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关于斯大林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且谁都没法说服谁? 第1页

     

user avatar   mou-ke-xue-de-chao-dian-ci-pao-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大饥荒是斯大林要大搞工业化的后果。只要不搞工业化,就不会有大饥荒;只要没有大饥荒,就不可能工业化。而且这种大饥荒是斯大林同志用天气控制器人为进行的——大歉收只针对乌克兰人,仿佛出了乌克兰SSR的边境,气候就立刻变得适宜耕种起来。


但实际上,三十年来以来在乌克兰的饥荒只是当年席卷全联盟的饥荒的一部分。如果非要说斯大林同志是在对乌克兰人进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当代的俄罗斯政府也应该立刻找上几十个国家,让他们与承认乌克兰饥荒是“对乌克兰人的有计划种族灭绝”一样,承认三十年代以来全联盟的饥荒同时也是“对俄罗斯人的有计划种族灭绝”“对西伯利亚原住民的有计划种族灭绝”。而印度政府更是应该赶紧援引三十年代的饥荒,为丘吉尔先生戴上一顶种族灭绝支持者的帽子来转移一下不能呼吸的印度人民的视线。


实际上,你如果非得从道德层面对斯大林的政策进行批斗,说“有计划种族灭绝”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倒不如说大饥荒实际上是在保苏共的基本盘——工人先锋队,而献祭苏共根基薄弱的农村。(当然,这些先生一向是不愿意从阶级的矛盾看问题的)


如果你对内战前后的俄苏文学有研究,你会发现俄国的农民们即使是在文学作品中,形象也是较为恶劣的。在契科夫等先生笔下,农民与地主老爷、沙皇的官僚们一样道德败坏、愚昧冷漠。《钢炼》将某一户俄国农民家庭形容为:对革命不感兴趣,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家长制作风。于是先进的先锋队工人哥俩就要把进步女青年从这个落后家庭里捞出来。也就只有肖洛霍夫破除了这种刻板印象,将农民本身也视作了一种“历史的主体”,而非在历史浪潮中被牵连运动的“客体”。究其原因,沙俄长期运行的村社制度让农村的土地兼并没有中国这么极端,俄罗斯的农村并非是生产佃农这样的农村无产者的土壤。大战引起的饥荒首先砸烂了城市的秩序,但村社只要不卷入战争就不必担忧饥荒的出现。俄罗斯的农民天然缺乏革命的动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革命早期的农村路线会被共产国际视作一种偏离主路线的无望的努力。也由此,说句很难听的话:俄国的农民本身不被视作无产者,甚至算不上是苏共的盟友,而是被“专政”的对象。苏共认定:如果自己保不住城市无产阶级的“基本盘”,要面对的就只能是全部完蛋一个下场。这种城市中浮现的饥荒阴影并不是说农民们本身已经无粮可卖,而是富农乃至地主已经掌控了超过60%的农村粮食产出。如果不能再专政这帮人,结局就是富农和地主拿着粮袋子对斯大林完成反攻倒算。


斯大林长久以来被视作一个“温和的人”,一个无害的现实主义官僚。这个从高加索山闹革命开始就赞成土地私有制(他还将土地的村社公有制与土地的国有制视作一种欺骗),赞成农民自有土地,长期耕种70年只需交租的人,在27年收购危机后也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铁腕化。于是苏共就真的开始了“专政”这帮落后于时代的粮食生产者。


(我说这些并不是希望读者去像饭圈粉丝一样“共情”斯大林,而是试图以此解释为何苏共在乌克兰饥荒时在政治上表现的如此激进而缺乏良知)


这种错误的认识很快导致了悲惨的结局:政府以市价5%的价格去实际白嫖农民的劳动成果,许多普通农民仅仅因为对加入集体农庄感到迟疑便被划成富农进行政治清算。农村公社反复上书,陈述现有粮食已不足以支撑社员生活的事实,但这些恳求都被忽视了。


1931 年,乌克兰农业歉收,粮食总产量只有1760万吨,仍需向苏联政府上交700万吨粮食,为此 不得不动用农民的储备粮。1932年,乌克兰农业再次歉收,总产量只有1280万吨,但是苏联政府下达的征粮指标仍维持在770万吨的高位。虽然后来征粮指标 减少为660万吨,但仍然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

苏联的粮食危机发展到如此惨状是政策安排的结果。但这种饥荒并非是所谓“体制问题”带来的专属产物。即使你让新经济政策继续执行,不搞工业化,甚至于让斯大林同志曾经认同的土地私有制度在全联盟得以推行,也只不过是把献祭农村变成城市工人挨饿。把大战时村社自保而城市秩序爆破的状况再复制一遍。由此不仅会极大地削弱苏共的政治力量,如果开一个天眼——被迟滞的工业化进程与政治上的动荡会直接导致苏联的军事力量被大幅削弱。我不愿意相信结果为过程辩护的论断,我也认为斯大林政府在乌克兰饥荒中的表现是缺乏良知的——虽然斯大林一开始就没得选。布哈林不能给你凭空变出足够所有城市工人与农民吃的粮食,托洛茨基……好像他对屠龙这件事更没有负担。


不过由乌克兰饥荒直接全盘否定斯大林政策的正确性,甚至将之视作联共对乌克兰人的系统性政治迫害,最后直接将斯大林打做“罪人”,为受害者立起“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受害者”的纪念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呢?


user avatar   18101729033-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就在大陆争论不休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斯大林,苏联英勇无畏的人民会反攻纳粹成功保卫家园吗?大概率会的;

没有斯大林,勤劳智慧的俄罗斯和东欧各民族能用双手和大脑实现工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吗?大概率会的;

没有斯大林,当年东方阵营的农庄农民们,会乘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高速列车实现农业机械化肥金融大生产吗?大概率会的;

没有斯大林,苏联大清洗会死亡70万人吗?大概率不会的。

所以斯大林这点儿破事儿,到底争论个几把呢?

(当然,其他国家同理)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2008年,在“谁是俄罗斯最伟大历史人物”的民意测验中,斯大林位列第三,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3世纪击退欧洲入侵者的俄罗斯王公)和斯托雷平(帝俄末期改革家)。

2、2009年12月21日,冬至,莫斯科Izmailovsky酒店。超过2000人把大堂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来到这里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著名女歌手在军乐伴奏下唱起爱国歌曲,舞台上方挂着斯大林的巨像,他身着军服,威严地看着台下。诗朗诵时,有人开始啜泣……

美国《时代》周刊写道,“斯大林在俄罗斯复活的高支持率。”

3、2009年俄罗斯公共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的俄罗斯人高度评价斯大林的领袖素质,

而那些认为自己之前对斯大林的评价是“错误的”的人数比例则上升至35%。


4、2017年4月俄国的一次民调显示,“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打败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俄国民众心中最伟大的历史人物。普京和普希金并列第二”(见“环球网”报道:《民调:俄罗斯人心中谁最伟大?》)。

5、俄国民调机构列瓦达公布的“2019年对斯大林评价的调查结果”:对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持正面评价的民众,占70%以上;认为斯大林起了消极作用的不足19%。这一结论创造了历年来对斯大林正面评价指数的最高纪录。

6、2007年6月,在俄罗斯全国社会科学教师会议上,时任总统普京呼吁教师们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警告出版界,必须对出版的教科书承担责任,国家鼓励编写新的历史教材,绝对不容许丑化、歪曲俄罗斯民族的历史。

同年出版的《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教师参考书)》,专门辟出一节讨论“斯大林的历史作用”,这一节用了80%的篇幅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使用强制手段的合理因素,“管理集团的中高层人员成为镇压的主要对象这一事实说明当局渴望保证管理机构发挥最大的功效……斯大林清洗的结果是在资源缺乏条件下形成了适应完成现代化任务的新的管理阶层”,只是到了最后一段才提及斯大林执政“还有另一方面后果”,“他取得的成就——就连领袖的许多反对者也承认这个成就——是通过最残酷地剥削人民取得的”。

7、作家索尔仁尼琴一直对斯大林采取敌对态度,看到苏联毁灭后出现的混乱状态,他开始用肯定的笔调论及这个过去的政敌:“斯大林这个人犯了很多错误,甚至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把苏联的经济搞上去,而且真的搞上去了。”

8、俄罗斯人权组织“纪念”的主席阿尔谢尼·罗金斯基说:“他们(俄罗斯当局)想把他的名字作为全世界都害怕的强大国家的标志。”人们不是怀念斯大林,他们怀念的,是能够把他们带回久远的光荣岁月的强权领袖。

9、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表示:“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事实是愚蠢的。”

10、2009年8月底,莫斯科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库尔斯卡亚地铁站整修一新,入口大厅的墙上刻着一行大型镀金标语:“斯大林培育我们对人民的忠诚。鼓舞我们去劳动、去立功!”这是前苏联国歌中的一句。另外一条新出现的标语是:“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

11、在2017年、2018年,俄罗斯相继进行了“百年来俄罗斯执政者领导地位”和“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领袖人物”的评选,斯大林排名都名列前茅,打下了2019年对斯大林正面评价历史高点的基础。

12、2017年俄罗斯官方编纂的历史教科书进入学校课堂。

教科书一方面指出了斯大林时期存在破坏法制等问题,但同时指出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仅仅10年之间苏联就奠定了成为工业强国的基础,在经济生产规模方面苏联稳稳地占据世界第二位。

教科书还肯定了斯大林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的现代化触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工业和农业开始,到教育、科学、社会和日常生活等等。

而且,在斯大林领导下打败了法西斯,这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教科书辩证、客观的叙述,也让不少俄罗斯年轻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苏联解体后的几十年里,是斯大林被俄罗斯人重新认识的过程。

所以,题主从哪看出关于斯大林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且谁都没法说服谁?

森马?你说的是中国?

那仅仅是茶余饭后闲扯,

不当事。

人家俄罗斯的事,外人只是凑热闹,

怎样盖棺定论那要看俄罗斯人。


user avatar   hu-hai-san-re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罗斯的国力是配不上慈父的梦想的

他硬是用拳打脚踢逼着俄罗斯人民达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多人畏惧去西伯利亚挖煤。不去西伯利亚挖煤也没所谓啊,都舒舒服服的呆在莫斯科,就没有西伯利亚的开发和资源

卫国战争就要输了。然后不死在西伯利亚就要死在德军的刺刀下。两个死法您挑一个吧。

过去苏联的时候,可以用苏联共青团的名义鼓励和指派全国的共青团员去维修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而确保了这条大铁路的时速在50公里以上

现在因为资本家接管了,年久失修,时速已经在30以下了。而且未来会越来越低,并没有希望提升回去。等有有一天如果这条铁路断了,我想俄罗斯下一轮分裂又要开始了。

斯大林的错误比美国历史上那些混蛋总统包括林肯华盛顿在内的小多了。林肯当总统都搞到美国打内战了,3000万人口的国家死掉了至少80万本国青壮年,毁掉了本国多座城市,这种混蛋总统都够资格封神,让美国人民感激涕零,我真是佩服美国的宣传口,什么叫把一坨屎宣传出花来,斯大林干了什么?他死的时候留给世界一个无比强大的苏联,打赢了伟大的卫国战争。造出了核弹。这种人都不能封神?还好苏联人比美国人傻多了。正常的国家,不是毛子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都会吧斯大林华盛顿林肯封圣然后挂起来作为国家象征。国家就会坚如磐石。不过还好毛子不聪明。整个20世纪,毛子两次大分裂,给了我们国家崛起的机会。如果苏联或者俄罗斯帝国还在,哪能这么顺利。

如果你觉得林肯没有争议是个好人,那么斯大林也是。如果你觉得林肯有争议可能是个坏人,那么斯大林还是个好人,如果你觉得林肯没争议肯定是个坏人,那么斯大林有争议可能是个坏人。他们做国家领袖的差距差不多有这么大吧。大家不要双标啊。

估计评论区又有人拿肃反说话,笑话。肃反是和平状态下杀反对派,能跟你伟光正的林肯把自己国家搞出一场内战,搞死80万本国人比?内战他就是一次肃反啊,而且是水平最低的肃反。干掉了自己国家80万青壮年人,牛啊。我的林肯大总统。林肯的军队还犯了战争罪,焚毁了亚特兰大等好多南方城市,牛啊,我的林肯大总统。斯大林可没有毁灭自己国家的城市。如果说解放黑奴,斯大林可真的解放了几千万俄罗斯农奴,林肯可只是打了一通嘴炮,奴隶制在南北战争结束以后依然广泛存在,牛啊,我的林肯大总统。斯大林可把自己的儿子派上了苏德前线最终牺牲了,林肯的儿子就没见过战火,南北战争打的血肉横飞的时候,林肯大儿子正好20岁哦,可他没有上前线哦,一路无灾无难到公卿,官至美国部长这样的高级干部。结果林肯是伟光正,斯大林居然还有争议?争议个毛线啊。还是那句话,不要双标。老毛子脑子真的简单。这一点我佩服美国人民。是真的知道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伟大。美国人民不会对这些历史人物求全责备,美国人民知道什么是历史真相。我们这些外国人评价的时候,脑子里多一根弦。别让人几句话几本书就带沟里去。

美国和西方把持的舆论宣传口,是有意识的在拔高自己的历史人物。把一些明明无能平庸的历史人物,比如林肯,就南北战争那个实力对比,换条狗上去当总统那个仗都能打赢。他居然还差点打输,还被吹成盖世奇功。自己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还被人暗杀了。如果美国不是在那个位置,在沙俄苏联那个地理位置,就林肯这样胡乱操作,关键时刻还自己升天的神来一笔。这国家肯定就要灭国了。美国是真的运气好啊。地缘位置无敌啊!

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后,俄罗斯人民也拿到了自己该有的惩罚,国家分裂。美国人民深刻认识了什么是国家,什么是英雄以后,也拿到了自己该得的奖励,变成了世界第一强国。我们的人民,你们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这些人说斯大林有争议是假,想说什么你们可要警惕啊!!

怎么说呢,这世界很残酷的,小知识分子就像舒舒服服的缩在窝里过日子。问题是,能让你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吗?


user avatar   westwind-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争论不休是好的,这说明他仍然站在社会斗争的风口浪尖上。

不同的社会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有些人要以他为自己的旗帜,要去维护他的路线和名誉,而有些人则要对他不惜一切地攻击。

倘若说一个政治人物被彻底盖棺定论,所有人都无异议,那才说明他真的死去了。


user avatar   su-hang-6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斯大林的争论,不是对斯大林个人的争论,而是路线之争、价值观之争,这可比斯大林本人是怎样更重要。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大林取消共产国际 ,并不妨碍对外革命。

即使没有共产国际,在法理上,苏联也可以通过吸收新加盟国的方式 。

苏联并不等于俄罗斯,苏联完全可以代替共产国际发挥作用。而且没有共产国际也有工人情报局。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况且斯大林又不傻,前手解散共产国际,后手就成立了情报局。

事实上,赫鲁晓夫以后没有共产国际,没有情报局,苏联也一直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处于领导地位。


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是三国演义的价值观,认为共产国际是天子,只要苏联挟天子就能以令诸侯。大家就都降汉不降曹了。


斯大林曾经想铁托加入苏维埃,但铁托不加入,后来还搞了不结盟。原因很简单,铁托自己有实力。东欧、外蒙不管有没有共产国际都得听苏联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自己没实力,本身就得靠苏联扶着。


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大林子本来想成立个新国际组织,让铁托来出面主持。铁托当然很高兴。但是铁托想扩张势力范围,但是大林不支持。铁托当然不会为了这个荣誉称号,放弃自主性,去挂羊头。


至于有人说铁托是因为不满斯大林缺乏革命积极性才跟苏闹掰的,这就更扯了。铁托可不是什么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就是借世界革命的口号,想建立和扩大区域霸权,换句话说,打着国际的旗号,扩大自己地盘。实际上,就是想拉苏联做帮手,实现自己称霸整个巴尔干的野心。二战时候,苏联境内可是二战的主战场,被德国搞得一片狼藉,还没有真正恢复,怎么可能会为了铁托,去跟英美全面开战呢?铁托跟大林子闹掰了以后,被开除出工人党情报局以后,一看胳膊拗不过大腿,就不谈世界革命,转头就开始搞不结盟运动,跟第三世界国家广大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者们贴贴了。


至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人党都在参与选举新的民主联合政府。各国工人党领导都担心受共产国际领导这件事会被政敌利用借以攻击,更重要的确实也都有独立倾向。所以他们反而都支持取消共产国际,以利于当时选情。把这锅全扣在大林子身上,大林子太冤了。


user avatar   wan33157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给别人看,首先做的应该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吧。那些来倒垃圾的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理中客来阴阳怪气算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将暴力作为革命方式之一、主张建立组织严密的政党)我赞同李德胜七三开评价(后来有人抄袭了七三开的评价)


很多人穷举了斯大林的恶行例如大清洗、斯大林是个恐怖分子早年是个抢银行的悍匪、斯大林要求希腊共产党缴枪、斯大林与希特勒里宾-莫洛托夫条约期间遣返德共成员、卡廷森林、乌克兰大饥荒、与蒋委员长签条约、剪刀差剥削农民等等意图抹去他带领苏联击碎纳粹功勋,属实费劲全力。

以上列举斯大林的各种错误,我大体分为三类,对敌的手段问题、苏联建设的问题、世界共运问题


关于对敌手段批评,清醒的人向来是不屑一顾的。引用斯大林的话“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

仅说斯大林是个抢劫银行的悍匪,那你知道斯大林抢劫银行是用于革命事业吗?沙皇政府的财产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托洛茨基等作为在海外流亡的革命家可以比较体面的生活,衣食住行来源于稿费,以及列宁的资助,列宁的钱从何而来?部分来源于布尔什维克的“剥夺行动”,斯大林作为沙皇政府的悍匪实施的银行抢劫就是“剥夺行动”的一部分。

卡廷森林的事件只说苏联屠杀波兰战俘,不说这批波兰战俘的军官、公务员的构成,仿佛这批波兰战俘都是上战场的平民,这些统治者享受侵略成果的同时应当承受其后果。不说波兰在苏联内战期间侵略苏联领土,战败苏联战俘的存活情况,亦不说明当时苏军面临的粮食补给状况,仿佛苏联是毫无理由的进行屠杀。生活在这没有战争的年代,ta们认为不管对方犯下了什么战争罪行,只要投降就应该享受俘虏待遇,并且用前线士兵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他们的安全。谢尔曼对于亚特兰大平民的屠杀并不妨碍他们认为林肯是个伟大的总统,而贝利亚关于枪决波兰人上人的命令所以斯大林必须一个残忍的暴君。如果非要找出卡廷事件中的苏联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对战俘进行筛选,将工农出身的士兵予以释放。事实上他们曾做过尝试,但当时考虑到


关于苏联的建设问题,我认为斯大林这些举措是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手段,存在问题但这是为了苏联的存亡作出的取舍。


乌克兰大饥荒、剪刀差剥削农民,这都涉及苏联国内的经济建设,而当时的苏联为了备战必须加快建设工业化,导致了农民的贫困。按照某些人的观点苏联人民并不想为苏联建设,只想让自己的生活富足,不快速工业化行不行?很遗憾,他们的设想落空了,实现了快速工业化的苏联面对德国的装甲师都大规模溃败,不进行工业化的苏联人民可能会过一段惬意的生活,但等待ta们的是党卫军与集中营。某些人只强调苏联为了集体牺牲的个人,却不知正是战前的牺牲才换来了击碎纳粹的希望。关于乌克兰的饥荒, 这是天灾引起的,我也并不想辩护说苏联当时的优先供给城市的决策完全正确,但基于当时的情况,只能从坏的和更坏的结果当中作出选择。所以我并不认为这可以成为诟病斯大林的一点。


大清洗的起源于基洛夫被刺杀,基洛夫当时是苏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用中国的职级来理解的话,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直辖市市委书记。这样一个身居要职的领导人,在其办公场所被枪杀,负责其安保工作的特工“恰好不在”,并且这名特工在送审途中发生意外死亡。不止于此,刺杀基洛夫的凶手曾经因跟踪基洛夫而被NKVD逮捕,然后就被释放了。你会不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巧合?并且当时苏联各级机关、军队因为内战时期的紧急情况,吸收了大量的旧俄国军官、公务员。我认为斯大林这一时期针对政府、军队的肃反行动,不可厚非。难道要等与法西斯决战中让他们在国内开辟第二战场吗?当然冤案必然存在,但任何政治决策都不是毫无代价的。


第三类世界共运问题,才是决定对于斯大林评价的关键,斯大林是革命家、政治家,本人对于其在对付反动势力的手段以及处理国内政治经济问题并不在意,并不会影响我对他的评价。斯大林首先是一名共产主义者,其对共产主义事业功过才是评价的关键。


遣返德共成员、与蒋委员长签条约、要求希共产党放弃武装这些决策的主张都是具有一致性的。斯大林在苏维埃政权与其他民族无产阶级革命这一问题上有着过于自信的认知,他认为其他民族无产阶级很难夺取政权,权衡后选择与法西斯、资产阶级进行合作换取苏联的利益。这实际上损害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信任,在那个年代的红色思想弥散于法西斯治下日本到法兰西的整个亚欧大陆,斯大林的这种行为对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不过,也不能把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式微归结于斯大林的孤立倾向。若本国的无产阶级力量不够,需要靠苏联来维持工人阶级专政的话,也是难以为继的。另外,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也从未放弃世界革命的倾向。某些托派分子认为斯大林放弃了世界革命的立场,任何一个了解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污蔑。新中国成立始伊,一五计划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援建足以证明。有些观点认为就斯大林的对中国的大力援助是为了将中国作为远东地区的战略缓冲。实际上,若对以利用中国的态度进行援建的话,苏联没必要帮助中国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且成果是由新中国的政权支配的,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来看的话,这无疑是在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这显然相悖于某些托派分子塑造的狡诈、自私的斯大林形象。新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受苏联帮助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去世后,接受苏联援助的国家只能成为经互会的一个链条。我认为新中国成立前期苏联的援助是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情怀,而非民族国家之间的狡计。

解放战争前,斯大林可能认为中共以陕西一隅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希望渺茫。基于这样的考虑斯大林选择与国民党反动派签订条约,这是真实的斯大林;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大规模援建,这也是真是的斯大林。


苏共领导的人中为什么斯大林的争议性如此大?因为否定了斯大林就否定了无产阶级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贡献,苏联的卫国战争就从无产阶级政权反抗法西斯的正义之战变成了暴君斯大林与纳粹希特勒的厮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栩栩,但斯大林产生的影响巨大,加之其本身存在的一些孤独倾向作出了一些列颇具争议的决策,自然成为了资产阶级舆论攻势的重点目标。反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修正主义分子、戈尔巴乔夫这类叛徒领导人在他们的宣传中的形象似乎更加正面。


最后“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暴君斯大林形象大行其道是无产阶级革命式微的反映。


user avatar   pi-qia-ou-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相关话题

  赫鲁晓夫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无脑又逗比吗? 
  如何评价斯大林的政治才能?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存在自由市场吗?如果有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斯大林死了以后又是什么状态呢? 
  对于斯大林这个人应该来评价? 
  苏联仍存续时如何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为什么关于斯大林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且谁都没法说服谁? 
  苏联社会发生动荡走向解体时,作为枪杆子的苏联军队为什么没能阻止分裂,拯救联盟? 
  苏联有没有可能是假解体? 
  从沙皇到斯大林到叶利钦再到普京大帝,俄罗斯为什么盛产寡头? 
  应该如何看待卡廷惨案? 

前一个讨论
美国参议院批准尼古拉斯·伯恩斯为新任美驻华大使,其对华政策是怎样的,对中美关系将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清朝?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