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0年了,其实国内高校的一些博士都很厉害,为什么高校教职许多还是要求有较长时间的海外经历? 第1页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个考虑。

有海外经历的博士英语一般比较好,发国际期刊经验一般丰富一些,也有助于学校“国际化”。

有海外经历的博士,怎么说呢,国内学术背景清白,底子干净,学术近亲繁殖的风险比较小,虽然国外也有近亲繁殖,但是一回国就很容易断。学术近亲繁殖如同政治上党同伐异,对于科学研究危害极大。

出国读博士的人毕竟少,建立这一标准就能大大减少候选人的数量,方便筛选。真正实力极强,或者关系很硬(现在也不怎么管用了)的国内博士,自然是有渠道的,毕竟几乎所有学校的招聘简章上,关于候选人的要求,都有“原则上”几个字。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相关话题

  濮阳警方和教育部通报「一高中生在宿舍内被多名同学暴殴」,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如何看待《6 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如其中所说吗? 
  如何看待朋友圈热转的上海退休教授6000字长文怒怼幼升小“牛蛙战争”? 
  教师编制会终身制下去吗? 
  23考研,教育333,用22考研的lucky学姐的笔记背可以吗? 
  商场女厕所设男童便池,商场回应称「为了方便带孩子的妈妈」,这一设计是否合理?如何兼顾未婚未孕女性群体? 
  如何看待「裸跑弟」5 岁开飞机、6 岁写自传、11 岁专科毕业?你是否认可这样的「鹰式教育」?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 
  8 岁读大学,9 岁去读博 ,如何评价「全球最年轻大学毕业生」劳伦特·西蒙斯? 
  如何评价吉林一老师收到半个西瓜回赠全班每人半个西瓜的行为,对学生是否有教育意义? 

前一个讨论
211土博毕业去高校当老师待遇好吗?
下一个讨论
SCI和核心期刊哪个难发?





© 2025-05-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