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定义很宽泛吧……按新华字典,港口的定义是“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
所以显然并不是所有港口都会“和生活景观利用海岸线有冲突”,反而有很多客运港口,特别是游轮港,天生帅得一逼,专业就是惊艳,给生活景观加不少分。
下面进入飙图时间:
↓个人觉得最惊艳的瓦莱塔港
↓圣托里尼港
↓个人觉得第二惊艳的杜布罗夫尼克港
↓科托尔港
↓斯德哥尔摩港
↓纳尔维克港
↓特罗姆瑟港
↓悉尼杰克逊港
当然,如果港口特指的是不少人刻板印象当中那种充满了龙门吊和集装箱的货运港口,那么要做到惊艳的难度就要大很多了……
↓比如同在悉尼的伯塔尼港,比起上图的杰克逊港就差了八条街
对于这类大港口而言,要想做到惊艳,或者说至少不丑,我觉得有几方面的要素:
首先得要大环境漂亮,依山傍海,气势磅礴,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景观;
然后港区设施和建筑不能太突兀,最好能够港口城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心目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那不勒斯港:
那不勒斯招牌式的圆满半弧形海湾,超大气,超上镜,背景有维苏威火山,港口本身已经有2700年历史,下了船就是UNESCO世界文化遗产那不勒斯老城区。
↓新堡POV
↓沃梅罗POV
再来看看其他正面典型……南非的两大港口其实颜值都不赖~
↓德班港
↓开普敦港更赞,俯瞰是这样的……
↓近景是这样的……
↓waterfront更是美到不行
↓哦对了还有温哥华港~雪山衬托之下
↓已经有其他同志提到汉堡港和威尼斯港了,其实欧洲港口与城市合二为一的例子还有一个阿姆斯特丹
最后还有这么一个港口,周围没什么特别的好风景,所在城市算不上漂亮,港口本身也略显陈旧,但绝逼是很多人心中惊艳的美港:
↓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蒸汽朋克的圣地,人类依靠机械征服大自然的样板间
↓尤其是那红色有角三倍速的巨型移动堡垒“五十周年胜利号”
请跟我念:
多铆蒸刚,炮塔至大!
亿万星辰,亿万炮塔!
多铆蒸刚,炮塔至上!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
前排同学放了一大堆滤镜拉满的唯美图片,其实都是远远的镜头拍到的港口背影,混淆了港和城。
真实的港区是轰鸣的大型桥吊、龙门吊,穿梭的集装箱卡车冒着黑烟,忙着装卸货的车辆把港区出入口的道路堵的水泄不通。身处其间,没有惊艳,更多的是提心吊胆,稍微作业不规范,引起事故,都可能要了工人的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真正令人“惊艳”的港口正在中国工程师的手中描绘。
上海洋山港,全球第一大填海造陆人工岛港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上将沙石堆到七层楼高度,前后建设近20年,如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箱[1],工程难度之大,投资之巨,创造效益之高,全球无出其右。这是让全球土木工程师惊艳的港口。
厦门远海码头,全球首个5G全场景智慧港口[2]。5G技术的低延时与大带宽,让数据传输时间从200毫秒降低到3-5毫秒,完全满足桥吊、车辆远程操控的安全性。
原本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坐在几十米高度桥吊上,通过眼睛看,凭借工作经验才能实现准确吊装,为了保证港口24小时运行,需要3名司机昼夜轮换。
现在1名远程控制人员就可以同时操控3-6台桥吊,坐在1公里外的控制室里,通过安装在前端的高清摄像机,真实还原操作每一个细节。
吹着空调,唱着歌,没有风吹日晒,也不再有高空坠落的安全风险,遇到问题还可以随时向周边的老师傅请教,极大的提高了港口运作效率和安全性。正是在中国移动的技术加持下,厦门远海码头才成为让全球码头工人都惊艳的港口。
浙江宁波舟山港,L4级自动驾驶集卡运输货物,人工智能理货,无人机自动巡检综合应用[3]。
通过对既有集卡的改装,构建基于5G技术的云-边-端环境,实现港区作业空间的集卡L4级自动驾驶,让原本需要经验丰富驾驶员的工作,配备安全员即可自动化运转,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出错率。
通过摄像头识别集装箱信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业务系统,实现智慧化理货。利用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大大降低了错误率,提升港口运作效率。
事实上,中国移动的5G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20多个港口落地,提供5G港机远程控制、5G智能理货、5G无人化水平运输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亲自下场推动5G产业应用,这是让全球IT从业者都惊艳的智慧港口。
港口是连接世界贸易的节点,港口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港口货物多滞留一天,意味着供应链上的企业货物要多占用一天的资金。
自世界进入海运时代以来,有大港必有名城,因为全球90%的贸易运输量靠海运,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得天独厚。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德国的汉堡港,美国的洛杉矶港,日本的横滨港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港口城市。
中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更是航运强国,这背后是全球前十大港有7座在中国,全球集装箱95%以上的制造在中国,80%以上的港口机械制造在中国,50%以上的造船吨位数在中国。
世界的港口经历了从人工作业,机械作业,信息化作业再到无人化的作业发展阶段,如今,中国移动打造的5G智慧化港口正在重塑港口智慧化程度的定义。要看21世纪最惊艳的港口,就在华夏大地。
智慧港口 https://www.zhihu.com/video/1422572160716435456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