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清朝消灭的,光绪年间裁撤绿营,明军主力被彻底消灭。
认真来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没有统计数据,自然不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
军队是有再生能力的,只要财政没有完全枯竭,明军即便死伤惨重,也可以恢复。比如说萨尔浒之战前,辽东明军已经只有两万人左右了,但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尽管辽东明军屡屡出现大量伤亡,但其人数的发展趋势却是不断增加,甚至多到无法安置。
直到1644年,明朝依然有几十万军队,就不算南方,单把吴三桂、高第、唐通、姜瓖、刘泽清、高杰这几块料凑起来,从人数上来说也够打一场大型会战了。这也是崇祯误以为自己不用逃跑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些军队既没有粮饷,又因为一连串的失败对大明基本上丧失了信心。所以人虽然有,但组织不起来。
@李永昌 他佬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这里只是细化一下,顺带捉点虫
第一,明末明军的主力是在农民军和清军联合持续性打击下一点一点打没的,自万历至天启末主要是后金、也只有后金,而自白水王二造反以来明朝的战争资源源源不断的投入到对内的农民战争中。两者虽相互独立,但也是相互影响的,没有在辽西持续性消耗人力物力,内部民变也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燎原之势,光是数一数崇祯初的兵变就足以头皮发麻
第二,明末的主力基本就是九边的那六七十万人,而其中能真正抽出来作为机动兵力的至少要打个五折
简单的梳理一下崇祯初的九边军数(包括军余及堡寨戍守人员)数据主要来源为《度支奏议》:
宣府:崇祯元年实在79951
大同:查官军76526员
山西:53523人(四年减到50553)
延绥:49631员名
宁夏:31406
甘肃:51980
固原:44035(紧接着就固原兵变)
辽东:万历四十八年的主兵数据是81900,后基本没有大变,主要是辽事一起各镇援兵推高了面板数据
蓟镇:127718
而在农民战争初期,各地参与追剿的机动主站兵力以各个总兵/副总兵为单位大致数据在3000~6000上下,洪承畴在担任督粮道参政时面对固原逃卒的成名战虽然记载是有万余人,但其实这是洪承畴从附近搜罗了官兵+乡勇
而总兵的职权扩大和兵数膨胀一方面是追剿农民军日渐困难,另一方面是在对后金的战争中暴露出总兵职权不足和局部兵力经常趋于劣势而造成“添油战术”的恶果
当然真正让明朝高层开始实质性加强总兵职权已经到崇祯十三年金国凤战死之后了
“凡遇守战同城,各标俱听总兵分派调度...不听约束号令者,即以连刑节制之法”[1]
而对于松锦援兵来说打松锦的确实算得上是抽调各镇精锐
在崇祯十三年正月大同总兵王朴之前就曾上疏说自己的“左臂麻木不仁”(原话)后被遣回密云休整了一段时间,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右卫城驻防
而左光先、马科、唐通、曹变蛟等人是在崇祯十三年七月陆续驻防关外,而有一个误区在于,白广恩并不是曹变蛟麾下副将,在《明清史料·甲编》第十册左光先的报功题本中称白广恩为“标下副将”,而在之后左光先被调离后无论是《国榷》《明史》《爝火录》都记载的是代之以白广恩,而左光先所部是根正苗红的秦军,马科也是陕西榆林卫出身,唐通准确是泾阳武举出身,不过这个时候应该算宣大系......
我在这篇文章较浅显的探讨过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松锦决战兵力是关内各镇六万+关外辽军七万,而实际上最后打完也没说是人都死那了,至少王朴、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民这些都跑回来了
永昌兄提到的逃兵问题确实不算罕见,在崇祯十二年到十三年确实有不少士兵从辽东逃回,但其中密云兵占比较大(毕竟太劳苦),而且抓人其实也是责令地方官和武官进行抓捕,所以在洪承畴誓师的时候朝廷还是调了两千密云兵回防的
所以松锦打完了在大同都还有只领两千人还想继续援辽的奇葩
大萌武夫有些时候真的很抽象
虽然崇祯十五年末虽然华北的兵力也算不上真空,但军心已经散了,甚至兵部在这个时候还在蓟督赵光抃入援的时候让他选一处地方屯兵拱卫京师,当然这个时候各大军头在轮番血战下已经开始避战自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大明算是完了
这个是崇祯十四年后顺军几场大仗的战果,因为表里主要是记载明军投降的人数,所以并不太切题
就拿朱仙镇来说,朱仙镇就是松锦的河南倾情复刻版,虎大威、杨文岳在一年前可以合两部人连战李自成五日的人,摊上个脚底抹油的左良玉不一样被拖累
没错,李自成跟皇太极一样的挖深壕断退路,用大炮轮番轰击本镇.....
此战把明军在河南能调动的最强军力基本上打残了,论损失人数,《明史纪事本末》说参战明军为十八万,这里保守一点除二
也够吓人了吧...
更正一下,经 @当代张敬轩 提醒白广恩是洪承畴标下副将,这里是说左光先是我误读,让诸位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