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传播学为何有趣? 第1页

  

user avatar   xu-nuo-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读了四年的传播学(Communication),考研考的专业也是传播学(master of Communication),所以说起来跟传播学也是很有缘分,在此答一下吧。

传播学之所以有趣,根本上在于传播现象本身是很有趣的。从个人的角度上说,传播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得以产生的基础。可能大家平时都不会注意,自己是如何产生这些想法的,又是如何为这些观念所驱使的。学习传播学,很多问题都会得到思考,并且对自己,对人群,对社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加有意识地进行传播活动。


==================谜一般的人内传播=========================

先说我们的内心。我们并不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我们的内心不是透明玻璃,而是幽深的迷宫。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对这方面的探索很多,提出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等等概念。

比如说有些非常疯狂的“粉丝”(比如杨丽娟这种),他们的行为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或者说,潜意识中,一定存在着某种结构,比如安全感的缺失,让他们产生了现实中的想法和行为。这从理论上看,是毫不奇怪的。

还比如,当你自己失败的时候,你往往会归因于客观条件,比如打篮球的时候落后的一方总有人会抱怨篮筐歪了,球不顺手,队友不行,但是往往不会怪罪自己;反之,如果别人失败了,你往往就会归因于别人本身不行——技术渣,配合不好等等。这在心理学里叫做“自我服务偏见”,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回想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不是就会不自觉地“跟着感觉走”,而缺少对自身的反思了?

还有其他很多理论和案例,我就不一一举了。这些在传播学中,属于人内传播。它主要涉及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多一点反思,而不是被本能和习惯所驱使。


====================最日常的人际传播=========================

再说人际传播。人际传播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它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格外大。想想我们一生之中有多少时间是在跟身边的人们打交道吧。你的父母、朋友、老师等等,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

比如有一个理论,貌似叫“完美父母”,说的是,你的理想配偶,就是能够在你的父亲/母亲做得不好的地方十分出色的人。举个栗子,你是个boy,你的母亲是个勤勉的家庭主妇,把家人照顾得很好,但是对生活却毫无诗意的追求,多少有些无趣。这样,很吸引你的,恰恰是那些浪漫不羁的姑娘。是不是这样呢?大家自己想一想,我们课堂上曾经讨论过,好像真的很准。

还有,为什么朋友圈里的谣言那么容易流行开来?除了朋友圈本身半开放的传播机制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圈里大家都有着较强的关系,你的老师转发了某个说法,就好像为这个说法“背书”了一次 他的学生们看到了,就会更愿意相信。关系在人际传播中具有十分核心的地位,通过人际传播,我们更能理解“关系”,以及从理论上说的,“社会资本”。



额,手机好像不能存草稿。。。我就先发出来,后面有空再更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各大学派的内容吧,先这样啦


================我来填坑啦,群体传播================


接下来说群体传播。社会学研究发现,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个人,除了要与其他个体打交道(也就是人际传播)之外,还分别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要受到群体的制约和驱动。比如群体规范和群体心理,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群体压力了。有一个实验,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所罗门·阿希的从众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上面所说的群体,是指正常状况下形成的,有一定边界的群体。特殊的情形下,还存在着一种流动的特殊群体——集群,也就是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勒庞发现,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抹去了个人身份,便会退化到一种野蛮恐怖的原始状态。比如游行示威中经常出现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往往我们会认为,这些罪行往往是浑水摸鱼的犯罪分子干的,但是事实上,往往就是平日里最老实本分的人,也会在群体心理的支使下变成暴力狂。可以参见我另一个回答中的例子: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 - 许诺的回答


在游行中犯下重罪的黄洋,并不是惯犯,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从老实本分到痛下杀手,集合行为的作用之大,可见一斑。



===============又是分割线,组织传播==============


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我们的工作,学习,无不处于一定的组织中。组织以及组织传播对于个人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Red说自己即使出狱之后,不经过请示,根本尿不出来,这就是长期在组织之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尿尿仅属于小插曲,组织传播的威力,在另一个实验中则彰显无疑:

斯坦福监狱实验


前两个例子好像都是把好人变成恶魔的。。。其实群体和组织传播也有很多正面的功效(要不然存在的意义何在),就不多举例了。组织传播存在着诸多流派,感兴趣的可以读读相关的教材,对于理解我们所在的公司、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很多让我们不明就里的现象,在组织传播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解读。



===================接下来就是最大头的大众传播了=================


大众传播是传播学的核心,也是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作用之下,我们得以理解社会传播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思想,并且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里权且举两个例子。


比如说媒介建构论,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社会的认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个社会存在一个客观现实,而媒介则通过新闻报道等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媒介现实”,有些人认为,通过对比客观现实来判断媒体有没有做好其“反映现实”的本职工作。但是建构论认为,客观现实并不存在:比如说今日之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并没有任何人能够走遍每一寸国土,认识每一个人,目击每一件事情,不同的媒介,基于其不同的立场态度,向我们呈现出一个不同的中国,并将这一印象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当我们思考问题时,它就起到一种背景板的作用。在《新闻联播》中,这个国家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蒸蒸日上,前程一片光明。而在微博里,则到处都是这里又爆了个大贪官,那里又出了大事故,鸡飞狗跳,简直药丸。(所以大家明白薛蛮子为什么会“嫖娼”,大V们纷纷“造谣”了吧?)建构社会图景是一种社会权力,国家,大V,民众,都处于争夺这一权力的竞技场中。


此外,再举个例子,梅罗维茨的“消逝的地域”理论。大家每天所关注的,是媒介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而事实上,媒介对我们的影响远大于此。它的形态本身,往往更加深刻地触动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大众媒介时代,政治领袖们的形象往往都是光辉万丈的,指点江山,舍我其谁。而在现在更加私人化、社交化的媒体时代,他们的形象也在悄悄转型。比如大大也会出门吃个包子,骑车载着自己的女儿,显现天伦之乐。这在灯塔国等西方国家那里更是家常便饭了,开推特,发段子,等等“平民化”的行为和形象,将会是未来政治家们的标配,这背后,不仅仅是政治的发展,更是媒体本身转变的结果。(这一派学者,往往被称为“媒介环境学派”,把媒介当成这个社会的大环境,研究它与社会的互动)。



================总结一下================


所以当你爷爷一看到毛主席像就热泪盈眶的时候,你也不要奇怪,这是几十年传播日积月累的成果,当大家为庞麦郎神神叨叨的歌曲而狂欢的时候,你也不必讶异,这是后现代社会中最习以为常的“颠覆”与“解构”。你将会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一个月2000的工资也不惜买个最新的iPhone,你也会理解,朋友圈中的刷屏现象背后往往有一些强大的推动力量。


一切皆是传播,在影响他人的时候也必然会影响我们。当我们仔细回溯那些想法的来源与去路,我们便更加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他人与社会,这大概就是传播学最有趣的地方吧。


user avatar   shan-dai-62-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大四,传播学考研复习中,越复习越爱,于是跑来作答。答案不有趣,例子分析比较枯燥,大家直接看黑体的结论就好。

我认为,传播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你可以用它关照现在、过去和未来。它很广,涉及了多种学科,能把表象全然剥开,让人看到内里的意义。

所有的媒介现象就像白杨树上的叶子,你可以从它飘落的方向,知道风在往哪边吹。

举一个例子。媒介融合的趋势,真的只是官方所谓“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即时即地的需求”吗?然而从传播学更宏观的角度看,当下国家/政府驱动型的媒介融合本质上是为了争夺网络话语权,对新媒体技术对既有宣传体制造成结构性冲击的冲击和挑战做出的政策回应。从资本的角度,资本的扩张和积累,也要求媒介逐步走向规模化和扁平化。从某种角度而言,媒介融合的趋势是多种话语的合谋,顺便符合了人们的期待而已,而“人们的期待”的生产又是一个可以解构过程。(为了表达效果忽略了公民、媒体、文化上对媒介融合的阐述)

你会仔细思考很多社会事实为什么会存在。比如说网络。

当网络已经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我们似乎忘了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也是决定了人与事物与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

计算机始于二战的信息战,网络滥觞于冷战,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遭受核爆炸。同时随着英美国家所倡导的“信息自由流通”的国际传播秩序,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独立、乌托邦的空间,成为信息社会的能指,指向信息、知识、技术和权力的耦合。也就是莫斯可所说的“数字神话”。而这种神话总是在技术出现的早期充当技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助产士,当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时,神话就消失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话语逐渐分为多个层面。一方面,媒体把网络描述为一个可怕的地方,充满着各种犯罪分子、盗窃分子,孩子们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则会患上网瘾的病症。政府则必须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管理、管制,又回到了讲媒介融合时提到的话语权控制领域,当然公共利益的考量也是重要的一个面向。今天刚听说360网盘要关了…

另一方面,网络则被描述为信息高速公路、公共领域,信息依旧自由流通,人们在其上各抒己见。创业者在其间淘金,消费者在其间满足自我欲望需求。市场繁荣,人民幸福。随着福柯所说的控制社会的到来,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塑造着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行为。控制的目的制造着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促进新的生产,资本的帝国也将随之扩张。

诸如总总。构成了当下的网络神话。

我们生活在一层又一层的神话包裹中,传播学就像是一把小刀,剖开表层,告诉我们这层话语背后是谁的利益在说话。

然而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让我看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写得不太好懂,但确实是我想的,想到的比写下的会多一些。部分表达还是太含蓄,没有放开。以及答案中的分析可能包含着个人的偏见,总之,传播学的道路太长,而我刚刚上路。




  

相关话题

  大学本科历史专业学习的内容? 
  为什么一些大学晚上要断插座供电或者断网? 
  为什么金坷垃经久不衰? 
  能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向普通本科生解释清楚最前沿的理科科研工作(偏理论)吗? 
  如何看待媒体曝光「国内版 N 号房」事件时公布举报人姓名这一举动,是否合适? 
  谁能用易懂的语言解释精炼贝叶斯均衡? 
  为什么有人当时会相信肯德基的鸡有六根翅四条腿? 
  “修学储能,塑造人生”在大学里你希望修什么学储什么能,塑造什么样的人生? 
  一些中国大陆青年人在公共场合的提问显得质量不高,原因有哪些? 
  如何分辨1450? 

前一个讨论
市场营销学书籍有推荐吗?
下一个讨论
市场营销有哪些常识?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