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你穿越到夷陵之战前,怎么才能说服刘备不打孙权,而是继续联吴灭曹?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nan-chao-z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的夷陵之战是刘备挑起的,实际上的夷陵之战是孙权挑起的。知不知道正史里孙权杀死关羽后在厉兵秣马准备攻打益州?不收拾孙权留着过年是吧?知道什么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吗?不去攻打孙权,是准备让孙权消化了荆州然后更好的攻益州?(除了关羽的荆州旧部,还有于禁的3万魏军),为什么不趁他还没消化荆州,趁荆州人还思汉的时候去收复荆州报仇雪恨呢?知道什么叫:“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吗?捎带说一句,攻打益州是演义孙权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刘备有70万大军。刘先主要是放弃伐吴选择伐魏,那么孙权看到蜀中相对空虚,心里不是更痒痒了吗?任他在家门口耀武扬威,你让大家怎么想?尤其是荆州籍官员意见会更大,古人乡土情结很重的,人家祖坟在荆州,现在想回去祭祖都做不到了,你不去给我们抢回祖坟,我凭什么再跟着你?家属没在益州的荆州人,搞不好都有叛变的想法呢!可能还有人潜逃回荆州。抢不抢得回可能是实力问题,抢不抢就是态度问题了。

孙权杀死关羽后准备攻打益州的证据如下:

《三国志周泰传》: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三国志刘璋传》: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三国志潘璋传》: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建安六年,鱼复蹇胤白璋,争巴名。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

请注意第四则和第五则史料,孙权在白帝东面搞出个连名字都一样的固陵,意图还不够明显?就像江夏郡、庐江郡被魏吴分而置之一样。

东吴还在两国边界招降纳叛,各种恶心你。

《三国志陆逊传》: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

类似的行为(例子)还有文钦在魏吴边界招降纳叛,然后朱异也没放任不管。

《三国志吴书朱异传》: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多设屯砦,置诸道要,以【招诱亡叛】,为边寇害。(朱)异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钦七屯,斩首数百,迁扬武将军。

还有,南中雍闿孟获叛乱也和东吴煽动有关,东吴之所以没趁机派兵去占领南中是因为当时曹丕正在大举进攻他,(曹丕三路伐吴是222年到225年,南中叛乱恰好也是这个时间点),外带交州并没有完全消化,等到曹丕伐吴结束后,诸葛亮也正好平了南中,而交州士燮于226年死去,其宗族不服孙权欲图搞事。键盘军事家们恐怕不知道季汉的官员张裔都被雍闿绑架入吴了吧?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

《三国志蜀书张裔传》: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

《三国志刘璋传》: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於吴。权复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界首】。

另外历史上的诸葛亮没劝陛下莫伐吴,叹法正也是伐吴失败后的事了。而演义里诸葛亮在伐吴前劝过陛下莫伐吴,又在伐吴前叹法正过。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却说先主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克日兴师,御驾亲征。于是公卿都至丞相府中见孔明,曰:“今天子初临大位,亲统军伍,非所以重社稷也。丞相秉钧衡之职,何不规谏?”孔明曰:“吾苦谏数次,只是不听。今日公等随我入教场谏去。”当下孔明引百官来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宝位,若欲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方可亲统六师;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忽报张飞到来,先主急召入。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却说二贼当夜割了张飞首级,便引数十人连夜投东吴去了。次日,军中闻知,起兵追之不及。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当下吴班先发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长子张苞具棺椁盛贮,令弟张绍守阆中,苞自来报先主。时先主已择期出师。大小官僚,皆随孔明送十里方回。孔明回至成都,怏怏不乐,顾谓众官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

《三国志法正传》: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

胡三省: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以汉主怒盛而不可阻,且得上流,可以胜也。兵势无常,在于观变出奇,故曰: ‘孝直在不必倾危。’”

另外诸葛丞相也并没有说在下百分百能够劝住陛下不要伐吴,《法正传》后面那句:“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说:“即便陛下还是要东征,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战损”。说句让亮粉队友生气的话,诸葛亮叹法正其实也只是事后的感慨,属于“真·事后诸葛亮”(手动滑稽)。陛下伐吴又不是百分百会战败,诸葛亮没必要在战前就灭自己威风,至于为何不会百分百战败,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不直接让刘备和孙权自尽? 
  蜀汉(三国)政权和太平天国政权哪个更能代表人民利益?洪秀全和刘备谁更强? 
  蜀汉胜利的话诸葛亮地位有现在高吗? 
  历史上刘备和曹操谁的武力比较高? 
  猜一猜下面三国人物是哪位? 
  诸葛亮如此聪明,为什么不能聪明到让自己寿命长一点? 
  诸葛亮的人生抉择和行事可以说有重大失误或败笔吗?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承认刘备的蜀汉的正统地位?不将其视为汉朝的延续? 
  如何看待刘五万造谣说刘备在徐州屠城嫁祸给曹操? 
  刘邦刘备有些行为现代眼光来看很不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卢伟冰说「小米 10 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华为 P40 Pro」?你认为小米打得过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K30Pro没有高刷新率?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