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远古中国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的文化交流有多紧密? 第1页

  

user avatar   xu-cheng-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大也很有趣。实际上从当前的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来看,史前时代,至少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地上的众多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就相当紧密,比我们许多人想象的还要紧密

我们仍然通过一个个案来说明这个问题。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玉文化发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中位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和位于华东地区的凌家滩文化一南一北各为翘楚。

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红山文化(约B.C 4700~2900):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拉木伦河和努鲁虎儿山区域。继承赵宝沟文化,发展出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聚落数量大幅增加,已经完全转向农耕社会种植粟和黍。陶器丰富,彩陶发达,玉器制作极为发达,出现了大量制作工艺精湛的祭祀用玉器。出现了以“坛、冢、庙”为核心的超聚落级公共祭祀遗址,出现陶塑神像。

凌家滩遗址(约B.C 3500~3000):可能是薛家岗文化的一部分。目前仅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共发现超过10万㎡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从遗址发掘来看,凌家滩遗址为高级祭祀遗存,在遗址中发现大量精美玉器,如带有八角星纹的玉板、穿着祭祀服装的玉人、由鹰和猪首组成的鱼鹰等。大量的玉器出土表明,在公元前3000年,长江下游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祭祀氛围和复杂的社会分工。

从时代上看,两个新石器时代以玉为尊的考古学文化非常接近;而从地理位置上看,红山文化和凌家滩远隔千里,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上古时代,他们之间的沟通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这两个千里相隔的崇玉社会被连接起来了。

这一切要从一件奇怪的玉器说起。

“云”耶?“龟”耶?

在众多的红山文化遗址,尤其是以“庙、坛、冢”闻名的牛河梁祭祀遗址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玉器,这种玉器形似勾云,制作精美,却不知道到底描绘了什么,只能将其暂时称作“勾云纹器”。从这种玉器出土于祭祀遗址可以推测,这应该是一种祭祀专用的玉器。

那么这件勾云纹器到底是什么呢?从这件玉器的复杂纹样可以推测,目前这个样子已经是它经过了高度抽象化后呈现的新艺术面貌。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应该寻找它的祖型。

在天津市文物局保管的一件传世的红山玉器上,我们找到了勾云纹器的祖型:

原来,所谓的勾云纹器是玉龟!

那么问题又来了,红山人为什么要崇拜玉龟?从玉龟祖型到“勾云纹”器,我们发现玉龟的头尾似乎可以简化,而玉龟的四肢和腹部那个螺旋似乎是整个玉龟崇拜不可省略的核心,这说明什么呢?

最早的宇宙观

我们将目光投向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南方,在那里,凌家滩人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对龟的崇拜。在凌家滩遗址中,最令人惊异的当属一只八角星纹的玉板:

这只玉板上,八角星纹位于核心位置,周围像太阳放出的缕缕日光。

这个八角星纹是什么呢?天文考古学家相信,八角星纹是中国古代宇宙的抽象模型:古人先通过观察太阳东升西落和二分二至的太阳轨道推算出东南西北四个标准方位,再在四大方位上对半切割出“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组成了所谓的“八方”

八角星的中央则是北极星,古人发现星空旋转而北极星不动,就想象宇宙是围绕北极星为轴运转的。

换句话说,八角星纹实际上是五千年前凌家滩人想象的头上的星空。

惹人注目的是,这块象征着先民宇宙观的玉板并不是独立发现的,在考古发掘时,人们发现它被刻意放置在同样由白玉雕刻而成的龟甲腹中:

这代表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龟灵崇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至少从裴李岗时代开始龟灵崇拜已经成为中国信仰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龟长寿而神异,更是由于在中国“天圆地方”的“盖天”宇宙观下,腹部平坦而背部隆起的龟甲就是一个绝好的宇宙模型。

在《淮南子》中,我们就可以见到这样的宇宙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 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在共工撞毁天柱后,女娲杀巨龟,砍下龟足作为巨柱,撑起天地四极,拯救了世界。换句话说,在先民看来,天地正是被龟撑起的。那么,宇宙正如巨龟这样的信仰也不难理解了。

将红山文化的勾云玉龟和凌家滩的玉龟玉板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深意:

龟代表宇宙的容器,旋转的云纹正是宇宙围绕天枢旋转的极具抽象化的体现,红山文化的玉龟和凌家滩文化的八角星玉板表述的是同样的宇宙观!

距离1100公里的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考古学文化被同样的宇宙观联系起来了。

那么玉龟崇拜是两个文化之间唯一的联系吗?这点联系是不是巧合呢?

宇宙之鹰

和勾云纹器一样,在红山文化中另一种特殊的祭祀用玉器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到底指向什么形象。

是不是看起来很像克苏鲁?这降低SAN值的玉器到底是哪尊神灵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一件类似的玉器中可以看出,这个形象应该是枭,也就是猫头鹰:

那么,组成猫头鹰两翼的这个旋转的勾云是什么呢?

我们把它翻转一下

和红山文化的另一件重要器物对比:

这卷纹似乎就是玉猪龙卷曲的身体。

以鹰为身体,以猪为羽翼,这个奇怪的形象代表着什么呢?我们又将目光投向一千多公里外的凌家滩。

在凌家滩文化,除了八角星玉板之外,这只玉鹰最引人注目。整只玉鹰是形象的鹰的形状,并保有鹰的头部,鹰的胸中怀抱着太阳,而鹰的双翅则被幻化为了萌萌的猪首。如果上面我们对红山文化玉枭的分析正确的话,凌家滩玉鹰和红山玉枭又是拥有同样内涵的宗教器物。

我们在神话里听过金乌驮着太阳东升西落的故事,在古人看来,天上灿烂无比的太阳也需要借助神鸟的力量运行不息。

那么猪代表什么呢?

在汉代墓葬壁画,如洛阳西汉卜千秋墓中,代表北斗星的星官就是以猪首的形象出现。无独有偶,在河南省渑池县班村仰韶遗址中,七头小猪的遗骸以北斗七星的排列方式被埋入墓葬。

考古学家认为,在上古时代,猪代表着北斗星。

那么红山玉枭和凌家滩玉鹰代表的宇宙观就很清楚了,那就是鹰或枭之类的神鸟,以北极星为双翼,驮着太阳飞向天空。

虔诚而绝望的红山人

从器物风格看,凌家滩的玉龟和玉鹰更加具象和写实,而红山文化的玉龟和玉枭则已经大幅度的抽象化了。加之龟崇拜并非东北地区的原生崇拜形式,在红山文化之前并未出现。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玉鹰和玉龟是凌家滩所属的长江中下游文化对红山所属的东北地区文化造成的影响,而非反过来。也就是说,玉鹰、玉龟和其代表的宇宙观,是由南向北传入红山文化的。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五千多年前,红山的先民为什么要从东北远赴千里,和南方的凌家滩文化学习宇宙观呢?

他们遇上事了。

在我这个回答中提到,已经进入农业时代、人口稠密的红山文化在大约5000年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红山人选择的自救方法是天文观测和宗教祭祀,他们建立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祭祀圣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塑造宗教建筑和雕刻献给神的玉器。可能在5000年前,面临着灾难的红山人在病急乱投医之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了凌家滩的信仰,试图取悦宇宙中不可捉摸的神灵,拯救自己濒于死亡的人民。

凌家滩和红山的例子似乎可以说明,最迟在五千年前,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的古文化们,虽然分布在相隔千里的不同地理单元之中,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样的联系不仅是器物上的,还有文化和信仰上的,一个最初的中国精神文化圈,已经揭开面纱的一角。

参考书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

李新伟《仪式圣地的兴衰——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

郭明《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五期

范方芳、张居中《中国史前龟文化研究综论》,《华夏考古》2008年第二期




  

相关话题

  中国古代的刀剑铸造技术失传了吗? 
  汉承秦制为什么秦二世而亡,汉却可延续400年?秦朝灭亡根源是什么? 
  朱允炆拥举国之力缘何败给一个藩王朱棣? 
  若明朝建立后发动类似蒙古人的西征并取得相近战果会如何? 
  為什麼現在崇尚漢唐宋明的人那麽多,特別是明朝,而不是其他朝代呢? 
  如何评价张巡? 
  孟姜女是否要为汉初匈奴入侵、白登之围付主要责任? 
  隋朝灭陈是否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大灾难? 
  唐朝大明宫与汉朝未央宫比紫禁城大很多倍是真的吗? 
  为什么西夏帝王画像都那么逼真?而同时期宋朝帝王像反倒是差一些? 

前一个讨论
最爱的姥姥走了,整个人身心都要崩溃了,我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武汉一幼儿园家长抽中 250 斤草莓后,为帮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把草莓全都送给了幼儿园同学?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