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通信: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 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 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年青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植,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年人怀疑,中年人也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的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不当作命令下达,只供下面参考。此外, 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 密植程度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地瓜、青菜、瓜豆、芋头 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中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少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 是一个远景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内,只能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进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收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实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提髙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 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 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目的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 不胜光荣之至。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每读此篇,常感于怀,拳拳之心,情不自禁。
评论区被知乎关了,最近在B站看到一个当事人的佐证视频,放在下面:
真开心答案区大部分都是他的名字
我妈今年72岁,1976年毛爷爷去世,她说村头大喇叭播报了毛爷爷去世的消息
大家真的是慌慌张张的,觉得天塌了,哭声连天,好多人都喊着出大事了,天塌了,晚上大家都不吃饭,夜里一大家子人都在哭,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一点不夸张
到2020年,我老家还有人把他的像供在家里,(我家也有,供着观音菩萨还有财神爷还有....穿着大长风衣背着手的毛爷爷,过年的时候:保佑孩子健康的会对观音菩萨说、保佑孩子们在外财运亨通的会对财神爷说、保佑国家风调雨顺疫情结束等等会像向毛爷爷说.....老人家都很贴心,怕愿望太多累着神仙,所以都是分开许愿)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画像...,开国大典的油画当中堂挂的人家不要太多太多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红彤彤的太阳中间有一个小黑点,从小我妈就告诉我,那是毛爷爷去世那年才出现的,他变成了神,继续保佑我们国泰民安
去年我妈来北京,因为她年龄大,身体不是很好,再加上五一人多天热,我怕她受不了,就简单在天安门逛了逛,当天毛主席纪念堂也不开馆,我妈念叨了好几天,说来北京一趟,没看到毛主席,我知道要是她见不到会成为以后的心结和遗憾,因为2017年,我姨来北京,她去了毛主席纪念堂,回家后给我妈还有我的舅舅们当面讲、视频又讲了好几次,我妈羡慕的不行,经常给我唠叨说毛主席活着的时候,只知道大家传达他的政策,见过画像,看过电视上,但是没见过真人。
五一第二天还是第几天来着,那天我看到纪念堂开放, 我妈可是高兴的不行,当天四点她就醒了,开始翻来覆去小声嚷嚷着说几点了,也不知道晚不晚,又纠结到底要不要叫醒我,五点她实在忍不住了:咱是不是该起来出发了?你不是说得排队吗?万一排不上咱咋办?那天我妈早起洗了头发,换上了我给她买的新衣服,一套深蓝色老年版的棒球服外套,出发之前还在镜子面前整理了好久的衣服和头发。
那是我起得最早的一天,简单吃了饭,打了车过去了,然后就是各种安检,排队,人真的是很多,好多人推着轮椅去的,年龄偏大的很多,好多人都和我们一样,孩子带着年迈的父母去的,弯弯绕绕的队伍,我们排队了三个多小时,我妈还老担心万一人多闭馆了见不到毛爷爷了,一直往前看着还有多少人,又紧张又着急。
进去之后,有卖花的,我妈说你去买花去,我忘了多少钱了,有点惊讶,她平时可是不愿意多花一块钱的老太太,整个大厅庄严肃穆,有笔挺的军人在站岗,他们好像雕像一样挺拔,前脚刚迈进去,她就开始拿着小手绢偷偷抹眼泪了,献花鞠躬,因为不能过多停留,都是我拽着她,她才舍得挪步,出来之后遇到一个和她同龄的老太太,那个老太太对着我妈说:没想到毛主席都走了四十多年了,我妈说:毛主席怎么会那么瘦?,也不知道是不是病了以后不能吃饭......然后俩老太太各自拿着小手绢相顾无言又开始落泪了....
我给她在天安门拍了很多照片,当然相应她的要求,背景都是她爱的毛主席和红旗。就因为广场上拿着相机收费拍照的人说了一句:拍照吗?过胶。就俩字,过胶,我又被支去排队、扫码支付、取照片,那两张照片被我妈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农村人是最热爱这个国家的一个群体,我妈1949年生人,和祖国母亲同一年,我的姥姥姥爷都是经历过旧社会的,养育了我四个舅舅,还有我妈和我小姨,家里穷的很,我姥姥姥爷也经历过战争,我妈给我讲,有一年打仗,八路军(其实我觉得也不一定是八路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反正在他们眼里都是共产党)路过我们这,有个南方的小战士(说是像15左右,瘦瘦小小)腿上中弹,发高烧,说胡话,想吃家乡的米,可我们那是中原地区,有米的人家太少了,大部分还是粗粮、小米,玉米之类的;那时候大家很朴实,这些人是打走鬼子的人,只要是咱有的,要命都给,几个庄子的人找大米,后来是一家人,因为家里有孕妇,有点米,给带来了...最后遗憾的是,小战士人没了,可能是发炎,也是医疗水平不行,还是喝的中药,捂得厚被子。
我妈经历过最穷的年代,58年大跃进、wh大革命,我不好评价这时候的历史,我妈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国家开始拨反正,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慢慢的开始重建家园,农村妇女的思想基本慢慢的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受教育的比例也开始多了,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就是女孩,今年估计得小60岁了,复旦大学,她的成就为我们附近几个镇的女孩提供了榜样,重男轻女的现象凭她一己之力扭转了不少,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寒门考出去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分配住房,成为了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她父母在老家的时候,都备受尊重。
后来每年交公粮交的越来越少,然后取消了;各家各户慢慢开始有了黑白电视,彩电、洗衣机、冰箱、按了座机、后来开始有了粮食补贴、有了新农合,后来家家户户盖了新楼房、有了有小汽车,有的家庭开始在大城市落户了,孩子上学的越来越多,研究所毕业、博士、留学的,我们村都有,出门是公交,去远处开车或者是高铁,最近这几年,60岁以上的老人,一个月有100块钱左右的补贴,打到卡上。我妈这个年代的人,觉得现在的日子简直是以前不敢想也想象不到的,以前就觉得有饭吃,孩子能上个学不当文盲就行,没想到现在的日子过得那么好,孩子都在各自的城市有打拼,扎根下来,后代都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经历过最贫瘠的年代,物资匮乏的她是怎么也没办法想到现在的生活是多好
我妈说这些都是毛主席领导的好,共产党好,(这些话我都是匿名说的,因为怕有人说我是小粉红),可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要爱国、爱党、爱人民,不爱的就是错的,我们村抗美援朝回来的爷爷,是最受敬仰的,每年他们家农活都有不少人帮忙。我妈理解不了现在有些批判爱国的人、她也理解不了说党和国家不好的人,在她眼里,国家有错的时候,但是大方向都是没问题的,和人一样,有犯错的时候,但是整体是个优秀的好人;事情要一码归一码,谁也不敢保证谁不犯错,更何况是个13亿的大国家,这些是她的原话。
我想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真的给了中国一个崭新的开始,万般可能的开始,无论是从思想还是社会结构,他带领的中国共产党,给后代打下了一个开创盛世的时代。
放张图
_
我打个空格,剩下的你们自己领会。
曾经看到有人说过,“如果他在50年去世,那他就是一个完人。”
假如他在50年之后就什么都不做,那他也就只不过又是几千年间的又一个开国皇帝罢了。开国皇帝,文治武功,流芳一朝,也就不过如此了。
正是因为他做了,他才前无古人,不知后是否还会有来者。
从能力而言,袁世凯。
毛泽东同志。叫他同志既是实践他的教导,也是一种自我鞭策。
中华的优秀品质是很多个零,需要一个催化剂1让它们变成巨大的力量。
毛泽东当然是人民的儿子,他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去。
但是人民的力量通过他更好的汇聚,中国因此少走了不少弯路。
若无毛泽东,中国的黎明无疑要来得更晚一些。
我认为是一位诗人,他的一生都在写诗
年少离开家乡求学时就曾以一首七绝告诉父亲自己的志向: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上大学时即已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和超人的胆识,曾留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回忆篇章,尽显我中华少年的气魄!
他终身都在奋斗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并且告诫奋斗者: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他是铁汉,却也柔情,诗词中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正处于新婚别离煎熬之中的年轻男子的心”
晓来百念都灰尽,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他是如此总结自己事业的起点: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在被敌人万般围困、生活窘迫之时,他是这样歌颂和他一起奋斗的将士们: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自己事业受到挫折,被宵小之辈污蔑、攻击之时,他很淡定,且很浪漫: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他很自信,曾经说过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
即使在革命斗争遇到重大挫折之时,他也从未丧失过斗志,反而鼓舞大家: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面对失利和困难,他从容不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就算在漫无目的的跑路期间,他也以自信的面貌去面对各种挑战: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在他的笔下,当年残酷的战场也变得格外浪漫: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豪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而当大功告成之时,他却认为“功成不必在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称古今中外第一全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他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国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他不但胸怀神州大地,更梦想让天下大同!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他很狂,任你美帝苏修,在他眼里都是渣渣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他很爱人民,当听说消灭了血吸虫都要专门写首诗庆祝: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并且从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而是人民的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在太平盛世中,他能居安思危: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就是一位中国诗人,最伟大的中国人!
他告诉我们,人生永远要向前看!
正如他所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评论里出现了奇怪的东西~
很多“群体”认为诗人在抗战期间没有写过关于抗战的诗,在此引用一首: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
是他。
影片场景是真实存在的,据贴身警卫王宇清回忆:
1958年8月,他是想亲临社会生活去接触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我们马上选择了位于长春道三岔路口的正阳春饭馆。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普通饭馆。
那天我们吃的是烤鸭,为了避免过多的打扰,店方人员将我们安排在二楼就餐。毛主席吃罢饭,站起来走到窗前往外随便看看。隔马路对面有一座楼房,相离不远,能见度还可以。
恰巧这时对面的楼里有一位妇女往窗外晒衣服,不知怎么发现了毛主席,她不由自主地高呼起来:“毛主席!毛主席来了!毛主席万岁!”
她这一欢呼不要紧,正阳春饭馆周围马路上的来往行人,很快人就越聚越多。消息不胫而走,市民从四面八方涌来,把饭店挤得水泄不通。“毛主席万岁!”欢呼声响彻天空。
这时毛主席站在窗前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多次到窗口向激动的人群挥手致意,连声高呼“人民万岁!”
我和天津警卫同志商量调来一辆汽车,汽车是由警卫人员从人群中推到正阳春饭馆门口的。群众是热爱毛主席的,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主动给毛主席的汽车让出了位置,有些群众还和警卫人员一起共同开路让毛主席坐上了汽车。直到下午5点,我们才离开。
因为他始终想着“不能给群众的热情泼冷水”,所以他只好说:“我也是农民,我也是耕过田的,亩产万斤是糊弄谁?但是这样也好,说明人民还是很有创造力的,人民还是...…”
他是农民出身,带领农民翻了身,还有比他更懂农民的吗?他怎会不知道一亩稻子产多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8318727935889408这就是他。不管你饭店生意多么兴隆,多么车水马龙,来了多少干部、生意人、外国人,只关心“有没有乡下来的农民”。
同样是这次视察天津,贴身警卫孙勇回忆:
这一夜,我值班。深夜两点半左右,毛主席突然打开房门把我叫进房间,说:我睡不惯软床。你给我把褥子、床单铺在地板上,我睡地铺。我说:这不行!马上找人来换个硬床。
毛主席坚持说:夜深了,不要兴师动众的,不要麻烦人家了,我睡地铺就很好。
十点钟,毛主席起床后,黄敬书记急忙向毛主席道歉。毛主席风趣地说:睡地铺比你那软床舒服得多!
这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你没有被美苏两大强国阵营封锁过,你怎能理解他?
他说:“抗美援朝,土耳其出一个旅,哥伦比亚出一个营,奥地利出一个连。我一句话,一个村就是一个连!”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8244418173407232我们会时不时听到一些感慨“以前的人朴实”“以前的人精神头足,有精气神”
朴实、有精气神“以前的人”是哪个时代?反正不是民众形象枯槁的民国。
他在晚年时嘱咐身边工作人员,“我死时,你们应该穿上花裙子,高兴的说,xxx死了,辩证法胜利了!”
他甚至帮我们想到了今天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
…………照例挂一个p子
那还用问吗?
除了教员,还是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