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海的房子都被谁买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en-jiao-lu-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天看到城市数据团的一些数据,有点小感慨,一些内容想要和大家分享下

城市数据团和上海电信一起对宽带+手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体量为宽带用户500万,手机用户800万,本质上是对上海居民大比例抽样


通过他们的籍贯、年龄等相关数据剖析,我们看到的是这样赤裸裸真实的上海


01

首先,上海是谁的上海

毫无疑问,上海依然是上海人的上海,抽样中上海的比例超过60%

但是换句话来说,上海也是全国的上海,接近40%的外来人口比例构成,极大的丰富了上海城市的人群丰富性


而且从比例上可以看出,依然是比较均衡的,不同的城市都有占据,没有出现绝对的垄断或者大比例,可以看出上海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魅力是均衡的


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那么上海的活力来自谁创造


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一直以来以年轻活力对外呈现,而从年龄数据可以看出

很显然,上海的年轻活力并非来自上海人

如果只是单纯的上海人,这可能是一个极度老龄化的城市,晚婚晚育以及生活模式决定了上海人目前的平均年龄结构非常的高,如果没有外来人口的补充,这个城市的活力程度会下降很多


这也符合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发展节奏,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土著资产富足但是现金流的相对紧张让他们更加愿意守财,这样高压的生活节奏驱动老龄化加速


而城市的资产魅力反方向吸引外来的年轻人进入淘金,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


02

什么成为衡量上海资产的重要标识

这个数据就很明显了,直接来看第四档的数据,轮整体资产的经济能力,上海人一定是上海最有钱的,其中核心构成就是房产价值


这是这个城市给到土著的红利,而这样的红利也慢慢改变土著的消费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人虽然房子最有钱,但却不是爱买车或者频繁换手机的


这种捆绑负载的昂贵资产,也驱使上海人在消费端变得相对保守


所以换句话来说,房产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道护城河


他界定了不同人的家庭资产,潜意识里也影响着一些人的消费观


另外稍微有点赤裸的是,房产这个维度,也在筛选外地人

有接近25%的四川人、山东人、河南人在来到上海之后,最后选择离开


而看他们的房产价值指数,很不幸,他们的房产价值排序也是在最后三位


换句话来说,上海的房子成为很多人迈不过去的一个坎,买房无望之后,大量的人选择离开


这很现实,但同样也很真实


外地人中留在上海概率最高的是浙江人和江苏人,而他们的房产价值同样是排在上海之后的二三名


很显然,越过之后都选择在上海扎根


另外有趣的是,浙江人和江苏人也是所有外地人里面年龄最大的,换句话来说,他们进入上海的时间点也是最晚的


对于他们来说,进入上海的时候自身可能已经带着一定程度的资产,相比较空手打拼的其他外地年轻人来说,大数据表明他们留下的概率会更高


03

最后来看下不同的人都住在上海什么地方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首先对于上海人来说,两极化非常严重,要么住在上海市中心,要么就是绝对的远郊


这本质上也符合上海地缘发展的传统


浦西市中心过去有大量的原住民,很显然他们依然没有搬离市中心,还是牢牢的掌握着上海最昂贵的资产


另外,生活在南汇、青浦、崇明的老上海人,他们也没有搬离区域的打算,我听过一个朋友这么和我说,一个朋友南汇人,家里拆迁了很有钱,但是就是不愿意搬到市中心来,还是选择在南汇买个小别墅继续住着


问过一些在南汇青浦做房地产开发的朋友,也得到差不多的结论,这里项目后面卖的,也绝大部分是周边的老上海人


那外地人都住在上海什么区域

从分布图可以看出,外地人在松江、嘉定和浦东区域有大量的分布,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绝大部分的外地人还没有进入上海核心区域


而之前说过,在上海最有钱最有购买力的江苏人,他们在上海的分布点

依然处于上海的外围

这可能就构成上海的独特画面,虽然海纳百川,但是本质上房产强行的把这两类人分割开来。


这听上去很魔幻,但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却显得这么的真实


04

最后再来看两张图

▲这是上海地铁通勤压力


▲这是上海公交车通勤压力


再结合外地人在上海居住分布图,一起来看的时候我分外的感慨


上海40%的外地人,每天来回3个小时在路途的奔波,为了就是在上海努力、奋斗然后扎根稳定


有成功的,在这里买房,有失败的,最后选择离开上海


一个个小红点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今天这个大数据


说实话这可能就是上海有魅力的地方,有人勇往直前的来,有人半路放手,有人徘徊有人惆怅,正是因为不同人对上海都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构建了上海有魅力的地方


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生活在上海的哪里,来上海又是为了什么。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想要瓜分上海的,或许仅仅是为了在这立足而已


ps:仅谈论大数据现象,不带任何情绪,希望大家冷静看待

pps:以上数据,除了最后一张,都来自于城市数据团微信公众号,最后一张来自网络,我实在找不到


user avatar   jingyi-liu-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相关话题

  读完大学之后在大城市奋斗了五年,现在想回老家,怕父母失望怎么办? 
  假如大家不再使用钞票和辅币,会带来什么后果? 
  你在哪一刻体验到了贫富的差距? 
  俄罗斯黄金被伦敦市场拒之门外 所有黄金冶炼商的认证资格均被暂停,这会造成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网传「全国就业 7.76 亿人,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的说法? 
  中国房价这么高,买房的钱都进谁的口袋了? 
  我国现在的阶层固化严重吗?和外国比又如何? 
  如何评价「台湾为争取美关税豁免 对大陆钢铁制品展开双反调查」? 
  劳动力成本急速上升,中国新的竞争力在哪里? 
  如何评价“住房鄙视链:公租房不配与商品房共享同一小区”?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特朗普连发推特嘲讽马克龙?
下一个讨论
委内瑞拉那么多石油,经济又那么差,中国为什么不帮助其开采或多买点石油回来?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