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王辰院士: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第2页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比较担忧的,不仅是我们对病毒没有想象力。

我们对病毒带来的影响缺乏想象力才是最可怕的。

这个想象力匮乏不是来自智商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去深思,你想到了的话,你愿不愿意接受这种可能性。有些推演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可能你第一步都不愿意承认,第二步无从谈起。

你再不待见特朗普,他也是当了几十年富翁,最后座上美国总统高位的人。

你看他接受现实吗?这是个四月份会消失的小病毒!结果呢?英国首相快他马消失了。

他觉得复活节能复工了!结果呢?没人希望复工,倒是真想复活。


回想疫情早期,有几个国家不是把检测标准提得高高的?老老实实封城有几个?

现在全世界还有很大一票人觉得停工停学封城不如照常等死好,结果你看看数据如何?数据一天比一天吓人。科学家把数据推演摆出来了,政治家不愿意想象未来的模样。现实都不愿意面对,还要求啥想象力啊。


面对现实是想象力的第一步。

我们马上要接受的现实是,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法过回原来的生活了。

想当年和朋友谈天说地吃香喝辣,喝到半夜两点,蹦迪蹦到明天,全国全世界跑业务,想裸辞就裸辞总会有人要你,只要努力什么都会有,只要心在远方说走就走。

注意了,那都是过去式了。我们大部分人将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过一种类战时状态的生活。疫情的持续性,和国家停摆的不可持续性,将是全世界最难面对的矛盾。

要是强行回到过去呢?别想了。

世界范围内疫情还没有达到顶峰呢,你就想着自我解禁,那不就是回光返照吗?

你会发现和你一起玩的人里,总有一个朋友不愿意出来了,总有一个业务往来的朋友失业了,总有分工作不能再和往常一样处理了。原来我们天天嚷嚷的经济拐点都是假的,2019年的“资本寒冬”不过是小打小闹。疫情导向的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经济危机。

疫情可能会超出想象力的变化,不仅今后它会去一些我们很难想象的不发达国家肆虐,产生一些新的衍生黑天鹅诞生。而且它自己会进化,进化成以前我们不敢想的一些状态。甚至我们不知道它是进化了,还是它又意外发现好自己长处了。

比如就像现在已经在动物身上检测出阳性,若在动物身上爆发,又要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如果感染任何一种我们爱吃的食物?每一种肉类身上大流行?宠物身上大流行怎么办?还没有这种事情之前,就有人摔死自己的宠物,如果这些事情真的诞生了,我是没法想下去的。

如果真要思考,那么接受老虎被感染这个现实,就是第一步。


我们不想面对的还有很多,还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多方面压力,还有我们华人在国际上的生存环境。

总有受灾的国家嚷嚷要清算我们,要我们为此负责,说我们隐瞒了数据。甚至说这些话的媒体曾经在武汉疫情初期是中国政府反应过度,为了加强专制夸张病毒危害。正反都让媒体说了。好处都让政客站了,是这些媒体和政治家脑子有病吗?不是,是他们过于聪明了。

就像电信诈骗者变聪后,反而开始装秦始皇打钱,而不是古老的“蜂麻燕雀”栩栩如生。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筛选。有大数据是一方面,筛选的思路也是一种优秀的成本考量。

他们不怕自己的这些反华言论有多弱智,他们时刻都在有人试探性发表言论,因为这样可以低成本的试探出现在的老百姓吃哪一套。如果有一套民粹被他们的“民意”接收了,后面就会诞生一连串我们不愿意深入想象的问题。

对,那时反华主义就真的抬头了。

就像电信诈骗广撒网后,你家的老人真的回复了那个“秦始皇”,注意!!!看住家里存折!!!


是我们想象力不够吗?当然不是,在特朗普把Corona Virus的演讲稿改成Chinese Virus之后,美国的华人社区建立互助团,持枪帮助可能受到种族主义攻击的华人。

这种美国社会分裂极大的刺激了特朗普,所以吓得特朗普赶紧解绑了Chinese 和Virus的字面上的关系,只国际上派人游说,一部分州改成Wuhan Virus。因为Chinese是中国人,也是华人的意思,词义上不做区分的。

海外华人在新冠疫情期间确实被骚扰,这样的环境下听见特朗普改稿Chinese Virus的事,马上就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这种最深层的想象力大陆人不是没有人想过,平时不愿深思。一旦如海外华人一样受到威胁到生存安全,任何人都会做好最坏打算。在生命面前,想象力的情绪障碍,就不算什么事了。

民间一直很有想象力,人们会囤积粮食,囤积口罩,把喂鸡的双黄连买下架,当年非典买的盐到现在都吃不完。有很多时候想象力用错了地方。

真正需要想象力的是,接受我们“回不去了”的现实,全球萧条下可能只能保证很低的生活条件,能活着,吃喝拉撒睡就算不错。就像我们父母爷爷奶奶走过的路一样,接粮度荒,时刻备战,面对生活永远不会自暴自弃,不是我胡乱赞美上一代,而是他们若没这些品质,我们根本就没法出生。

我们要接受疫情后有些产业永久性消失,导致这技能终身无用。说不好听的前半生积累的很多东西你都要重新做打算。也可能有些产业突然爆发,你想象力足够就直接搭上风口,当所有人吃土的时候,你比往日没疫情时过的还好。而且如果你的风口对现实生活很关键,还不会有人说你发国难财,甚至大家愿意看你挣钱。

现在的一切变化都太快了。当时听说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时候,你我还在想带点什么回家过年,我们还在想怎么应付三姑六婆的催婚,怎么给父母讲述这一年来的辛苦和快乐,或是下载个什么游戏玩玩。谁会想到整个疫情让世界都惶惶不可终日,连查尔斯王子都被查出阳性,谁会想到鲍里斯都进了ICU生死未卜.......

其实也不尽然,至少鲍里斯的事,在他握手时你就想到了,因为换了你是英国首相你一定不敢二、三月份时这么装x,只要你承认这一点,你就有足够智商意识到他当时处于危险的。可你为什么不敢预测,不敢说出自己的判断?

因为你没准备好,你还不习惯这个2020。即使你绝不会这么做,你还本能的相信一个首相敢这么做一定有什么神秘的你不知道的保护措施。

事实就是,没有,就如所有正确途径知道的消息一样,没有。


阻碍我们对未来生活正确想象的,有一部分是理性,更大一部分是感性。

理性部分是指我们的分析能力,如何处理我们收到的信息。

感性部分就是接受现实的能力,现实变化太快会导致我们认知失调。不要以为只有西方人才会被环境影响得不乐意带口罩。咱国家很多地方现在复工了,照样有人不想戴,也不好意思戴。

“大家都是自己人,戴个什么劲,你不相信我吗?这么怕死就不要出来赚钱了。”

怎么办?光靠想象病毒会有多恐怖,够用吗?

这时还好国家有政策,复工也得带,反正有人检查。这台阶给足了,你就可以立刻怼回去。

“怎么能是不相信你呢。街道有规定上班必须戴,咱别给公司找麻烦,赶紧戴上吧。”


有了共识什么都好说,没共识就用法规强制共识,这样,一厢情愿能回复到从前状态的想象力缺乏症就得到缓解。当初封城戒严的时候,也是给很多宗族大聚会的取消下了台阶,也许每个人都想取消,但若没有台阶下,谁敢先开这个口?

其实给了科学的论据,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上大家都能推出结论,想象到后来的惨状。阻止我们的是这所谓“磨不开”的面子。


解决自己的想象力问题,除了服从规章制度,我们自己也要靠克服情绪。但是想太深,我又怕你睡不着觉。

例如王辰院士观点:

一些西方国家施行实质性的“群体免疫”策略,以牺牲年老体弱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人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后能够放心打开国门。而我国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弃一个患者,后期可能面临被动局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和开放带来不利影响。

初次听说群体免疫的事,我想了到了和这一模一样未来(在知乎我多次提及),真的睡不着觉了,我是真的对着新闻骂街。我们尊重老人生存权还尊重错了???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也一直告诉自己那是自己多虑才能睡好。我就当自己是杞人忧天吧,虽然这些日子,喷别人杞人忧天的人之中,不是的有写XX日记被打烂脸,就是舔柱子得上了新冠。


别忘了,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不仅更理性,他们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与焦虑,替我们作着最坏的打算,完成我们未尽的想象力。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承受着我一直回避的痛苦。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我们也得对家庭负责,为家庭也要弥补一下缺少的想象力了。接受衰退的现状,接受新的有距离的生活方式,开始对健康进行风险管控,不要轻易的强行回到过去吃喝玩乐的状态,囤积物资一定要理性,别陷入那种自我安慰式的囤积那样浪费资源浪费钱。

为了应对未来做出种种准备,离不开我们的想象力。第一步就要接受现实,适应它,第二步搜集资料,不要因为恐惧情绪而盲信谣言,或是只选择自己愿意信的信息。

第三步就是接受未来可能发生的现实。有些事不一定多难判断,只是我们不太愿意面对。


user avatar   ceng-xu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比之下,现在知乎甚至全网那种膨胀上天的氛围真的让人既担心又愤怒。

特别最恶心的是知乎上那些职业或半职业的写手、大v们。他们打着反公知、为民发声、马克思主义者之类的旗号,顺应膨胀的民族主义气氛疯狂带节奏,以春秋笔法炮制一篇篇大字报一般的爽文,以此来收割流量韭菜。

甚至我都觉得,以前把中国和tg贬得一无是处的公知们,和现在打着反公知旗号把外国黑的一无是处的写手们,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批(pei )人……


user avatar   lei-wen-xio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看国内经济,王辰院士昨天那个讲话我认为其重要性超过清明的一切消息。人家骂的很隐晦,但是话说得很重。第一,宣传口吹NB说漂亮话的人给了医疗系统过大的压力;第二,二次爆发几乎不可避免;第三,我们第一波抗疫的策略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


user avatar   li-wen-fe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yuwell鱼跃邀请

作为一名支援武汉抗疫的一线医生,看到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大为好转很开心,但需警惕有反弹可能。王辰院士说的很对,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是没搞明白的,如果本次疫情是多点爆发,我们是不是还能做到现在这个结果?难说。我们赢在了社会组织上,而不是医学科学上。真的要在医学科学方面取胜,我们必须借助疫苗等科学产品,但现阶段仍然未能达到期望。借今天这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个容易忽视的指标:血氧饱和度。

对于我们每一人来说,做好自身防护,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才是最关键的。万一不幸被感染,也不要太担心,配合隔离治疗便可。毕竟大多数患者都是轻型、普通型,少数是重型、危重型。那医生是如何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呢?靠以下3个指标:

(1)呼吸频率:患者呼吸频率≥30次/分,出现气促,考虑重型。

(2)指氧饱和度: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考虑重型。

(3)氧合指数:氧合指数≤300mmHg,考虑重型。

患者(成人)达到上述任何一条,都要考虑是重型新冠肺炎,如果达不到,那就还是轻型或者普通型。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觉得自己气促,可以数一下呼吸频率,静息状态下超过30次/分,意味着缺氧明显;如果你比较紧张,没办法很好测量自己或者家人的呼吸频率,那就用血氧仪检测指氧饱和度,这个测量出来的数值比较客观,可以辅助判断病情。

什么是指氧饱和度呢?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参数,殊不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是否缺氧的参数,要获取这个参数也是非常容易的,用血氧仪套上手指,几秒钟就会出来结果。我们临床医生,评估一个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第一眼就会看四个指标:血压、心率、呼吸、指氧饱和度。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进一步熟悉指氧饱和度,就好像大家熟悉我们的血压、心率、体温一样。

我们先从血氧饱和度讲起。人体血液中有很多红细胞,红细胞里面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作用就是装运氧气(给组织细胞使用)。如果把血红蛋白比喻为无数艘小船,那么氧气就是乘客。氧饱和度,就是现载量与满载量的比值。正常情况下,这些小船(血红蛋白)几乎都会被乘客(氧气)挤满,饱和度会有94%-99%,多数会有97%以上。缺氧时,乘客(氧气)减少了,船(血红蛋白)还是那么多,所以氧饱和度会降低至94%以下,此时必须做出医疗干预,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那怎么检测血氧饱和度呢?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直接抽血化验,数值稳定、准确,但这是有创的,需要打针抽血,如果需要频繁检测时就会比较痛苦。另一个方法则是无创的,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便携式血氧仪,也是我们病房、ICU最常用的方法。血氧仪小巧玲珑,直接套手指几秒钟就可以出结果,其外观长这样:

这种夹手指的血氧仪测出来的血氧饱和度我们称之为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也称指氧饱和度,其数值跟抽血检测的数值非常接近,而且测量简便、可以持续动态测量,病人无任何痛苦,故而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也是临床医生高度依赖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的测量过程和原理是这样:将探头指套夹住病人的指端甲床(任何一个手指都可以,但不要涂抹指甲油,以免影响测量),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 660nm 的红光和 940nm 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从而计算出血氧饱和度。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可谓是触手可及,非常简便。有了它,临床医生如虎添翼。

新冠肺炎期间,对所有病人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居家隔离(比如美国),血氧仪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具。你可能平时买了放家里不怎么用,但是关键时刻,你会发现这东西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我了解到的,很多患者在疫情前期慌张错乱,医院挤不进,只好居家隔离,但不懂得监测血氧饱和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一些老人家而言),家里也没有备着好的血氧仪,有少数病人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知道血氧仪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辅助判断病情的工具,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血氧仪虽然使用场景多元,但却是标准的医疗产品,所以要选择专业医疗品牌。以这个鱼跃血氧仪举例:操作很简单,只要你把血氧仪夹住任意一个手指头(一般是食指或中指),像这样:


把血氧仪套入手指头后,几秒钟就能显示出来两个数据,一个是指氧饱和度(SpO2),一个是脉率(PR),这些数据都可以实时、连续监测的,如果显示指氧饱和度低于93%,意味着缺氧相对严重,多数人这时候会有气促表现,但少数患者可能耐受缺氧能力较强,不一定会有明显气促,只有轻微胸闷甚至无明显不适,但无论如何,此时你是缺氧的,需要吸氧治疗。如果监测到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甚至更低意味着有呼吸衰竭可能,此时往往伴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此时最好尽快就医,安排吸氧及其他治疗。另外,大家也要观察脉率的变化,一般来说,缺氧时脉率也会加快(但脉率加快不一定就是缺氧),缺氧越严重脉率也会越快,这是因为缺氧时心脏需要跳动地更快才能满足氧供。脉率一般等同于心率,除非本身有心律失常(比如房颤)。

还有哪些人应该在家里常备血氧仪呢?

答案很明显,就是那些有慢性呼吸、心脏疾病的患者,比如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心功能不全(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引起)等等。这些患者在院外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出现缺氧,如果不及时发现,容易拖延病情。假设你家庭药箱里常备血氧仪,当你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拿出来检测一下血氧饱和度,如果发现指氧饱和度低于93%,尤其是同时有胸闷、气促时,应尽早就医(当然,即便你没有血氧仪,有上述不适时也应尽早就医)。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家中应常备血氧仪,就好像血压计、体温计一样,能为健康保驾护航。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缺氧(比如慢阻肺),对缺氧耐受较好,一般维持指氧饱和度有90%以上就足够了,具体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最后,大家在使用血氧仪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数值不可靠或检测不出:手指皮肤太厚太粗糙、手指太凉、周围环境光线太强、涂抹指甲油等。如果长期不使用,请取出血氧仪的电池。血氧仪尽量不要碰水,尤其要确保内部不能进入液体。

打赢疫情,靠的还是科学应对,我们仍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口罩还不能摘,要勤洗手,有序复工开工。万一不幸被感染,科学应对最关键。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佬说得对,中国必须抓紧分分秒秒研制疫苗。

群体免疫半年之内达不成。按每天感染一千万人至少也需要一年多两年才能完成。

何况病毒会攻击男性生殖系统。长期危害远远超过提出群体免疫的政客想象。


user avatar   wei-zi-ch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巧,我这个回答不久,隔壁B站拍摄了《后浪》

在此也做一首打油诗,来致敬一下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半道上。

还拍《后浪》喊“加油”,骨灰洒在你坟上。

昔日拜年黄鼠狼,而今摇身变前浪。

五四青年成绝响,人间空设假灵堂。

—————————————以下为原答案———————————————

王辰院士说的很含蓄。

实际上吧,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已经是许多人心里都明了的事了。阶级越来越固化,资本越来越压榨,加上和欧美明里暗里的各方面非武力的战争,实际上民众生活是越来越难了。“中国式”经济危机在酝酿。

其实疫情暴露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毕竟很多城市苦苦支撑的“面子”,掩盖经济下行,甚至危机。如今都可以找借口,让疫情“背锅”。

一方面疫情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经济下行,另一方面也做了保护伞——

这个不能说的太细。毕竟各个省份发展程度不一。不过有的省份已经支持不住了。

我老家是东北砍省两个鸭子哪儿的。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前年,那里爆冬了......只因为总督进京说了一句“我们还可以(从不拖欠工资)”。还有鹤岗等地,形式也不乐观

其实全国除了一线城市,二线往下,内卷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

王辰院士意思话里话外很明显——有些问题,不是因为疫情而暴露了。而是早就暴露了,但是又给盖住了。

所以疫情是控制了,可问题还在那里,没有解决。

王辰院士很明白,有的问题,上面会解决,但有的问题,很可能一带而过,甚至视若无睹。

所以,王辰院士也没别的意思,也就是尽自己职责本分的提上那么一句。至于上面能听进去多少,恐怕他自己心里也没报太多希望......

ps:评论区可以友好讨论,禁止YYGQ,和自以为是。否则直删不谢

———————————————————————————

做了一档音频节目,《三好浪说》,几个年轻人的胡比瞎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user avatar   nai-fu-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干家厌烦了场面话作秀,实在是公共人物不好意思爆粗口,大佬言外之意很明确:

各位小老弟,

少放厥词多施肥,多干实事少自夸。

说的再好做不好,不如回家种种花。


王院士对“群免”的态度还是很客观,群免是不人道,但是付出这么炖代价之后也必然会有回报,前提是达到“群免”预设的伤害值后,这能达到它预期的效果。想要在这场战疫后保存最大的实力,所有的可能和变数都要考虑进去,提早做好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防疫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马上到来的夏季,蚊虫叮咬是否会成为一种传播途径还尤未可知,新冠本身是否会再次变异,曾感染过新冠的病人预后会是怎样,很多很多的问题都不容轻忽,现在还不是我们能大意的时候。


总之,疫苗未研发出来之前,要做好长期与“新冠”战斗的准备。


user avatar   Orth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2-1

2020-2-5

.普遍用的核酸检测可能只有30~50%阳性率
.方舱医院的确不好,但现在要抓主要矛盾
.并不清楚湖北还有多少患者,有恶化的可能
.每天增加的确诊病例数是核酸结果,实际可能比这个还要高,但必须实事求是
.是否有特效药,需要临床试验验证,不是个例能说明问题
.疫苗不容易开发,我们对病毒认识依旧有限
.所有“拐点”的预测都没有依据

2020-2-20

2020-4-3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疫情以来,大批专家,不乏顶级大佬巨咖,人工肝、干细胞、血浆回输,新技术新疗法捷报频频,

王老师大概只有这3次露面,也是曝光最少的一位,从来不是“好消息好消息,全天希望曙光”,每一次讲话都是最冷静、最专业、最实际,也最具洞察力,更是疫情中心扭转时局定夺乾坤的最核心成员。

实在太幸运了,无论是03年还是17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有那决胜千里的伟大人物。

院士,我只信他。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更是对王老师五体投地。


user avatar   wang-hao-5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的很好,国内的群众普遍信服王辰院士,他能把情况说的特别清楚。

尤其是医学科技没有发挥主要作用的事情,由王辰院士来说最为恰当,目前顶级医学刊物上的主要文章基本都是王辰院士团队发的,他团队的医生进驻武汉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克力芝的对照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同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虽然发了这么多文章,还是谦虚的归功于社会组织措施,这是真正的高风亮节。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很委婉了。

我们赢在社会组织上。

言下之意是什么?

是社会组织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需要面对。

举个例子,现在航班停了各种。

飞行员咋办?空乘咋办?要恰饭的呀…

物流也停了,海运咋办?海员咋办?要恰饭的呀…

商业歇息了,老板咋办?员工咋办?要恰饭的呀…

社会组织能隔离病毒,但是能解决恰饭问题吗?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在防止外面流入的同时,解决恰饭问题…

两条路。

第一是经济手段,大家都要恰饭。

第二是医疗科技手段,也就是院士说的,得恰饭,啊不,得砸钱。

都是技术活。

不要以为你赢了。




        

相关话题

  7 月 28 日 31 省份新增 98 例确诊病例,其中新疆 89 例,北京 1 例,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国际科学家」联署公开信鼓噪重新病毒溯源?其意图是什么?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冠变种AY.4,有何特点? 
  为何塞尔维亚总统近乎哽咽着请求中国援助? 
  如何看待武汉疫情下莆田系医院的表现? 
  10 月 23 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暂时停诊,目前石家庄域内有本土新增病例吗? 
  怎么看待 9 月 10 日南京新增一例 19 岁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系美国入境输入病例? 
  疫情严重,被迫待在家好无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干吗? 
  如何看待炎亚纶声称“谭德赛的误导导致全球数亿人感染,成千上万死亡,世界经济损失,医疗超负荷”等言论? 
  如何看待 3 月 31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 18 万,死亡人数超过中国?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法国警察逮捕在巴黎派发健康包的学联负责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寒冰射手曹草草的一生?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