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底层思维逻辑。
欲望大致包括了:食欲、情(性)欲、享乐欲、物欲、名欲、生欲、占有(控制百)欲、出类拔萃欲。
我们把欲望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类欲望,一种是精类欲望。一类体现在渴望占有,一类体现在可望被认可。
之所以说欲望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那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确实离不开人类的欲望。
比如说人们常说的情(性)欲。试想一下,如果世界没有这个欲望,那么异性将不再具备吸引力。
围绕美丽展开的所以社会行为就没有任何意义。女人不用打扮、不用化妆、甚至不用穿衣服。更不会有两性的所有话题:包括恋爱、婚姻、家庭等等。
想想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问题。
但欲望又是促进人们走向不归路的根本原因。
比方说情欲的无限被放大,导致了滥*交、强*奸等一大堆不良社会现象。人类对于权力及金钱欲望的无限放大,导致了贪污、受贿甚至战争等毁灭性的事实。
说到欲望,就不得不提到一些宗教思想对它的解释。(首先要强调,我只谈现象,不下结论,因为本人无任何宗教偏见。况且答题日还是文殊菩萨的圣诞日。)
佛家思想就觉得,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还有欲望。佛家把众生的一切欲望,无论是得到的还是没得的都看成一种苦难。所以佛希望人们放下欲望,不要强求才能没有痛苦,才能达到极乐。
道家呢,在追求自然的前提下,道家的思想却是首先承认了人不可能回避欲望。所以他把欲望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正欲,第二类为邪欲。
比如说:淫欲,在道家的思想里就分为 正淫和邪淫。夫妻之间的合理房事当然称之为正淫,而超出这一标准以外的就被称之为邪淫。
财欲也分为正财和偏财,所以就有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
从现实社会来看,佛家对欲望的解释更趋近于一个理想状态。道家的说法更具备社会的普遍实践性。所以以佛修身,以道为人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欲望本更应该合理的认识,不能纯粹的控制。
就如同郑板桥的那句名言,“酒能养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我则没酒学佛,有酒学仙。”