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功绩重大,但是他对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充满了小农思想,把国家当成自己私人的了? 第1页

  

user avatar   lancelot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不能完全以今人的视角去看待。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换成任何君王,都会那么想的。就像现在有人批评岳飞愚忠,可在那个时代,他不忠于君王又忠于谁呢?

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吃尽人间苦楚,享尽人间富贵。作为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人,是非常痛恨各种不法事的。洪武朝三十一年,他一方面恢复民生,一方面狠抓勋臣及官吏腐败不法,一方面创立调整制度,试图建立传之万世的朝代。和其它朝代的君王相比,朱元璋折腾民少,折腾官多,可以说,他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者。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是对的。辛苦推翻了元朝,赶走了蒙元皇帝和官员,除掉了骑在百姓头上的污吏恶绅,这帮开国勋贵们转身就成了新的恶绅,做的事比前朝更恶,这事换作你也忍不了(这种事要是不管,朱家王朝传不了三代就得玩完)。别看朱元璋杀功臣多,但是真论起来,九成九都犯了该死的罪(只不过不是谋反罪),真正无辜被杀的官员少之又少。自唐中期开始的奢靡之风,到洪武朝朱元璋手上才刹住,管用了近二百年。由奢入俭难,这帮官员富绅才不管你丰年灾年,该享受的享受。

站在开国勋旧的角度,他是错的。都是提着头造反,谁还不是图个翻身富贵,搏一个封妻荫子?天下太平了,贪点捞点怎么了?你朱家天下都是我帮着打下的,皇帝你坐我没意见,不许我捞就太过分了吧?

站在官员的角度,他是错的。自古就是皇权与士大夫共天下,我们天生就是精英,治国理政比你皇帝专业,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皇帝老儿最好当个圣天子垂拱而治(也就那傻逼朱允文才能干出一年逼死五个叔叔,消了藩王的权转身白送给文官的蠢事,这种傻皇帝,文官写的史书不使劲夸才有鬼了),所有事我们都替你代劳了,你当个吉祥物就行了。

站在百姓的角度,他是对的。约束官员,约束勋贵,使耕者有其田,轻徭薄赋,老百姓能活下去,当然拥护。

回到问题本身,我们后人该站在什么角度评判朱元璋呢?是不是应当有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大的格局去评判呢?我认为,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事,是人就会犯错,是事就有利弊。应当站在历史的、全民族的角度去评判朱元璋的施政,不应当以偏概全。

勋贵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好驳,官员的观点似乎很对,但事实却不是,要不然也不会改朝换代了,前朝官员觍着脸当后朝的官不要太普遍。至于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没错,可你们这帮明朝的官真是这样干的吗?军事的事是你们擅长的吗?斗倒了武勋,兵部抢了五军都督府的权,文官有几个会打仗的?监察皇权、给事中封驳圣旨的权力可是朱元璋亲授给文官的,本意是纠正施政的偏差,可文官光拿监察权搞权力斗争了,凡是自己派系的一力维护,凡是敌对派系的往死了整。皇帝看不惯再让宦官监察你们,你们咋就不愿意了?合着只想你管别人,不让别人管你的原来不是皇帝,而是你们这帮道貌岸然的官员啊。皇帝弄出个宦官集团和你们文官斗了二百年都不亡国,宦官垮台不到二十年,大明亡了,这个锅甩给皇帝和宦官,文官你也好意思?魏忠贤死了,崇祯皇帝几乎什么事都听你们文官的,可你们倒是给国家开药方挽救啊?TMD光顾着文官各派系内斗,屁正事不干。所以啊,最会打着合理旗号谋私利的就是这帮文官,他们的主张,要辩证的看。

朱元璋,一个从最底层奋斗到顶点的人,有他的理念和追求,并为之奋斗了一辈子,从无懈怠。打造一个万世一系的理想国,是他毕生奋斗的目标。他的心中这个国就是他自己的家,他想他老朱家好,就是想这个国好,他非常明白国是怎么亡的,国乱了,家就危了,所以见不得对这个国不好的人和事。朱元璋的冷血,说是为了他老朱家,但也是为了这个国(在朱元璋这儿,损国而肥家是不存在的,至于后世无能不肖子孙另说)。洪武一朝,伴随着大批功臣、官员的滚滚人头,民生恢复,国力日上,为大明开近三百年国祚之基。其制度设计,影响大清至深,于当今亦多有裨益。言其小农思想,谬也!正如前文所言,朱元璋挡了太多人的财路,故数百年来评价多为负面。可成人的世界,兜售自己观点的言论比比皆是,不站立场的言论又有多少?当思之辨之。

至于问题所言六策,多不可取,被破坏或者执行走样的风险更大,且试言:

1.藩王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拱卫皇权,朱元璋信不过武勋,武勋所作所为(非军事层面)也寒了朱元璋的心。就洪武朝而言,藩王们干的是不错的,外可御敌,内促生产,藩王制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至于明中后期藩王人口快速膨胀成为王朝负担,原因并非朱元璋所致,这里不做展开。洪武末期,藩王们可以挑大梁分镇九边,说明藩王制度是适应洪武朝的,世上没有万世不易的制度,生产力大幅发展了,主要矛盾变化了,就要对制度进行调整,死守祖宗成法不可变就迂腐了,因后世制度弊病去否认前期制度制定者也是不对的。

2. 给士绅以优待,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读书人求功名,图的也是这个。王朝更替,虽说各有各的因,但也有共同问题,土地兼并导致国家税源枯竭是绕不开的无解难题,你有政策他有对策,要能有好招,聪明人早就能想到了。朱元璋的做法是把农民锁死在土地上,开展全国性的土地普查,造鱼鳞图册,户部和地方官府各有一套,定期重勘修订,地方官府依据图册收税,户部根据它手头那册核对。这样地方官府也没法作假瞒报。如依题所言建议,设定一个免税限额,定大了不行,定小了各级官吏肯定不干(官员来源于士绅,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再者,定限额,地方官员到底怎么分配限额,你是很难查得清的,要查清所需要的稽核人员的量将会非常大,而王朝中后期皇权不下县几乎是铁律,你掌控不了地方,就弄不清楚人家怎么分配的限额。而且给了地方官员自由裁量权,这不摆明了地方官员可以权力寻租嘛,人家从地方捞的好处大于朝廷给的,还不用担心朝廷查出来,你说他会和谁形成利益共同体?所以啊,针对这个问题的任何手段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皇权的基层掌控力能不能长久维持。有基层掌控力,官员徇私都能知道,那官员才能畏惧国法不敢胡来。

3.户籍问题,不能以今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手段去评判当年。人口随意流动,如何征税?朝廷如何知道下面没有乱征,没有瞒报?下面官员征10万的税,给你缴5万,中饱私囊5万,你怎么知道?这可是没有任何后台数据可以比对稽核的啊,你要是派人监督,收买监督人员可花不了多少钱,和人家作假的所得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4.附以募兵制度这个提议,会增加朝廷军费负担,金钱激励之下,军队战力会有提升。可在洪武朝,明军只要自己不犯浑,根本已经是横扫宇内的存在了,施行必要性和紧迫性还是存疑的。

5.更改税制,张居正一条鞭法就是减少各种用于交税的物品,统一折算为银子(禄米除外)。这招给大明续了命,而且遭到地方官员的强力抵制。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地方官利用火耗贪污成了尽人皆知的事。当然总体来说,利还是大于弊的,这条建议可行。

6.公务员编制问题,官和吏是两码事,官有品级,吏没有,一个县有品级的官是没几个,可他手下的吏可不少。吏多吏少,完全由地方官自己把握,自己招募,薪水也是地方官自己出,但是地方官的俸禄基本上是可以包住雇佣这些吏的支出的。洪武朝一个大案杀几万人,这些可不都是官,更多的是吏。官的出身绝大多数是科举,吏也给编制品级,恐怕要对科举制度大调整了,这事阻力绝对大到没边,整个封建历史就没这么干的。于朝廷而言,该花的钱一分少不了,增量效益几乎没有,还招致一堆人反对,划不来啊。




  

相关话题

  朱元璋姓朱 那明朝的猪叫啥? 
  为什么明朝政治黑暗却能延续如此之久?而秦朝暴政却二世而亡? 
  康熙说明朝后宫有「宫女九千,太监十万,每天都有饿死的」可信吗? 
  如何评价袁崇焕的部将赵率教? 
  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之事是否为实? 
  南明哪些文臣比较有能力? 
  唐朝和明朝都是军人世袭制,为什么唐朝最后藩镇尾大不掉,而明朝就没有很强的地方割据势力呢? 
  永乐二十二年开始,为什么黎利突然像开挂了一样? 
  真实的朱元璋和明教什么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光辉为什么是宋朝不是明朝? 

前一个讨论
明朝首辅是宰相吗?
下一个讨论
万历皇帝争国本,为何不直接废后而是不断的折腾?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