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影《八佰》为什么有争议? 第1页

           

user avatar   tang-jian-9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位果粉,不要私信我了,我不收费搞影评,没那本事。这是正式职业:怎么开一家实弹射击俱乐部,要走什么样的流程?zhihu.com/answer/144076

更新。

16.这位 @陶韵 大v说我不是“人”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啊!在民国,我和 @陶韵 这样的热爱民国的资本家/大地主/买办后代比起来,算人么?当然不算了嘛。他说得对啊!

我们这样的人,在民国就是畜牲,连畜牲都不如,是共产党、解放军、推着独轮车的解放区人民把我们从买办法西斯匪帮政权手里解救了出来,让我从畜牲变成了人。

设想一下,这个匪帮如果没垮台,我现在是怎么样?不知道。参照活到现在的民国:隔壁的印度。我的父母辈那么的穷,多半是死在某次蒋匪有意无意制造的灾难里了,我多半是在父母饿死之前被换给哪一家同样有婴儿的家庭吃掉了,易子而食嘛,这在民国太平常了,算不得惨剧。

这是我的今天:

什么五M?我免费!感谢党,感谢解放军,感谢人民。我个人来说,决不能允许蒋匪帮政权有一点点翻供的可能。

所以你说得太对了 @陶韵 大佬。

持续更新。严重剧透警告!

15.还记得用望远镜观战的“淡江大学”教授不?我们这个时空中,淡江大学1950年才创立…

当时上海南京还是有好几所大学的,大陆的大学不提,偏偏把个1950年才成立台湾大学穿越到台词里,这是有多想得金马奖啊。

14.评论区吹捧国军将士抗日功绩的可千万要小心,根据您们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执行到1941年的《敦睦邦交令》,任何媒体上不能出现“抗日”字样、上下文含义不能对日不敦睦,你们说四行仓库战斗是在“抗日”、“消灭日军”是有罪的、不合法的、最高可是判徒刑的。

你们应该说他们在“抗X”、“消灭X寇”。以保全国军将士的名节。

13.接着补充一个细节啊,为啥现在看不到四行仓库战斗的实拍录影呢?其实录影是有的,不过进步电影工作者把四行仓库战斗和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剪辑在一起,组成了《中国万岁》的纪录片,送给国民党反动派审查当局审核的时候,被审查人员以“宣传共产”的罪名,将正片、底片全部销毁,于是今天管导演只能用电影镜头黑白化来糊弄事,甚是可惜……

12.再补充一个当事人的命运啊,“游”过河去送国旗的杨惠敏女士,后来继续参加抗战,有一次她接到了护送影星胡蝶回重庆的任务,路上她被土匪袭击,弄丢了胡蝶的行李,胡蝶到重庆后向军统头子戴笠哭诉,戴笠正好要泡胡蝶,为在PY前显摆,就下令把杨惠敏抓进监狱严刑拷打,无理由关押长达4年,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快玩完了,才被放出监狱。

11.“你们在,上海就在”是啥玩意啊?“你们”去租界缴枪当俘虏几个月后,新四军就到浦东了好吧。等到1944年果党副总裁汪精卫主动去日本,被鬼子当手术试验品弄死在日本医院的时候,上海、南京市区都在粟裕部队迫击炮射程之内了。

他们在,上海才在。

果粉们喜欢把自己和抗日将士绑定,与公知喜欢把自己和知识绑定的套路如出一辙。

只是,不知道在新四军淞沪支队战斗过的官兵,有多少死于皖南事变和上饶集中营?

以下为原回答。

这次我可一点不黑《八佰》啊,立意啊导演的倾向啊啥的一点不提。

只是该片的战斗环节/情节实在太尴尬了,应该换个好一点的军事顾问嘛。(可惜知乎图片功能升级,不能放图,点赞多的话升级后加电影截图)。

真不明白宣发怎么好意思吹自己是国产战争电影的新高度?容易招黑的。

1.开篇不久,“小湖北”所在的保安团进入上海,走着走着就碰到了日军,日军在干嘛呢,焚烧己方阵亡者尸体,按常识来说日军总不会在前线干这活吧?这就是说保安团到了日军后方?合着几十万大军打不透的日军防线,主角几百人走着走着走进去了……

2.日军试探性进攻失败后的当天晚上,派出了夜袭部队,该部队的战法居然是……脱了上衣用武士刀砍……(好像也有几个聪明鬼偷偷带了几把手枪?)

3.夜袭不成,在设定中很担心误伤租界、重炮和轰炸机都不敢用的日军,居然放飞了自我,在和租界只隔了一条小河沟的战场上使用毒气。据租界一位英国机灵鬼军官的解说,是芥子气。然而日军在使用芥子气时的防护装备主要是……棉布口罩!稍微有几个防毒面具,我军则更为神勇,靠尿打湿布就对付过去了。

可惜,编剧和导演二位编故事时忘了有问题问度娘,芥子气的百度百科是:

属糜烂性毒剂代表,大鼠静脉半数致死量为0.7mg/kg。皮肤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肤后能够引起红斑、水肿、起疱、糜烂坏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伤口愈合缓慢。较大剂量芥子气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

不知道捂着鼻子有啥用?

到这儿已经很尴尬了,不过别急,编剧还能突破你的想象。

4.鬼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是不能用重炮么,那爆破吧(不知道光膀子的砍刀队当天晚上咋不带炸药?),怎么送炸药到位呢,天才般的指挥官祭出了大杀器:罗马龟甲方阵!!!!鬼子们组成盾牌阵,一步一步的向四行仓库逼近。

就问你怕不怕吧。

编、导两位应该是很少干体力活,这都到上海了,也没费心去宝钢买几块防弹钢板,自己试试重量?答主是搞靶场设计的,我使用宝钢XX毫米防弹钢板,仅仅能防9*19毫米的手枪弹,虽薄却重,一个壮汉能举几分钟已经很吃力了,而日军举的防弹钢板似乎能防四行守军从冲锋枪到重机枪发射的所有类型弹药……估计每块得有12毫米厚度以上,重量极大可以压死人。

不得不说麒麟臂神力惊人。

5.好吧,龟甲阵逼近大楼,守军的应对更是了不得,子弹打不透,手榴弹在钢板上似乎要滑落?直接出动人肉炸弹,并且大规模的排队使用人肉炸弹!

真是国军的传统艺能,一定要士兵们死得快死得惨,否则似乎感动不了洋人?编、导二位安排这个情节是想表达这意思吧?

其实,要真觉得靠砸人体重量才能破这龟甲阵,我有一计:用建筑残骸绑上集束手榴弹砸嘛。

6.这布防是咋回事?脱了衣服的鬼子能摸进来进、想参军的学生能摸进来、逃兵都来来回回好几次了,不是筛子么?但是一到了真进攻的时候,鬼子突然就进不来了。

7.就小河沟那距离,费得着弄个电话?有啥需要喊几嗓子不就行了么,真实历史上四行守军确实也是如此,用喊话的方式与租界沟通,包括“八百壮士”这个数字也是谢晋元让营附吼给租界听到的。编、导二位安排成队的黑帮弟子前仆后继的送电话线,看来不把黑社会抗日表达表达是不痛快呵。

8.死了一堆人送电话线滚子,转过头来就用大弹弓给守军空投补给品……对得起领盒饭的群演么。

9.升旗、护旗更是强行感人。

10.冲过垃圾桥……在重机枪侧射火力下,绝无可能。

更新。

如何看待电影《八佰》在知乎与豆瓣上截然不同的口碑? - TomCat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148

非电影质量的原因:

导演老是和台D分子纠缠不清。

宣发老是爱碰瓷,好像咱们对蒋军抗日都不知道,都需要《八佰》来教育教育,86年就拍《血战台儿庄》了好吧?还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的。

说自己是“源自真实历史事件”,既想占这个便宜,又把历史改得妈都不认识。

军事顾问如同智Z,还爱自我表扬。

关于立意的问题,参见以下回答:

单纯从电影质量角度说,《八佰》值得去看吗? - 知乎 zhihu.com/answer/142030

为什么《八佰》在知乎和豆瓣上的评价截然不同?zhihu.com/answer/142584

点个赞再走呗?


user avatar   liu-h-xia-luo-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有人说什么孙元良参加一二八抗战当中的庙行大捷拿到宝鼎勋章。一提到这个就令人无语,首先那一仗的指挥官是张治中(虽然存在争议,但是一二八他是主动请缨向老蒋争取才带着援军去支援,抗战他是真心的),当时他的队伍分别有:张治中亲率的87师,副师长王敬久,辖两旅:259旅旅长孙元良,261旅旅长宋希濂;88师师长俞济时。

所谓立功的那场战斗实际功劳是87师517团团长张世希带人拼命冲锋才打下来的,孙元良本人因为是嫡系所以才给了一个宝鼎勋章并升任88师师长。


总结一下某些家伙的言论:

1、花园口决堤阻挡了日军进军,用不了坦克运不了辎重。河南人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华北派遣军打徐州够累了,也不打算继续南下。更何况日军哪来的机械化和那么多坦克。

最关键的是,人家华南派遣军直接打广州从粤汉线进攻,合着国军是顾头不顾腚了。

某些人自己不懂却喜欢说别人不懂,事实上以日军的技术水平,恰恰非常依赖河流和铁路,整个抗战期间基本上都是以铁路和河流一线作战。

某些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却一直在自以为是的胡说八道。

还有,还说什么战斗是为战略服务。那行,后面两次攻占郑州,一次是为了策应长沙保卫战,一次是为了豫湘桂战役。

直接造成花园口决堤的兰封会战是徐州会战的支线作战,还是土肥圆自己决定发动的,根本就不是大本营的命令。

两次都和武汉毫无关系。

还说什么阻止了日军占领了河南,东部富裕地区都被占领了。鬼子是闲着没事干占一个穷乡僻壤?

(某些人还说什么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怎么到这里又开始计较起来了,精神分裂啊)

2、淞沪会战被迫自东向西。看起来自东向西沿长江真的是“太不方便”了。不用走路吃沙子爬山,只能纸醉金迷的;走陆地真的是太方便了,国军都蠢得不会拆铁路埋地雷设埋伏打伏击。

还有人说什么攻占安庆“只是一次军事行动”,公认的打响武汉会战的战斗居然“只是一次军事行动”,何况攻占安庆,就一直沿长江进军打了过去,中间只是修整作了停留。

对了,如果按照另一种记录方式,那么6月1日大本营下达作战命令开始算起的话,6月1日武汉会战就算打响了,那花园口……

某些人还说别人没看过论持久战。不好意思,我高中时候就看过了。

把链接放在这里请自己看一遍,我倒是希望一些人自己认认真真的看一遍

对了,顺便说一下,中共游击战的敌后战场一个很重要的行动就是拆铁路

不过在知乎总结出的规律真的很有用:无知的人最喜欢说别人无知,而且还嘴硬。

某些人口口声声的说自己在批判民国,却很诚实的一直在洗地。

3、评论区某些家伙居然还说花园口、淞沪会战是经过一帮参谋讨论做出的决策,不会有问题。

无语,先不说是不是经过讨论做出的决策就一定正确。真懂历史的人就应该知道。老蒋要是真的愿意听下面的参谋将军的话,解放战争还会被打到那个岛上。

老蒋向来都是只要奴才不要人才那种,打个仗绕过参谋部直接下命令是常态。


有人居然要我了解花园口,还说花园口拖住了华北派遣军南下,真是无语了

建议某些人自己多了解一下,省的成为笑柄。

还花园口阻止西进,无知又可笑。

鬼子自己兵力不够,又已经把东部富庶地区给占领了,就一定要继续西进吗?还有,我要不要说出那段时间老蒋还想着和日本秘密谈判,比如1939年蒋介石直接指挥的复兴社杜石山与日本萱野长知、小川平吉之间的香港谈判;1940年“桐工作”(桐工作的退让程度已经令人发指了)

6月6日华北方面军命令:“一、由于各兵团的果敢神速地急追,敌已溃乱,其大部逃入平汉线以西,开封亦已陷落。二、方面军决定将在陇海沿线作战的兵团,逐次集结在开封、杞县、亳县、宿县一带,准备下期作战。”

不好意思啊,7日决堤,9日出水,然而三天前已经停止追击了。

华北方面军在1938年5月28日向第二军下达的命令称:“攻占郑州,不是本战斗的继续,要按另外命令进行,但不妨相机以一部占领开封(30日,另令攻占开封)。”

兰封会战是徐州会战的支线作战,本来是为了防止郑州一线的国军支援徐州的,人家根本就不打算进攻郑州。

日军在1938年5月制订的作战准备方案:“华中派遣军在6月中、下旬占领安庆,做好以后的作战准备。……6月底将第二军转属于华中派遣军,再加上第十三师团,担任沿淮河作战。”

6月1日,日军命令第六师团南下攻占安庆,并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溯江攻占安庆。波田支队于6月11日夜突袭安庆,6月12日3时在安庆东北岸登陆,接着于当日攻击安庆,13日将安庆占领。

原来花园口决堤只拖了两天啊

还有只要有这个必要,如果军事上有必要,黄河和黄泛区根本挡不住日军(任何你以为的所谓天险和屏障从来都不可能拦得住别人)。比如,1941年,日军第35师团为策应长沙会战,仅以5个步兵大队、3个骑兵大队,于10月2日强渡黄泛区水障,10月4日即攻占郑州。

还有1944年日军发动的豫中会战,其第12军第17师团于4月17日由中牟强渡新黄河(即黄泛水障所形成的),19日即占领郑州,仅30多天就攻占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所在地洛阳及豫中地区。

洗花园口决堤的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说别人不懂的还是自己多了解一点吧


果然,我见过一些无知的的言论又出现了。

强烈建议某些人请学会看地图,看不懂地图就别胡说八道自欺欺人!

不过评论区里有的家伙不看地图不懂历史,不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连中文都看不懂,还喜欢给别人扣帽子……

又是那一套所谓“被迫”自东向西进攻愚蠢脑残的言论。还把日本和蒙古混为一谈,一个在东一个在北,人家怎么可能会走一样的路线?不要以为沿长江进攻是件好事,水运是所有运输方式当中成本最低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沿长江进军不用担心在路上搞伏击埋地雷,沿途又是经济富庶地区。反正中国海军也没啥战斗力,不知多方便。

而且看看地图就知道,日本本来就在中国东部,由东往西那才是正常路线。人家根本就没必要自北向南,直接从本土调兵比从东北等地调兵方便多了。

建议某些人多看看地图,别成天跟个复读机一样

还从上游而下,请问你的船从哪里啦,难不成你的船要从陆地上搬到上游去?直接从长江口开过去不是更方便?近代又不是古代,不是用木船就能运输的。

还沿铁路线气吞万里如虎,不过也是,毕竟国军都蠢得不会拆铁路埋地雷设埋伏打伏击。

对了,再告诉这些家伙一个事实,华北派遣军因为觉得没法保证沿路的军队都能解决掉,在徐州会战后就停止进军了,并不打算再南下。南京和武汉两次都是以华中派遣军为主力打的,华北派遣军就没怎么参加过武汉和南京的作战(部分部队比如第二军是原来华北派遣军的,但是已经直接编入了华中派遣军)。武汉会战负责长江北岸作战的第六师团是从本土调来的队伍,反倒是华南方面军进攻了广州并以粤汉线北上。

按理说,淞沪会战的真正作用应该是以长江口为依托守住长江口不要让敌人沿长江深入。某些果粉倒好,居然把自东向西当成功劳来吹牛。

还有,主动进攻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否则的话,陆军打上海海军还不一定会理他们。


原回答

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的儿子谢继民老先生还在世,人家还是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以及上海市人大第十、十一届代表;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十一、十二届副主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亲联中心副主任;上海杨浦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上海香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导演要合影也应该找他,而不是找贪污军费强奸女学生的孙飞将合影。更何况四行仓库一战本质上是光头为了博取国际调停的一场表演,白白浪费将士们的性命;尤其是后来孙元良荣升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谢晋元带领的几百人进入租界后被缴械软禁在孤军营,谢晋元后来被收买的汉奸暗杀……

(说起来,我记得1938年版的《八百壮士》好像是中共领导的左翼电影团队拍的)

不过我觉得,如果要拍上海抗战,其实更应该拍一二八淞沪抗战,蔡廷锴带着十九路军在上海孤军奋战几个月硬是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只不过除了张治中带领的那支援军以外,大部分时候K记基本上都在拖后腿。

只不过他带着十九路军后来发动福建事变反蒋了,参与成立了民革,建国后是政协副主席。

(不过说起来,如果要拍一二八抗战的话,考虑到十九路军是粤军,而广东出身的演员好像不是很好找,我只记得张颂文和俞灏明。剩下就是广东地区体制内演员以及香港演员了。罗定倒是有一个粤语相声演员黄俊英,还是国家一级演员)


user avatar   love-sala-94-77-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撞到枪口了

202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新冠疫情,美国在对待疫情上的双标,给全国14亿人口上了一堂生动形象,持续半年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到达了新世纪以来的顶峰。

导演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喜欢反思历史,歌颂kmt的基层士兵,给kmt招魂,以拍禁片为荣,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文青样子。

和2020年的国情截然相反。

当然,导演跑去和秦相国儿子合影,这样的操作,只能说,导演你有空多读点书吧。

如果这片在2015年上映,估计会饱受好评,冲击金马奖等各大奖项。然而,时代变了。

金马成了黑马

香港成了乡岗

台湾成了呆蛙

.......


user avatar   lu-xin-zhe-4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公家和谢晋元将军家是邻村,蕉岭县三圳圩,小时候进村要过渡,后来修了桥,名曰“晋元大桥”,村口小学名曰“晋元小学”,小时候我也是听着老人家讲八百壮士的故事唱《中国不会亡》长大的,在老人家的描述里面,有民族英雄谢团长,有八百壮士困守东战场,就是没有长腿孙师长。

我希望这一波可以连带把蕉岭县这个地方的文化好好挖掘下(谢团长、丘逢甲),没成想八百壮士的谢团长却不是重点。

把真正流血牺牲的主角放在一边却用个带头逃跑的孙元良推出来作为代表,是无知,是无耻,这便是争议缘起,好歹看看当年的《八百壮士》,按照那样拍出来效果都比这好。

以上内容写于2020年8月6日。

这个问题提出的时间2020年3月2日,截止8月26日我查看问题日志时,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是8月3日,所以为何这个问题能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未卜先知会有争议?

就是因为宣发。

我看过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观点是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东西完全就是一滩飘着几颗玉米粒的翔。后悔为这部垃圾花了33元的票。

导演标榜这是史实,但是电影事实完全经不起推敲,也许会有人拿出《决战之后》电影中孙殿英、徐远举等人情节反驳,但是这些情节可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为了剧情冲突调整时间线而已,而这部电影里呢?瞎XX(友善度)说,连戏说都算不上的胡说八道,除了坚守四行仓库这一事外,其余发生的事情完全可以看成是平行时间线上脑补出来的玄幻剧情。

我来历数下电影中的败笔

首先,导演想用方言来营造一个真实的气氛,但是这还不如老老实实用普通话,因为影片一开始时,湖北保安团补充兵员(黄陂/通城人为主)讲的却是武汉话,和黄陂话有一些差别,和通城话相差10万8千里,因为通城话属于赣语。

谢团长是梅州客家人,但是这谢团长的客家话可一点都不“梅州”,半普半客的口音听得我很尴尬

至于其余意志不坚定者、逃兵们的口音,在我听来更像“地域黑”。

第二,对战争理解简单化。这里就说到很多人已经提到的日军“蚁附”攻击、莫名其妙的挖掘机、日军版罗马盾牌阵、有意被忽略的水道、房顶闲置的机炮、双方主官阵前对话、断电的仓库内使用升降机、洗热水澡等,这些脑X情节打着“真实历史”旗号招摇过市才是对英烈最大的侮辱。一些回答下有“看了电影才知道八百壮士”的说法,如此看来有人将这个魔幻主义的东西当真历史了,将来造成了认知偏差,导演是不是要负责任呢?为这部垃圾站台的人们是不是该负责任呢?

第三,基于第二点的胡编乱造。且不说升旗护旗情节抄袭台湾省电影《八百壮士》了,升旗后想营造惨烈情景,可以参考《血战台儿庄》电影结尾的“血肉长城”情景,非得胡编滥造日军派机空袭,还波及租界,是海军马鹿们还是陆军马鹿们不怕事大?

且不说电影中的芥子气可以用尿湿毛巾用简单防毒面具抵挡这种低级错误。

双方主官像三国演义、水浒传中那样面对面“掠阵”,这也是“真事”?

撤离仓库时,留下老弱杂牌殿后,全体背着敌人炮火,逃跑?

写到这里,为电影辩护的人们又该说,这只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不要苛求。但是这个电影标榜的是什么呢?是真实,那为何还怕有人揪情节漏洞?就这漏洞百出情节还敢自称“真实”???

第四,对于真正史实视而不见。谢团长在房顶亲自开抢击毙日军2人的情景不见了,民众捐赠的大量给养不见了,战斗中伤员通过租界转移的情景不见了,曹聚仁教授采访壮士们的情景不见了。。。把这些真实的场景全部再现,难吗?

第五,把四行仓库的战争秀同于KMT士兵的努力抗战。这部电影一出,仿佛给千千万万果粉打了一针强心针,且看我这个回答下的评论,都懒得理他们,真正KMT士兵努力奋斗,在罗店、在蕴藻浜、在宝山,而四行仓库这里仅仅是一场战争秀而已。

其余败笔,不一一列举,回想这些糟心的剧情脑子疼。

至此,我想问问现在的果粉们,去过抗日战争遗迹吗?凭吊过抗战烈士公墓/纪念碑吗?去过抗日战争纪念馆吗?关爱过现存的KMT士兵吗?

我从关外的江桥、皇姑屯、老爷庙、山海关到河北张家口、北京卢沟桥、宛平城、大红门、山西克难坡、武乡八路军总部、郑州花园口、湖北宜城南瓜店、长沙天星阁、岳麓山、影珠山、山东台儿庄、贵州独山深河桥、芷江受降纪念馆、汉口中山公园,广西钦州小董-那丽、昆仑关、来宾迁江指挥所、柳州护蒋洞、柳州机场、张公岭、六甲车站、黎明关等等地方我都走过,果粉们口口声声说不要忘记KMT士兵们的付出,付诸过实践吗?我参加过关爱抗战KMT老兵关爱活动,知乎上的果粉们呢?

还是马督公视频里说的好,谢团长若在,必先枪毙导演。


user avatar   miao-xing-ren-xi-huan-mu-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真开始了解那一段历史之后才会发现教科书和电视媒体对国民党过于美化了。。。

说一些大家不太知道的。

1.百团大战。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彭总要在抗日战争最难的时候冒着暴露我方实力的危险也要发动百团大战,因为蒋光头那个时候在和小日本和谈了,已经互相交换备忘录了。东北给日本,华北做非军事区作为缓冲,江浙作为老蒋的根本保留。我党为了打断这个和谈打了百团大战毁了和谈,加上日方内部的主战派过于贪婪,才避免了这种情况。

2.导演管虎合影的孙元良的后人。孙元良号称飞将军,不是他和李广一样治军严明,打仗勇猛,而是他贪生怕死,跑得快。四行仓库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的打的。(有评论说李广的飞将军也不是褒义的,好吧)

3.南京大屠杀。为什么南京那么快被攻破,因为孙元良又跑了啊,日本也是从他的阵地突破打进南京城的。

4.平型关大捷是林彪在力挽狂澜啊,国党是拖后腿的。

5.为什么国军投降日本的那么多,因为老蒋想借日本人手除掉他们

6.小日本都接近投降了,国府依旧败败败,一直被打到广西。(谢谢评论指正,一直打到贵州的独山县)

7.胜利之后,蒋介石拒绝了美国的好意,不要琉球(东亚太平洋门户,还有新垣结衣),不要日本驻兵。

8.蒋介石为了打我党,招揽日本一级战犯岗村宁次做顾问来对付解放军

9.蒋介石治下的四大家族富可敌国,通货膨胀严重,国内工业产业基本没有,都靠进口。制枪制炮水平连洋务运动的清朝都比不过。基层将士要自己编草鞋,主食就是盐水泡米饭,都吃不饱。这么大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物资动员都没搞好。反观我党,根据地妇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纳鞋底,我党的困难高于国党多少倍,依旧对战士布鞋,绑腿,干粮准备充分。(鞋的好坏对部队长途奔袭,机动性很重要)

一时半会就想了这么多。

要是有心思去了解解放战争,更能惊掉你大牙。常说3年解放战争,真正的开始摊牌,三次大决战就几个月就消灭了国民党。。。而我党利用国际冷战前夕国际势力无暇顾及中国,几个月内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将后续一系列隐患扫除,真是神仙操作。


10.并不是国军将士不行,前期收编的国军将士在解放战争中证明他们是真的猛,包括其后的抗美援朝,国军的普通士兵的素质真的强,没得说。


总有人杠我胡说,请拿出确切证据,并说出我哪一条胡说了?这种人太多,不一一回复了。

11.还有对于果党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打的节节败退之事,很多人洗白说日本一直很强。扯淡,日本最强力的在41年以前,之后日本新兵因为缺乏训练和美国封锁物质缺乏比之前的差的远,还有些在后期因为物质缺乏,走出碉堡和土gong交易,卖枪卖子弹。有一些甚至给当地大户种田维持生计。。。

12.有人质疑土gong在抗战时期的作用。。。日本人因为后勤不能离铁路线太远,所以很多占领区只有几个日本鬼子,名义上占领。而我党在敌后调动起广大的人民群众,建设根据地,新四军,八路,民兵,少先队,妇女组织等等不断的敌后抵抗,游击,反扫荡(让鬼子不能就地补给,这点很重要)。让日本维持统治要派驻大量的部队分散在占领区,还要维持天量的后勤。


在这评论区啥也不知道,虚空假设虚空篡改历史的来杠的,麻烦你们先去看看资料,现在网上文字视频图片资料一大堆,不明白的先去了解清楚了再来杠行不行?那样就不会显的那么无知还自大


原来我这个回答还能炸出这么多果粉

推荐二号头目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很详尽

电影《八佰》为什么有争议? - 九边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761


(抄自九边公众号文章下面评论-----这场仗比四行仓库激烈一千倍,它才真正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王振问于谦:我土木堡战役参战50万人,你北京保卫战多少?!


于谦:……


王振:说我是抗元主力有错吗?!


于谦:……


王振:土木堡战役损失官兵几十万,北京保卫战损失多少?!


于谦:……


王振:说我贡献大有错吗?!


于谦:……


王振:土木堡战役战死高级将官50人以上,北京保卫战死几个?!


于谦:……


王振:说你保存实力有意见吗?!


于谦:……


王振:我走的时候带走了京营所有军队,回来后你居然有这么多人,说你扩充实力图谋不轨有错吗?!


于谦:……


王振:土木堡一役尸山血海,阵亡将官几十员,你保卫一个北京城才死了几个将官,说你守而不击消极抗元有错吗?!


王振:皇帝尚在你就另立景泰,说你分裂国家破坏抗元有错吗?!


于谦:你们聊我先死了……


王公公一脸嘚瑟:5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大明国民知道土木堡大会战期间,大明帝国军有543210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2名尚书,60名大臣,将校无数,骑兵全军覆没,辎重全部打光。5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大明国民知道皇帝锦衣卫一人迎战五十名瓦剌铁骑,最后胜利仍属于大明…….


还在吹国军的,来看看组织二号头目的新文章。看看你们的国府如何的英勇。

这才是抗战史上最惨烈的孤城保卫战,日军的伤心地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还没上映,不知道内容

但是导演的操作很迷

感觉就是拍摄了一部歌颂岳飞歌颂抗金战士的电影···

然后宣传的时候,贴了一张和秦桧的合影,说这都是秦桧的指挥才能得到的胜利啊··········


1.广电其实没那么牛,他是你拍摄的电影涉及到什么内容,就请什么单位的过来审核,比如你拍摄的电影涉及到宗教,就要请民宗委的来审核,而民宗委的领导一般都是宗教人士或者少数民族,自然就过不了审,诛仙电视剧里,原著里开局入魔屠杀山村的和尚到了电视剧就变成了道士就有这个因素。同样的,涉及到国民党,肯定就是某办的来审核·····那······

2.当初宋希濂也包围了一股日军,经过日军和洋人的协商,国民政府同意放日军从租界撤走,这一次八百其实国民政府也一厢情愿的以为我放过日本人了,日本人也会放过我,结果八百刚进入租界就被关进了集中营,后来日军进入租界,将士伤亡惨重,说白了,洋人的欺软怕硬、日本的无耻、国民政府的软弱和一厢情愿,表现的淋漓尽致。

PS:南京陷落前,国民政府也组织在南京的日本侨民撤离南京····

3.秦桧的后人在一些电影节有很大的影响力,导演估计想拿奖·····

4.果粉又会冒出来说你们居然看不起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和这些“人”感觉没法说话····


user avatar   quan-shi-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八佰》这部片子真的是很尴尬。

我尝试了其他的形容词,但我觉得还是“尴尬”二字最为贴切。

首先实事求是地说,电影在技术层面毋庸置疑地优秀,堪称近十年来最好的国产战争电影。摄影、音效、道具美术都非常专业,与国际一流的战争片比也不遑多让。这是一部硬核的片子,体现了电影工业的力量。虽然是群像戏,但是演员的总体演技也基本在线,各地方言的运用这点非常好评。

但是,电影在技术层面之外的部分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评价一部电影,除了看电影本身在技术层面拍的好不好之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这部电影是拍给谁看的。

“拍给谁看”的“谁”简单可以分成两部分人:一个是作为市场主体的观众,一个是各大电影奖项的评委会。几乎所有的电影,都要考虑“拍给谁看”问题,俗话说也就是“叫好”和“叫座”的问题。管虎导演的这部《八佰》号称投资五个多亿,演职员中大牌云集,所以肯定不是一部只拍给导演自己看的作者电影。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恕我才疏学浅,我还真的没看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电影在19年拍摄完成,从当时的新闻来看,管虎导演明显是剑指金马奖。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管虎导演在敏感时期跑去和秦汉合影。秦汉老爷子科不仅仅是孙元良的后人,他更是台湾影坛大佬,在金马奖评选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有想到19年的金马奖会牵扯到政治敏感事件,而两岸关系更是在对岸当局的花式作死之下急转直下。

这金马奖是彻底黄了,但是就算能如期参评,管导的这部片子真的就那么投金马奖所好吗?

《八佰》这部片子充满了大量的国民党的文化宣传符号。整个故事中的一些基本设定也是参照了国民党政府在七十年代拍摄的《八百壮士》一片,甚至可以被视为是《八百壮士》的翻拍片。特别是女学生泅渡送国旗这个情节,后来被证实完全是国民党宣传系统的加工创作。诸如童子军饱含热泪昂扬的敬礼姿势,国军将士对委员长的绝对服膺,这些会激发起对岸人民的感同身受吗?

我觉得恐怕很难。

管虎导演对宝岛台湾怀有深厚的感情,难道他只关注金马奖评选,从来不看台湾岛内的政治新闻吗?君不见号称百年老党的国民党被民进党当局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全党上下离心离德。国民党被深绿小将们清算的连党产都快保不住了,您还以为他们要跟大陆争中华正统呢?

管虎导演在电影中把青天白日旗作为主要元素,反复为国民党和中华民国招魂,不惜安排战士们貌似升国旗这种违背常识的情节。但是人家台湾人民还现在还认这面旗吗?台湾年轻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台毒教育,人家追求的是“转型正义”和“正名制宪”。提起国民党,人家第一个想起的不是“淞沪会战”,也不是“大陆沦陷”,而是“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看这种抗日题材的电影,人家台湾年轻人说不定还以“皇民”的身份自居,为日本侵华士兵的牺牲暗自落泪呢。

管虎导演这部《八佰》绝对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不过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旋律,而是对岸中华民国伪政权的主旋律。可惜的是,管虎导演这曲深情的主旋律,台湾人民四十年前就不再唱了。

歌颂都歌颂得时代错位,这还真是尴尬。

评奖的事情说完了,那这部片子是拍给作为观众主体的大陆人民看的吗?

我思来想去,觉得也不是。

回忆下电影主线外的细节,看的出管虎导演想营造一个全民抗战的群像,在四行仓库之外着力展现了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态度。

但是问题来了,您这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都是谁啊?

赌场的黑社会?混血的白俄妓女?京剧戏班?在阳台天天鼓捣望远镜的大学教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外国记者?

说真的,我在这部片子真的没看到人民。

那个时代真正的人民不是十里洋场租界里衣着光鲜的上流社会,而是因为外敌入侵而背井离乡的难民,被地主压迫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被外国资本家和买办剥削的穷苦的工人。

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周围可能没什么农民。但是上海工厂林立,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工人吗?

谢团长在演讲中说要通过牺牲唤起四万万人民的抗日意志,电影最后过桥的一幕拍的很煽情,这也似乎表达出了管虎导演真正的想法。

谁能代表四万万人民呢?哦,原来是这租界里的两百万的居民。

抗战胜利主要依靠谁的力量呢?哦,原来是要依靠黑社会、要依靠妓女、要依靠戏班、要依靠大学教授。

当然,还是要依靠那些在飞艇上一边观战一边喝着咖啡的“西洋友邦”们。管导您还拍了一个英租界士兵为了保护撤退的国军士兵而开枪射击日军的镜头,这个是为了展现友邦的正义感吗?

西洋友邦们如果真的那么有正义感的话,这些租界又是怎么来的?

“八百壮士”的故事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战士们惨烈的牺牲只是悲剧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最小的一部分。这个故事最大的悲剧是,战士们为什么要做如此无意义的牺牲,为什么要拼尽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给表演给西洋列强看猴戏,来争取所谓国际社会的“同情”。

最大的悲剧是师长孙元良临阵脱逃的无耻怯懦,是国民政府一切寄希望于列强的奴颜婢膝。

最大的悲剧是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国破家亡山河动荡的紧要关头,我们国家的权力和民族的命运竟然交到了这些无能败类的手中。

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一幅悲天悯人的嘴脸,口口声声说着为国为民,说着后世历史的评价。

而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克服了这个悲剧,依靠的就是人民从这些败类手中把权力夺了回来。

电影最后的一个镜头最为讽刺,镜头从满是弹孔的四行仓库遗址转向今天繁华富庶的上海市区。

而今天是上海到底是谁建设的?到底是谁把租界从列强的手里夺了回来还给了人民?

1937年上海的繁华属于列强的租界,而今天上海的繁华属于共和国的人民。

《八佰》是一部外强中干的电影,是一部尴尬的电影。我在《八佰》这部电影中看不到人民的史观,我看的是只是成熟强大的电影工业下隐藏的混乱意识形态。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大陆在知识界和文艺界都兴起了一波“民国热”。大陆的互联网上诞生了一大批“国粉”。国粉们因为缺乏起码的历史常识的,但是又乐于“借古讽今”,通过充当“历史发明家”来,来肆意地污蔑抹黑革命的成果。他们大多数都是受过一点教育的小资产阶级,但是都脑臀分离,纷纷争做精神资本家、精神买办、精神地主,总是摆出一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做作姿态。国粉们把民国时期美化得如同天堂一般,把民国政府美化得像圣徒一样,在歌颂蒋公的伟大人格之余,每每喟叹当年“剿匪不力”。

哦,我终于明白了,管虎导演的这部片子不是给对岸的评委拍的,也不是给大陆的人民拍的,而是国粉拍的。

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大人,时代变了。

管导演拿不到金马奖着实可惜,为了弥补这种旷世遗憾,我建议国内广大的国粉在钻研蒋公日记之余,集资给管导演颁发一尊“金马屁奖”聊以慰藉。

p.s.

这个回答发了十多天,感谢大家的关注。很多朋友在评论区讨论,指出我文章中一些不严谨的地方,或者从更专业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补充,对此我都表示感谢。对于大家的评论,我秉持着友善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尽可能都一一回复。但遗憾的是有些网友阅读理解水平堪忧,对文中的一些修辞断章取义,产生了一些误解,我能解释的也都尽量解释了。此外,这篇文章明显刺激了一些“国粉”的情绪,他们在评论区各种输出,甚至对我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知乎和谐掉一些,剩下的一些我也不再回复了。可能你骂人会很爽,但是我可能在学校待久了,无法从骂人中获得快感。国粉们也有表达的权力。真实的生活总是复杂和严酷的,如果民国幻想和发明历史能让你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也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p.p.s.

再简单说两句。很多网友批评说我的这篇回答是垃圾,是“无知且低级的”,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回答中牵扯到太多政治立场的问题。他们认为正确的态度是“让艺术归于艺术”,“电影归于电影”。拍电影就是单纯的拍电影,电影没有责任一定要符合真实的历史,导演有自由表达的权力。任何把艺术和政治纠缠在一起的说法都是搞Culture Revolution,都是XX小将。

艺术是能够和政治完全无关的吗?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空想自由派观点,是一种非常脱离现实的立场。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当然可以选择生活在幻想的真空之中。但是,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现实,稍微考察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艺术,特别是像电影和小说这样的大众艺术,一直和政治有非常深刻的联系。在民国时期,国内就有一大批左翼作家、左翼电影人创作了大量的鼓舞人心的作品,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讲述“八百壮士”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当时的左翼电影人拍摄的。

那么,以这种空想自由派的立场,我们难道要批判这些左翼作家。左翼电影人乱搞意识形态,用政治干涉了电影创作?玷污了电影艺术的纯洁性?

我的专业并非是文艺理论,对这些只是懂些皮毛,我只能就我的常识来论证我的观点。

毕加索是不是大艺术家?是不是各种文艺青年心中公认的天才画家?那么,毕加索在艺术中掺杂政治吗?

事实上毕加索本人就是共产党员,他的名画《格尔尼卡》就是一部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作品。

在自由派们看来,美国是不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好莱坞电影是不是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

但是美国电影中不也是时刻划出了一条名为“政治正确(PC)”的红线吗?任何一个好莱坞导演敢借着创作自由的名义,在电影中宣传反犹思想,宣传歧视黑人,歧视女性的内容吗?

事实上,美国的政治正确红线敏感度非常之高。李安导演的《与魔鬼同骑》(Ride with the Devil)就因为涉及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部分黑人参加南军历史,一直没有大规模公映,让哥伦比亚公司亏了3000万美元。(网络信息,欢迎专业大佬考证,谢谢)

大陆政府限制了一些艺德败坏的艺人的作品,国内很多人也批判谩骂,说这个可太不自由了,作品是作品,艺人是艺人。怎么能因为艺人身上牵扯到一点政治敏感问题,就牵扯到作品呢?

然而美国国内被封杀的艺人也不少啊,凯文·史派西因为性侵丑闻就被封杀了,现在剧集中再也看不到他了。不光是电影,音乐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在作品中散播仇恨言论,美国音乐平台自发“净网”,多位艺人被“封杀”

不光美国的文化界,事实上所有国家的文化界都有一条严格的政治正确红线。比如,任何人不能在德国的影视作品中宣传纳粹党,任何人不能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宣传军国主义,任何人不能在穆斯林国家宣传侮辱先知的内容…只要你实事求是的观察,这些政治正确的红线数不胜数。

作为一个拥有常识的人呢,我们能说这些都是政治立场在强制性干预创作自由吗?

在一些人看来,电影纯粹只是电影,《八佰》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的政治立场,都是导演的创作自由。任何从意识形态角度批评这部电影的,都是搞Culture Revolution,都是XX小将。

按照这种观点,比如海内外华人有时候针对一些辱华的、丑化华人形象的影视作品进行批判甚至投诉,这都是“大惊小怪”,是“过于敏感”了,是“恶意地操弄意识形态”来干预创作自由了?如何看待杜嘉班纳这个品牌辱华?

那些批评我在上纲上线的朋友们,我祝愿你们有天能生活在一个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的世界中,时刻享受着绝对的创作自由。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淞沪战役失败后,国军大部队全部撤离上海,留下了420人的孤军坚守四行仓库。

非常英勇,堪称军人的楷模,中华民族就是他们这样的人给撑起来的,给他们再多的溢美之词都不嫌多。


为壮声势,指挥官谢晋元对记者谎称自己有800人,留下了“八佰勇士”的传说。

但哪怕是八百人,数量还是太少,不会引起日军太多的注意,要知道淞沪战役的参战日军数量高达25万人。

坚守在四行仓库既不可能迟滞数十万日军的战略行动,也不可能打疼日军。

唯一的目的,就是像国际社会证明我们还有人在战斗,战争还没有结束。

但无论证明的效果如何,这420人的孤军都不可能回去了,国民政府没有能力把他们接走,近乎必死之局。

八佰勇士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绝路,但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

淞沪战役,是一个纯军事家完全无法理解的古怪战役。

首先,这场战役的规模之大,对中国军队而言堪称倾巢而出,终极决战。

据抗日战史记载,1937年7月初,国军共有海陆空军202万人,其中中央军40余万人,另有160万人归属于地方实力派。

但是在淞沪战役中,国军投入了75万精锐部队,飞机、坦克、重炮、德械师几乎全部调了上去。

中央军的精华几乎全部上了,地方实力派的精华也全部上了,白崇禧的广西军总共带了6个师参战,一天就报销了4个旅,四天被打垮了6个师。

3名师长阵亡,3名师长重伤,不得不全军退出战斗。


中央军和地方军,把自己最强的部队全派上去了,没有人藏私,都怕被全国人民戳脊梁骨。

这是国军方面空前绝后的一次齐心协力,互相提防的各路军阀,在民族存亡的大义下彻底的凝聚在了一起。

而日本方面,派出了8个师团和2个旅团近25万部队参与此战,中日双方投入的兵力合计超过百万。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死伤30多万人,日军死伤4万余人。

战后,中国军队彻底溃败,首都南京门户洞开,长三角一带的富饶土地全部归日军所有。

这个战损比并不丢人,整个抗日战争中,双方的平均战损交换比就是1比10,杂牌部队甚至能打出1比20的交换比出来。

打不过,那更正常了。

淞沪战役开始时,日本方面有448万正规军,装备标准比中国精锐部队还要强。

就算你打赢了这25万日军,后面还有423万日军,日本再派个百来万部队过来参战毫不困难。

日军有强大的军事工业系统,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武器并从国内征兵,423万生力军远不是日军的极限。

反观当时的中国,军事工业严重匮乏,大量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连新兵训练的子弹都舍不得用。

德械师确实是很精锐,能勉强和日本正规军正面较量一番,但打没了就真的没了,补充恢复极度困难,新兵连人手一把汉阳造都很难保证。

和日军相比,当时的国军更像是一次性军队,和今天的万国牌印度军差不多。战争潜力低,实力弱,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蒋介石居然选择了上海作为决战之地。

上海是什么地方?

国际化大都市,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都极为便利,无天险可守。

但在这里,日本的海陆空三军可以轻易的形成合力,甚至连军舰都可以用重炮支援地面部队。

日军也就是没重视国军的战斗力,不然国内的航空母舰都能分分钟开过来助战。

而75万国军密集的缩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空军刚出场没几天就被打的全军覆没,最后只能天天挨炸。

在如此恶劣的战场条件下,牺牲10个人换掉1个日军,而且还打了3个月,我觉得真的已经很英勇了。

在上海和日军决战必输无疑,这是任何军事指挥官都能轻易得出的结论。

那为什么,国军方面还要投入如此之多的精锐部队去发动这场必输之战?

蒋介石的战略目的任何一场战役都是有目的的,淞沪战役还是中国方面主动发起的战役。

从军事上怎么看淞沪战役都是必输的,即便如此国军还要主动发起,那肯定是有更大的战略目的在里面。

如果战略目的能够达成,那即便局部战场输了,也是值得的。很多人说,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是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口号。

这是淞沪战役的成果和意义,但绝对不是发动这场战役的战略目的。

如果真心要阻击日军,选择的战场一定是在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的山岭地带,而不是在上海这里消耗掉自己全部的精华。

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后,南京直接就没了,长江流域也没了,最后还是缩在大西南的山区里固守。

如果当初没有在上海损失那么多精锐部队,后面的8年抗战会好打很多。


一辆孤零零的国军坦克向日军阵地发起了自杀式冲锋《申报》在战后3个月时发文评价沪松战役:

“在战术上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是轻生主义。淞沪会战告诉全世界说中国军人不怕死,但同时也告诉人家中国军队不会打胜仗的。”

更离谱的是,淞沪战役用的是添油战术。

表面上,是中国方面主动发起了这次战役,但实际上中国军队并不是一开始就压上去,用数量的绝对优势来欺负日军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在上海的驻军很少,只有3000多人,紧急从日侨中动员退役军人,也不过4000人,而且缺少重武器。

但国军方面一开始投入的军力,就有5万余人,且有2个德式重炮团。

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对当时的日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彻底清除这4000日军,很容易,还能彻底消灭日本在上海的立足点,让其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登陆。

但事实上,在日军被迫困守最后几个孤立据点,即将全军覆没时,蒋介石三次下令停止进攻,致使日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增援。

而日本援兵越多,国军这边投入的军力也就越多,一直到日本总兵力达到了国军可以承受的上限,蒋介石才最终下令撤出战场。从军事上,没有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

但如果你理解了蒋介石的战略意图,那这种行为就很好理解了。

蒋介石自始至终都没有指望过从军事上击败日本。

哪怕操作如神,在淞沪战役中多击杀了10万日军,那又能如何呢?

对战争大势不构成影响,中日力量对比依然悬殊的可怕。

如果把参与沪淞战役的75万精锐部队交给毛泽东指挥,那他的选择一定是直接放弃上海,在周围农村和日军打游击,慢慢的消耗日军的力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如果把这75万精锐部队交给普通元帅指挥,那一般人的选择也是把大量工厂内迁到西南山区,然后在中国各大小城市层层抵抗,在各大险要之地设伏,然后边打边撤,拉长战线后骚扰日军后勤补给。

最后撤到西南山区时,日军的军力损失和物资损失,会比淞沪战场上大的多,国军的损失也会小的多。

但蒋介石的选择,却如此的与众不同。

1937年的中国,抗战的舆论呼声席卷全国,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政府正在大量失去民心。再不抗日,中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性。

“假如国民政府同意日本的要求,国民政府就会被舆论浪潮所冲倒。中国会发生革命。结果就是共产党将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1937年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致柏林德国外交部密电

但早在开战之前,国民政府就聘请了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进行过中日战争的沙盘推演。

模拟的场景,是日军直接动用15个师团的兵力入侵中国。

各种各样的装备,都可以折算为纸面的数据。

各国军事专家推算出的结果,都是中国只能抵抗2~3个月左右,只有德国人认为国军可以支撑6个月。

没有一个专家认为中国能赢,军事推演平均值是抵抗3个月,随后国民政府会失去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全国经济菁华之地悉数沦丧。

正面硬刚必死无疑,唯一的生路是退到西南大山区,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最后抵抗。

而实际上国民党的最终战果也和这个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日军没有一开始就投入15个师团,所以多抵抗了几个月而已。

既然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结果,那为何还要在上海和日军硬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逐层抵抗,节节撤退来消耗日军实力不好么?

但站在蒋介石的角度,他不是这么想的。国军必败,怎么打都会输,这一点蒋介石知道。但放弃掉中国经济菁华的几个大城市这是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如果选择了层层抵抗,无论给日本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国民政府都肯定会失去那些大城市,这可是国民政府的统治根基,蒋介石无法接受。

如果选择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那更惨,大城市依然是没了,国民党还没有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能力和动员力,死的会比层层抵抗还要惨。

所以蒋介石已经没得选择了,唯有指望国际调停,利用欧美的力量来吓阻日本。

这就是淞沪战役发动的目的。

淞沪战役发动的时间点,恰好是列强九国会议前夕,选择的地点,是诸多列强都有租界的上海。

打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不是为了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而是打给国际社会看,期望欧美的调停。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曾写明了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

“对国际局势判断的错误。在蒋先生想来,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欧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在上海和敌人全力血战一番,不但可以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

蒋介石期望中的淞沪战役,打的越久越好,打的规模越大越好,至于杀伤多少日军,这不重要。

添油战术,是实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

上来就把上海的4000日军给灭了,这是和发动淞沪战役的根本战略目的相冲突的,所以三次电令前线将士停止进攻。

这一切,都是为了引来“国际观瞻”,最终撤退时还非要在欧美的租界旁边留下400余人固守四行仓库,目的也是打给外国人看。

最开始,国民政府给谢晋元的命令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没有补给,也没有援兵。

但是当谢晋元战斗到第四天时,租界为自保要求中国军队撤兵时,蒋介石就立刻下令谢晋元停止战斗,退向租界。

800壮士是抱着必死之心固守四行仓库的,多次拒绝这个撤退令。

“早已立下遗嘱,誓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

但蒋介石再三电令,要求谢晋元立刻撤退,一切按照租界的意思来办。

被租界的洋人缴械以后茫然无助的“800壮士”本来就是打给租界看的,如今租界不让打了,那还有啥好打的。

谢晋元手下的兵,确实热血沸腾、英勇报国,但“不懂政治、不知大局”,所以才不能理解蒋介石的命令。

蒋介石发动淞沪战役的目的是希望引来欧美列强的关注,以战促和。

但实际上,英美没有丝毫干涉的意思。

相反,1940年时英国按照日本的意思,从缅甸方面封闭了滇缅公路,这是中国抗战唯一的外援通道。

而美国,在1941年时,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存在。整个抗日期间,日军所造枪炮使用的钢铁,80%的原料都是进口自美国。

事实证明,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指望外国为你牺牲那纯粹是幻想,再当舔狗都没有用。

指望欧美出兵干涉日本?那只有在他们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才有可能。

但蒋介石却充满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筹码都压在了这个缥缈的希望上,结果给了日本军队聚歼中国精锐部队的大好机会。


在上海这里,中国最精华的部队直接被打残了,最终只给日军带来了4万人的皮外伤,导致汪精卫等投降派声势大振。

随后,国民党副总裁及20多个中央委员投敌,上百个国军高级将领投敌,上百万国军士兵成建制投敌。

反观共产党,在敌后进行艰苦的游击战斗,时刻面临危险,很多高级将领都有被迫亲自上阵杀敌的经历。

但整个抗日期间,共军方面没有一个高级将领或中央委员投敌,更没有出现部队成建制投敌的情况。

淞沪之战,蒋介石从战术到战略,都输的一塌糊涂。

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都没保住,最后还是退到了大西南山区。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发动如此规模的终极决战,目的居然是指望“国际调停”,最终导致损失惨重,这种眼光是何等的狭隘可笑。

这样的领袖带领的组织,焉能不败。

淞沪会战,并不是中国抗日期间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1944年日本投降前夕,为垂死挣扎,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试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此役,日军投入36万兵力,国军投入130多万兵力,结果国民党部队损失50万多人,被日军攻占146座大小城市,丧失6000多万人口和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美军设在中国大陆准备轰炸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被悉数摧毁。

而全盘崩溃、即将投降的日军,在此役中居然只死了2.4万人。精锐部队被几乎打光的国民党部队,表现之差简直骇人听闻。

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几乎彻底断送了中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

美军吊打日军,日军吊打国军,中国军队是败军之将手中的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来平起平坐的谈条件。

中国人,就是弱,而且是很弱。

但短短5年之后,同样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甚至可能就是同一批军人,换了身军装之后,就能跨过鸭绿江,在联合国军的海陆空火力夹击下死战3年,迫使美国签署合约,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不是中国人不行,是有些领统帅不行。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固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跟错了领导。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固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跟错了领导


user avatar   zhi-xu-yixiao-bu-xu-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佰国军逞英豪,

十万日寇亦徒劳,

但有元良飞将在,

岂叫人间见战袍?


user avatar   lu-shi-han-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看完八佰了,我也终于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有不少人感动,也有很多人喷了


首先,电影质量绝对是合格的,不论画面还是细节都到位,战争场面也过关,这不是一部糊弄人的烂片。


感动的情节也很多,当年轻的战士视死如归绑着炸药包跳下楼去和日军同归于尽的时候,即便知道你要煽情,我也还是为这位战士和他的精神而落泪。


但是,但是

关键问题在于,抛开这些,整个电影的核心逻辑表达,是非常纠结的。

或者说,这个电影要讲的故事,很不通顺。

有的人说拧巴,汪老师说他伪高潮,还有人看完一琢磨忍不住开喷,我觉得都是源自与此。


这个电影,其实是一部 终极加强版的抗日神剧,还是国军立场的。


为什么这么说?

先说说什么是抗日神剧,抗日神剧就是,抛开历史背景,不讲战争逻辑,只描述夸张的战场打斗,把战争这么一个严肃的事变成小孩打架的简单化叙事手法。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都是这个问题

你都能手撕鬼子了,那先烈们浴血奋战十四年是打的寂寞吗?这逻辑立不住啊。

神剧神剧,神的不是你手撕鬼子的神操作,而是你的神逻辑


拯救大兵瑞恩,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么夸张的故事,为什么不是抗德神剧?

他先摊开二战的故事背景,再描述诺曼底登陆的惨烈战况,之后告诉你有一位母亲把所有孩子送上了战场,现在几个哥哥全战死了,国家不能让那位母亲失去最后一个儿子,你们现在得去找到那个弟弟。然后讨论,用八个人的命去救一个人,究竟值不值。最后升华,“值!因为我们不能让战争遮盖了人性的光辉,我们还要向所有士兵传达,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人文关怀和我们会不计代价的去救你这个信念,比千军万马都重要。

在八人小分队踏上拯救瑞恩之旅的那一刻起,无论是毫发无损带回瑞恩,还是全员牺牲瑞恩也没找到,或者瑞恩也战死,这个任务的战略意义都已经达到了,他向所有人传达了这个信念。所以他的逻辑完全能说通,此片也被认可是伟大的反战片。


八佰的问题在于什么呢?

八百战士死守四行仓库很惨烈,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先烈。


那么,八百的故事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八百战士死守四行仓库呢?

不好意思,不方便细说,说了就是黑国军了,所以电影里一笔带过


那么,八百故事之中,为什么没有别的军队来支援呢?别的队友都在干什么呢?

不好意思,也不方便细说,说了又是黑国军了(其实原计划不止这一个团,但上级跑路了~)


那么,八百之后,勇敢的将士们如何了呢?谢晋元将军怎么样了?

不好意思,还是不方便说,说了还是黑国军了(死于叛徒刺杀)


你看,

八百的问题在于,前因后果是不能多提的,只要你提,那就是在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黑国军


但问题是,这本身就是一场政治意义非常重的战役啊,为什么上海沦陷,为什么只留下了八百战士(其实是四百),为什么租界隔岸观火,为什么寄希望国际调停,为什么前期咬牙死战,为什么最后突然撤退?


真正的《八佰》,必须得把战场外的前因后果全拍出来,这些才能说通,故事才完整。

这些战场外的元素,博弈,考量,远比战场内的冲突更精彩。


现在,你等于就是说,前因后果咱就别计较了,我们就看中间这几场战斗吧。

OK,那我们就看中间这场战斗也行


为什么八百战士要死守四行仓库?

因为要演戏给租界内国际社会看,寻求英法美的国际声援。


那么,一个灵魂问题就来了

这么视死如归的战士,这么英勇无畏的士兵,为什么落到了这个下场,只能苛求洋人们的援助,不能堂堂正正靠自己赢得胜利呢?


你看,这个问题,又一发入魂了吧


我们的民族病了,但英勇的士兵和租界内热心的国人都表明了他们并非有病的那个,所以糊不上墙的是谁?这问题一摊开,你发现,还是在黑国军啊。


很多人看完觉得,谢晋元团长这个角色很单薄,没存在感,原因就在于,这个灵魂问题,原本是属于他这个团长来提问和思考的。


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要撤,为什么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撤退,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国家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全剧的核心问题,谢晋元在撤退时必须回答的问题,但现在,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你都不能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抛出来就又是黑国军了。

所以怎么办?只能和特派员对话后隐晦带过。


有这必要吗?没必要啊

几十年前的电影,不论是《大决战》三部曲还是《决战之后》的功德林分锅大会,都已经把这个答案清清楚楚说明白了。

历史也早已给出了实践的答案。


一个希望靠着表演,寄希望国外调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真正的救世主从不是别人,而是你们自己。


其实,片子中特派员已经把话说到嘴边了,谢团长也拍桌子了,

但凡后面能再深度挖掘一点,这个片子的逻辑都立住了~

但遗憾的是,没有,就蜻蜓点水一样云山雾里的带过了。


前因不好说,后续不能提,中间也不能深究,

这不就只能刻画战士的英勇表现了吗,这不就是抗日神剧化了吗


这种逻辑缺失,也直接导致了,电影最后的剧情高潮,撤退过桥的逻辑雪崩。

前一刻视死如归的战士,即将迎来最终的一战,音乐气氛都渲染到位了,然后?突然就快速撤退?WHY?给不出答案,大家就看的拧巴,高潮就有点莫名其妙。


事实上,就按历史来拍就行

表演无法帮助你赢得战争,国外调停也救不了你,所以这场战斗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撤,我们要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如何把四百人变为四万万人。星星之火,如何燎原。


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尽管后来谢团长被刺杀,但这四百壮士中有不少人加入了新四军,

转战千里,浴血奋战,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将日军驱逐出了中国。


“— —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这才是我眼里完整的八佰,

这个高潮不比现在这个撤退舒畅一万倍?




           

相关话题

  怎样评价电影《第九区》? 
  电影片名中出现猫字,但实际全片中并未出现猫,观众是否可以此为理由退票? 
  怎么会有猩球崛起这种对人类恶意满满的电影呢,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讨厌猩球崛起。? 
  如何评价电影《李雷和韩梅梅》? 
  电影《九品芝麻官》有哪些现实意义? 
  为什么张爱玲的小说经常被改编成电影? 
  《Mission Impossible》为什么译名「碟中谍」? 
  当前数字摄影机和胶片摄影机在电影拍摄中还有什么区别? 
  《特种部队2》里面,眼镜蛇用钨棒从高空坠落即可摧毁一座城市,这科学吗? 
  如何评价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如何理解剧情的发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央军打得好,解放战争就不行了呢?
下一个讨论
法国称霸欧洲时有多强?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