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人能详细介绍下阿拉伯多神教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nsour-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阿拉伯多神教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偶像崇拜,有的偶像是多个部落共同崇拜的,有的偶像只作为某一个部落或家族(一个部落下面包含多个家族)的家神。

多神教的宗教仪式多样,包括环游偶像、对偶像叩头礼拜,为偶像宰牲献祭,向偶像占卜求签等等。

前伊斯兰时期,位于商路枢纽的麦加成为了阿拉伯半岛偶像崇拜的中心,统治麦加的古来氏部落把各部落的偶像集中在克尔白天房,每年的朝觐期,来自各部落的香客前往克尔白,他们供奉给偶像的财物以及在麦加的其他消费成为了麦加贵族的重要财源。

从语言角度来看,阿拉伯语有三个词可以表示“偶像”这个概念:

  1. ṣanam,复数ʾaṣnām:表示用石头雕刻成的有形象的神像
  2. wathn,复数ʾawthān:表示用除了石头以外的其他材料(例如铜)制成的神像
  3. naṣab,复数复数ʾanṣāb:表示没有雕刻具体形象的被崇拜物,材质不限,现代通常译成“碑”

此外还有个词叫做timthāl,复数tamāthīl,表示文物、艺术品意义的雕像,通常不具备宗教崇拜含义。

中世纪阿拉伯史学家伊本·凯勒比(Ibn al-Kalbī,737-819)的著作《偶像志(Kitāb al-ʾAṣnām)》是研究古代阿拉伯偶像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据《偶像志》记载,古代阿拉伯人对不同偶像进行的宗教仪式各不相同。

按照伊本·凯勒比的观点,古代阿拉伯人最早的偶像崇拜对象是没有具体形象的碑状偶像naṣab,崇拜方式是在其周围环行转圈,这种仪式称为“环游(ṭawāf)”。

崇拜有形象的ṣanam或wathn主要是在偶像面礼拜祈祷以及为偶像宰牲献祭,此外也有如同naṣab一样的环游仪式,但是名字不同,为崇拜ṣanam或wathn而举行的环游仪式叫做“围转(dawār)”。

献给偶像的祭品叫做ʿatīrah,复数ʿatāʾir,通常是被宰杀的绵羊,为偶像宰牲献祭的祭坛叫做ʿitr。

《偶像志》还记载了近30座古代阿拉伯偶像的名称和掌故,整理如下:

1、伊萨夫(ʾIsāf)和娜依莱(Nāʾilah)

伊本·凯勒比说:这两座偶像位于麦加的克尔白天房附近。
相传伊萨夫和娜依莱是一对情侣,属于也门的主儿胡木(Jurhum)部落。一次伊萨夫带着娜依莱北上希贾兹朝圣,走进了麦加的克尔白天房,结果他俩不知怎么想的,趁着四下无人,开始在天房里为云作雨。结果这对搞事情不分场合的情侣受到了惩罚,变成了两座丑陋的石像。人们把他俩抬出天房,放在了后来的位置。
麦加的胡扎阿(Khuzāʿah)部落、古来氏(Quraysh)部落以及所有去天房朝觐的阿拉伯人,都曾崇拜伊萨夫和娜依莱。

2、素佤尔(Suwāʿ)

伊本·凯勒比说:该偶像位于延布(Yanbūʿ)附近的鲁哈特(Ruhāṭ),是麦地那下辖的一处村落。
素佤尔的偶像曾由赖哈扬(Laḥyān)部落世代管理。

3、旺德(Wadd)

伊本·凯勒比说:旺德位于杜马特-詹达勒(Dūmat al-Jandal,今属沙特阿拉伯北部的焦夫区),是凯勒卜(Kalb)部落崇拜的神祇。

4、叶巫斯(Yaghūth)

伊本·凯勒比说:该偶像被穆兹希季(Mudhḥij)部落和朱拉什(Jurash)部落崇拜。
根据一些古诗的记载,叶巫斯崇拜可能与战争有关,例如:
Wa-sāra bina Yaghūthu ʾilā Murād
叶巫斯带领我们征讨穆拉德人。
Fa-nājaznāhum qabla ṣ-ṣabāḥ
我们便在拂晓之前歼灭了他们。

5、叶欧格(Yaʿūq)

伊本·凯勒比说:叶欧格是海万(Khaywān)部落崇拜的神祇,位于一座名叫海万的村落中,此地位于萨那和麦加之间,距离萨那有两天两夜的路程。

6、奈斯尔(Nasr)

伊本·凯勒比说:奈斯尔是古代也门希木叶尔(Ḥimyar)部落崇拜的神祇,其偶像位于一个名叫拜勒哈阿(Balkhaʿ)的地方。
伊本·凯勒比表示他从未听说有阿拉伯人起名叫“阿卜杜-奈斯尔(奈斯尔的奴仆)”,可能是因为古代也门人在土伯尔王(Tubbaʿ)时代就从偶像崇拜改宗犹太教的缘故。

7、里亚姆(Riyām)

一些版本作“里阿姆(Riʾām)。
伊本·凯勒比说:里亚姆是希木叶尔人的一座神庙,位于萨那。希木叶尔人曾对里亚姆神庙崇敬万分,为之宰牲献祭。相传土伯尔王改宗犹太教之后,下令拆毁了里亚姆神庙。

8、默纳(Manāh)

女神默纳是阿拉伯人最早崇拜的偶像之一,古代阿拉伯人会起名叫“阿卜杜-默纳(默纳的奴仆)”或“宰德-默纳(默纳的馈赠)”。
伊本·凯勒比说:默纳的偶像在穆沙拉勒(al-Mushallal)地区的海岸边,此地属于古代德(Qudayd)河谷,位于麦加和麦地那之间。
奥斯(ʾAws)、哈兹拉季(Khazraj)以及居住在麦地那、麦加及其周边地区的部落都曾崇拜默纳,并为她供奉祭品。
(默纳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命运女神,现代学界认为她与古希腊命运女神阿南刻对应)

9、拉特(Allāt)

伊本·凯勒比说:女神拉特的偶像位于塔伊夫(Ṭāʾif,今属沙特阿拉伯),是一块立方体形状的岩石,其年代比默纳更晚近。
古代阿拉伯人会起名叫“宰德-拉特(拉特的馈赠)”或“泰姆-拉特(钟爱拉特)”。
伊本·凯勒比说:拉特曾受到古来氏等所有阿拉伯人的崇拜,其偶像由萨基夫(Thaqīf)部落的阿塔卜·本·马立克(ʿAttāb ibn Mālik)家族世代管理,该家族曾给露天的拉特偶像加盖了一座庙宇。
(现代学界多认为拉特与两河流域的Allatu女神同源,或对应希腊神话的雅典娜以及罗马神话的密涅瓦)

10、欧扎(al-ʿUzzā)

伊本·凯勒比说:女神欧扎的年代比默纳和拉特更近,古代阿拉伯人会起名叫“阿卜杜勒-欧扎(欧扎的奴仆)”以示崇拜。
相传最早崇拜欧扎的阿拉伯人是扎利姆·本·艾斯阿德(Ẓālim ibn ʾAṣʿad),他为欧扎加盖了一座庙宇,名叫“布斯(Buss)”,人们在布斯神庙中求取欧扎的神谕。
欧扎的偶像在一个名叫苏卡姆(Suqām)的山沟中,此山沟位于侯拉德(Ḥurāḍ)河谷,属于奈赫拉特-沙阿米亚(Nalhlat al-Shaʾāmiyyah)地界,在麦加通往伊拉克的道路的右手边。
伊本·凯勒比说:欧扎是古来氏部落最重要的偶像,古来氏人朝拜欧扎,向她宰牲献祭。
(现代学界多认为欧扎对应希腊神话的阿芙罗狄忒以及罗马神话的维纳斯)

11、胡拜勒(Hubal)

伊本·凯勒比说:胡拜勒曾位于克尔白天房内,是克尔白天房众偶像中最大的一座,材质为红玛瑙。
胡拜勒的形如人类,其右手残缺——据说古来氏人把它请进克尔白的时候就是如此,于是他们为胡拜勒镶了一只金手。
伊本·凯勒比说:胡拜勒的面前有七枚卜签(qidḥ),第一枚签写着“清白(ṣarīḥ),第二枚签写着“附和(mulṣaq)”,如有人怀疑婴儿的血统,他就会去给胡拜勒上供,然后用卜签打卦,如果是“清白”签,则婴儿血统无疑,被部落接纳;如果是“附和”签,则婴儿血统有问题,会被部落弃绝。第三枚签用于占卜生死,第四枚签用于占卜婚姻,剩下三枚签用途不详。当人们为某事争执,打算出远门或打算做某事的时候,就会去胡拜勒面前求签打卦,并依照求签的结果行事。
据说古来氏部落的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曾为自己的儿子阿卜杜拉在胡拜勒面前求签,阿卜杜拉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父亲。
(胡拜勒最早可能是半岛北部奈伯特人的神祇)

12、亚利勒(Yālīl)、甘姆(Ghanm)、库拉勒(Kulāl)、鲁达(Ruḍā)

伊本·凯勒比说:它们都是麦加古来氏人崇拜的神祇,鲁达是一座神庙,属于拉比阿家族(Rabīʿah)。
古来氏人会起名叫“阿卜杜-亚利勒(巴利勒的奴仆)”、阿卜杜-甘姆(甘姆的奴仆)”、“阿卜杜-库拉勒(库拉勒的奴仆)”以及“阿卜杜-鲁达(鲁达的奴仆)”,以示崇拜。

13、马纳夫(Manāf)

伊本·凯勒比说:马纳夫是麦加古来氏人的神祇,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古来氏人会起名叫“阿卜杜-马纳夫(马纳夫的奴仆)”以示崇拜。
伊本·凯勒比说:经期的妇女被禁止接近马纳夫,更不许触摸之,只能站在一定距离之外。

14、祖勒哈拉萨(Dhū al-Khalaṣah)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一座用白石英雕刻成的偶像,戴着类似王冠的头饰。
祖勒哈拉萨位于麦加和萨那之间的塔巴拉(Tabālah),距麦加七昼夜的路程。
该偶像曾由乌萨马(ʾUsāmah)家族世代管理。
伊本·凯勒比说:哈思阿姆(Khathʿam)部落、拜吉莱(Bajīlah)部落、阿兹德(ʾAzd)部落、塞拉(al-Sarāh)部落,以及海瓦津(Hawāzin)部落中与上述部落毗邻而居的阿拉伯人,都曾十分崇拜祖勒哈拉萨,并为之供奉祭品。

15、萨阿德(Saʿd)

位于朱达(Juddah,今沙特阿拉伯吉达)海岸,是一块高大的岩石。
伊本·凯勒比说:相传萨阿德偶像是古代阿拉伯先民基纳奈(Kinānah)的两个儿子马立克(Mālik)和马立堪(Mālikān)树立的。

16、祖勒卡费英(Dhū al-Kaffayn)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道斯(Daws)部落的偶像,后为该部落的蒙希卜(Munhib)家族所崇拜。
祖勒卡费英字面意思是“有两个手掌的”。

17、祖莎拉(Dhū al-Sharā)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阿兹德(ʾAzd)部落的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18、乌盖绥尔(al-ʾUqayṣir)

伊本·凯勒比说:该偶像位于沙姆地区的山地上,是古达阿(Quḍāʿah)部落、拉赫木(Lakhm)部落、朱赞木(Judhām)部落、阿米莱(ʿĀmilah)部落、加塔凡(Ghaṭafān)部落的偶像。
乌盖绥尔字面意思是“宫殿”复数的指小名词。

19、努赫木(Nuhm)

穆宰奈(Muzaynah)部落的偶像。
伊本·凯勒比说:古代阿拉伯人会起名叫“阿卜杜-努赫木(努赫木的奴仆)以示崇拜。

20、阿伊木(ʿĀʾim)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塞拉(al-Sarāh)部落阿兹德(ʾAzd)家族的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21、苏艾尔(Suʿayr)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阿纳扎(ʿAnazah)部落的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22、欧姆亚纳斯(ʿUmyānas)

其他版本作安姆·阿纳斯(ʿAmm ʾAnas)。
伊本·凯勒比说:这是浩兰(Khawlān)部落的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23、奈季兰的克尔白(Kaʿbah bi-Najrān)

伊本·凯勒比说:这座神庙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奈季兰地区(今沙特也门边境的奈季兰),是哈里思·本·克尔卜(al-Ḥārith ibn Kaʿb)家族的神庙。

24、辛达德的克尔白(Kaʿbah bi-Sindād)

伊本·凯勒比说:这座神庙位于库法和巴士拉之间,是伊亚德(ʾIyād)部落的神庙。

25、卡利斯(al-Qalīs)

伊本·凯勒比说:卡利斯是一座基督教堂,位于萨那,建于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统治也门时期,由阿克苏姆王朝驻也门总督艾卜拉哈·艾什拉姆(ʾAbraha al-ʾAshram,约525-570)主持修建。
伊本·凯勒比说:卡利斯教堂非常奢华,用大理石以及镶着黄金的上好木料建造。

26、法勒斯(al-Fals)

伊本·凯勒比说:法勒斯是一座人形偶像,用红色岩石雕成,位于一座名叫艾贾阿(ʾAjaʾ)的山中间,此山的颜色呈黑色。
此偶像是泰伊(Ṭayy)部落的神祇,他们对法勒斯叩头敬拜,为它宰牲献祭。
伊本·凯勒比说:法勒斯曾由保兰(Bawlān)家族世代管理,保兰家族也是最早崇拜法勒斯的家族。

27、叶尔布卜(al-Yaʿbūb)

泰伊(Ṭayy)部落贾迪拉(Jadīlah)家族的偶像,具体位置不详。
伊本·凯勒比说:相传贾迪拉家族原本供奉其他偶像,但被阿萨德(ʾAsad)家族抢去,于是他们改奉叶尔布卜。

现代人绘制的三女神想象图:

来源:



最后说说参考文献

研究古代阿拉伯半岛多神教的渠道主要是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

文献包括《古兰经》以及伊本·凯勒比的《偶像志》:

《古兰经》的一些章节提到了古代阿拉伯偶像的名字,例如:

ʾA-fa-raʾaytumu l-Lāt wal-ʿUzzā wa-Manāta th-thālithata l-ʾukhrā ʾalakumu dh-dhakar wa-lahu l-ʾunthā
你告诉他们吧!拉特和欧扎,以及排行第三,也是最次的默纳[怎么能是真主的女儿]呢?难道男孩归你们,女孩归真主吗?
《古兰经》星宿章19-21节
Wa-qālū lā tadharunna ʾālihatakum wa-la tadharunna Waddan wa-lā Suwāʿan wa-lā Yaghūtha wa-lā Yaʿūqa wa-Nasran
他们说:“你们绝不要放弃你们的众神明,你们绝不要放弃旺德、素佤尔、叶巫斯、叶欧格、奈斯尔。”
《古兰经》努哈章23节

还有中世纪阿拉伯史籍,例如马苏迪的《黄金草原》、塔巴里的《历代先知和帝王史》、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艾布·斐达的《人类史纲要》等:

以及现代学者撰写的《古代阿拉伯人史》:

上面是不同版本的《古代阿拉伯人史》,左边是2016年在巴勒斯坦买的,右边是在网上下载的电子书。

考古发掘成果可以参考一些专业书籍或教材,比如我12年在科威特留学期间买的这本《海湾与阿拉伯半岛古代史》:

这本书是科威特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材,作者阿拉丁·阿卜杜勒-穆赫辛·沙兴教授,原价6第纳尔(约和人民币132元左右),2012年购于科威特大学舒维赫校区书店。




  

相关话题

  奥斯曼的遗老遗少,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塞法尔迪犹太人的来源是怎样的?中东希伯来人为主还是突厥改信为主还是欧洲归化为主? 
  阿拉伯人为何那么仇恨异教徒? 
  巴勒斯坦并入其它阿拉伯国家可行吗? 
  阿拉伯美女的美是怎么样的? 
  波斯帝国最强大的时候有多强? 
  为什么俄罗斯会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在阿拉伯大征服前,北非的农业和人口较汪达尔人来之前有多大退步? 
  若亚历山大没走错路其马其顿方阵能否征服中国? 
  伊朗首都街头挂出标语:感谢以色列摩萨德,是不是叛徒太多了? 

前一个讨论
我们在学习推算数学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在推演天道?
下一个讨论
湖南有哪些本土神仙?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