帮忙的话,一定要以保证心外按压的质量优先,而不是停下抢救来研究怎么用AED!这个非常重要!如果有两个人以上,那就按照心外按压/保证呼吸道通畅及人工呼吸/打电话给120/使用AED的顺序分配抢救工作,千万不要因为使用AED而阻断了心外按压的持续性!
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多关注一下996甚至007的员工!
先从普及 AED 开始吧,目前连卫健委自己都没有。
三个医院的专家会诊抢救也没抢救过来。
如果行医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应该权责相等。付出大于回报的任务,或是出于个人喜好不想做的工作,可以选择不做。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需要做一些不能靠报酬衡量的事情,才需要通过歌颂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