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世界考古发现中有没有什么重大发现让人觉得不真实?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teng-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云梦睡虎地秦简吧。

云梦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

在该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是考古界首次发现秦代竹简,填补了秦代历史研究的文献空白。


提起考古、盗墓、墓葬品可能一般想到的都是金银珠宝、青铜器、名贵字画、奢侈的首饰吧!

但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官员“喜”死后,没有挑选任何其他值钱的陪葬品。

而是把自己生前兢兢业业的工作笔记和法律文书(秦简)跟自己葬在了一起。

要知道,古人对于陪葬物可谓是非常重视,而“喜”选择用十种法律相关的竹简陪葬,足可见其对于秦律的热忱

他将所有秦简放在了身边。

陪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陈振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肃然起敬。

“按照常规,棺内器物不多,清理的任务不大。但是我们看到,在墓主的头下、右侧、腹部和足部,堆满了竹简,那一幕确实太震撼了。”

通过复原图可以看到“喜”的腿骨被右侧密密麻麻的竹简向左挤得弯曲,他下葬的时候,身体旁边堆满了竹简,其它放不下的就被堆在他腿上,整个人像被竹简埋起来。

这是一个多么热爱自己工作的官员!

死后他的墓葬里,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全是竹简。

两千多年前。

就在秦始皇即将完成他一统中国的大业的时候。

在湖北云梦这个地方的官员“喜”,每天晚上就着微弱的灯光,在筷子一样粗的竹简上仔细的一笔一画地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

这一写就是几十年,写了四万多字。

也许他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大时代。

那是中国第一次意义上的真正的统一。

我们对秦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或许有着太多的误解。

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勤勉与敬业,使得我们今天的人有幸能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和帝国崛起。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

再看竹简的内容,这1155枚秦代竹简,向人们揭示了大秦帝国时期的辉煌。云梦秦简体量之大,从弘扬中国文化包括法律、医学、书法、文书等方面,它应该称得上是秦代的百科全书。


编年记》记录了秦国的国政和征伐大事;

日书》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意识及生活习俗;

为吏之道》则是一本古老的官员培训课本;


语书》、《封诊式》记录了当时的政府文书和官员的办事程序和案件审理的细节;

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中记载的20多种法律条文缜密周到,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详实记载。先进详实在的让人觉得不真实

立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超人的智慧制定出如此完备的法律体系。

《云梦睡虎地秦简》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等共10部分,各部分又详细地做了划分。单就行政法为例就包括《治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尉杂》《内史杂》《傅律》《徭律》《司空》《军爵律》《公车司马猎律》《中劳律》《屯表律》《戍律》《行书》《传食律》《游士律》和《属邦》。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秦朝,竟然能够诞生如此完备的法律,不得不说当时的立法技术令人惊叹!

云梦秦简是世界上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

秦简中的《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

其中记载的一个盗窃案例《穴盗》,提及了“手足痕迹勘查”。讲的是一对夫妻早上起床后发现,昨天晚上放在次卧的棉衣被偷了,而且墙上被挖了个大洞,现场有土堆、足迹、指纹等痕迹,他们立即报案,侦查的官吏也立即赶到现场做了调查。

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就已经有完备的痕迹勘查和工具勘查记录了,古人在那个时候,就具备了严谨的勘案思路。

在秦简之前,我们只知道在宋代有著名的法医典籍《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而秦简的出现比它早了一千多年。

云梦秦简里有一则缢死案例的现场勘查记载,叫作《经死》,据文中记载,死者是在家中缢死的,办案人员到的时候这人的尸体是挂在房梁上的,关于勒痕的颜色、形状,绳子粗细、长短、打结方式,悬挂点的位置、高度等,这诸多细节在秦简里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开创法医学最早的国家,这渊远流长的传承,就体现在云梦秦简里。在当时,中国法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那样的高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云梦秦简里有最早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秦国规定身高不足六尺可以免除刑罚。秦六尺换算到今天差不多1.3米-1.4米之间,小孩子的身高。这也表明,在人力资源可能比黄金还重要的古代,秦朝希望通过保护未成年人,来确保国家在未来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

虽然用身高作为判断未成年人的标准可能有失偏颇,但这确实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大进步,而且直到秦朝灭亡2000多年后的1991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才颁布。

不仅如此,云梦秦简中的《田律》,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保护环境法律条文。

《田律》规定,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立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未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卵,不准毒杀鱼鳖……即使在今天看来,秦国对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也值得我们借鉴



秦简里还有“喜”生平的详细记载,

“喜”出生在秦国。喜十七岁这年,秦王“政”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十七岁的“喜”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尔后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

“喜”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参加过多次战斗,到过秦的几个郡县,公元前217年喜去世,他亲身经历了秦始皇从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

他的出生、死亡包括所有的官职、履历,形成了一份详尽的个人档案。

其实在秦朝,每个人户籍制度的内容包括家口名序、籍贯、身份、身高与年龄、婚姻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财产及户籍的变动,还有个人向国家完税服役的记录。

如此先进而严谨的制度,依然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拥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比如最早的消费者保护法,物价必须明码标价;

比如审讯的时候,不能严刑拷打,只能以理服人;

比如见义不勇为要受罚……

原文: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
意思是:有一犯罪嫌疑人在大马路上杀人伤人,而周围没有人施以援手,距离在百步以内的要处以重罚两副铠甲……以秦朝的生产力来看两副铠甲,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对不孝顺老人的法律解答

原文: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
意思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告发晚辈中有人不孝顺,要求判其死刑,是否还要需经过三次原宥的手续(庭外和解),秦律规定…不应该庭外和解,要立即抓捕,千万别让他们跑了。




再比如,《法律答问》对官员犯罪有严格防范:“府中公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即挪用公款,视为盗窃,官员交接时要进行“离任审计”,只有秦的各级官吏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发挥秦律该有的作用,秦国才有可能统一六国。


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让每个人对“居家隔离”有了深刻认识。事实证明,这个措施很有效,将瘟疫压了下去,我国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种最简单有效的防疫方法——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蔓延,其实我国两千年前的《云梦秦简》就有了。





《云梦秦简》中就记录着,面对疫情患者,不应与其接触,不同饮食,或者不共用器皿。

丙有宁毒言,······亦未尝召丙饮。······皆莫肯与丙共杯器。······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专门的隔离病房。

当迁疠迁所。

意思是把疫情病人转移到专门的“疠迁所”,隔离开来。可见,那个时候的防控手段已较为成熟了。

《云梦睡虎地秦简》不仅成为人们研究秦律的重要资料,更成为探究中华法系源头的重要素材。而翻开法制史课本我们也可以发现,后世的刑法思想和刑罚体系很多都源自秦律,后世的诸多立法也多以秦律作为蓝本。秦律逻辑严谨、内涵丰富,《云梦睡虎地秦简》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法制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法律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这个意义,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如此,对于当下的我们亦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要不断推进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像您这样把几千条法律条文全都背下来能有什么用?能富国强兵吗?咱们大秦能统一天下吗?
我常听有人这样问我,尔等区区官吏,既不重拥兵权又不坐拥天下,辛辛苦苦为什么?别忘了,各国战乱,生灵涂炭,一个帝国的崛起正是为了让天下苍生得以休养生息,而崛起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些区区官吏。一枚竹简或许容易折断,但是当它们串在一起,就能聚集起强大的能量,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设郡县、统一度量。本官我抄下的这千百条律例,其实是因为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它们正在改变秦国,正在改变天下苍生的命运。放心吧,我们终有一死,而这些竹简也必将会腐朽,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一定会延绵后世千年。

法律在每个时代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在秦朝,正是因为有了法律,有了商鞅变法,国家才逐渐强盛起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法律思想文化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绵延生根、成长壮大的。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这种跨越2000多年的法治精神,也许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之一吧。

竹简终会朽败,但“喜”的敬业精神和法治精神,依然传承在我们周遭那些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云梦秦简中蕴含的精神血脉和律法初心。这些看不见,不真实的东西,是它带给我们今天最大的价值。


user avatar   daobroth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道德经》,分甲乙两个版本。经整理复原后人们发现,该版本与当下流行的《道德经》,存在数百处差异,部分差异甚至是颠覆性的。

如今本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帛书版在篇中靠后的位置,而且是“道可道也,非恒道”。“常”实为“恒常”之“常”,并非“寻常”之“常”。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帛书版是“大器免成”。此前我们常用“大器晚成”来励志进取,帛书版一出,才知完全错会了老子之意。

如“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其实是“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大辩若讷”,帛书版是“大赢如绌”。整本帛书没有一处提到“辩”字,从未反对不同声音、不同见解之辩。

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帛书版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意义完全相反!很多学者认为《道德经》是复古之说,甚至是要复古到原始社会。这种荒谬言论的根源,便在于此句。

如“与善仁”,帛书版是“予善天”,传世版改“天”为“仁”,改“天道”为“人道”,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2017年,我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获得了三万多赞,一千多条评论,可见大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因为马王堆帛书出土以后,《道德经》被后人改动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却趋于回避的态度,绝大多数专家学者依然采信被篡改过的传世版《道德经》。

读经首先要正本,我们要读的是更加贴近原本的老子著《道德经》,而不是经过篡改涂抹的编撰版《道德经》。经过我这些年的研究整理,把《道德经》八十一章两个版本(王弼通行本与帛书本)逐章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多达139处重大差异,并进行详细解读,成书《帛书老子注读》,在亚马逊、京东、微信读书、知乎电子书均已上架,欢迎查阅收藏

新增群内分享资料:

1、 帛书老子注读1-37章合集;

2、 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原图版(中华书局):

3、 帛书老子全文注音版2022.1.27.doc(诵读使用)。

欢迎加入道德经讨论群免费领取:


亚马逊:

微信读书:

知乎电子书:

第一章:

帛书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①。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②。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传世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版本差异:

① 非恒道也:传世版为“非常道也”。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被改成了“常”。如果把“常”字理解为“恒常”,则恒、常二字无差,但很多人把“常”理解为寻常、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通常,这就完全失去“恒”的字义了。

② 万物之始也:传世版改成了“天地之始”,其实在《道德经》中天地与万物同属。

③ 异名同谓:传世版是“同谓之玄”。“谓”本义是“告诉”,“异名同谓”是指名称不一样,可告诉(诉说)的东西一样。而这个东西在传世版中变成了“玄”,把道学变成了玄学,由此而始。

直译:

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言说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定义的,但定义而来的名,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名。无形无名,是造生万物的起始;有形有名,是孕育万物的母亲。当我们处于无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从无生有之妙;当我们处于有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万物成形之徼。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道。它们虽然名称不一样,可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它们互相缠绕,来回切换,无限延伸。这种“玄”之又“玄”的形态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无上法门,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神妙之门。

解读:

第二章:

帛书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①。有,无之相生也②。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③。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④,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传世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版本差异:

① 斯不善矣:传世版是“斯不善已”,“矣”、“已”二字虽可通用,但本章中是各自为用,意义并不相同。“已”有“太多、太过”的意思。

② 有,无之相生也:传世版句式为“有无相生”,“相”成了“相互”的意思。而帛书版句式为“有,无之相生也”,“相”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是单向的而不是相互的,比如“相劝”、“相问”。

③ 高,下之相盈也:传世版为“高下相倾”。下盈满为高,可高无法盈满成下,所以“盈”字才被改成了“倾”字,可以互相颠倒成就。

④ 万物作而弗始也:传世版为“万物作焉而不辞”。“始”作动词为“滋生”的意思,“弗始”表示“不另生事、不作干涉”,正是“处无为之事”。而“不辞”,河上公注:“不辞谢而逆止。”“辞”本义为诉讼、争讼之言;“不辞”即为不违不逆,不拂扰万物的兴起。“弗始”表达的重点在于不生事,“不辞”表达的重点在于不违逆,此处“弗始”意义更为贴切。

直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恶就已经太多了。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里(斯)不善已经存在了。“有”是由“无”生成的;“难”是由“易”成就的;“长”是由“短”形成的;“高”是由“下”积满而成的;“音”是由“声”应和而起的;“先”是由“后”跟随才有的。这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行事,以不言的方式设教。万物欣欣向荣而不干涉它们,化育万物而不命令它们,成就功业也不去占有。只有不去占有这成功,成功才会一直相随,而不会离去。

解读:

第三章:

帛书版: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传世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版本差异:

① 不上贤:传世版为“不尚贤”。“上”字本义是“高处、上面”,“不上贤”,是指不给予贤人高人一等的地位。而“尚”字本义是“推崇、注重”,虽说二字相通,但表达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道德经》是注重让人具有贤才的,所以才会讲“事善能,动善时”,讲“善人者,善人之师”,讲“善行”、“善言”、“善为道”,只是说不要“见贤”,显摆自己的贤才,更不要因为有贤才就自伐自矜,认为高人一等。而本章要表达的意思,正是不要主动拔高贤人的地位,诱使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

直译:

不拔高贤人的地位,使人民不互相争斗。不看重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偷不盗。不展现容易诱发欲望的东西,使人民不作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让人民内心虚静,而腹内充实;意气减弱,而筋骨强健。总是让人民处于质朴自然而不妄作的状态,让那些善于使用智巧的人不敢有所行动。用无为之道治国,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

解读:

第四章:

帛书版:

道盅①,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传世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版本差异:

① 道盅:传世版为“道冲”。“冲”的古字为盅,代表“空虚的容器”。“冲”字虽也同样有空虚之意,但容易让人误会为动词,解出“摇涌、冲涌”之意。

直译:

道就好像一个空虚的容器一样,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因为这个容器永远也不会盈满。它是那么的幽深啊,好像万物的宗主。它锉去万物锋锐的棱角,理顺纷扰与杂乱,把耀眼的光调节至柔和,把万物与微尘相齐一。它是那么的澄澈啊,若隐若存。我不知道它是由谁所生的,只知道在最早的有形之物出现以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解读:

第五章:

帛书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①,不若守于中。

传世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版本差异:

① 多闻数穷:传世版改为“多言数穷”。多闻是指增长见闻见知,而多言是指言谈陈述,意义相差甚远。从《道德经》中“博者不知、知者不博”、“不出于户,以知天下”、“塞其兑,闭其门”等语句来看,“多闻数穷”更为契合。

直译:

天地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祭祀时用的草狗来看待。圣人也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把百姓当作祭祀时用的草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是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竭尽,鼓动而风愈出。越向外追求见闻见知,内心就会越发失去对道的把握,所以不如安守于中。

解读:

第六章:

帛书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传世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版本差异:

直译:

空虚永存,运行不止,如玄奥的生殖之门一样,造生天地万物。这个生殖之门,是天地得以产生的根源。它的运行就像丝一样细微,同时又连绵不断,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会竭尽。

解读:

第七章:

帛书版: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传世版: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版本差异:

直译:

天地恒长恒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正是因为天地不生长自己,所以才能得以长久。因此圣人常把自身放在最后,但却能站在最前方领导众人;并不一心为自己谋取福利,却能得到天下人的保护和拥戴。这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反而成全了他自己。

解读:

第八章:

帛书版: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①,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②,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传世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版本差异:

① 有静:传世版为“不争”。此处“利而不争”则有为的意味居多,“利而有静”,则无为的意味居多,故取“有静”。

② 予善天:传世版为“与善仁”。“予”和“与”都有“给予”的意思,但“天”与“仁”相差甚远。《道德经》全文对“仁义”都并非持肯定态度,且第五章直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此处当取“予善天”,给予也要讲究顺天应时,符合对方所需。

直译:

最上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之“善”在于,有利于万物而又安然守静,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与道很接近了。居住之“善”,在于大地之上。用心之“善”,在于渊博宽广。施予之“善”,在于顺天应物。言语之“善”,在于坦诚有信。为政之“善”,在于安定无为。处事之“善”,在于发挥所长。行动之“善”,在于把握时机。正是因为不争,所以从来不会有过失。

解读:

第九章:

帛书版: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传世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版本差异:

直译:

把持住盈满,不如赶紧停下来。锻打至尖锐,无法保持长久。金玉塞满屋子,不能守护得住。富贵而骄纵,徒留祸端。功业成就了,事情做成了,就不要再牢牢把持,而是退去放下,这才是符合天道的做法。

解读:

第十章:

帛书版: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①?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②?生之畜之,生而弗有③,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传世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版本差异:

① 能毋以智乎:传世版为“能无知乎”。“毋以智”是“不使用智巧”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相呼应。而“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就显得有些不知所云了。此处应取“能毋以智乎”。

② 能毋以知乎:与前文“毋以智”格式对应,表示“不使用知见”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相呼应。传世版为“能无为乎”,用在此处缺乏逻辑关联,应取“能毋以知乎”。

③ 生而弗有:传世版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多加了一个“为而不恃”。应该是为了和《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讲“玄德”的部分相统一,五十一原文为“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不过本章突出致虚无为,并没有讲成就万物的“为”,所以取帛书版内容。

直译:

身体和魂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清洗杂念,涤荡心镜,能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不使用智巧吗?万物生灭,同出一门,能做到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知晓天下,通达四方,能做到不通过见知吗?生成万物,畜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解读:

第十一章:

帛书版: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传世版: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版本差异:

直译:

三十根辐条共同汇集在一个车轮毂上,正因为轮毂有了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泥土制作器具,正因为泥土有了中空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开凿门窗,正因为墙壁有了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说,有之所以可以给人便利,是因为空无在发挥作用。

解读:

第十二章:

帛书版: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①。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②,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版本差异:

①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从该句开始,传世版更改了语句顺序,显得更加工整。

② 是以圣人之治也:传世版去掉了“之治”二字,意义改变很大。“圣人之治”,对应《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说圣人如何治理天下,属治国方略。而经此一改,就成了个人修养,描述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直译:

绚丽色彩,会让人视力受损,不能正确地辨识事物。纵情追逐猎物,会让人心态受损,心浮气躁,狂乱难收。一味积累财货,会妨碍人行正道。厚味佳肴,会让人味觉受损,失去品味淡然的能力。美妙乐曲,会损害人的听力,让人听而不闻,昏聩莫名。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只会注重经营民众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不会偏向于声色浮华。所以摒弃那些让人偏离正道的物欲,而是取本守根。

解读:

第十三章:

帛书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①,若可以托天下矣②;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③。

传世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版本差异:

① 贵为身于为天下:传世版为“贵以身为天下”,与帛书版意义相差甚大。“贵为身于为天下”是指“把治理身体看得比治理天下更加重要”,而“贵以身为天下”是指“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② 若可以托天下矣:传世版为“寄天下”。“托”有“托举、承负”之意,而“寄”为“依赖、依附”的意思,二者意义完全相反。

③ 如可以寄天下矣:传世版为“托天下”。更换了“寄”与“托”二字,也就完全颠倒了本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直译:

受到恩宠或折辱都如同惊吓,重视大的忧患比得上自己的性命。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受宠是因为把自身放在下位,因此得到来自上位的恩宠就会惊喜,失去了又是惊吓,这叫“宠辱若惊”。什么叫“重视大的忧患比得上自己的性命”呢?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正是因为我有自己的身体,如果连身体都丧失了,又还有什么可忧患的呢!所以把养护自己的身体看得比治理天下更加重要,这样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如果喜好不顾惜身体而去治理天下,那么终也不过是天下的附庸而已。

解读:

第十四章:

帛书版: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①。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②,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传世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版本差异:

① 微、夷:传世版把“微”和“夷”调换了位置。包括“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也被颠倒语序。

② 执今之道:传世版改成“执古之道”,严重破坏了《道德经》文意和道家主旨。结合本章上下文来看,正是因为道“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无法看到其首尾,而只能看到其经过当下的样子,所以才要“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直译:

看也看不到,称它为“微”;听也听不见,称它为“希”;摸也摸不着,称它为“夷”。这三者的区别很难界定,所以把它们混同为一来看。这个“一”,它上面不显光明,下面也不觉暗昧,延绵不绝而莫可名状,所以只能把它归结为“无”的存在。“无”,并不是说它什么也没有,而是具备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恍惚不明。跟随着它,看不到它的末尾;面向着它,看不到它的前端。把握住它着落在当下的样貌,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由此得知其间的规律,进而窥见它本始的面貌。这就是认知“道”的纲领。

解读:

第十五章:

帛书版: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②,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③,徐清。安以重之④,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⑤。

传世版: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版本差异:

① 古之善为道者:传世版为“古之善为士者”。为“道”者和为“士”者是有差别的,善为道者必善为士,而善为士者却不一定善为道,因此有“上士闻道”一说。

② 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传世版把这两句调换了位置,或为承接下句“浊而静之”。

③ 浊而静之,徐清:传世版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这样一改,成了拥有两个主语的病句不说,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变成了对行为准则的考量。

④ 安以重之,徐生:“重”,传世版为“动”。在《道德经》中,“重”与“静”等列,而非“动”与“静”等列。对应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⑤ 敝而不成:传世版为“蔽不新成”,直接与《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敝则新”相矛盾。“新”和“成”,本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被传世版用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概念,语义不通。

直译:

古时得道之人行事,玄妙不可言,通达不可测,幽深而难以认知。正是因为难以认知,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小心审慎的样子就好像严冬冒着寒冷履冰过河;他迟疑戒惕的样子就好像害怕四方邻国前来围攻;他庄重肃穆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在作宾客;他涣散不羁的样子就好像冰凌将要消融;他敦厚朴实的样子就好像没有雕琢的素材;他浑沌天真的样子就好像江河的浑水;他静寂幽远的样子就好像空旷的山谷。奔流的浊水安静下来以后,就会徐徐澄清。万物在安稳沉静的状态下,就会有生机萌发。持守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追求盈满,只有不追求盈满,才能不与母本分离,而得以守住自己的根。

解读:

第十六章:

帛书版: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②。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传世版: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版本差异:

①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传世版是“致虚极,守静笃”。“至”,到达,达到。“极”,极点,最高的,不能更进一步的,不变的,引申为准则。“情”,情实,真实的呈现。“表”,表率,准则。到达虚无而至极点,恪守情实而成准则。“极”与“表”都有准则的意思,前后呼应,故取帛书“守情表也”。“守情”被改为“守静”,一方面是因为“情”多被理解成欲念,另一方面是因为“守情”之法知者甚少,故被后人妄改。

② 静,是谓复命:传世版去掉了“静”字。帛书版的表达,是“静”谓之“复命”,而传世版的表达,却是“归根”谓之“复命”。一个是状态,一个是动作,二者有区别。

直译:

到达虚无而至极点,恪守情实而成准则。万物蓬勃兴起,而我就用这个状态观察它们最终仍会返还的地方。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还它们的本根,返还本根的状态,叫做“静”。持守住了静,也就得以复归于生命之源起。复归于生命之源起,也就知道了固定不变的规律,知道了固定不变的规律,就叫做“明”,否则叫做“妄”。在不知道规律的情况下妄为,就会遭受挫败。掌握了固定不变的规律,就可以做到“能容”。一切按照规律行事,就是“至公”。“至公”者,可以为王。王行道于天下人,则具备天之博德;天行道于万物,则具备道之玄德。依托于道,则能获得长久,终身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

解读:

第十七章:

帛书版:

太上①,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传世版: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版本差异:

① 太上:传世版为“大上”,王弼注解为“大人在上,故曰大上”,把“大上”理解为“大人”。其实这里应该是讲次递排序,“太上”是指“最好,最上”的意思,后接“其次”、“其下”。如《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为次序之意。

直译:

最好的国君,民众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存在。其次的国君,民众亲近并赞誉他。再次的国君,民众畏惧他。最次的国君,民众侮辱谩骂他。信用不足,才会不被信任。审慎啊!好的国君会非常看重自己的发言。事情做成功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要这样的啊”。

解读:

第十八章:

帛书版: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①。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传世版: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版本差异:

① 案有仁义:有人把“案”作“安”讲,读成反问句。其实“案”字本义是指“用于安放食物的木盘”,落下而安放,表达肯定之意,在这里作“于是、就”讲。与第十七章“信不足,案有不信”用法相同。

直译:

大道被废弃,“仁义”就开始被推崇了。智慧已产生,大的伪诈就开始被赞许了。六亲不和睦,“孝慈”就开始被赞赏了。国家已昏乱,忠贞之臣就开始被赞扬了。

解读:

第十九章:

帛书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①,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②。

传世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版本差异:

① 此三言也:传世版为“此三者”。“此三者”也可理解为“此三言”,表示此前的三个说法,但还可以理解为“圣智”、“仁义”、“孝慈”这三者,这样两种理解就有差别了。

② 绝学无忧:传世版把“绝学无忧”后置到第二十章中了,不过据上下文意,应当在此章。

直译:

抛弃“圣明”的名号,放弃“智巧”的心思,人民就可以获得百倍的好处。抛弃“仁爱”的偏私,放弃“义理”的制约,人民就会重新恢复孝与慈。抛弃“巧诈”的行为,放弃“得利”的贪欲,盗贼就不会出现。之所以会有以上三个说法,是因为用“圣”、“智”、“仁”、“义”、“巧”、“利”来修补和装饰天下并不妥当,所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表现出本真,恪守住惇朴,减损私心和欲望。如此则无需学习治理天下的技巧,也不会再为治理天下而忧虑。

解读:

第二十章:

帛书版: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①,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②。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纍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匮。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传世版: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版本差异:

① 美与恶:传世版为“善之与恶”。“善”、“恶”相对的话,就很容易让人把“善”理解为“善良”,但是《道德经》全文中的“善”,都并没有“善良”的意思。所以此处应为“美”、“恶”相对,与《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相应,表示美好与丑恶的意思。

② 不畏人:传世版为“不畏”, 意义相差很大。传世版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指“别人所畏惧的,我也要畏惧”,顺从流俗之意。而帛书的“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却是指“人所畏惧的,也会很畏惧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直译:

应诺与呵斥,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美好与丑恶,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多远?人所畏惧的,也不能不畏惧人。看不到边际啊!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兴高采烈,好像参加盛大的筵席,又好像春天登上高台放望美景。但是我却独自停留在尚未萌动的漠然领域,好像婴儿还不会开口嘻笑。颓唐失意啊!好像无处可以归依。众人都有富余,唯独我好像还有不足。我真是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浑浑沌沌。俗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唯独我好像昏聩不明;俗人都能辨得细致入微,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若无所知啊,好像大海一样广漠;恍然不觉啊,好像没有止境。众人都在发挥才干有所作为,唯独我愚顽不灵,粗陋不堪。我表现的总是和俗人不一样,因为我推崇的是固守本根。

解读:

第二十一章:

帛书版: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①,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②。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③,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传世版: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版本差异:

① 道之物:传世版是“道之为物”,把“道”往“物”的方向靠。“道之物”可以直译为“道这个东西”,把道当作一个“物”来讲,而并不是说“道就是物”。但“道之为物”,却是明明白白地说“道”是“物”了。也有理解成道生物的过程,不过牵强不通。

② 中有情:传世版是“中有精”,也同样是在把“道”物化。“情”这个字,指“实情、情状、情形”,表示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代表真实的存在。无论是虚的“事”,还是实的“物”,都可通用。而“精”,却是指“物的细微成份”,专用于物了。把“道”作“精微”之物来讲,以“有”来作为万物本源,并不符合道家贵“虚”,以“无”为本的一贯思想。

③ 自今及古:传世版为“自古及今”,更改了“今”、“古”的顺序,或是为了与《道德经》第十四章被篡改过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相对应。如果是原本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正应该是“自今及古”才是。

直译:

“德”,之所以表现出深远的样子,正是因为它遵从于道。“道”这个东西,你只有在恍然不觉、若无所知的状态下才能察知到它。忽忽恍恍的,你就会觉察到它的意象了。恍恍忽忽的,它进一步具现出形体了。它是那么的幽远,又是那么的深邃,其中存在可以让我们察知的实情。它呈现出来的情状是那么的真实,因为其中对应着固定不变的规律。从当下到远古,都存在它的名字,以指向万物的源始。我是如何知道万物的源始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通过这种方法。

解读:

第二十二章:

帛书版:

炊者不立①。自视者不彰②,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③。

传世版: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版本差异:

① 炊者不立:传世版为“企者不立”。王弼与河上公注本均把“企”理解为“尚进、进取”,表示这样的人会失去安稳的状态,故而“不立”。但《道德经》从来都没有反对人进取,让人安之若命,而只是要“知止”、“功遂身退”。因此这里取“炊者不立”。“炊”通“吹”;“立”,久站,引申为建树。吹嘘的人,不能有所建树,因为气由己出,容量有限而很容易竭尽。下文“自视者”、“自见者”、“自伐者”、“自矜者”,均为“吹者”,和吹嘘一样由自而出。《老子想尔注》和《道德真经次解》此处作“喘者不久”,一个道理。

② 自视者不彰:传世版为“自是者不彰”,“是”,自以为是的意思,以己为是。而“自视者不彰”,则是由己而视。“是”本身就包含了结果,已经自以为对,“不彰”就显得多余。因此取“视”,视之而不得显明,是一个动作造成相应的结果,更加符合此处文义。

③ 有欲者弗居:传世版为“有道者不处”。“有道者”和“有欲者”是有差别的,“有欲者”不一定是“有道者”,而“有道者”也可以处于“有欲”的状态,将要有所作为。因为有所作为,所以需要“用人”,所以不能遭“物”所恶,故此处当取“有欲者”。

直译:

吹嘘的人,不能有所建树。用自己眼光看待事物的人,看不显明。用自己成见理解事物的人,不得真相。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功业。自作高贵的人,不能得到敬重。用“道”的理念看待这些行为,就像吃饭的余弃一样是累赘,就像行走的负担一样是多余,大家都会厌恶它。因此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不会去干这样的事情。

解读:

第二十三章:

帛书版:

曲则全,枉则正①,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②。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传世版: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版本差异:

① 枉则正:传世版为“枉则直”。有句话叫“宁向直中取,勿向曲中求”,直与曲相对,因为“直”并不一定是“正”,“曲”也不一定是“枉”。比如孔子说“以直报怨”,他说的“直”明显就不是“正”的意思。而本句的“枉”与“正”相对,有个成语叫“较枉过正”,所以此处取“正”。

②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传世版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一而为天下式,有垂拱而治的意思,但执一而为天下牧,就有使用某种法则治理天下的意思。一种是没有动作,一种是有所行动。从后文“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来看,应当是有所行动的状态,故此处取“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直译:

曲折行事,可以得到圆满的结果;屈伏不争,可以造就中正的状态。低洼可以获得盈满,老旧可以成就新颖,追求的少则容易有所得,追求的多则容易陷入迷惑。所以圣人执守这个原则,用以治理天下。不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而道理得以彰显。不用自己的成见去认知事物,因而真相得以显明。不自我夸耀,故而有功。不自作高贵,故而为官长。正是因为不争,天下无人可与之相争。古人说的“曲全”这个道理,可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的能够得到至善完满。

解读:

第二十四章:

帛书版: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①,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②。同于失者,道亦失之③。

传世版: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版本差异:

①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传世版是“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多了一个“道者”,为误入,当删。《淮南子》引用此处文本也为“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②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传世版是“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字句出入很大,意义差别也很大。首先“同于道者”本身就代表与“道”相合,“道亦乐得之”是句废话。其次“德”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不像“道”一样是独立存在,所以“德亦乐得之”无从谈起。“同于德者,道亦德之”意思是说,如果持守于“德”,那么道也不会放弃他,主语始终是“道”,因为“德”只是“道”通行于万物的呈现而已。

③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传世版是“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失”作主语并不妥当,同样因为它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并不具备明确的内涵。从上句的“失者”可以看出,这里“失”的是道与德。“德”是“道”通行于万物的呈现,把德失去了,那么道也就会失去他,与上句“道亦德之”对应,因此这里取“道亦失之”。

直译:

不发言施令,而是让万物自作自化。狂风不能刮一早上,暴雨不能下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天地强力施为都不能长久,又更何况是人呢?所以用道的行为方式从事,就会获得“有道”的结果;用德的行为方式从事,就会获得“有德”的结果;用失道失德的行为方式从事,就会获得“失道失德”的结果。有德之人,道也会得到他;失德之人,道也会失去他。

解读:

第二十五章:

帛书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①,可以为天地母②。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③,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世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版本差异:

① 独立而不改:传世版为“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添加了一句“周行而不殆”。“周行”是“循环运行”的意思,把道的运行理解为周而复始,其实是错误的。天地日升日落,万物生灭枯荣,看似周而复始,然而决定这日升日落、生灭枯荣的“道”,却非是周而复始,它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独立不改”。此处去掉“周行而不殆”更合适,因为它误解了道的运作模式。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用的都是同一个道,而并不是生有个生之道,畜有个畜之道,长、育、亭、毒、养、覆,都只是一个道。王弼将“周行”解为“无所不至”,勉强可通,但是“道”有“不行而至”的意思,也不存在“殆”与“不殆”的状态。

② 可以为天地母:传世版为“可以为天下母”。天地之母,更符合“道”先天地生的定义,在天地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有“道”了,所以“道”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母亲。而“天下母”,就欠缺了这个含义,此处当取“可以为天地母”。

③ 国中有四大:传世版改成了“域中有四大”,可能对国中有道、有天、有地、有王不太能理解,因此改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界域,希望可以容下这四大。然而再广阔的界域其实也是容不下“道”的,这里的“国”字与第五十九章的“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对应,是讲道、天、地、王都具备“莫知其极”之“大”的属性,因此都可成国。

直译:

有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个东西空虚而又寂静,独立存在而又恒定不变,是造生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称呼它为“道”,勉强给了它一个定义叫“大”。大到不论时间如何流逝也无法消减它;大到无论空间如何延伸也无法阻止它;大到无论如何颠倒反转也无法摆脱它。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像这么大的东西有四个,王就是其中之一。人守法于地,地守法于天,天守法于道,而道守法于它自己。

解读:

第二十六章:

帛书版: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①,不离其辎重。唯有环观,燕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②?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传世版: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版本差异:

① 是以君子终日行:传世版为“是以圣人终日行”。“君子”与“圣人”并非一类,“君子”在先秦是指“君王之子”,泛指地位高贵的人,这样的人与“圣人”还是有区别的。此处讲“终日行,不离其辎重”,随从车辆众多,明显是讲贵人这个群体的,而非特指圣人,因此当取“君子”。

② 以身轻于天下:传世版为“以身轻天下”。“以身轻于天下”,和第三十章“以兵强于天下”是相同的结构,可分别读为“轻以身为天下”和“强以兵行天下”,“于”是“为、行事”的意思。因此“以身轻于天下”是指“轻率地用身体去治理天下”,而“以身轻天下”就变成了“用身体轻率地治理天下”。一个是强调身为本,不要轻率地对待它、耗费它,哪怕是治理天下这样的大事;一个却是强调治理天下的态度,不能过于轻率,看重的是治理天下这件事,正好把道家的“贵身”理念给遗漏了。这其实和第十三章的改动是一样的,第十三章把“贵为身于为天下”改成了“贵以身为天下”,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直译: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君子终日在外行走不离开辎重,只有辎重随身,营寨环绕,才能闲居而表现出很悠然的样子。为什么拥有万辆兵车的君王,却轻易地动用自己的身体,以单薄的力量去行治天下之事呢?过于轻浮,就会失去根本;过于躁动,就会失去依托。

解读:

第二十七章:

帛书版: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①,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②,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传世版: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版本差异:

① 物无弃材:传世版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强行与上文“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对应,其实是画蛇添足。人也归属于物,善救人而无弃人,更进一步就是“物无弃材”,从人类社会到自然万物,从个别到普遍。因此人与物是递进关系,而非平行关系,此处当取“物无弃材”。

② 善人之师:传世版改成了“不善人之师”,看上去更容易理解一些,就是贤良之人教授无知之人,然而却并不是本处要表达的意思。善人,是指有道之人,如上文所说善行者、善言者。这类善人,唯善人能识,可引为师友。因为他们行无迹,言无声,被褐而怀玉,故“不善人”不能识。所以善人若为不善人之师,岂非自寻烦恼?俗人察察昭昭,要如何才能教会他们无为大道?这种逆势努行之举,非善人之所为。

直译: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车辙马迹。善于言说的人,不会留下疏漏过失。善于计算的人,不会借助竹筹砝码。善于闭藏的人,不使用门栓插销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束缚的人,不使用绳索捆束别人也解不开。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救人,而不会抛弃人。万物都能各得其用而不被遗弃,这就可以称得上是沿用了道。所以有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师友;无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资材。不珍视自己的师友,不爱惜自己的资材,终不过只是大糊涂中的小聪明而已,这是个精深微妙的道理。

解读:

第二十八章:

帛书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传世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版本差异:

① 复归于朴:从“知其荣”到“复归于朴”,传世版更改了这段话的位置,把它调到了“朴散则为器”之前,估计是为了以“朴”作为前后语义承接。可这样擅自变动原文是很不妥当的,如《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讲“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也是在描述“德”之貌,然而每一句都呈递进关系,又怎么知道在本章不是如此呢!整本《道德经》并不是只这一个地方有擅自调换语序的情况,可见后人为追求所谓对仗、承接、工整等表面精致竟不惜篡改经典,堪称病态。

直译:

深知雄强,而安守雌弱,成为天下溪流的归处。成为天下溪流的归处,恒德就不会失去。恒德不会失去,就能复归于婴儿的纯真柔和之境。深知荣华,而安守浊辱,成为畜养天下万物的空谷。成为畜养天下万物的空谷,恒德也就得以充足。恒德得以充足,就能复归于真朴的混然如一之境。深知清白,而安守暗昧,成为天下清明的范式。成为天下清明的范式,恒德也就不会差失。恒德不会差失,就能复归于无极的深远无限之境。真朴破散则成为器,圣人用朴就能成为众器之官长。所以真正完备的制度,是不会对万物进行分割裁裂的。

解读:

第二十九章:

帛书版: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①。

传世版: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版本差异:

① 去泰,去奢:传世版把“去泰”和“去奢”调换了一下位置,就和第十四章的“微”和“夷”调换位置一样。

直译:

想要通过强行施为的方式来持有天下,我看他不可能成功。天下是有自己运作规律的宏伟之器,不是我们可以强行施为的。强行施为,就会失败;强力抓取,就会失去。天下万物有的喜欢在前行走,有的喜欢在后跟随;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性情冷漠;有的心志强盛,有的心志软弱;有的善于培育,有的善于毁坏。所以圣人会去除自己过分的、放纵的、没有节制的行为。

解读:

第三十章:

帛书版:

以道佐人主①,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②。善者果而已矣③,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④。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传世版: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版本差异:

① 以道佐人主:传世版加了一个“者”字,那么主语就成了“辅佐人主之士”,后文讲的“不以兵强于天下”,“果而不强等等”,都变成了在说“士”的所作所为。这就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一样,传世版也是把这句话改成了“古之善为士者”。“以道佐人主”,即以道为“佐”之人主,意思是选择“道”来作为自己辅佐与倚仗的君王。

②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本句见于传世版,而帛书本中没有,为后人擅自添加,当删除。劳健说:“《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老子》。又王弼注止云:‘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亦似本无其语。”

③ 善者果而已矣:传世版为“善有果而已”,表示“善于达到目的而已”,与帛书版表达的完全是两个意思。帛书版“善者果而已矣”,意思是说有道的君王,战争只是为了解决危难,达到目的就停止了。表达的是不好战,不滥战,而不是善于利用战争达到目的。

④ 是谓果而不强:传世版删除了“是谓”二字,这样就与前文“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呈并列关系。而帛书版“是谓果而不强”,则表示前文所说“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统称为“果而不强”,并非并列关系。

直译:

选择用道来辅佐自身的君王,不会强行用兵事来横行天下,因为恶果很容易落在自己身上。大军所到之处,荆棘丛生。以道来行事的人,即使用兵也只是为了解决危难,达到目的就停止了,并不逞强。达到目的也不要骄傲,达到目的也不要自认为了不起,达到目的也不要自夸自赞,达到目的只是因为不得已,这就是使用战争达到目的而不逞强的表现。事物太过壮盛便容易困顿,这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早早消亡。

解读:

第三十一章:

帛书版: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②。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③。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④。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莅之⑤。战胜,以丧礼处之。

传世版: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版本差异:

① 夫兵者:传世版改成了“夫佳兵者”。这个“佳”字放在这里有些莫名其妙,所以引起了很多猜测。有认为是“唯”字的,有认为是“嘉”字的,也有认为是“善、美”之意的,河上公注本认为是“修饰”的意思,而王弼本这一章是空缺,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整章都有可能是后人加的。结果帛书本出土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个字原来根本是没有的,之前还各种揣摩,结果是个乌龙。

② 故有欲者弗居:这里传世版的改动与第二十二章相同,都是把“有欲者”改成了“有道者”,好像“欲”就是洪水猛兽一般。其实《道德经》从来都不反对“有欲”,不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第一章老子就指出了“故恒有欲也,以观其徼”,这里的“有欲”就是“将要有所作为”的状态。无论是“为而弗争”也好,“为而弗恃”也好,“无为而无不为”也好,老子对“有为”都不反对,他反对的是强行施加自己的意志,这种妄作之有为。同样的,对于欲,老子反对的是私欲,因此他说“少私而寡欲”,又说“欲不欲”。欲不欲本身就是有欲,只不过是以“不欲”为欲,而“不欲”的“欲”指的正是个人私欲,偏私、主观之欲。至于说“欲”通假为“裕”,“裕”再通为“道”,如此强解就完全没必要了,《道德经》全文那么多道字,又何需独此一处假借别字。

③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这句话,在帛书版中上承“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然后引出“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前后成因果关系,表达的是“就算从礼法来看,兵器也非君子之器”。而传世版把因果关系修改了,改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因为不祥而非君子之器,巧妙地避开了礼法的问题。为什么要避开呢?大概是因为当时提倡礼法的那些人,却又提倡君子佩剑吧,而老子对此是明确反对的。如第五十三章所说的“盗竽”,就有“服文采,带利剑”的描述。

④ 铦袭为上,勿美也:为什么兵器非君子之器呢?因为兵器是以锋利为美,便于杀伤为上,所以不要去喜欢它,喜欢它也就意味着喜欢杀人。而传世版把“铦袭”改成了“恬淡”,把“勿美也”改成了“胜而勿美也”,意义相去何止千里。“铦”指锋利,“袭”指重复,二字合用表示“锋利再锋利”,越锋利越好。改成“恬淡”,则与文义不合,哪有“恬淡”地使用兵器杀人的?“勿美”本来是指不要喜欢兵器,改成“胜而勿美”,就变成了用兵胜利也不要自得,同时与“恬淡”也就配合起来了,可谓用心良苦。

⑤ 以悲哀莅之:传世版改成了“以哀悲泣之”。悲哀是一种氛围,所以用莅之,表示悲哀笼罩的意思。而“哀悲泣之”,却变成了情绪,或是丧葬礼仪?事实上,“哀兵”之哀,是无声的,沉默的,只是在沉默中蕴含着爆发的力量。

直译:

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万物都不喜欢它,所以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不会使用它。君子日常生活中以左为尊位,而用兵打仗则以右为尊位,所以兵器不是君子日常需要的器物。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使用它只是不得已,它以锋利便于杀伤为上,不要去赞美它。如果赞美它,就是喜欢杀人,而喜欢杀人,是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的。所以办喜事以左边为尊位,办丧事以右边为尊位。偏将军处在左位,而上将军处在右位,说是用丧礼来对待兵事。杀人众多,用悲哀的心情来对待;打了胜仗,用丧礼的规制来处理。

解读:

第三十二章:

帛书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①,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传世版: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版本差异:

① 朴唯小:传世版是“朴虽小”。“唯”与“虽”,古时二字通用,所以在《道德经》文中也造成了部分意义不明的情况。比如第二十六章“唯有环观,燕处则超若。”这里的“唯”,传世版也作“虽”,但对文意的影响就很大。理解成“唯”,是表示只有环观才能燕处超若,而理解成“虽”,却表示就算有环观也超然处之。一字之差,意义迥然。本处的“朴唯小”,“唯”是对“小”表达肯定之意,与“唯恍唯忽”用法相同,改成“虽”字,侧重就变了。

直译:

道从来都是没有名字的,质朴虽然很低微,可是天下都不敢让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够持守于朴,万物都将自行归从。地气升腾于天而降下雨露,没有人发号施令但自行分布均匀。万物始生即有规制形成,规制既然已经有了,人也就应当知道适可而止,不违逆于它就不会遭受失败。如果把道在天下比作江海,那么万物的规制就好像小溪流,统归于江海。

解读:

第三十三章:

帛书版: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传世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版本差异:

直译:

能看清别人,说明十分聪慧;能看清自己,才是真的通明。战胜别人,说明很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的高强。知足的人,才是真的富有;行而不止的人,说明心志强盛。不失去身体的居所,方能生命长久;身体死去而精神不亡,才是真正的长寿。

解读:

第三十四章:

帛书版:

道氾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①,万物归焉而弗为主②,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③,以其不为大也④,故能成大。

传世版: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版本差异:

①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传世版把这句话改为“功成不名有”,并在前面加上一句“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和传世版在第二章中增加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相呼应。可同样的问题在于,“不辞”二字辞不达意。

②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传世版把这句话改成“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变无为成有为,不如“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契合文义。

③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这句话被传世版删除,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主语模糊的问题。本章前文的主语是道,而后文换成了“圣人”,传世版删除了“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主语就成了道,与文意不符。

④ 以其不为大也:传世版改成了“以其终不自为大”,加了一个“自”字。“不为大”这是在全文中通行的概念,如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所以本句的“为”字是“作为、行动”的意思,但是加个“自”字,就有人理解成“不自以为”,字意和句义都变了。

直译:

道是这样的广泛啊,可左可右无所不至。事情做成功了也不会说是自己的功劳,万物都来归附也不会做它们的主宰,这是因为从来都没有自己的私欲,可以说很低微了。万物都来归附而不做它们的主宰,又可以说是很伟大了。所以圣人以道为法则,之所以能成就伟大,正是因为从来都没有想要成就伟大,因此最终能够成就其伟大。

解读:

第三十五章:

帛书版: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①,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传世版: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版本差异:

① 道之出言:传世版改成了“道之出口”。首先,“道”不会从口出,因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口中出的只能是言,而不是道。其次,王弼注本也同样是“道之出言”,他说:“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又在第二十三章注解中说:“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此处当为后人妄改。

直译:

执守住大道,则天下人都会前来归附。向道而往,就会并行不悖互不相害,得以平和安宁。音乐和美食,可以让过客停留。而道说出来,却是寡淡无味。看也看不见它,听也听不到它,但是用它却用不完。

解读:

第三十六章:

帛书版: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传世版: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版本差异:

①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传世版改成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帛书“举”字原本是“与”,按高明所说,“举”和“与”二字通用,比如古文中“选贤与能”实为“选贤举能”。又“与”字繁体“與”和“兴”字繁体“興”字体相近,后人误作“兴”,又“去”、“兴”二字义不相反,所以改“去”为“废”字,成“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其实并非老子原文。

直译:

将要收拢的,必然是它原本已经得到了扩张。将要削弱的,必然是它原本已经得到了加强。将要去除的,必然是它原本已经得到了推举。将要剥夺的,必然是它原本已经得到了给予。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道理。持守柔弱,更好过逞刚强。大鱼不能脱离深渊,国家的利器,不能随意示人逞威。

解读:

第三十七章:

帛书版:

道恒无名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②。

传世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版本差异:

① 道恒无名:传世版改成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义相差甚远。“道恒无名”,侯王守的是“无名”之道;而改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守的则是“无不为”之道。“无名”、“无不为”都是道的属性,但是侧重各有不同。守“无名”,是无为、无功、无言;而守“无不为”,则可能就会被理解成“为所欲为”。

② 天地将自正:传世版改成了“天下将自定”。“天地”代表整体大环境,而“天下”则侧重于“治下”,“天地正”与“天下定”,格局大小一目了然。另外,“定”字从“正”从“宀”,本也有安定、治理的意思,不过往往伴随着强力压制,比如平定、镇定。所以“正”必“定”,而“定”未必“正”。《道德经》全文多处讲“正”,比如“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均可与此处相对应。

直译:

道从来都是没有名字的,侯王如果能够持守它,万物就会自作自化。自作自化而有私欲出现,我就要用道的真朴来安定他们。用真朴安定了他们,也就不会再沾染私欲。不沾染私欲,他们就能保持真情朴实的面貌。如此,天地都将自行回归正态。

解读:

第三十八章:

帛书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版本差异:

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传世版在这句话后面添加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其实是对本章的误解。本章所讲与“上德”对应的“下德”,是个统称,包括“仁、义、礼”在内,统称为“下德”,而不是单独有一个“下德”。“下德”的共同特性便是“不失德”,都是有目标,有追求,以立“德”为目的而为之,如此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所以“建德如偷”。

第三十九章:

帛书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①,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②。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传世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版本差异:

① [万物得一以生]:这句话在帛书版中没有,传世版添入。第一章的“无名,万物之始”,传世版也是修改成了“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与万物,其实同属,万物各自遵从于道而获得中正常态,单独一个“生”字不足以描述。

②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这句话也同样是传世版增添加入,当删。

第四十章:

帛书版: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②。夫唯道,善始且善成③。

传世版: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版本差异:

① 大器免成:“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无、希、免都是“没有”的意思,但传世版改成了“大器晚成”,“晚”用在这里就不伦不类。“大器免成”,是说最大的器,是不会落成的。因为“成”也就意味着完结,就此固定下来,失去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便不能称之为大了,和“大成若缺”一个道理。所以最大的方不会有边角,显现出边角,也就意味着不能更大了。最大的音不会以声相和,最大的象没有形状,对道最大的褒扬是无名无誉,因为任何名、任何誉都不足以加。

② 道褒无名:传世版改成了“道隐无名”,表示隐藏起来连名字都没有,与“道褒无名”刚好完全相反。对道最大的褒扬便是无名无誉,正如第三十九章所说“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像石头一样没有人称赞,才是最大的称赞,因为无所遗漏,天地万物无不沐浴其福泽之中,这才是最大的显化,又怎么能说是“道隐”呢!

③ 善始且善成:传世版改成了“善贷且成”,“贷”是“施、予”的意思,与第六十八章“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相呼应。可“道”是独立不改的,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它是“不施”的。天地可以不自生而得长生,圣人可以不积而愈有愈多,但用于“道”就不合适了。

第四十一章:

帛书版: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传世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二章:

帛书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①。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

传世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帛书版: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传世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帛书版: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传世版: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帛书版: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传世版: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帛书版: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传世版: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帛书版: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①,弗为而成。

传世版: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帛书版:

为学者日益①,闻道者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传世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帛书版:

圣人恒无心①,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属耳目焉②,圣人皆孩之。

传世版: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帛书版: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①,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②,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传世版: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帛书版:

道生之而德畜之①,物形之而器成之②,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③、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传世版: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帛书版: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传世版: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帛书版:

使我挈有知①,行于大道,唯迤是畏②。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传世版: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帛书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传世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帛书版: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传世版: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帛书版: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传世版: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帛书版: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传世版: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帛书版:

其政闷闷,其民惇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传世版: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帛书版: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传世版: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帛书版: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传世版: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帛书版: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①。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②。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传世版: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帛书版:

道者,万物之注也①,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②。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传世版: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帛书版: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传世版: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帛书版: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①。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②。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传世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帛书版: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传世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帛书版: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传世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帛书版: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①,使民重死而远徙②。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传世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六十八章:

帛书版: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①。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②,为而弗争。

传世版: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六十九章:

帛书版:

天下皆谓我大①,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②。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③。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④,如以慈垣之。

传世版: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七十章:

帛书版: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①,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传世版: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七十一章:

帛书版: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①。祸莫大于无适②,无适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传世版: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二章:

帛书版: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传世版: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三章:

帛书版: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①,病矣②。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传世版: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四章:

帛书版: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五章:

帛书版: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①天之道,不战而善胜②,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传世版: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六章:

帛书版:

若民恒且不畏死①,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②,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传世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七章:

帛书版: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①,是以饥。百姓之不治②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③。

传世版: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八章:

帛书版: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细微者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烘①。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传世版: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九章:

帛书版: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①?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传世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八十章:

帛书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传世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八十一章:

帛书版: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①,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传世版: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user avatar   kahuns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说「不真实」,且看下图:

这两件东西看起来平平无奇,不过是一把带柄斧头(锛)和一支船桨,斧头的木柄看起来很新,还带有木头的原色。船桨颜色较深,包浆很重,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来它的纹理。

那么这两件似乎只是家常老物件的东西,是什么时代的呢?九十年代?

实际上它们属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4300年。也就是去年刚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同时期的文物。

要知道,作为有机质,木头是很容易烂掉的,更何况在潮湿的浙江。那么为什么它们能保存下来呢?

这要归功于宁绍平原绝佳的埋藏环境,在厚厚的淤泥之下,这些木头处于无氧状态,故而能够完美地保存下来。这两件文物,也为我们了解良渚先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完美地实物资料——要知道,这一时期能够保存下来的木质文物可太难得了。

文博界有“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的说法。意思是如果环境足够干燥,或者完全浸没在水底淤泥之下,有机物文物都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上图中就是「湿」的例子,那么如果其后足够干燥又会如何呢?

请看新疆。

这两顶毡帽看起来是不是很暖和?很适合在新疆冬季里戴在脑袋上。羊毛毡子用红色毛绳固定,旁边还装饰了两束羽毛。羽毛看起来还很柔软,就像小店里卖的鸡毛毽子一样。

那么它又是什么时代的呢?

有了心理准备的你可能会觉得时代肯定不晚,但是看羽毛和毡子状态,实在很像新疆某位牧民还在使用的物件啊。

事实上,它属于3500年前新疆小河墓地的一位逝者。由于当地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得有机文物能够完美地保存下来。著名的「小河公主」就是在这儿被发现的,虽然时隔三四千年,她生前的面庞变化并不大,甚至连长长的睫毛都完好无损。

新疆阿斯塔纳墓地也是有机文物的聚宝盆,例如下图:

这些精致的小点心,是不是感觉又好看又好吃?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时代的呢?

唐朝。

唐朝的点心啊!竟然能保存到今天。特别是下面那盘,还有一颗饺子!!

今天每逢佳节吃饺子的习俗,看来都是源自于自古以来对它的热爱啊!

这几件文物的不真实感,是因为时代太早,保存太好。还有一种不真实感,是让人有穿越的感觉。

例如下面这件,想不想小时候冲牛奶用的玻璃杯?

事实上,它可是杭州市博的镇馆之宝,也是一件禁止出国出境的文物(这个可以说是文物中的顶级身份,全国一共也就一百多件)。它制作于战国晚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是将一大块完整的水晶晶体掏空制成的,体现出当时高超的加工技艺。

大概是它看起来太不可思议的,所以刚出土时被认为是玻璃杯。

不过我们转念一想,战国晚期能有玻璃杯吗?

可能还真有,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玻璃了,不过和今天的不大一样。到了汉代,由于丝绸之路等带来的文化交流,西方的大件玻璃器皿也都传到了中国,例如这件:

这是国博古代中国展厅展出的,东汉时期的一件玻璃杯。是不是和今天的玻璃质感已经没啥区别啦?

不过要说穿越,还得从日常熟悉的物件入手,请看下图:

这是啥?这不是一把工具钳吗?

确实是,不过放到了展厅里,它就不是一把普通的工具钳,而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使用的一把钳子了。这就告诉我们,长得普普通通不可怕,只要活得年头够久,也能变成绝世珍宝。

这些例子或许初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如果经常逛博物馆,也许就会见怪不怪了。我们有时候会把古人的世界想得很远很远,把他们的生活想象地枯燥又落后,但事实绝非如此。遥远的时空之间也会有奇妙的共振,古今之间或许共用着同一种日常。常去看看展,也就能发现这些不真实背后,不过是我们不熟知的事实而已。


user avatar   jin-nian-55-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的玻璃器皿,都有种迷一般的现代感。

清 玻璃无盖罐

如果不是故宫藏品,我会相信它是从超市买来的。

广西合浦县文昌塔70号墓出土 西汉 玻璃杯

清乾隆 蓝色玻璃直口长颈八棱瓶

长得好像宜家花瓶

清 蓝色玻璃盖碗

元 琉璃酒瓶

这不就是啤酒瓶子吗?

明 银香盒 出土于嘉定江桥镇李新斋家族墓

有啤酒瓶子,当然也要有盖子

战国 水晶杯

喝啤酒还要再配个玻璃杯

马蹄尊看起来像被切掉一半的啤酒瓶

清嘉庆 茶色玻璃光素马蹄式尊

清乾隆 红色玻璃直口长颈马蹄尊

19世纪 玻璃团花纹盖罐

很像淘宝上那种工艺品玻璃罐

清 浅蓝色玻璃光素花瓣口瓶

清 绿色玻璃六角纹渣斗

清乾隆 蓝色玻璃光素直口瓶

清乾隆 茶色玻璃橄榄式瓶

清乾隆 黄色玻璃刻花蝶纹酒盅

元 玻璃莲花托盏

我又写了一个回答,有些水晶文物看起来也现代感十足,感兴趣可以康康:





user avatar   li-run-hai-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的科举,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所有学子改变命运。等一次重大的机会。十年的寒窗苦读,就看考试时的一次发挥。成功考取功名的都非常开心,但在这样的全国性竞争下,无数的学子只取三甲,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了,在科举制度沿用的这些朝代,一共出现过500多个文状元,200左右的武状元,在这众多的状元里,我国大陆仅存有一张殿试状元卷,另有台北故宫几张清朝状元卷。

赵秉忠状元卷复制品

这张我国大陆现存唯一的一张状元卷,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不至于是一片空白。对于我国研究科举制度和明代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已经被我国列为了国家一级文物保护者。不管在什么朝代,都讲究字如其人,在考试中更是如此,字迹就是给考官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太差很难得到赏识,所以,在这些考生中,很少会碰到字迹难看的。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张仅存的状元卷上,字迹非常的工整大气。

台北故宫清朝状元卷

这张试卷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赵秉忠的状元所写的答题卷。经历400多年的沧桑变革,这张试卷也有了些残损,但却能清楚的看清整张卷子上的2000余字,不但字迹清晰可见,字体工整大气,而全文更是一个错别字都不存在,想来这些也都是他能够考取状元的一个原因吧。

出身于官宦家庭的赵秉忠自幼饱读诗书,1598年他高中状元,自此官途一路顺通,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在其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万历皇帝已经去世,天启皇帝不问朝政,政令不出自天子而出自魏忠贤,这是为官清廉正直的赵秉忠所万不能接受的,他开始连续上奏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但此时的魏忠贤早已是“九千九百”,他指派部下弹劾赵秉忠。1622年,为官二十余年的赵秉忠辞官回家颐养天年。辞官回家的赵秉忠对自己的从政生涯感到十分的惭愧,他觉得愧对自己的父老乡亲,无法衣锦还乡,于是他在离职之前便利用礼部尚书之职将其当年参加殿试的状元卷偷拿出来,以当做为官二十多年的纪念品。离职之后赵秉忠将试卷带回了其家乡也就是山东益都的郑母村,回乡的赵秉忠很快便因罢官之事而郁闷致死,但这份试卷却被其子子孙孙认认真真的保护了下来。也由此这份状元试卷得以长期保留在其后人之手,没有在历次战火中被损毁。

这份状元卷为19折册页,长度达268厘米,高度达47.6厘米,其封面和封底由绸缎装裱,在试卷的开头顶格有皇帝撰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字样,在题字下有皇帝大印。在每一折中都各有六行文字,字体长宽皆约1厘米,为蝇头小楷,字数约2600余字。他主张应当“实心先立”、“实证继举”才能使国家太平安乐。在文章的最后列举有赵秉忠的个人简历和祖上三代的简要介绍,再往后写有当时的阅卷考官等诸位大臣的职位与姓名。

赵秉忠去世后二十年,明朝被清朝所取代,时光斗转星移,转眼就到了新中国。1983年,曾经的益都变成了青州,而时任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的魏振圣为了更好的获取青州地区的文物情况而到各村庄和乡镇去调查。一天他来到了赵秉忠的故乡即郑母村,在这里有村民告诉他说,村里有当年明朝状元赵秉忠的后人,而赵秉忠当年的状元试卷也在他们家中。魏振圣听后大吃一惊,一辈子和文物打交道的他太明白这份试卷的重要性了,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份保存完好的状元试卷真迹呢!如果赵秉忠的状元卷还在,那将是中国文物界的巨大发现。

青州市博物馆

于是他赶紧联系到赵秉忠的十三代后人赵焕彬并询问他们是否能够将这件宝物捐赠给博物馆。但这件事情却没有魏馆长想的那么简单,赵焕彬在得知客人目的之后果断地拒绝了魏振圣的请求。原因也很简单,这张卷子打明朝以来就一直完好无损地保留在家中,历经了多少年的历史兴衰,哪能是说拿走就拿走的呢?即使是想花天价购买也是不可能的。

这可让魏馆长犯了难,他既无权力要求人家强制交出,又没有资金将其买下,能做的貌似也只有通过他这张“三寸不烂之舌”来使赵焕彬回心转意。经过多次劝说之后,魏振圣的话语似乎起了作用,赵焕彬同意将文物拿出来先让魏馆长看看,只见得这份“国宝级”文物被赵焕彬藏在了自家枕头里,当他用剪刀将枕头套剪开,赵秉忠的状元卷也终见天日。魏馆长打眼一看,好家伙,这份试卷的书写那可谓是规规整整,试卷开头便是万历皇帝用“朱笔”亲手题写的“第一甲第一名”,而这份试卷的长度也超乎魏振圣的想象,一共是十九折。

赵焕彬拿出试卷后对魏振圣讲,这份传家宝之前一直是他亲手缝在衣服内,使其寸步不离,但在特殊时期,因为害怕在衣服内被人拉扯后损坏宝贝,所以他才想出来把试卷缝在枕头里保存的办法。拿出试卷之后,赵焕彬又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件文物上交给国家,由青州市博物馆保存。至此这件历经四百多年岁月的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件状元卷得以重见天日。1983年6月,状元卷被国内外文物专家鉴定之后确定为正品,状元卷的出现为故宫博物馆填补了明代档案资料和中国帝制时代科举考试状元卷的空白,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1983年状元卷被发现后,其原件归于青州博物馆保存,复制品则送到了故宫博物院和赵家保存。自此这件真品便成为了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直受到全馆上下所有工作人员的重点保护。但这件文物却在1991年不翼而飞,成为了一桩震惊国内外的文物盗窃大案。

1991年8月份,正在开会的青州市主要领导接到了状元卷被盗的电话后立即赶往博物馆,文物的丢失使得他们极为震惊和愤怒,政府决定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而就在调查时,时任公安局长的李洪才在人群之中却发现有一位内部工作人员眼神躲闪,头顶冒汗,似乎十分紧张的样子,诡异的是这位工作人员当天晚上便消失不见。九天之后,这位曾经就职于青州市博物馆担任保安人员的林春涛被逮捕归案。经调查,林春涛一直对文物知识颇感兴趣并经常到社会上去搜罗一些文物,而就在一年前,他还参与了一场考古现场的挖掘活动,这样一切就解释的通了。安保人员林春涛精通文史知识,他对状元卷的价值十分了解,在一次值班过程中趁人不注意监守自盗,将文物偷盗而出,幸而由于抓捕及时,这件国宝没有遭到损失,被完好追回。

贴上一份报道m.qulishi.com/article/2

魏振圣到了赵焕彬家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他能无偿捐献给国家。

  赵焕彬听完后脸色变幻了几下,便说:“我家之前确实有个宝贝,但破四旧时,家中发生了一次大火,将宝贝给烧没了。”相比于昨日的否认,今天赵焕彬突然改口,倒是引起了魏振圣的注意,此刻他更加断定,状元卷一定就在赵焕彬家中。只不过,眼下赵焕彬显然不愿意交出,那他只能先回去想想办法。


  随后在那一年,魏振圣先后二十多次到赵焕彬家里进行劝说,然而,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一直到了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二十四次,锲而不舍的魏振圣再次到访赵焕彬家中,劝他将状元卷捐给国家。

  魏振圣说:“老哥啊,我来这么多次了,也不是贪图你的宝贝,而是想说这状元卷意义非凡,全中国也就只有台湾有,大陆地区一张都没有,堂堂大国面子上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在你手中,这状元卷也没有太大作用,你捐献出来,不仅可以获得国家奖励,还能留个美名。全国人民日后在博物馆看到参观这状元卷时,肯定忘不了老哥的好。”

  许是魏振圣的苦口婆心打动了赵焕彬,他轻叹一声,颇为无奈道:“魏所长,你说的很对,这状元卷对于国家确实很重要。罢了,在我手中也是糟蹋,我就送给国家了。”说完,他转身走进屋内,从墙角一个米袋子内,掏出了一个折子,打开后正是一张明朝殿试的考卷。

全文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 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 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 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 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人日以伪,治日以敝,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

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 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顾身托江湖,有闻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尽者。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

臣闻:

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用是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司之职,则曰天职;所治之民,则曰天民;所都之邑,则曰天邑。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今夫天 ,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也。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无欠缺以亏其化;无阻滞以塞其功者,盖不贰之真默,酝酿于大虚,不已之精潜,流衍于无极,故实有是化工耳。

然则人君法天之治,宁可专于无为,托以深密静摄哉! 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职司为实政者;人君宪天之心,宁可专于外务,强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贰不已之真精为实心者。粤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贻协和风动之休;民也画象而理,成《击壤》从欲之俗。君臣相浃,两无猜嫌,明良相信,两无顾忌,万古称无为之治尚矣!而询事考言,敷奏明试,三载九载,屡省乃成,法制又详备无遗焉。盖其浚哲温恭,日以精神流注于堂皇;钦明兢业 ,日以志虑摄持于方寸。故不必综核,而庶府修明,无事约束。底成古今所未有之功,乾坤开而再辟,日月涤而重朗。盖以实心行实政,因此实政致弘勋。

其载在《祖训》有曰,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门勿得沮滞,而敬勤屡致意焉。列圣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绪,固有加无坠者。至世宗肃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断;察废弃者,作之以精明。制礼作乐,议法考文。德之所被,与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 与雷霆共迅,一时吏治修明,庶绩咸理,赫然中兴,诚有以远绍先烈,垂范后世也。

今我皇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

耻言过行,古昔有训,而竞靡以炫者,招利口之羞。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则因言而核之实,考实而责之效,使捷巧不得与浑朴齐声,悃幅不至与轻浮共誉,又今日所当速返者也。

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浊扬清也。而吏习尚偷,既使者分遣,无以尽易其习。为今之计,惟是广咨诹、严殿最,必如张咏之在益州、黄霸之在颍川。斯上荐剡焉,而吏可劝矣。教化者,齐士民之心术,以维风振俗也。而士风尚诡,即申令宣化,无以尽变其风。为今之计 ,惟是广厉学官,独重经术,必如阳城之在国学、胡瑗之在乡学,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风矣。

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非不颁赈恤也,而颠连无告者,则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隐未达;而渔猎者有以阻之,上费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罚,清出支之籍乎?四夷之内讧,西支东吾,非不诘戎兵也。而挞伐未张者,则守圭纨绔之胄子,无折冲御侮之 略;召募挽强之粗才,暗驰张奇正之机。兵费其养,国不得其用,何不严遴选之条,广任用之途乎?民氓之积冤,有以干天地之和,而抑郁不伸,何以召祥?则刑罚不可不重也。故起死人、肉白骨、谳问详明者,待以不次之赏;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无所积矣。天 地之生财,本以供国家之用,而虚冒不经,何以恒足?则妄费不可不禁也。故藏竹头、惜木屑、收支有节者,旌以裕国之忠;而犹然冒费者,罪无赦焉,而财无所乏矣。

盖无稽者黜则百工惕,有功者赏则庶职劝,劝惩既明则政治咸理,又何唐虞之不可并轨哉!而实心为之本矣!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举。不然,精神不贯,法制虽详,无益也。而臣更有献焉:盖难成而易毁者,此实政也;难操而易舍者,此实心也。是必慎于几微,戒于宥密。不必明堂听政也,而定其志虑,俨如上帝之对;不必宣室致斋也,而约其心神,凛如师保之临。使本原澄彻,如明镜止水,照之而无不见;使方寸轩豁,如空谷虚室,约之而 无不容。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一意动,知其出于人欲,而绝之必期于尽。爱憎也,则察所爱而欲近之与所憎而欲远之者,何人?喜惧也,则察所喜而欲为与所惧而不欲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视听注焉;勿曰非违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监存焉。

一法之置立,曰吾为天守制,而不私议兴革;一钱之出纳,曰吾为天守财,而不私为盈缩。一官之设,曰吾为天命有德;一奸之锄,曰吾为天讨有罪。盖实心先立,实政继举,雍熙之化不难致矣,何言汉宣哉!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臣谨对。

全文译文

(翻译)臣回答:我听说帝王亲临统治国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而后才能约束臣民,日理万机,才能获得繁华太平的治理;必须有倡导和率领国家的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而后才能够磨练和激励百官,振兴改革各种事务,才能达到非常兴盛的治理。什么是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是要立纲纪,要颁布法规制度,悬挂在皇宫大门两侧,置放在法令条文之首,张挂于朝廷宫闱各处,散布于各级官府,发送到天涯海角,上下纵横,大小区域,莫不具备,处处严密,丝毫没有疏漏的地方。什么是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就是要振奋懈怠懒惰的人,激励精明能干的人,发自于内心深处,起之于细微之间,从朝廷宫中开始,风行到朝外各地,灌注到边疆角落,波及各处,天下臣民的精神意志,无不畅达,肌肤形骸,到处都没有堵塞的地方。

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实行了,则官员有法可循,百姓有法可治,人们看到的听到的都一样,视听不乱,没有散漫乱离的担忧,用以统治的国家机器就可彰显作用;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树立了,各职权机关就能配合默契,贫苦百姓暗自信服,意志统一,法度不乱,没有繁琐懒惰的祸患,用以统治的根本就坚固了。有这样的国家机器,就不是空有驾驭天下的势力,而且能昭示国人守住天下,上下相互维持制约,太平盛世就逐惭达到了;有这种从根本上的治理,就不是只是用法令条文来操控天下,而且能振奋臣民精神,大家相互竞赛和勉励,一个兴盛的社会就不劳而至。自古的帝王们,不下宫室台阶但其所为却能迅速风行于天下,不出宫殿之门其命令却能像鼓声应答那样得到响应,就是用的这种治国之道呀!到后来,崇尚清净的帝王深居宫中而百官效忠职守,就是用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推行了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 呀。

后世人谈起精明的帝王,首推汉宣帝(刘询),他治理时官员称职,百姓安宁,可谓治理有效了!但他却又专意于检察,那么检察不到的地方,必有遗漏,靠造假得赏的人也就随之而来了;后世人说的深沉静默的帝王,首推汉文帝(刘恒),他简约节制,不巧立名目,可谓是政策宽缓了!而他又特别注重修养持重,这种修养持重思想潜移默化,发扬光大,所以四海平安的社会就出现了。

国家机器虽设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行不通,那么皇上想要责备官员,官员却已经窥视到皇上的懈怠而效仿了;皇上想要求民众,民众却已经窥视到皇上的粗疏而私下议论了。即使国家的纲纪、法度明确制定了,而上面只有空文下达,下面只用虚假相对,上下互相蒙骗,虽然得到明察之利,却也受到明察之害。治国思想畅通而国家机器又不疏忽,就能把想法迅速变成命令,臣民会信任皇上的意志从而平安无事;心神向往又慑于威力,民众就局限在皇上的天地之中而顺从。一切规则、法律都完备但不运作,上边以精神统辖,下边用实政管理,上下相互儆戒,就会没有反覆查核之名,而有详细考察之利。那汉宣帝不如汉文帝得说法,正是反映这个道理!

尊敬的我朝太祖皇帝(朱元璋),他的聪明才智为上天所授,刚毅品性由生性决定。在国家草创初期,他就创建制度设制谋略,定下万世之大计;天下安定之后,进一步立纲纪、陈法度,为百代留下了恢宏章程。对在考盘(地方名)之崛起,颍川之治理中表现优秀的官员,都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作为风范鼓励各地学习;对榨取民众的鹰鹯猛禽,虐待民众的猛虎野兽,必须挫败和折服他们,以警惕众多官吏。(假如)用那些善于揣摩帝王心思回复的人、善于处理政务喜欢反覆查对的人,就会搞虚假欺骗,常会收获一纸空文。人一天天变得虚伪,治理一天天变得混乱,这怎么能继承帝王的那些至高无上的理念,发扬古代那些美好的风气呢?又怎么说能统领万民万物、仰承天地赋予的责任啊!

恭敬的皇帝陛下,您有天生的聪明睿智之资质,具备文武圣明之道德,掌握着严肃而美好的玄色令牌(权力),承担着国家的鸿大基业,手握驾驭臣民多种权柄从而使臣民整肃,多次出征安定边疆从而让九州臣民俯首听命,已经手握太阿宝剑,鼓起冶炼之炉,这就可以高于五帝、胜过三王、藐视汉以下的各代帝王了!但您仍然让臣等来到朝中,谋取循名责实之术,欲继承唐尧、虞舜、雍熙皇帝时的风气,这是多么盛大宽广的胸怀啊!我是草茅卑微之人,怎敢妄言?但我也是亲眼目击了世态变化啊!只是身在江湖远离朝廷,有想法却不可说,能说点又不能尽性呀。我今天有幸身处离朝廷咫尺之地,得以畅所欲言而无所顾忌,哪敢不披肝沥胆以献给皇上!

我认为:皇上就是天,天有覆育大地之恩,却不能自理天下,所以把它的责任寄托给君王。皇上有统领国家的权力,也实有所承受于上天。因此所经办的事情,其办法就来自广大无边的天。所居的这个位置,就叫天位;所掌管的职责,就叫天职;所统治的民众,就叫天民;所设置的城邑,就叫天邑。所以复兴理论达到天下大治,必须要求天来审正。而如今那上天,幽深玄远,美好但不可测量;渺茫淡清,模糊而不可窥探。而四季(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各效力于自己的官位;山岳河海,都显示自己的职责。人人接受浩荡普济之恩泽,处处蒙受含弘广大之福禄。没有因欠缺吃亏而求其改变的,没有因停滞阻塞而阻挡其功效的,这唯一的真谛默默酝酿于太空之中,取之不尽的精华暗暗流衍于无穷无尽,这就是大自然固有的创造力。

皇上要按天的法则治理天下,宁可专心于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托付于严密冷静的整顿!这就必须有各级各类职能部门为之推行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皇上要按天的法令统一民心,宁可专心于身外的事务,用强大有力的法令来把持政权!这样就必须有些一心不停、真诚精明 之人为之推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像回到唐尧、虞舜的时代,皇上不费力气地治理,给了臣民亲睦协调、若沐春风的欢乐;百姓也把法规条文张挂在象魏上而懂道理,形成了唱着《击壤》歌随心所欲玩乐的风俗。君臣相互通彻,两无猜疑;贤明善良的人相互信任,两无顾忌,万世称颂的无为之治就实现了!同时考核言行,陈述奏章,公开考试,如此经历几年,多次试验即可成功,法制就又详细完备起来而没有遗漏了。这样多用智慧而又温和谦恭,日日把这种精神灌注到官署大堂之中;作风严明而又兢兢业业,天天用此意志引导人的精神,所以不必反覆稽查而官府都能开明,无事烦扰。做出古今所从未有过的功绩,乾坤重辟,日月增光。这就是用实心推行了实政,用实政建立了伟功呀。

《祖训》记载说,那些臣民有道理的建议,就要交给管这事的机关施行,各级官府不得阻挡,而且恭敬地多次表达这个意思。后来诸位圣王们都相互继承,遵守这个固定的法则,接受了先人的建议,只有加以发扬而没有丢弃这一原则的。到了明世宗(朱厚熜),让委靡不振的人知返,用英明的决断振奋他们;看到被废弃的人,用精明的手段激励他们。制定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振兴礼乐,议定法律。道德所覆盖的,与河海一般深;威力所达到的,像雷霆一般块。一时吏治昌明,众多业绩皆有条有理,国家赫然中兴,这确实是上承于先烈,下 垂于后世啊的功绩呀!

当今皇上陛下,任人图谋治国,日日实行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希望群臣奋进呀。而今人多放纵成习,的确如明智的人所顾虑到的那样。所以要设置官吏,各司其职。对超越职权逞能的人,就以“越俎代庖”来讥讽他。因为愿做超越职权之外的事,必有不精心于职权之内的事!这就要按照职权做其负责的事,再根据所做之事考核其功绩,使春天的官不得参与冬天的公事,管军事的不得再分管刑事的事,这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耻于言谈而敏于行动,这是自古就有的训导。对那些竞相奢靡撒谎吹牛的,就让他们得到舆论的羞辱。那种称心于外表奢耻的人,必不能有深沉远大的胸怀!所以要从言论考核他的实际,再从考核查究他的工作实效,使敏捷灵巧的人不得与糊涂迟钝的人获取同样的名声,使诚实的人不得于与轻浮的人得到同样的荣誉,这又是当今所应当迅速恢复的做法。

巡察的官员是朝廷寄托的耳目,目的是激浊扬清。而官吏已养成了苟且偷安的习惯,即使把官员分别派遣下去,也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这种恶习。当今之计,唯一的办法是广泛咨询,严把首尾,必须像张咏在益州、黄霸在颍川那样。上级推选官员严格了,下面的官吏就好规劝了!教育是整治并规范民众的心术,以维护和振兴好的风俗习惯。而民风中还存有欺诈、虚伪的东西,即使一再下令宣布改变,还是不能让这种风气全部改变。当今之计,唯一的办法是广泛磨砺培养治学官吏,推崇经学儒术,必须像阳城在国学、胡瑗在乡学那样,给予他 们以重托,民众就可以教化了!

全国的穷苦民众,十室九空,不是没有颁发赈济和抚恤。社会上还有穷困不堪而投告无门的人,那么德政就未能有效显示。贪污牟利者能蒙混,是下面的民意未能上达。渔猎钱财的人能够截留赈资,国家花上十分,下边得不到一分。为何不加重对秘密贪取者的惩治,而罚他个倾家荡产呢?四方少数民族内部互相倾轧,应付了西边应付不了东边,不是不想动用军队。而征讨还没开始,守着宝玉的那些富贵出身的纨绔子弟,没有抵御敌人欺侮的谋略,召募了一些挽弓射箭粗鲁毛糙之人,暗地里随便用一些作战方法。国家用军费养着他们,该用的时候不能用。为什么不严格遴选条件,广开用人之途径呢?民众当中的积冤,关系国家的和平安定。而抑郁之气得不到伸张,怎么能招致吉祥世道?所以刑罚不可不重用。审判定案时把案情问得明明白白的人,能让蒙冤的人起死回生,应待以好的奖赏;而刑法繁细如秋日之荼,不轻易宽赦,这样就没有什么积冤了。天地所生的财产,本来是供国家用的。而对虚报冒领无正常规范,国家怎能长久富足?对胡乱浪费不可不禁止呀。所以对那些连竹头、木屑都积攒和爱惜的人,对收支有节制的人,应该表彰他们富国裕民的忠心;而对那些仍然在冒领浪费者,治罪无赦,国家的财产就不贫乏了。对没有功绩者予以贬斥,则能让百官得以警惕;对有功者予以奖赏,则能让许多在职者得以勉励。勉励和惩罚明确,政治上就显得有条有理了,又怎么能不与唐尧、虞舜时的美政齐名呢!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是根本啊!用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任用人,人就不敢用苟且偷安的态度应付皇上;用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谋划国事,国事就不至于因人的懒惰而不振兴。不然,人的精神不贯通,法制虽然详细健全也无益。

我还有建议奉献给皇上:我认为难以成功而且容易毁坏的,就是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难以掌握而容易丢掉的,就是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这就必须于细微之处谨慎,于局部小事防备。不必在明堂上听政,就可决定民众的意志和谋略,使臣民庄重如面对上天;不必在宣室(宫殿名)行致斋礼,就可约束民众的精神和思维,使臣民凛然如对师保(古时教导贵族子弟的官)。使内心澄彻,如明镜止水,照到的地方没有看不见的;使方寸之地豁然开朗,如空谷虚室,约来的人才没有不能容纳的。一种想法萌生了,知道这是出于天理,就要让它如期见于行动;一种心愿出现了,知道这是出于个人的欲望,就要让它如期灭绝殆尽。

在爱憎感情上,察觉到所喜爱的人就想靠近他与察觉到所憎恨的人就想远离他,这算什么人?在喜惧态度上,察觉到所高兴的事就想去做与察觉到惧怕的事就不想去做,这算什么事?不要说屋漏了外人不知道,而天下人们的眼晴和耳朵都在注意着;不要说还没违法就不被禁止,而神明降下来监视着每个人的生存。一种法规的设立,是皇上在为天守护制度,而不能私自议论兴起或革除;一分钱的出纳,是皇上在为天守护财产,而不能私自增加或减少;设置一个官职,是皇上为天任命有德之人;除掉一个奸邪,是皇上为天讨伐有罪之人。这就是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首先树立起来,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继而奏效了,雍熙皇帝时的社会风气就不难达到了,还说什么汉宣帝呀!我不知道什么是忌讳,斗胆冒犯帝王之威严,不胜恐惧,谨慎作答如上。


user avatar   you-xin-xing-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浙江省台州市赵伯澐墓出土的南宋水晶璧,一眼看去像一件假文物,因为太“现代”了:

2016年抢救性发掘的南宋赵伯澐墓,是浙江南宋考古史上首座完整南宋古墓。墓葬出土了大量丝绸服饰。赵伯澐是赵匡胤的七世孙。

1964年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的《墓主人生活图》,年代为东晋时期,像一幅现代儿童的涂鸦,局部如下图:

整幅图长106厘米、宽46厘米。由6块大小相似的纸拼接而成,是中国最早的纸画。全图如下:


user avatar   wen-yi-zai-da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推荐:清华简

横空出世一套新版的十三经,你说激动不激动?

可以说清华简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文物,他的重见天日可以与中国学术史上的两次重大发现,即汉武帝时期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孔壁中经和西晋时期在今河南汲县一座战国时魏国墓中发现的竹简书籍《竹书纪年》相媲美。但也是因为竹简上的记在和我们认知的历史大不相同,也频频受到了真伪的质疑。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简称。

这批竹简之所以他的出现备受关注,是因为这些竹简全部是秦皇焚书以前的写本书籍。除了有《尚书》和类似《系年》的编年体史书之外,在近两千五百枚的清华简中还有类似《国语》的国别体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与《周易》有关的书。

这些竹简中记载的都是两千多年来没人见过的内容

二零零八年,在获知香港文物市场上有这样一批重要竹简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古文字学一代权威李学勤就立刻向清华大学校领导汇报了这个消息。据说当时清华领导问:能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批竹简的意义?李学勤是这样回答的:如果这些竹简是真的,那就是司马迁也没有看过的典籍。

而随着最近的研究,又是出现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发现

清华简第四辑中发现一篇题作《算表》的文献,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发现最早的十进制计算表格工具,比秦汉时期的九九表计算功能更强大。

这个写有《算表》的竹简拼接之后形成一个表格,上面写有数字,采用的是十进制,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能够快速计算一百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此外,我国广为人知的九九乘法表来自秦代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汉代的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而清华简的《算表》不仅时间大大提前到战国,而且计算功能远超过秦汉九九表。

除了这些,清华简的出土还颠覆了一些传统的观念

比如:周文王是忠君之臣吗?

我们对周文王的印象不单单是来自《封神演义》中文王托孤的样子,更是在传统儒家经典中周文王的至德形象。

但是在清华简中的《保训》中,其内容系周文王临终前对其子武王姬发所留下的遗嘱,整体风格与现存《尚书》的《顾命》篇相似,为以往学者所未闻见。简文一开始点明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为惟王五十年。先秦时期在位五十多年的王很少,刚好是五十年的只有周文王。

在这篇周文王的遗训中,周文王对儿子武王讲了一个关于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的故事:商人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将王亥杀害,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微由此把基业传贻子孙,于是汤得天下。

这篇《保训》提供了周文王生前称王的证据,并且在周文王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着手灭商了。如果真是这样,则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周文王的忠臣形象。

比如:秦人始源并非西方

一般认为西周灭亡后,秦人雄起于西方,自西渐次向东兼并列国完成统一。但是秦人怎么会突然在那个时候崛起,却一直是历史悬案。

这个秘密却藏在在清华简中收录的《系年》中,这篇简文一共由一百三十八支简组成,记载着西周建立到战国前期,记录了周代历史上极为重要事件,也解密了不少历史疑案。

由《系年》简文可知,作为商纣王大臣,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国君先祖的飞廉,参与三监之乱,在商朝覆灭后,由商都东逃至商奄。奄属嬴姓,当时嬴姓国族均反周,飞廉投靠同一族姓。

乱事失败后,周朝将周公长子伯禽封至原来奄国之处,建立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又把参与叛乱的嬴姓人、和飞廉关系紧密的族人,强制从山东迁到甘肃(今甘谷县一带)。周朝给他们的任务是驻守边疆,防御西北的戎人。

但是秦国人坚忍不拔,虽然被迫离开故土,在大西北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通过为天子养马的功绩不断壮大,不断东进,最终横扫六合。

再比如:烽火戏诸侯根本不存在

史记·周本纪: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烽火制度直到战国秦时期才出现,那么当时周幽王又是拿什么戏的诸侯?美女褒姒表示自己很冤。

其实,所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是司马迁根据战国时期的传说所想象的,西周灭亡真正的原因记载在现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中:

当时的周幽王娶了来自西申国的王后,生了太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随后周幽王又娶了褒姒生了伯盘。周幽王宠爱褒姒,就想废了宜臼,改立伯盘为太子。宜臼一看大事不妙,出逃到了舅家西申国。周幽王害怕废太子以后还要回来和小儿子争夺王位,一不做二不休,和伯盘一起带兵杀向西申国。申国是个小国,无法和周王室抗衡,盟友曾国看到西申国身处险境,于是去找犬戎一起反击。

周幽王没料到杀出犬戎军队,和伯盘一起被杀,西周灭亡。

而且,清华简还记录了这样一个独家史实:

西周灭亡后,宜臼并没有顺利登上王位。朝廷这时候认为宜臼携外邦攻陷国都,大臣们大多拥戴周幽王的弟弟为王。叔侄之间又展开了长达21年的战争。最终,在晋国国君的支持下,宜臼获胜,是为周平王。

这一点其他历史书都从来没提及的,颇有颠覆性。


user avatar   CruinKer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作于公元前1450年的迈锡尼战斗玛瑙,雕刻在一个只有3cm长的指环上。作为Pylos Griffin Warrior的身份印石一同陪葬。

完美契合我小时候对战争的浪漫幻想。(Pylos combat agate)

刚出土时的平平无奇:

现代艺术家们对于所刻迈锡尼武士战争场景的重新构图分析:


发掘者夫妇: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故宫的御花园的道路上,共有900多幅各型各色的小石子铺成的“石子画。样式繁多,数不胜数,尤其是反应了民间百态的最多。有学者在其中发现了一副“怕媳妇图”,虽然说未必算得上重大发现,但是在皇帝独掌的后宫里出现这样的画,着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副石子画位于小井亭西北方向的小路上,图中共绘制有四组男女。

石子画最右侧的男子一脸愁眉苦脸,被罚跪搓衣板不说,还被罚头顶烛台,他的媳妇毫正不留情地骑在他的背上呢!

石子画右侧第二幅中的男子处境也十分的糟糕:除了和第一位男子一样被罚跪搓衣板之外,更是被罚头顶板凳,双手合十向媳妇求饶,他的媳妇则手持鸡毛掸子,一脸得意洋洋。

石子画右侧第三幅中的男子除了好似被罚跪门槛之外,还被罚头顶一个大海碗。他的媳妇则坐在对面,一脸严肃。

石子画最左侧的图中的男子终于不用罚跪了,但是却骑着毛驴落荒而逃,还紧张地回首张望——原来他的媳妇一手挥舞着大刀,一手挥舞着棍棒,正在后面追杀他呢!

这张小小的石子画,正反映了“最怕庭中骤雨来,倒了葡萄架”的清代“妻管严”们的生活。

在封建礼教对女性最为约束的朝代,在礼数最多的紫禁城中,仍旧出现了这样的图画。不知清代的皇帝们是否看到过这副图画?如果他们看到这幅石子画的话,是否也会为“妻管严”的遭遇而气抖冷呢?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鸡蛋

有西周的

还有春秋的

(溧阳土墩墓)

出土量还不少,当时的人吃鸡蛋应该还比较普遍,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诗经》里找不到鸡蛋的诗句。按道理应该有些类似句子

卵之白兮,其味靡靡。
卵之黄兮,其色嘻嘻。
—《诗经·我瞎编的篇》

还能顺便告诉东南某省,你大陆阿爸的茶叶蛋都三千年了。


有了吃的,就得有餐具嘛

你看这个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出土的这个勺子怎么样?

( 鎏金錾花九曲银勺)

是不是很像你吃火锅时的不锈钢勺?

说到火锅,你看这个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出土的银托,它像不像个火锅!

哎,没错,拿来涮锅杠杠的

你要是嫌不好热,它还有个配套的锅盖,仍然是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出土的银盖。

您的餐具齐了,先慢用,我去用这个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壶去给前面的加点汤。

—— ( 莲瓣纹提梁银罐)——


饭局如战局,酒场似战场。

吃饱喝足了,记得不要跟人置气

你看这块河南省洛阳西汉墓里的这块空心画砖。

看着像连环画

瞅着像连环画

实际上就可以当连环画

这连环画上的故事,大部分中国人都非常熟悉——————二桃杀三士,告诉我们大家,吃饭时不谈公事,谈公事不要来气。

这画砖上的人物服饰、形象都与历史记载对应上了,极其有趣。

有些画砖上还有些画风违和的武士形象,比如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武士,长这个样子。




        

相关话题

  是否有人因为某些学者对考古历史界对中西方的双标,引起愤怒转而质疑古代西方的历史及考古? 
  作为文博人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为什么进入农业社会的人类长期营养不良却没有灭绝? 
  如何评价中科院研究员高星质疑现代人「出自非洲说」,指谜团破解或在中国和东亚?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候的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日本人占领华北时,没有开挖十三陵之类的墓葬? 
  希腊,亚历山大,罗马的某些缺乏考古证据的历史,有没有可能恰恰像当年疑古派推论先秦那样,是层累形成的? 
  良渚文化有可能不是新石器文化而且文明吗? 
  如何评价《石峁古城建造年代再探索》一文认为“石峁古城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以当时的科技,周穆王时偃师的木质机器人,墨子的木鸢,孔明的木牛流马,能造出来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第147期?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女人多数会当慰安妇来慰劳本国官兵?这些日本女人当慰安妇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